人物
时段
朝代
“刘崇远”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陆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楚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义兴(今江苏宜兴)人,误。
宰相陆希声父。
少贫素,后登进士第,往游幕府,然终未受辟,无所成而卒。
事迹见《金华子》卷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
南唐刘崇远谓其诗虽“不甚高,而才调宛丽”,“题品物类亦绮美”(《金华子》卷上)。
其所作赋鹦鹉、早莺、柳絮、燕子等诗当时即播于人口。
全唐诗》存诗2首。
段成式唐 803 — 86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3 字柯古排行十六,其先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后家居荆州(今属湖北)
宰相段文昌之子。
以父荫入仕,任职集贤院
武宗会昌三年(843)秘书省校书郎
宣宗大中初出为吉州刺史
七年(853)返京,后出为处州刺史
十三年罢任,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
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后入为太常卿
四年(863)卒于长安
生平见《旧唐书·段文昌》、《新唐书·段志玄》附、《金华子》卷上、《唐诗纪事》卷五七等。
今人方南生有《段成式年谱》。
成式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殆遍,故文章冠于一时。
尤长于骈文,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三人排行皆为十六,故时人称为“三十六体”。
退居襄阳时,与温庭筠余知古元繇韦蟾诸人同游徐商幕,赋诗唱和,编为《汉上题襟集》。
亦擅文,著书颇多,尤以《酉阳杂俎》最为知名,今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汉上题襟集》10卷,《宋史·艺文志七》记有《段成式集》7卷等,今皆佚。
全唐诗》存诗1卷,与张希复郑符等游长安诸寺联句若干、词1首。
韦楚老中唐 803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3—? 一作常楚老,误。
字寿朋
穆宗长庆四年(824)进士第
拾遗
开成二年(836)后游金陵襄阳,卒于宣宗大中六年(852)前。
生平事迹散见杜牧《重宿襄州韦楚老拾遗》、《金华子》卷下、《剧谈录》卷下、《唐诗纪事》卷五六。
有诗名。
张为诗人主客》列为高古奥逸主之及门。
全唐诗》录存其诗2首、断句2。
马戴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
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汧陇,而以留滞长安关中一带为久。
武宗会昌四年(844)进士第
宣宗大中初掌书记太原幕府,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得赦还京。
懿宗咸通末,终太学博士
曾与姚合贾岛殷尧藩顾非熊等唱和。
所作五律超迈时人。
或叹不遇,或写旅愁,或咏风物,“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唐才子传》卷七),被称为深得五言律之三昧。
《楚江怀古》、《落日怅望》、《灞上居》等,历来传诵。
乐府诗《征妇叹》哀伤惨恻,最有讽谕。
七言绝句亦有佳作。
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杨慎升庵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咸推马戴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
叶矫然至称“之马戴之摩诘也”(《龙性堂诗话》续集)。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四、《金华子》卷下及补、《唐诗纪事》卷四九、《唐才子传》卷七。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马戴集》1卷,宋以后以《会昌进士集》之名行于世,有《唐百家诗》、《唐音统签》、《唐诗百名家全集》等本。
今人杨军等整理为《马戴诗注》。
全唐诗》存诗2卷。
孟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迟之(一作叔之,又作须仲,恐均有误),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人。
文宗开成三年(838)宣城,与杜牧有唱和。
武宗会昌五年(845)进士第
后为浙西掌书记,以罹谗罢。
宣宗大中时,为淮南节度使崔郸奏为掌书记
生平散见《金华子》卷下、《唐诗纪事》卷五四、《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七。
有诗名,尤工绝句。
辛文房称其诗“风流妩媚,皆宫商金石之声”(《唐才子传》)。
张为诗人主客》标举其诗,列孟迟“高古奥逸主”之升堂者。
新唐书·艺文志四》、《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均著录《孟迟诗》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7首。
孙子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赵万金
扬州(今属江苏)伶人
武宗会昌初,在宿老郑惨迎节度使李绅之宴会上,献口号以讥之。
宣宗时,又作语戏节度使崔铉
事迹见《金华子》。
全唐诗》存诗1首。
李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家居杭州,以山水琴书自娱,疏于驰竞。
宣宗大中十年(856)进士第,入幕湖州淮南睦州信州从事,入为侍御史
后为越州从事,卒于任。
贾岛杜牧鱼玄机等交往。
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金华子》卷下、《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卷八。
李郢工诗,尤擅七律。
元人辛文房称其诗“清丽,极能写景状怀,每使人竟日不能释卷。
”(《唐才子传》卷八)方干赞其诗为“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余功”(《赠李郢端公》)。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李郢诗》1卷,今佚。
全唐诗》存李郢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李郢诗38首(其中数首《全唐诗》已收,有异文)。
朱冲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张祜同时,约宪宗宣宗间诗人。
明经第,纵酒,好忤人,人号“宦途恶少”。
事迹散见《金华子》卷下,《云溪友议》卷下。
全唐诗》存诗1首。
卢携唐 ? — 88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0 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第,授集贤校理,出为浙东观察使幕推事
懿宗咸通中,入为右拾遗,历殿中侍御史员外郎中,出为郑州刺史,复召拜谏议大夫
十四年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旋加承旨学士
僖宗时中书舍人,迁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乾符五年(878)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后复入为兵部尚书,进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广明元年(880)黄巢潼关罢为太子宾客,旋服毒自尽。
生平详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玉泉》、《金华子》卷下、《资治通鉴》卷二五二至卷二五四、岑仲勉《补唐代翰林两记》。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诗外编》补1首。
童冀
字中州金华人
洪武丙辰,徵入书馆。
出为全州教官,迁湖州教授,调北平,坐罪死。
有《金华》、《南行》,《霅川》、《北游》等集,合为《尚斋斋集》五卷。
(《四库总目》:童冀在明初与宋濂张羽姚广孝相唱和,词意清刚,不染元季绮靡之习,虽名不甚著,而在一时作者之中,固亦足相翼。
胡翰仲子集》:陶徵士高节,非晋、宋人比,故世慕之。
韦应物之拟作,苏子瞻之和篇,往往不绝。
中州是集,盖兼取二家,而寤寐乎柴桑、栗里之间,可谓好之笃而思之精。
田按:中州金华城川十咏序》云:「洪武丙辰冬,忝徵至明年而职教全湘,溯大江西上五千里。
」是尝为全州教官矣。
集中《零陵水车行》、《赠丹崖隐者》等诗,皆此时作也。
《次衍公约看杏花》诗云:「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东还苕霅又十年,日夜恩归叹萧索。
」盖官湖州教授者最久,故云「苕霅十年」也。
张来仪中州题画诗云:「吴兴博士郑虔,故山未归雪满巅。
今年召对席屡前,蒙恩亲赐水衡钱
」盖职教湖州时,曾朝京,赐钱遣归也。
集中《拟古》诗云:「我生七九年,始识广莫风。
」则迁北平教授时,年已六十三矣。
中州《前和陶》诗,胡仲子书其后。
钱牧斋云:「苏平仲书其后。
」馀检《平仲集》,无此跋,疑牧斋记误也。
《后和陶》诗,独庵少师跋云:「中州才力老成,学问淹贯,其和诗如茧抽泉决,略不见其艰窘。
」又《奉答中州》诗云:「金华先生老而逸,欲作山中看花客。
寄来长律冰雪清,往往丁宁看花约。
」深致推挹。
金华明初作家林立,往往以古文擅长,若中州之诗,与数子角立于坛坫之间,当亦不多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