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王逊东晋 ? — 3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3 【介绍】: 东晋魏兴人字邵伯
仕郡察孝廉
晋惠帝末,转宁州刺史
至州,诛锄不法豪右,征伐诸夷。
在州十四年,威行宁土。
元帝累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封褒中县公
明帝太宁元年李骧等攻宁州使将军姚崇等战于堂狼,大破之。
追至泸水,不敢渡水。
鞭之,怒发上冲,冠为之裂,夜中卒。
徐峤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会稽人字维狱
工书。
狄仁杰魏元忠姚崇等交辟之。
尝面诮张易之,又左右五王迎立中宗,不自以为功。
后历迁、湖、洺诸州刺史
李峤唐初 646 — 7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或646—714或715 【介绍】: 赵州赞皇人字巨山
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
累迁给事中
武则天时来俊臣狄仁杰狱,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
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
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
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
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
玄宗时庐州别驾卒,年七十。
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
有集。
魏知古初唐 647 — 7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715 【介绍】: 深州陆泽人
高宗乾封元年进士
累授著作郎、兼修国史
中宗神龙初,擢吏部侍郎
睿宗复位,为黄门侍郎
极谏造金仙、玉真二观。
户部尚书
玄宗先天元年,进侍中
次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太平公主谋反事,玄宗赏其功。
旋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
后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
卒谥忠
韩思复唐 652 — 7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2—725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绍出
秀才高第。
高宗永淳中,值岁饥,并日而食,人饷以百绫,完封不发。
累转汴州司户参军,不行鞭罚。
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
姚崇荐之,授司礼博士
历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
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玄宗开元初谏议大夫,时山东蝗虫成灾,思复谓乃天灾,恐非人力所能绝,请帝悔过责己,修德以禳之,忤姚崇意。
后出为德州刺史,历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累擢吏部侍郎
复出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
官终太子宾客
卒,帝亲题其碑,谥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2—725 字绍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少孤笃学,举秀才,袭爵长山县,调府仓曹参军,转汴州司户参军
武后圣历二年(699)司礼博士,累迁礼部郎中
中宗神龙二年(706),坐贬始州长史,历襄二州刺史
景龙中入为给事中,转中书舍人
玄宗开元初谏议大夫
姚崇所排,出为德州绛州刺史
后入为黄门侍郎御史大夫,转太子宾客封长山县伯
累迁吏部侍郎,历襄州刺史,拜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725)卒,谥曰文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四、《太平广记》卷一八五。
全唐诗》存诗1首。
卢怀慎初唐 ? — 7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 【介绍】: 滑州灵昌人,祖籍幽州范阳
少清谨,举进士,历监察御史
中宗景龙中,迁右御史台中丞,累至黄门侍郎
玄宗先天中,与魏知古东都分掌选事。
开元元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寻迁黄门监
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自以吏道不及,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为“伴食宰相”。
四年,兼吏部尚书
清俭不营产业,器用服饰无金玉绮文之丽。
所得俸禄,皆随时分散,而家无余蓄,妻子匮乏。
卒谥文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 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
少清谨,举进士
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
中宗神龙中,迁侍御史
景龙中,进右御史台中丞
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
玄宗开元元年(713),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三年,改黄门监
怀慎姚崇对掌枢密,自以才不及,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讥为“伴食宰相”。
然为官清俭,以直道始终。
四年,兼礼部尚书,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文成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2首。
宋璟唐 663 — 7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3—737 【介绍】: 邢州南和人
高宗调露中,登进士第
工文辞。
武则天时,累除左台御史中丞
居官鲠直,为则天所重。
睿宗复立,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力制外戚、公主干政,革除选举流弊,选贤任才。
太平公主,贬楚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拜刑部尚书
开元四年,继姚崇为相,宽赋役、省刑罚,善于守法持正。
开元贤相,史称姚、
后罢知政事,历京兆留守,以左丞相致仕。
卒谥文贞
有文集。
张说唐 667 — 73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7—730 字道济一字说之
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迁家洛阳(今属河南)
武后永昌中,中贤良方正科第一,授太子校书郎
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
累迁凤阁舍人
因持正不愿谄事张易之兄弟构陷魏元忠,忤武后旨,流配钦州
中宗复位,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
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监修国史
玄宗即位,因决策诛太平公主有功,封燕国公世称张燕公,任中书令
后因与姚崇不和,出为相州岳州刺史
开元九年(721),又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丞相
卒,谥文贞
生平详见张九龄燕国公张公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
今人陈祖言有《张说年谱》。
前后三度为相,掌文学之任凡30年,文辞俊丽,用思精密,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合称“燕许大手笔”。
诗朴实遒劲,贬岳州后,“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新唐书》本传)。
原集30卷已佚,明人刻印《张燕公》25卷。
全唐诗》存诗5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4,题1则。
唐诗汇评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居洛阳
天授元年(690)应制科举,授太子校书,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
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
张易之所构,流钦州
中宗即位,召为兵部员外郎,历工、兵二部侍郎
睿宗景云二年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玄宗印位,以定策诛大平公主功拜中书令封燕国公
姚崇不协,出守相、岳二州
开元九年复入相,官至右丞相中书令
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朝廷大手笔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
有《张说之文集》三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五卷。
赵仁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善歌《黄獐》,与宦官有交。
中宗景龙中,负薪上京,称言助国家调鼎,遂拜监察御史
睿宗时,出授上蔡丞。
后又入京干谒,姚崇轻之曰“黄獐汉”,授悉唐
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九、《唐诗纪事》卷一五。
全唐诗》存诗1首。
赵彦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甘州张掖人字奂然
赵武孟子。
少豪迈,以文辞知名。
进士第
中宗景龙中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金城公主吐蕃赞普,以彦昭为使,彦昭不悦,乃用司农卿赵履温谋,阴托安乐公主留之,遂以将军杨矩代。
睿宗时出为凉州都督,为政清严。
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
姚崇为相,彦昭被劾,贬江州别驾卒。
严挺之唐 673 — 7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73—约742 【介绍】: 华州华阴人名浚,以字行。
少好学,举进士
中宗神龙元年进士,制举擢第,授宜兴
姚崇执政,引为右拾遗,屡有疏谏。
玄宗开元中,为考功员外郎,累进给事中,典贡举,选人颇平允。
给事中,忤宰相李元纮,出为登州刺史,寻迁濮、汴。
二十年,擢为刑部侍郎,深见恩遇,改为太府卿
张九龄入相,为尚书左丞,知吏部选。
李林甫排挤,出为洺州刺史,后移绛郡太守
天宝元年,诏归东都养疾。
遂郁郁而卒。
齐浣唐 675 — 7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定州义丰人字洗心
少以词学称,弱冠以制科登第。
睿宗景云初姚崇用为监察御史,凡劾奏常先风教。
玄宗开元初姚崇复用为给事中中书舍人,论驳及诏诰皆援准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
出为汴州刺史,以清毅闻。
入为吏部侍郎
以漏禁中语,贬为常州刺史
后倚高力士助,为江南道采访使
天宝初,召为太子少詹事
李林甫恶,用为平阳太守,以清静为治。
卒年七十二。
姚彝初唐 677 — 7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7—716 【介绍】: 陕州硖石人
姚崇子。
释褐为太子通事舍人,改都水使者
出为延州司马,改陇州长史,封虢县
邓州刺史,兼掌商州漕运,仁威并行,阖境肃然。
朝廷嘉之,征拜光禄少卿,卒。
李隆基盛唐 685 — 7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762 【介绍】: 亦称唐明皇
唐朝皇帝。
睿宗第三子。
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
封楚王,后为临淄王
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
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
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
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
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
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5—762 即唐玄宗谥曰明,故亦称唐明皇
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封临淄郡王
因诛韦后有功,立为太子
先天元年(712)继位,在位45年,前期励精图治,以张九龄姚崇宋璟为相,形成“开元之治”;期沉湎酒色,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国事日非,终于引发“安史之乱”。
因受肃宗监视,悒郁而死。
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玄宗多才多艺,知音善书,工诗能文。
王世贞云:“明皇藻艳不过文皇(太宗),而骨气胜之。
”又云:“虽使燕许草创,润色,亦不过此。
”(《艺苑卮言》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诗序1首。
魏光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好为嘲谑。
玄宗初,为左拾遗,目姚崇为趁蛇鹳鹊,卢怀慎为觑鼠猫儿,坐品题朝士,贬新州新兴
开元中,归朝为左清道率府长史
时有鹡鸰数千集麟德殿庭树,作《鹡鸰颂》,以为友悌之祥。
又请用魏徵《类礼》列于经,事竟不行。
姚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州硖石人
姚崇子。
玄宗开元中,为睢阳太守
历迁太仆卿尚书右丞
其子姚闳,居牛仙客幕府仙客病甚,闳强使荐卢奂宰相仙客妻以闻,闳坐死,永阳太守
姚合唐 777 — 8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5—854以后 【介绍】: 陕州硖石人,一说吴兴人
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
宪宗元和十一年进士
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
敬宗宝历中监察御史
文宗大和中,出为金、杭州刺史
入为谏议大夫,改给事中
时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朱俦覆按,猥以田归使,劾发其私,以地还民。
官终秘书监
工诗,其诗称武功体。
贾岛并称贾姚或姚贾
曾选王维钱起等人诗编为《极玄集》。
有诗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55? 陕州(今河南陕县)人,郡望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
曾任武功县(今属陕西)主簿,世称“姚武功”。
晚任秘书少监卒谥懿,后人又称“姚少监”。
姚合为开元名相姚崇曾侄孙,父闬曾任相州临河县
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历任武功主簿,监察殿中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秘书少监等职。
事迹散见新、旧《唐书》本传,《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及《唐才子传》卷六。
姚合诗与贾岛齐名,时有“姚贾”之称,且为晚唐苦吟一派诗人之宗主。
姚合诗以五律为主,朴茂工巧,圆稳清润,代表作为《武功县中作》30首,模写荒凉山色,凋弊风景,唯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以抒写其散诞放旷之情怀。
诗风近似贾岛,然较贾岛平淡浅近,晚唐诗僧齐己云:“冷淡闻姚监,精奇见浪仙
”(《还黄平素秀才卷》)姚合诗深为南宋四灵派诗人所推崇,然其诗取径太狭,器局狭小,所用料不过花、、鹤、僧、琴、药、、酒等物,而无感慨隽永味,元方回云:“大抵姚少监诗不及浪仙,有气格卑弱者。
”(《瀛奎律髓》卷二四)诗集有四部丛刊本《姚少监诗集》10卷。
姚合另编有《极玄集》2卷,选录王维祖咏等21人诗作,凡100首(今存99首)。
全唐诗》存诗7卷。
唐诗汇评
姚合(约782-846?
),吴兴(今属浙江)人,姚崇曾侄孙。
元和初,父卒相州临河任,因寄家河朔
十一年(816),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
调武功主簿,历万年、富平
宝历二年,授监察御史,旋分司东都
入朝为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
大和八年,自刑部郎中出守杭州
开成中,历左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
会昌中,为秘书监,卒。
世称姚武功
有诗名,提挈后进,时人以为“文宗”。
曾选王维祖咏钱起等人诗百首,为《极玄集》,鉴赏甚精。
有《姚合诗集》十卷、《诗例》一卷,宋人重加编次为《姚少监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七卷。
姚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州硖石人字斯勤
姚崇玄孙。
穆宗长庆初,登进士第
历迁监察御史谏议大夫,改湖、常二州刺史
李德裕友善,后德裕被谮逐,家无资,病无汤剂,数馈饷候问。
官终夔王傅。
姚岩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州硖石人
姚崇裔孙。
尝以诗酒放游江左
有《象溪子》。
韩琦北宋 1008 — 1075
词学图录
韩琦(1008-1075) 字稚圭
相州人
弱冠举进士第二名。
蚤有盛名,识量英伟,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
有《安阳》,词存五首,见《能改斋漫录》及《青箱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