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辩才” 相关资源
人物库
萧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本名世翼
太宗时,为监察御史,以术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辩才
生平事迹见何延之兰亭始末记》(一作《购兰亭序》)、《唐诗纪事》卷五。
全唐诗》录其《答辩才探得招字》诗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僧息尘五代
释息尘
姓杨氏
并州人也。
父迁贸有无营利而已。
其母氏尝梦人服装伟丽称寄宵宿。
便觉娠妊。
生而有异童稚不群。
每闻钟呗之音凝神侧耳。
年方十二因梦金人瑰奇之状。
引之入精庐。
明旦告白二亲恳求出家。
未允之前泣而不食。
父母悯其天然情何厌塞。
遂曲顺之。
即投草堂院从师诵净名经菩萨戒。
达宵不寐。
将周一祀。
舍本讽通。
年当十七便听习维摩讲席。
粗知大义。
及乎弱冠乃圆上品。
执持律范曾无缺然。
年二十三文义斡通。
崇福寺感法师胜集传授
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
学徒颖脱者数人。
崇福寺辩才大师从式最为高足。
天祐二年
李氏奄有河东
武皇帝请居大安寺净土院
四事供养。
专览藏教修鍊上生业。
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
尝以身饲狼虎入山谷中。
其兽近嗅而奔走。
又于林薄裸体以啖蚊虻。
乃游仙岩岳寺养道栖神。
复看大藏经。
匝设斋然一指伸其报庆。
彼寺有圣观音菩萨像。
长烛七灯香华供献。
后被诸生就请下山。
城内传扬大论。
四序无辍。
逐月设沐浴。
临河就沼投饲水族。
以己哒嚫旋赎羽毛。
沈潜高明以遂生性。
或施牢狱人食。
或赈惠贫乏。
或捐幡盖于净明金藏二塔。
后唐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国寺后。
三学院一所。
供待四方听众。
时又讲华严新经。
传授崇福寺晖法师
由是三年不出院门。
一字一礼华严经。
一遍字字礼大佛名经。
共一百二十卷。
复炼一指。
前后计然五指。
晋高祖潜跃晋阳
最多钦重。
洎乎龙飞每入洛京朝觐必延内殿。
从容锡赉颇丰。
赐紫服并懿号。
固让方俞。
凤翔府法门寺有佛中指骨节真身。
乃辞帝往岐阳瞻礼。
睹其希奇。
一指。
之双手唯存二指耳。
续于天柱寺
就楚伦法师学俱舍论。
方经数日。
微有疾生。
至七月二十七日辰时枕肱而逝。
俗年六十三。
腊四十四。
平常唯衣大布不蓄盈长。
六时礼佛未曾少缺。
陇坻之间闻其示灭。
黑白二众具威仪送。
焚之得舍利数百粒弟子以灵骨归于太原
晋祖敕葬于晋水之西山
小塔至今存焉。
系曰。
师捐舍讵能愈其精进乎。
脱落浮荣岂能胜其义解乎。
若然者不可以一名名矣。
厥犹瞻卜华焉。
色黄而矣。
则真金谢其色。
香芬而远则牛头愧其香。
多名生乎一体者。
尘公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