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闵廷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洪州豫章人
文格高绝。
懿宗咸通间,与来鹄齐名。
王棨称其文酷似西汉,对《渔腹志》一篇尤为推伏。
李咸用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
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
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
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
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
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
杨万里谓其“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等句,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
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
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
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
全唐诗》存诗3卷。
唐诗汇评
李咸用,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唐末人,与来鹏修睦同时。
曾寓居湘中。
后官至浙西推官
有《披沙集》六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三卷。
寇准北宋 962 — 1023
全宋诗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
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罢知青州
五年,拜参知政事
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
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
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
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同年契丹攻宋,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
三年罢相,为刑部尚书,知陕州
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
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
八年罢。
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
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
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
后十一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悯
有《忠悯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
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悯公诗集》三卷本为底本。
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悯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
采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
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为卷四。
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