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中人。登进士第。与贾岛同时,曾从其学。工乐府杂歌,多效李贺体,好奇尚僻,气格壮遒,但语过雕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作品评论
(南杰)工乐府杂歌,诗体似长吉,气虽遒壮,语过镌凿,盖其天资本劣,未免按抑,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
作品评论
唐人歌行烜赫者,郭元振《宝剑篇》、宋之问《龙门行》、《明河篇》、李峤《汾阴行》、元稹《连昌辞》、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卢令《月蚀》、李贺《高轩》,并惊绝一时。
作品评论
《潜溪诗眼》
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而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然后世学者。当先学其工者,椭神气骨皆在于此。
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而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只知奇语之为诗,而不知常语亦诗也。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苏端明诗专以刻意为工,李义山诗只知有金玉龙凤,杜牧之诗只知有绮罗脂粉,李长吉诗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间一切皆诗也。惟杜子美则不然: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故曰“吟多意有馀”,又曰“诗尽人间兴”,诚哉是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829
【介绍】:
唐陇西姑臧人,字君虞。李揆族子。代宗大历四年登进士第。德宗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客游燕赵,幽州节度使刘济辟为从事。宪宗元和中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等。文宗大和元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歌诗与李贺齐名,乐工争求之。佳作妙句,人或施之图绘、或以为歌词。一说,乃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集。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益)长为歌诗,贞元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
张澍《李尚书诗集序》
迹汉以来,仲宣赋从军,只贡颂谀;灵运送秀才,徒述怀思。唯君虞以爽飒之气,写征戍之情,览关塞之胜,极辛苦之状。当朔风驱雁,荒月拜狐,抗声读之,恍见士卒踏冰而皲瘃,介马停秣而悲鸣,讵非才之所独至耶?其他章句,亦清丽绝伦,宜与长吉齐名,无所愧让。
作品评论
钟云:东野诗有孤峰峻壑之气,其云郊寒者,高则寒,深则寒也。忽作贫寒一例看。谭云:诗家变化,自盛唐诸家而妙已极,后来人又欲别寻出路,白不能无东野、长吉一派。
《艺概•诗概》
昌黎、东野两家诗,虽雄富清苦不同,而同一好难争险。惟中有质实深固者存,故较李长吉为老成家数。
(孟郊)与韩退之、李长吉同源,而镌容露骨,故与阆仙有寒瘦之讥,而语重意𠆻,固可针砭浮靡。七言苍劲,有明远之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2
【介绍】: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作品评论
皮日休《刘枣强碑》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
大历以后,我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
刘言史歌诗美丽恢瞻,世以比之李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太碧。举进士不第,遂寄情诗酒,绝意仕进。诗慕李白、李贺之作,气势宏伟,稍涉险怪。曾与贯休交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张碧,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字太碧。贞元中果举进士不第。慕李白为诗,名字亦拟之,诗矾略近李白,为孟郎所激赏。然今人因其集曾载与贯休诗,又有读李贺集诗,又其子仕五代南汉,疑碧非贞元时人;孟部(字东野)《读张碧集》亦疑为五代徐仲雅(亦字东野)所作。有《歌行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六首。
作品评论
碧,字太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霹开蛰户,其奇峭者不可及也。及览李太白词,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鹏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吉之篇,若陟嵩之颠视诸阜者耶!余尝锐志,狂勇心魄,恨不得摊文阵以交锋,睹拔戟挟辅而已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1—832
【介绍】:
唐吴兴人,字下贤。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宪宗元和十年第进士。为秘书省正字。穆宗长庆中,补栎阳令。后累迁殿中丞御史内供奉。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为判官。耆罢,亦贬南康尉。官终郢州掾。以文词得名,尝游韩愈门下。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为贞元、会昌间人,字茂孝。排行八。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杨凌子。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文宗大和九年(835)七月,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转同州刺史。开成末年,代郑覃为国子祭酒。未几兼太常少卿,后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兼祭酒,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及《宰相世系表一下》、《唐诗纪事》卷五一、《登科记考》卷一七。其以文学名播当时,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比之为当代贾、马。好与士类交接,李贺、项斯、濮阳愿皆为其忘年之交。所作《华山赋》最为驰名,尤为韩愈、李德裕所赏。《赠项斯》诗以热情推奖后辈而名传至今。《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4。《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断句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35
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济源(今属河南)人。曾隐居登封少室山。终生不仕。宪宗元和初,卜居洛阳。韩愈为河南令,敬待之。然生活贫困,终日苦读,足不出户。精研《春秋》,韩愈赞曰:“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寄卢仝》)。许顗《彦周诗话》云:“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约于元和七年(812),南游扬州、常州等地。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之祸起,宦官追捕宰相王涯,卢仝适与诸客会食王涯馆中,且留宿,遂被捕杀。与韩愈、孟郊、贾岛、马异有交往。生平见《新唐书·韩愈传》附《卢仝传》、《唐才子传》卷五。卢仝性高古狷介,作诗奇谲特异,倾向散文化。然自成一家,严羽称为“卢仝体”,谓“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沧浪诗话·诗评》)。而张表臣则云:“韩愈文、李白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卢仝、贯休辈效其颦,张籍、皇甫湜辈学其步,则怪且丑,僵且仆矣”(《珊瑚钩诗话》卷一)。《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1。今通行者有《四部丛刊》本《玉川子诗集》2卷外集1卷,清孙之騄有《玉川子诗注》5卷。
作品评论
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李长吉诗有奇句,卢仝诗有怪句,好处自别。
述王士禛语:至于卢仝、马异、李贺之流,说者谓其“穿天心,出月胁”,吾直以为牛鬼蛇神耳。其病于雅道诚甚矣,何惊人之与有?
作品评论
温飞卿与义山齐名,诗体丽密概同,笔径较独酣捷。七言乐府,似学长吉,第局脉紧慢稍殊,彼愁思之言促,此淫思之言纵也。
飞卿七古,调子元好,即如《湖阴同》等曲,即阮亭先生之音节所本也。然飞卿多作不可解语。且同一浓丽,而较之长吉,觉有伧气,此非大雅之作也。
《东目馆诗见》
飞卿与玉溪并称,其歌谣岂玉溪所能几及!清拔处亦不似长吉刿心镂肝。
其源滥觞明远,而衍派子山,是义山一流。顾律多浮藻,无婉密之音。五言规古,自存璆亮。歌行炼色揣声,密于义山,疏于长吉。刘彦和谓“穷力追新”,陆士衡谓“雅而能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