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马绰唐末至五代 852 — 9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2—922 【介绍】: 唐末五代时杭州馀杭人
初与钱镠俱事董昌,甚相得,以从妹归之。
寻随越州
唐昭宗乾宁二年僭号称帝,弃家奔钱镠,奏授诸城都指挥使
女为钱元瓘恭穆夫人。
累职镇东军节度副使两浙行军司马睦州刺史,进雄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加检校太尉
沈崧五代 863 — 9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3—938 【介绍】: 五代时闽人字吉甫,一作文甫
唐昭宗乾宁二年进士
寻归,过临安钱镠留为镇海军掌书记,遂仕吴越
检校兵部尚书右仆射
钱元瓘袭位,拜丞相
凡书檄表奏,多为所撰。
卒谥文献
有集。
僧希觉五代 864 — 9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4—948 【介绍】: 五代时僧。
晋陵人俗姓商字顺之
幼家贫,佣书于罗隐家。
年二十五,出家于温州开元寺
吴越王钱元瓘造十佛伽蓝,召为寺主,署曰文光大师
能诗文,长于《》。
有《会释记》、《增晖录》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顺之
姓商氏
世居晋陵
后徙湮阳。
而觉生焉。
素业儒。
唐季之乱。
窘乏无所归。
尝以佣书获事给事中罗公隐于其家。
公偶与语。
哀之曰。
儿何至此。
因多与之直而劝之学。
文德初
时年二十有五。
乃游温州
开元寺出家。
龙纪中
受具戒。
即究律部于西明慧则律师
则盖法宝大师之上足。
广明中
关辅逃难浙浒。
始见之天台
及则长往。
继讲训于温州
俄而武肃钱王之季弟铧来牧。
礼貌加重。
或诬以微过。
释不问。
徙居钱唐之大钱寺。
文穆王
命主千佛新伽蓝。
仍借赐紫服。
私暑以文光大师号
未几。
以老病乞解职。
啸傲山房。
以道自乐。
示寂之年。
八十五矣。
其所作有增晖集二十卷。
江东谗书五卷。
杂诗赋十五卷。
释希觉
字顺之
姓商氏
世居晋陵
觉生于溧阳
家系儒墨。
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
自尔贫窭尝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
偶问名居。
曰。
毗陵商家儿何至于此。
叹息再三。
多与顾直劝归乡修学。
至年二十五叹曰。
时不我与。
或服晚乘轩。
皆一期尔。
忽求出家于温州开元寺
文德元年也。
龙纪中受戒。
续揣摩律部。
禀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
时在天台山也。
则乃法宝大师之高足。
广明中关中丧乱。
避地江表。
始窥其墙。
终见室家瑰富。
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
不称所怀何耶古德妄相穿凿各竞师门。
流宕忘返。
遂著记。
广之曰增晖录。
盖取曹植云。
萤烛末光增晖日月。
谦言增晖集要之日月也。
二十卷成部。
浙之东西盛行斯录。
暨乎则公长往。
乃讲训于永嘉
武肃王钱氏季弟铧牧是郡。
深礼重焉。
寻为愚僧所诬塑。
释而不问。
徙于杭大钱寺。
文穆王造千佛伽蓝。
召为寺主
借紫私署曰文光大师焉。
四方学者骋骛而臻。
外学偏多长有易道。
著会释记二十卷。
解易至上下系及末文甚备。
常为人敷演此经。
付授于都僧正赞宁
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
既遂所怀。
唯啸傲山房以吟咏为乐。
年八十一。
然犹抄书籍异本。
曾无告倦。
未终之前。
舍衣物作现前僧得施。
复普饭一城僧。
自此困惫每睡见有一人。
纯衣紫服。
肌肤软弱。
如绵纩焉。
意似相伴。
才欲召弟子将至。
此人舒徐下床。
后还如故亲向。
赞宁说此。
某知是天人耳。
嘱托言毕而绝。
享年八十五。
生常所著拟江东谗书五卷。
杂诗赋十五卷。
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杂体四十章。
觉之执持未尝弛放。
勤于讲训切于进修。
学则弥老而不休。
官则奉身而知退。
可谓高尚其事名节俱全。
长者之风蔼然如在所居。
号释氏西斋
吴兢之蕴积编简焉。
僧道怤五代 868 — 9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8—937或941 【介绍】: 五代时僧。
永嘉人俗姓陈
六岁削发于本州开元寺
既而抵闽谒雪峰禅师,妙契宗旨,时谓小布衲。
归住东府镜清寺,倡雪峰之法,学者奔凑。
副使皮光业辞学宏赡,屡击难之,退谓人曰:“师之高论,人莫窥其极也。
钱俶私署顺德大师
钱元瓘命主天龙寺,后创龙册寺,延请居焉。
吴越禅学自此始兴
释道怤
俗姓陈
永嘉人也。
丱总之年性殊常准
而恶鯹血之气。
亲党强啖以枯鱼。
且虞呕哕。
求出家于开元寺
具戒已游闽入
言参问善知识要决了生死根源。
临川曹山寂公
大有徵诘若昙询之间僧稠也。
终顿息疑于雪峰
闽中谓之小布纳。
太原同名年腊之高故。
暨回浙住越州鉴清院。
皮光业者日休之子。
辞学宏赡探赜禅门。
尝深击难焉。
退而谓人曰。
怤公之道崇论闳议莫臻其极。
武肃王钱氏钦慕命居天龙寺
私署顺德大师
文穆王钱氏创龙册寺。
居之。
吴越禅学自此而兴以天福丁酉岁八月示灭。
春秋七十。
茶毗于大慈山坞。
收拾舍利起塔于龙姥山前。
僧主汇征撰塔铭。
今舍利院弟子主之香火相缀焉。
皮光业五代 877 — 943
光业字文通
世为襄阳竟陵人
父日休。
唐末为苏州军事判官
遂家焉。
吴越武肃王辟置幕府
累署浙西节度推官
天宝九年使
梁特赐光业进士及第
仍赐秘书郎
右补阙内供奉使。
还兼两浙观察使
文穆王袭位。
知东府事
天福二年国建。
丞相
八年卒。
年六十七。
谥贞敬
钱元珬吴越 ? — 93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37 一作钱传球钱元球
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
吴越武肃王钱镠之子。
有军功,为钱镠所宠爱。
天宝十年(916)官土客诸军都指挥使镇海军节度副使
封大彭县侯
封扶南侯
宝正元年(926)静海军节度使
四年中书令
天福二年(937)文穆王钱元瓘所杀。
十国春秋》卷八三有传。
南雁荡山志》存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述律皇后辽 879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9—953 【介绍】: 辽太祖皇后。
述律氏,名平契丹名字月理朵。
太祖即位,册为应天大明地皇后。
行兵御众,后尝与谋。
曾勒兵大破黄头、臭泊二室韦
太祖崩,后称制,摄军国事。
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太宗死后,立少子李胡,与世宗(太宗子、太后孙)争位。
旋和解罢兵,谪祖州
卒谥谅钦
韩延徽辽 882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9 【介绍】: 南京安次人字藏明
受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遣使契丹,为阿保机留为谋士。
建议筑城郭,使所获汉人各安生业。
不久,逃归汉地,旋自投契丹
阿保机赐名“迎列”(意再来),任用更专,使为政事令。
从灭渤海,拜左仆射
太宗时封鲁国公
世宗朝迁南府宰相
穆宗时致仕卒。
为佐命功臣之一。
僧全付五代 882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47 【介绍】: 五代时僧。
苏州昆山人
商估之子。
随父至洪州,闻禅会之盛,遂出家。
寻至宜春仰山,参嗣南塔光涌
初住庐陵应国禅院。
后归浙,钱元瓘礼重之,赐号纯一禅师
天福二年,住越州云峰山清化院。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昆山人
父𢹂以贾于豫章
年幼尔乃悦禅寂之业。
恳从父祈出家。
父怒不应。
已而察父色稍霁。
又祈焉。
如是至三四不已。
父谩诺之。
因即辞去。
江夏清平大师所。
清平问曰。
尔来何求。
曰志求法也。
清平怜其幼而敏慧。
纳之。
清平尤谨。
未几为落䰂登具。
间谓人曰。
吾闻学无常师。
吾非匏瓜。
岂系于此哉。
遂抵宜春仰山南塔涌公
执役左右。
且屡载游庐陵
安福县杨公。
建应国禅院。
邀之。
宰罢任去。
徙鸽湖山之清化院。
僧有同里者。
谓之曰父母之邦。
宁无意乎。
明日弃鸽湖而东谒吴越钱氏文穆王于钱唐
衣衾钵器。
施予有加。
既创院云峰山
仍名清化而俾居焉。
参扣者臻萃。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曰。
华表柱头飞木鹤。
问路逢达道人。
不将语默对。
未审将什么对。
云眼里瞳人吹叫子。
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
长江无间断。
聚沫任风飘。
问还受祭祀也无。
答祭祀即不无。
问如何祭祀。
答渔歌举棹谷里闻声。
忠献奏赐紫伽梨。
累让改纳衣。
寻号纯一大师
开运四年丁未秋七月示微疾。
谓其徒曰。
生也法起。
没也法灭。
起灭非言论所及也。
竟坐逝。
随有大风疾雨。
发屋拔木。
寿六十六。
腊四十五。
窆于所居山之北坞。
沙门汇征铭。
释全付
吴郡昆山人也。
幼随父商于豫章
闻禅寂之说乃有厌世之志。
白求出家。
父愠形于色。
愠止复白者三。
父异其诚率略许之。
遂诣江夏投清平大师
问曰。
尔来何求。
曰。
志求法也。
清平师怜其幼而抱器。
抚以纳之。
夙兴夜号殊于群童。
及长为之落饰寻登戒度。
奉师弥谨捡身弥至。
问法无厌饫见性不龌龊。
清平颔而许之。
一旦谓人曰。
吾闻学无常师。
吾非匏瓜。
岂系于此而旷于彼乎。
遂辞师而抵宜春之仰山南塔涌禅师
应对言语。
深认仰山之势。
顿了直下之心。
仰山冁然器重之。
拳拳伏膺栖神累载。
后游于庐陵
安福县杨公建应国禅院。
居之。
禅徒子来堂室畟满。
宰罢任。
其乡人复于鸽湖山建院。
迎以居之。
廉使上闻锡名曰清化禅院。
禅徒麇至请问者墙进。
皆不我屈。
岂多让于前辈乎。
同里僧谓曰。
父母之乡胡可弃也。
任缘徇世愿师归欤。
遂别鸽湖而还故国。
吴越文穆王钱氏命升阶。
赐之衣衾钵器有加礼焉。
丁西岁钱城戍将。
云峰山清化禅院。
召以居之。
忠献王钱氏遣使锡以紫袈裟。
上章累让。
再赐之又让之。
遂故以纳衣。
曰。
吾非荣其赐而饰让也。
恐后人之仿吾而逞欲矣。
赐号曰纯一禅师
又固让之。
不以情忘情故情真。
不以道求道故道直。
所居院之殿宇堂室。
人竞崇建之。
铸钟千馀斤。
新额曰云峰清化禅院。
云水之侣辐凑。
眷眷不欲舍旃。
开运四年丁未岁秋七月示疾。
谓众曰。
生也法起。
殁也法灭。
起灭非言论所及也。
安然而逝。
有大雨疾风以震林木拔矣。
享年六十六。
腊四十有五归窆于山之北坞。
弟子应清等十馀人。
奉师遗训不坠其道焉。
僧主汇征为塔铭。
建隆二年立。
聂延祚五代 ? — 9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 【介绍】: 五代时人
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自少府监殿中监
末帝清泰三年,自卫尉卿太子宾客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出使吴越册立钱元瓘
江景房吴越至宋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汉臣常山(今属浙江)人。
吴越王钱俶时官侍御
吴越纳土,随钱俶汴京
因感民苦苛敛已久,遂沉图籍于河。
宋太宗怒欲诛之,后谪为沁水
屏居乡里而终。
十国春秋》卷八七有传。
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胡进思五代 ? — 9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 【介绍】: 五代时湖州人
初以屠牛为业,后从军镇海军
吴文穆王钱元瓘质于宣州田頵所,进思与戴恽亲随左右,履危机者数。
元瓘立,用为大将,迁右统军使
忠献王钱弘佐嗣位,进思以旧将恃权专横。
忠逊王钱弘倧嗣位,数面折进思进思不自安,遂拥牙兵弘倧于内院,迎忠懿王钱弘俶嗣立,数请除弘倧弘俶不允。
进思忧惧,居无何疽发背卒。
危德昭五代 891 — 9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68 【介绍】: 五代时抚州南城人字明远
钱镠赐姓元
为人厚重多谋,临事果断。
吴越
起家镇东节度巡官
钱元瓘命掌文翰机密
弘倧时,官至丞相
卒谥贞正
裴坚五代 897 — 9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7—952 【介绍】: 五代时湖州人字廷实
裴光庭子。
幼而明敏,善属文,及长,有知人之鉴。
历事吴越钱元瓘、钱宏倧及钱俶,多善政,条教有方。
累官礼部尚书中书令,拜越国丞相
卒谥文宪
耶律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皇族,字敌辇
太宗立,为惕隐
天显十一年,从帝援河东石敬瑭,败张敬达军。
会同中北院大王
从攻后晋有功。
太宗死后,与耶律吼定策立世宗
拜于越。
卒年五十四。
僧绍岩五代至宋初 899 — 9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9—971 【介绍】: 五代时僧。
雍州人
俗姓刘
七岁出家,十八受戒于怀晖,通习经书。
历游诸方,自苏州天台四明诸山栖息。
曾与天台德韶同参法眼文益
旋住杭州水心寺,诵《法华经》无分昼夜。
吴越王钱弘俶心事之。
曾欲焚身、投江以供养,皆未果。
晚住杭州真身宝塔寺
僧志通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岐州人俗姓张,世家子。
早年留意经品。
后唐时,游洛阳,从嚩日啰三藏习瑜珈教法。
后晋高祖天福间,随使至浙中。
吴越钱元瓘礼敬之,住真身塔寺。
后请往天台山,挂锡于智者道场,修净土业。
终于越州法华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扶风张氏子。
家世显贵。
童稚即离俗。
唐季扰攘。
乃东游洛下
传瑜珈教法于缚日啰三藏。
天福四年
朝廷遣使吴越
获附舟。
以揽天台罗浮之胜。
而卜所归趣焉。
然三藏亦以梵夹。
托其流通。
文穆王元瓘
方居帅府
命具威仪乐部。
迎以登岸。
馆于真身塔寺。
供施丰腆。
未几。
赤城华顶
阁锡于智者道场。
益脩净土业。
山中旧有招手石。
相传为定光招手。
接智者处。
峻耸崭立。
薄天半。
再从其上投下。
以祈生安养
或救之苏。
复去隐于越之法华山
逮将寂。
忽白气盈衍。
房地如傅粉者。
遂坐逝。
阇维睹五色云。
盘结火聚上。
且咸闻异香云。
释志通
俗姓张氏
右扶风著姓家之子也。
早知遣世克务净门。
选礼名师登于上品。
诸方讲肆遍略留心。
后唐之季兵革相寻。
自此驾已东巡薄游洛下
遇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
礼事之。
乃欲陟天台罗浮
遂辞三藏曰。
吾此求翻译。
属中原多事。
子议南征奈何路梗何。
曰。
泛天堑其如我何。
三藏曰。
苟去吴会间。
可付之梵夹。
或缘会传译。
曰。
已闻命矣。
天福四年己亥岁王锡命吴越
遂附海舰达浙中。
文穆王钱氏奉朝廷之故。
具威仪乐部迎入府庭供养。
于真身塔寺安置。
施赉丰腆。
请往天台山
由是登赤城华顶
既而于智者道场挂锡。
因览西方净土灵瑞传。
变行回心愿生彼土。
生常不背西坐。
山中有招手石者。
智顗梦其石上有僧临海上举手相招召之状。
天台见其僧名定光耳轮耸上过顶。
亦不测之神僧也。
乃相见乃问曰。
还记得相招致否。
曰。
唯此石峻峙顾下无地。
登此投身愿速生净土。
奋躯而堕一大树中。
枝软干柔若有人扶接焉。
殊无少损。
乃再叩榼投之。
落于岩下蒙茸草上。
微有少伤。
迟久苏矣。
众僧谓为豺虎所啖。
及见其犹殗殜然。
舁就本道场。
初通去不白众。
遂分人各路寻觅。
螺溪民村有巫者。
言事多验或就问焉。
神曰。
伊僧在西南方。
现有金铠神扶卫不死。
我到彼。
神气尽矣。
固难近也。
皆符协神言。
后往越州法华山。
默修净业。
将欲化去。
所止房地生白色物如傅粉焉。
未几坐禅床而终。
迁座阇维有五色烟覆于顶上。
法华川中咸闻异香焉。
系曰。
昔薄拘罗有五不死。
通公二不死。
法充投千仞香炉峰而不亡。
且同矣。
得非天龙负翼不损一毛乎。
而能延彼连持色心未断者。
何俾其增修净土业耳。
僧自新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临淄人俗姓孙
隐于广德山中。
钱元瓘苑陵,携归见吴越王钱镠,应对无所屈。
为其造应瑞院居之,假号广现大师
后充浙中宝塔寺主。
后晋高祖天福中卒,年八十余。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临淄孙氏。
出家落发。
受具戒。
即究空寂学。
云居膺禅师
化行钟陵
竟造焉。
既领指。
侍左右。
不忍去。
久之示寂。
新因遁居广德山中。
文穆王钱氏。
方以吴越世子
率师伐宛陵
偶入山寺。
而群僧窜匿不在。
危坐。
无惧色。
诘其故。
对曰。
今东西皆贼也。
虽欲避。
将安之哉。
世子以其直。
及师凯旋。
因偕以归。
武肃王加爱之。
使居瑞应院
署号广现。
尝采药宣城山中。
始入一洞。
殊暧昧。
行仅数里。
日光晃然。
旁有穴。
虚明通旷。
清溪古松。
上下映蔽。
隈隅草庵绝人迹。
老僧拥衲瞑坐。
俄开目问
何来。
为言状。
曰噫渴矣。
出火烬中煮茗啜之。
薄暮僧谓
留此。
我且有所往也。
竟升抄。
跏趺鸟巢内。
夜半闻诵法华经声。
又闻叱虎声。
清亮出林籁。
明日乞住。
僧曰。
自我来此。
百见草枯。
非子能住也。
问饥否。
适溪岸有数百穗。
相引取十馀穗。
挼得谷。
舂米和野蔬。
作鬻以啖。
遽送出至洞口。
谢曰。
兹岂偶然。
相会如此。
顷茗与粥糜。
非烟火物也。
吾知子自尔无复饥渴之患矣。
后再往。
终莫识路。
晚充宝塔化主。
天福中卒。
年八十。
释自新
姓孙氏
临淄人也。
濯戒寻师曾无懈废。
膺禅师化被钟陵
往参问焉。
云居长往。
回锡尝隐广德山中。
两浙文穆王钱氏率吏士躬征苑陵入山寺。
群僧皆窜。
晏如。
问曰。
何不避乎。
对曰。
东西俱是贼。
老僧去何处逃避。
王惊其讦直。
回戈遣归。
武肃王问之言无所屈加之高行。
造应瑞院居之。
假号曰广现大师
尝入宣城山采药。
穿洞深去。
始则闇昧。
寻见日分明。
行仅数里。
洞侧有别窍溪水泛泛。
然隈一大松枝下有草庵
一僧雪眉拥纳坐禅。
旁有一磬火器。
击磬遂开目。
惊曰。
嘻师何缘至此。
乃陈行止。
揖坐取石。
敲火煎茗。
香味可爱。
日将夕矣僧让庵令宿。
顾其僧上巅大巢内闻念法华经。
声甚清亮。
逡巡又咄骂云。
此群畜生毛类何苦生人恐怖。
速归林薄不宜辄出。
叱去。
窥之乃虎豹弭耳而去。
明日谓其僧曰。
愿在此侍巾屦。
僧曰。
自居此地百见草枯。
四绝人烟非师栖息处。
又问。
莫饥否。
相引溪畔有百馀穗。
收谷手挪三匊黄梁。
挑野蔬和煮与食。
后遣回去。
送至洞口曰。
相遇非偶然也。
所食茶与菜糜师平生不乏食矣。
遂遵路回本院。
已月馀日。
命同好再往寻之失洞踪迹。
后在浙中充宝塔寺主。
天福中卒于住寺。
年八十馀。
今影在冷水湾前小院存焉。
释自新
姓孙氏
临淄人也。
濯戒寻师曾无懈废。
膺禅师化被钟陵
往参问焉。
云居长往回锡隐广德山中。
两浙文穆王钱氏率吏士躬征苑陵入山寺。
群僧皆窜。
晏如。
问曰。
何不避。
对曰。
东西俱是贼。
老僧去何处逃避。
王惊其吁直回戈遣归。
武肃王问之。
言无所屈加之高行。
造应瑞院居之。
假号曰广现大师
尝入宣城山采药。
穿洞深去。
始则阇昧寻见日分明。
行仅数里。
洞侧有别窍。
溪水泛泛然。
隈一大松枝下有草庵
一僧雪眉拥衲坐禅。
旁有一磬火器。
击磬遂开目惊曰。
嘻师何缘至此。
乃陈行止揖坐。
取石敲火煎茗。
香味可爱。
日将夕矣。
僧让庵令宿。
顾其僧上巅大巢内。
闻念法华经声甚清亮。
逡巡又咄骂云。
此群畜生毛类何苦生人恐怖。
速归林薄不宜辄出叱去。
窥之乃虎豹弭耳而去。
明日谓其僧曰。
愿在此侍巾屦。
僧曰。
自此百日草枯四绝人烟非师栖息处。
又问莫饥否。
相引至溪畔。
百馀穗。
收其谷手挪三掬黄梁。
挑野蔬和煮与食。
后遣回去。
送至洞口曰。
相遇非偶然也。
所食茶与菜糜师平生不乏食矣。
遂遵路回本院。
已月馀日命同好再往寻之失洞踪迹。
后在浙中充宝塔寺主。
天福中卒于住寺。
年八十馀。
今影在冷水湾前小院存焉。
朱景环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算术神妙。
吴越王钱镠时,子元璙镇中吴军
景环上书云:“莅任后法当三十年安宁。
”元璙以其说甚远,未之奇。
吴越王钱元瓘天福末,忽忆其事,召而叩之。
曰:“算数定矣,愿大王计后事。
”未几,吴越兵为闽主曦所破,元瓘死,次年元璙亦死。
郭师从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合肥人
田頵妇弟。
初从都虞候
钱元瓘为质于宣州时,欲杀之,赖师从救护得免。
败,归钱镠镇东都虞候,数有战功。
钱弘佐时拜同参相府事。
卒年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