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万回唐初 632 — 712
释万回
俗姓张氏
虢州阌乡人也。
年尚弱龄白痴不语。
父母哀其浊气。
为邻里儿童所侮。
终无相竞之态。
然口自呼万回
因尔字焉且不言寒暑。
见贫贱不加其慢富贵不足其恭。
东西狂走终日不息。
或笑或哭略无定容。
口角恒滴涎沫。
人皆异之。
不好华侈尤少言语。
言必谶记事过乃知。
年始十岁兄戍辽阳
一云安西久无消息。
母忧之甚。
乃为设斋祈福。
倏白母曰。
兄安极易知耳。
奚用忧为。
因裹斋馀出门径去。
际晚而归。
执其兄书云。
平善
问其所由默而无对。
去来万里。
后时兄归云。
此日与言适从家来。
因授饼饵其啖而返。
举家惊喜。
自尔人皆改观。
声闻朝延。
中宗孝和皇帝
诏见崇重。
神龙二年敕别度。
一人而已。
高宗天后时。
常诏入内道场。
赐绵绣衣裳。
宫人供事。
先为儿时。
阌乡兴国寺累瓦石为佛塔入内之后其塔遂放光明。
因建大阁而覆之。
然其施作皆不可辄量。
出言则必有其故。
赐号为法云公
外人莫可得见。
先是天后朝任酷吏行罗织事。
官稍高隆者日别妻子。
博陵崔玄炜位望俱极。
其母庐氏贤而忧之曰。
汝可一日迎万回
僧宝志之流。
以可观其举止知其祸福也。
乃召到家。
母垂泣作礼兼施中金匕箸一双。
忽下阶掷其匕箸向堂屋上。
掉臂而去。
一家谓为不祥。
经数日令升屋取之。
匕箸下得书一卷。
观之乃谶纬书也。
遽令焚之。
数日有司忽来其家大索图谶。
不获得雪。
时酷吏多令盗投蛊道物。
及伪造秘谶用以诬人。
还令诬告得实屠戮。
籍没其家者多。
崔氏非圣人掷匕箸何由知其伪图谶也。
中宗末尝骂韦后为反悖逆。
斫尔头去寻而诛死太平公主为造宅于怀远坊中与主宅前后尔。
孝和亲送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始平出迎驾。
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
皆肃揖郑重。
问讯诸公曰。
各欲求圣人一言以定吉凶。
摭沈背曰。
汝真才子。
沈不胜其喜。
曰圣人与我受记。
诸子不可更争。
又谓武曰。
与汝作名佛童。
当无忧也。
有不善之色。
岑以马避之。
云。
此多是野狐。
其言何足惧也。
乃顾云。
汝亦不免及之诛。
人益贵重。
同时有僧伽化迹不恒。
中宗曰。
此何人也。
曰。
观音之化身也。
贞观中三藏奘师西归云。
天竺石藏寺
入时见一空房。
有胡床锡杖而已。
因问此房大德咸曰。
此僧缘阙法事罚在东方国名震旦。
地号阌乡
于兹万回矣。
归求见
便设礼问西域
宛如目瞩。
将访其家。
谓母曰。
有客至请备蔬食俄而至神异之迹多此类也。
正谏大夫明崇俨者。
道术之士。
谓人曰。
万回神僧也。
玄宗潜龙时。
与门人张炜等同谒。
见帝甚至亵黩。
将漆杖呼且逐之。
同往者皆被驱出。
曳帝入反扃其户。
悉如常人更无他重。
摭背曰。
五十年天子自爱。
已后即不知也。
张公等门外历历闻其言。
故倾心翼戴焉。
五十年后盖指禄山之祸也。
睿宗在邸时。
或游行人间。
于聚落街衢中高声曰。
天子来。
或曰圣人来。
其处信宿閒。
帝必经过徘徊也。
惠庄太子睿宗第二子也。
天后曾抱示曰。
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
宜兄弟也。
安乐公主玄宗之季妹。
附会韦后
热可炙手。
道路惧焉。
望车骑连唾之曰。
腥腥不可近也。
不旋踵而祸灭。
及之帝愈知非常人也。
出二官人日夕侍奉之。
特敕于集贤院图形焉。
垂卒。
而大呼遣求本乡河水。
门人徒侣求觅无所。
曰。
堂前即是河水。
何不取耶。
众于阶下掘井。
河水涌出。
饮毕而终。
宅坊中井皆咸苦。
唯此井甘美。
后有假托或称小万回
以惑市里多至诛死焉。
至于终后右常侍徐彦伯为碑。
阌乡玉涧西路矣。
系曰。
日行万里非人必矣。
为鬼神邪。
为仙术邪。
通曰。
观行知人。
无邪行。
非鬼神也。
无故作意。
非仙术也。
此得通耳。
故智度论中此通有四。
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三彼没此出。
四一念能至。
或曰。
四中具何等。
通曰。
俱有哉。
号如意通矣
瑜伽论神境同也。
云或罗汉有大堪能现三神变焉。
宝思惟唐 ? — 721
阿你真那
华言宝思惟
印度迦湿密罗国人。
刹帝利种。
幼而舍家禅诵为业。
进具之后专精律品。
而慧解超群学兼真俗。
乾文咒术尤攻其妙。
加以化导为心无恋乡国。
天后长寿二年届于洛都
敕于天宫寺安置。
即以其年创译。
中宗神龙景午
于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
出不空罥索陀罗尼经等七部
睿宗大极元年四月
太子洗马张齐贤等缮写进内。
其年六月敕令礼部尚书晋国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彦伯等。
详定入目施行。
那自神龙之后不务翻译。
唯精勤礼诵修诸福业。
每于晨朝磨香为水。
浴佛像后方饮食。
从始洎终此为恒业。
衣钵之外随得随施。
后于龙门山请置一寺。
制度皆依西域
因名天竺焉。
门徒学侣同居此寺。
精诚所感灵应寔繁。
寿百有馀岁。
开元九年终于寺。
构塔旌表焉。
李适初唐 663 — 71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3—711 字子至自号东山子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武后时进士,调猗氏县
圣历中,预修《三教珠英》,书成,迁户部员外郎,兼修书学士
中宗景龙初,擢修文馆学士,迁中书舍人
睿宗景云二年(711),转工部侍郎,寻卒,赠贝州刺史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独孤及《唐故正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季卿)墓志铭》,李季卿《三坟记》、《栖先茔记》。
睿宗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还山,赠诗甚美,朝士属和者300余人,徐彦伯编为《白云记》,颇传于世。
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李适集》20卷(《新唐书·艺文志四》录为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多为应制奉和之作。
张齐贤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郡望南阳(今属河南)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
武后圣历初太常奉礼郎,后迁太常博士
中宗景龙四年(710)陈州长史任。
玄宗先天元年(712)前后又任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累迁谏议大夫,卒。
博学,能文善诗,其论礼制颇合古议。
先天元年,曾与徐彦伯徐坚员半千诸人共作《仪坤庙乐章》。
生平事迹详见《新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一二、张说陈州龙兴寺碑》。
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其《孝和中兴故事》3卷,今佚。
全唐诗》存诗1首。
神龙从臣武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不详。
中宗神龙间张仁亶自朔方入朝,中宗于西苑迎之,有从臣作歌云云,见《唐诗纪事》卷一〇。
全唐诗》收此诗,又作徐彦伯诗。
按《文苑英华》卷一六九作徐彦伯诗,应是。
徐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兖州瑕丘人
徐彦伯子。
玄宗开元九年,任告县尉宇文融奏为劝农判官
历官户部员外郎司封郎中,官至洛阳
路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并州人
善画骆驼,醉后数笔,颇具生意,时称河东三绝之一。
兼长画鬼神。
陆浚睿
浚睿字以愚号未庵平湖人,长庚之孙。
顺治丙戌举人,授宣府推官
逼居塞上,惟以宽简治之。
出冤民巩加世等,置悍弁徐洪志于法。
未几,解绶归,郊居閒放,醉饮陶然。
凡忧悲愉佚之槩,一寓于诗。
前后所著,汇成十刻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