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触詟。战国时赵国人。官左师。赵孝成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攻赵,赵求救于齐。齐必欲先以太后幼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触龙进谏,遂以长安君质于齐,齐兵乃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虞庆、吴庆。战国时人,虞氏,名失传。游说之士。因游说赵孝成王,为赵上卿,故号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后因救魏相魏齐,弃相印与魏齐逃亡,困于梁。魏齐自尽,虞卿穷愁著书,有《虞氏春秋》,今佚,清人有辑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少子。孝成王弟。秦伐赵,赵以长安君为质于齐,齐乃出兵救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65
【介绍】:
战国时魏国人。魏之公族。昭王时为相。尝笞范雎。及范雎为秦相,齐恐而奔赵。秦昭王遗赵王书索齐为睢报仇。齐夜亡见赵相虞卿,虞卿与之走大梁,欲得信陵君助而奔楚。信陵君畏秦未见。齐乃自刭。赵取其首级报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13—前238
【介绍】:
战国时赵国人,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游学于齐,齐襄王时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秦昭王四十一年至秦,赞秦政治清明。旋回赵,在赵孝成王前议兵。约楚考烈王八年,任楚兰陵令。后家兰陵,著书授徒。其学术源于儒而博采众家之长。主“制天命而用之”,重视“征知”,强调“解蔽”,“制名以指实”。主张性恶论,重视“化性起伪”。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尊礼重教。韩非、李斯均从之受学。著有《荀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51
【介绍】:
战国时燕国人。燕王喜丞相。王使腹以百金为赵王寿刺赵实情,还言赵氏长平败后兵弱可伐。王乃命腹率兵攻赵之鄗。为赵将廉颇所败,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赵国贵族,惠文王同母弟,封平阳君。孝成王四年,韩上党郡守不愿上党十七城入秦,遣使至赵,愿以上党十七城献赵。豹说赵王,以“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而劝王勿受,以免得罪秦国。王及平原君不听,发兵取上党,终于激发秦、赵长平之战。赵以丧师四十余万而告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魏国客将。魏安釐王时,曾奉命入赵,因平原君说赵王,共尊秦昭王为帝,以罢秦围赵兵。后为鲁仲连折服,不敢复言帝秦。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赵悼襄王 | 前244年—前236年 | 国君姓名:赵偃。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36
【介绍】:
战国时赵国国君,名偃。孝成王子。悼襄王二年,用李牧为将,攻取燕武遂、方城之地。三年,又用庞媛为将,擒燕将剧辛。四年,取齐地饶妥。在位九年。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牧事赵孝成王,常居代、雁门,为北边良将。悼襄王时,以破秦军功封武安君。王迁末,秦攻赵,郭开受秦金,诬以谋反,诛。后三月而虏王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91
【介绍】:
西汉赵国邯郸人,字次倩。本名齐,以得罪赵太子丹,西入关,更名充。武帝时为谒者,使匈奴还,拜为直指绣衣使者,督察贵戚近臣及三辅盗贼,甚得宠信。迁水衡都尉。会帝有疾,充恐太子刘据即位,不利于己,遂挟嫌诬告太子以巫蛊诅咒,武帝以充为使者,治巫蛊。指使胡巫掘蛊于太子宫中,得桐木人。太子惧而起兵,杀充,旋兵败自杀。后武帝知充有诈,太子蒙冤,灭充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