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万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故鄣人
性敏学富,名振当时。
乌程包融会稽贺朝万、河南荆臣名,号包万荆贺
周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曲阿(今江苏丹阳)人,曾为吏部常选。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
善诗,有诗名于当时。
殷璠汇次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沈如筠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并评周瑀诗曰“窈窕鲜洁,务为奇巧。
”《全唐诗》存诗3首。
贺知章唐 659 — 74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744 字季真排行八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后證圣元年(695)进士第,因陆象先引荐,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玄宗开元十年(722),因张说荐,入丽正殿修书。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
为人旷达不羁,不拘礼法。
善谈笑,时人誉为“清淡风流”。
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世称贺监
张旭包融张若虚号为“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附《包估传》),又与李白杜甫等诗人友善。
知章能诗,且善草、隶书。
玄宗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归隐镜湖,不久病逝。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其诗大多散失,今存诗中颇有情味隽永之作。
有《贺秘监集》。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断句1,题1。
唐诗汇评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以文词知名。
证圣元年(695),棹进士第,又登超拢群类科,授四门博士,累迁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起居郎
开元十年,入丽正殿修《六典》等。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历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天宝三载,因病恍偬,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
之,返乡不久卒。
知章工书能诗,尤善草隶,神龙中吴越文士包融张旭张若虚俱以文词杨名上京,合称“吴中四士”。
性放旷,晚年无复拘检,自号“四明狂客”。
又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
后人辑有《贺秘监集》一卷行世。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神龙中知章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张若虚唐 660 — 7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0—约720 【介绍】: 扬州人
曾官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中,以文词俊秀驰名京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杰”。
存诗仅二首,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0?—720?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中贺知章万齐融邢巨包融等诗人,以“文词俊秀”而长安
又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友情甚笃,俱以诗作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附《包佶传》)。
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新唐书·刘晏》、《唐诗纪事》卷一七。
其诗大都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一为《代答闺梦还》,写闺情,诗风近齐梁,无甚特色;一为《春江花月夜》,则是千古绝唱。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
神龙中,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吴越文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
后官至兖州兵曹参军
全唐诗》存诗二首。
万齐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八越州(今浙江绍兴)人。
曾任泾阳,迁秘书省正字,出为昆山
中宗神龙中,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等,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京都。
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附、《唐诗纪事》卷二二。
全唐诗》存诗4首。
邢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扬州(今属江苏)人。
玄宗先天元年(712)中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开元七年(719)文词雅丽科
曾两任监察御史
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孙逖《授邢巨监察御史制》、《唐会要》卷七六。
邢巨“器能通敏,词藻清新”(孙逖制文语),中宗神龙中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吴越之士,以文词俊秀扬名于京师
全唐诗》存诗2首。
孙处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孙处立
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谓作“立”者误。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润州(今江苏镇江)人。
武则天长安中征为右拾遗(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谓职衔作左拾遗者误)。
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中宗神龙初桓彦范等用事,处玄论时事不合,乃去官归里。
玄宗开元初,荐不起。
后以病卒。
生平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九、《嘉定镇江志》卷一八、《至顺镇江志》卷一九。
处玄有诗名于时,殷璠曾汇编包融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
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2联。
其中《咏黄莺》诗一作郑愔诗,又作郑缙诗。
张旭唐 675 — 75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5?—750? 字伯高排行九吴(今江苏苏州)人。
曾官常熟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张旭盛唐著名草书家,性嗜酒,常醉后1叫呼狂走,而后挥毫落纸,时称“张颠”,又尊为“草圣”。
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
颜真卿曾两至洛阳,求教于,撰有《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
张旭李颀高适相善,有诗赠答;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中四士”。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张怀瓘书断》卷三、僧适之《金壶记》卷中。
杜甫饮中八仙歌》亦曾咏及。
其诗幽深旷远,别有神韵。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工书能诗。
神龙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吴越文士俱以文词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
初仕为常孰尉。
天宝初,官金吾长史,又曾官左率府长史
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
又善草书,每大醉,狂叫呼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时称“张颠”。
唐文宗时,诏以草书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为“三绝”。
全唐诗》存诗六首。
蔡希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五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希逸、弟希寂皆能诗。
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进士及第历官监察御史,转侍御史兼殿中。
事迹散见《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
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希周词彩明媚,殊得风规。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光绪丹阳县志》著录《蔡希周诗》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丁仙芝
唐诗汇评
丁仙芝,生卒年不详,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初,举进士不第,与储光羲同为大学诸生
开元十三年(725)进士第,官主簿余杭
有《丁余杭集》二卷,已佚。
殷璠仙芝包融储光羲等涧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
全唐诗》存诗十四首。
蔡隐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隐丘(一作隐石,误),以字行,排行四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弟希周、希寂皆能诗。
玄宗开元间缑氏主簿
事迹散见蔡希综《法书论》、《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五。
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称其诗“体调高险,往往惊奇,虽乏绵密,殊多骨气”(见《吟窗杂录》卷二六)。
唯称其名为“隐丘”,按清宗廷辅辑《丹阳》,据蔡希综《法书论》,以为隐丘即其四兄希逸之字(《宗月锄先生遗著八种》),可从。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
《全唐诗续拾》补收断句2。
参见隐求
贺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会稽人
山阴
中宗神龙中,与包融贺知章等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九越州(今浙江绍兴)人。
中宗神龙中贺知章万齐融张若虚包融邢巨等人,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一时。
官至山阴
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新唐书·于志宁》、《国秀集》目录。
善诗,芮挺章选其《宿香山阁》(《全唐诗》又作贾彦璋诗,误)、《赠酒店胡妃》、《孤兴》三诗入《国秀集》中。
全唐诗》存诗8首,有又作贺朝清刘孝孙诗者。
作品评论
休烈……善属文,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
张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张翚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任校书郎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五。
有诗名于开元中殷璠收其诗人《丹阳》,评日:“诗巧用文字,务在规矩”。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全唐诗》存诗2首。
沈如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句容(今属江苏)人,约玄宗时在世。
官至横阳县主簿
善诗能文,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诗寄酬。
殷璠汇次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
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嘉泰吴兴》卷一六。
著有传奇,《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其《异物志》3卷、《古异记》1卷,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2联。
唐诗汇评
沈如筠,生卒年不详,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
早岁即以诗驰名,为吏部侍郎卢藏用所赏,又与道士司马承祯友善,然白首方得一尉
开元末,官横阳主簿,有《正声集》,诗三百首,已佚。
殷瑶集如筠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
全唐诗》存诗四首,残句二。
张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朝,非。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开元时处士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二七。
善诗,殷璠收其诗入《丹阳》,评曰:“诗委曲怨切,颇多悲凉。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李康成《玉台后集》、顾陶《唐诗类选》皆选录其诗。
其《长干行》诗,辞气婉曲清丽,后人因误为李白李益作。
全唐诗》存诗5首。
唐诗汇评
张潮,生年年未详,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时处士,殷墦集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已佚。
全唐诗》存诗五首。
另有残句二,乃他人诗误入。
谈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曲阿人
进士第,官至长洲
有诗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殷璠汇次之为《丹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进士第,官至长洲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至顺镇江志》卷一九。
有诗名,殷璠将其与包融孙处玄樊光沈如筠等18人诗编为《丹阳》,并称其诗“经典古雅”。
全唐诗》存诗1首、句1联。
殷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四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玄宗开元中忠王府仓曹参军,后为校书郎,约卒于天宝初年。
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七、《唐才子传》卷三。
志趣高疏,心慕禅寂,工诗,与王维储光羲友善,卒,王、储皆有诗哭之。
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诗闲雅,善用声。
”(《吟窗杂录》卷二四《历代吟谱》)《全唐诗》存诗5首(其中二首为刘得仁李嘉祐诗误入),《全唐诗逸》补断句2。
唐诗汇评
,生卒年不详,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
家贫,少产业,曾卜居许州西。
玄宗时校书郎忠王府仓曹参军
中年卒,家贫不能葬,亲友捐助葬于汝州石楼山。
好佛,与王维储光羲友善。
殷墦集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已佚。
全唐诗》存诗五首,杂有他人作品。
于休烈唐 692 — 77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2—772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幼善属文,与包融贺朝等齐名。
玄宗开元初进士第,又擢制策登科。
开元十八年(730)秘书省正字,迁右补阙
天宝十一载(752)集贤学士,曾称颂杜甫三赋。
后出为中部郡太守
安史乱后,历任给事中太常卿国子祭酒工部尚书等职,封东海郡公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储光羲盛唐 707 — 760
唐诗汇评
储光羲(706?
-762?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与綦毋潜崔国辅同榜登进士第,诏中书试文章,授冯翊主箄。
曾任安宜汜水下邽
开元二十一年前后辞官归乡。
后入,隐终南山
复为太祝天宝末,迁监察御史,安史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两京收复,系狱,贬死。
有《储光羲集》七十卷,已佚。
殷璠光羲包融等涧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有《储光羲诗集》五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申堂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大润州丹徒(今江苏丹徒)人。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除武进
天宝十二载(753)陕州平陆,后转虞部员外郎
堂构润州天乡寺名僧云禅师之侄,笃信佛学,修在家梵行。
约卒于代宗大历年间
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包融诗》注、《元和姓纂》卷三、《至顺镇江志》卷一九、《金石萃编》卷九〇、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
堂构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堂构诗叙事状物,长于情理。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全唐诗》录存断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