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崔□
全唐诗续补遗
崔□,名不详,杜牧之内兄,官和州刺史
诗一首。
崔立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
隐居茅山,善嘲谑。
曾作诗戏浙西观察使及营妓。
诗话总龟》卷三九引《南部新书》录其事迹,并引诗2首。
全唐诗》仅收一首。
另一首一作杜牧诗。
崔紫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尚书李愿家妓。
能诗。
紫云杜牧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兵部李尚书(《全唐诗》作李愿)之乐妓。
李尚书罢镇后,退居洛阳
杜牧以御史分司东都,于宴会上引满高吟,请以紫云相赠。
李许之。
崔临行,献诗而别。
事迹见宋王铚侍儿小名录补》,然与史实不符,可能是出于附会。
全唐诗》存诗1首。
殷潜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自称野人,与杜牧友善,杜牧有《和野人殷潜之筹笔驿十四韵》诗。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九。
宋范温称其《题筹笔驿》诗“甚壮丽”(《潜溪诗眼》)。
全唐诗》存诗1首。
杜甫唐 712年2月12日 — 770
作品评论
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
公之诗,支而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键,陆龟蒙得其瞻博,皆出公之奇偏尔,尚轩轩然自号一家,赫世煊俗。
后人师拟之不暇,矧之乎?
风骚而下,唐而上,一人而已。
是知唐之言诗,公之馀波及尔。
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而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只知奇语之为诗,而不知常语亦诗也。
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苏端明诗专以刻意为工,李义山诗只知有金玉龙凤,杜牧之诗只知有绮罗脂粉,李长吉诗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间一切皆诗也。
杜子美则不然: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故曰“吟多意有馀”,又曰“诗尽人间兴”,诚哉是言”!
韦丹中唐 753 — 81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3—810 字文明排行二十四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少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代宗大历末明经第,历官校书郎咸阳
德宗贞元四年(788)为邠宁节度从事,征为太子舍人历官起居郎驾部员外郎容州刺史
顺宗永贞元年(805)谏议大夫宪宗元和元年(806)任晋绛观察使封武阳郡公
二年江西观察使五年八月卒。
其生平事迹散见韩愈《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杜牧江西观察使武阳韦公遗爱碑》与《新唐书》本传。
诗僧灵澈唱酬甚密。
全唐诗》录存韦丹诗2首。
骆峻中唐 762 — 84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2—842 全唐诗》作骆浚,误。
字肃之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德宗建中四年(783),授岳州巴陵,系职于馈运间,四迁至扬州士曹参军
宪宗元和初,以母丧去职,居长安灞陵之东坡。
大府交辟,皆以疾辞。
穆宗长庆初,诏授梧州刺史赐名玄休,亦辞不赴。
所居饶水树,有池亭之胜,当时诗人多有题咏。
生平详见杜牧《唐故灞陵骆处士墓志铭》及白居易行制。
全唐诗》存诗1首。
王建中唐 767 — 831
作品评论
《唐诗评选》
中唐诗至王建刘禹锡杜牧,一变十才子之陋,眉目乃始可辨。
张籍中唐 767 — 830
作品评论
张司业诗与元、白一律,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位白才多而意切,张思远而语精,元体轻而词躁尔。
律诗虽有味而少文,远不逮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然之乐府,诸人未必能也。
崔郾中唐 768 — 83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36 字广略,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第,累迁吏部员外郎
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司封郎中十五年谏议大夫
穆宗长庆四年(824)给事中翰林侍讲学士,加中书舍人
敬宗宝历二年(826)礼部侍郎文宗大和元年(827)至二年知贡举
四年出任陕虢观察使五年徙镇鄂岳九年改浙西。
封清河郡公开成元年十月卒,谥德
生平事迹见杜牧崔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沈传师中唐 769 — 82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7—835 字子言排行八
史称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姓纂》卷七谓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第
宪宗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太子校书,累迁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穆宗长庆三年(823)湖南观察使
敬宗宝历二年(826)入为尚书右丞
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出为江西观察使,转宣歙观察使,入为吏部侍郎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杜牧《赠吏部尚书沈公行状》。
工书,楷隶行草,有名于时。
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补入2首。
刘禹锡中唐 772 — 84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42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
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占籍洛阳(今属河南)
唐安史之乱时,全家避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自称“余少为江南客”(《金陵五题》引)。
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
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开始进入仕途。
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刘禹锡时任屯田员外郎,为革新之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叔文、伾)刘柳(宗元)”。
顺宗被迫让位与宪宗,革新失败,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召回,又出为连州刺史,历、和二州。
文宗初,为主客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
不久,出为苏、、同三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武宗初,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平见其临终前所撰《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及今人卞孝所著《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评传》。
刘禹锡以诗文称,哲理亦佳。
“早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称‘刘柳’,晚与居易为诗友,号‘刘白’”(《郡斋读书志》卷四上)。
存诗约800余首,名篇甚多。
评者谓其“无体不备,蔚为大家”(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
“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宋黄庭坚《跋刘梦得〈三阁辞〉》)。
“七言尤工”(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
“绝句尤工”(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
又谓其“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竹枝》始于刘梦得,……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
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刘宾客嘉话录》)之主张,为宋代江西诗派所信服(参阅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八),所撰之若干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参阅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〇、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八)。
其诗文合集,以《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刘禹锡集》较完备。
注本有近人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證》。
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5句。
作品评论
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刘宾客无体不备,蔚为大家,绝句中之山海也。
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李涉
作品评论
高古奥逸主:孟云卿
……入室六人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贞
薛涛中唐 ? — 83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32?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父薛郧,因官寓蜀。
美貌聪慧,通晓音律,8岁能诗。
及笄,以诗闻。
德宗贞元中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遂入乐籍。
以灵慧获名当时,出入幕府,自韦皋李德裕历事11镇。
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之衔,虽未获准,时人仍称之为校书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曰:“万里桥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段文昌为撰墓志,题曰《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
交游广泛,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20余人皆有唱和。
兼擅书艺。
晚年居成都浣花溪,著女冠服。
自制深红小彩笺,后人仿造,称“薛涛笺”。
事迹见《唐才子传》卷六。
《历朝名媛诗词》评其诗曰:“诗颇多才情,轶荡而时出闲婉,女中少有其比。
然大都言情之作,娓娓动人。
”然亦有旨在讽喻者,杨慎称其诗“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升庵诗话》卷一四);纪昀亦云:“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
”(《纪河间诗话》)有《锦江诗》5卷,已佚。
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1。
李甘中唐 ? — 83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籍贯不详。
字和鼎
穆宗长庆四年(824)进士第
文宗大和二年(828)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及第。
大和间侍御史
九年,因反对郑注柄政而贬封州司马
南行时坠车伤股,卒于贬所。
其气节为时所推,杜牧作《李甘诗》咏之。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牛僧孺唐 779 — 84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0—848 字思黯排行二,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
15岁至长安习业。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至樊乡造访,由是知名。
二十一年进士第
宪宗元和三年(808)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因条指失政,为宰相李吉甫所忌,授伊阙
牛僧孺李宗闵朋党相结,排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史称“牛李党争”。
穆宗长庆元年(821)户部侍郎次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敬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封奇章郡公,后历武昌节度使太子少师等职。
武宗会昌四年(844)循州长史,卒于洛阳谥文贞
生平见杜牧牛僧孺墓志铭》及《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著有传奇集《玄怪录》。
全唐诗》存诗4首,残句9。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残句2。
李馀
作品评论
高古奥逸主:孟云卿……入室六人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贞
沈亚之中唐 781 — 832
唐诗汇评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
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泾原节度使李汇掌书记
入为秘书省正字
长庆初,补栎阳四年,为福建团练副使
入为殿中侍御史
大和三年,为沧德宣使相判官柏耆擅斩李同捷亚之亦坐泛虔州南康
量移郢州,卒。
亚之尝游韩愈门,工古文,为中唐传奇作者。
亦擅诗名,杜牧李商隐俱有《拟沈下贤》诗。
有《沈亚之集》九卷。
今有《沈下贤》十二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一卷。
杜秋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陵女子。
初为浙西节度使李锜妾。
宪宗元和初败,秋娘籍没入宫,有宠于宪宗
至穆宗时,命为皇子漳王傅姆。
文宗大和中漳王废,赐归故里。
诗人杜牧金陵见之,感其穷且老,为赋长诗。
词学图录
杜秋娘,即杜秋,生卒不详。
镇江人,后为金陵女子,善歌《金缕衣》曲,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妾,叛唐被杀,没籍入宫,为宪宗宠。
穆宗立,为皇子漳王保姆,皇子废,遣金陵杜牧金陵,感其贫老,为作《杜秋娘诗》。
有《金缕曲》等词。
吴武陵中唐 ? — 84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3,或861 本名侃自称东吴王孙
郡望濮阳(今河南濮阳)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
排行二十一
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第次年坐事流永州,与柳宗元过从甚密。
元和末主盐务于朔方。
穆宗长庆二年(822)以不职为户部侍郎判度支窦易直所薄。
文宗大和元年(827)太学博士向礼部侍郎崔郾力荐杜牧果于次年进士第
历忠、韶二州刺史
以贪赃贬潘(一作播)州司户参军,卒。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
岑仲勉有《吴武陵事迹》(收于《金石论丛》四《贞石證史》)。
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