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马殷 | 武穆王 | 907年—930年 | |||
天成 | 927年六月—930年 |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二年—四年)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2—930
【介绍】:
五代时楚国创建者。许州鄢陵人,字霸图。出于秦宗权行伍,随刘建锋过江西,尽有岭北及桂管之地。建锋死,遂为主帅。唐授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加同平章事。后梁太祖立,遣使修贡,拜为侍中兼中书令、天策上将军、封楚王。后唐庄宗灭梁,遣子马希范修贡。自卖茶铸钱,国渐富足。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封楚国王,遂以潭州为长沙府。卒谥武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
【介绍】:
五代时荆南国君高季兴从子。骁勇有力,积功为云猛指挥使。后唐明宗天成三年,马殷遣许德勋入寇,殷子马希范为监军使,次沙头。从嗣恃勇,单骑欲与之决胜负,为殷将廖匡齐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人。仕楚。马殷时由营道令累迁都统,掌书记。马希范开天策府,为十八学士之一。及希范卒,张少敌议立马希萼,弘皋固争,后事败,希萼命壮士脔杀之。有《表状》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许州鄢陵人。马殷弟。从殷征讨,积功至永州刺史。后梁太祖开平中,知桂州事。楚马希范天福四年,开天策府,命为右相。未几,领永顺军节度使。后数年,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形陋短小而性刚介,博览文史,善诗。楚马希范秦国夫人卒,文德献挽诗,希范异之,授水部员外郎。后被谗贬融州刺史。有《大唐新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道州营道人。后唐明宗天成间入洛,与江文蔚等同游秦王李从荣门下。明宗长兴二年,从荣荐登进士第。旋归湖南,事楚王马希范,为桂管观察推官,擢天策府学士。久之,出为全州、衡州刺史。能诗,颇负时名。
释若虚。隐于庐山。数年持经不出石室。江南国主李氏钦尚其道。累徵终不降就。唯言老僧无能。宁销王者归心。若更相呼窜入深山矣。或衣物则避让。香则受之。以乾祐中盛夏坐终。身不沮坏。今湓城人供养影相焉。又潭州释亡名。恒诵法华经口无他语。长沙文昭王马氏。特加礼重。召入天策府湘西院供养。然其语事诡异堪惊。一旦召知佛殿僧。令急襞掠佛像。各就两厢。僧皆谓为狂发。相目而笑。举止极甚忽切。须臾自入正殿内。据佛座而坐奄然而化。举州道俗争礼焚香。汉乾祐中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人。仕楚。以文学雄楚中。马希范时为静江府掌书记,擢天策府学士,又兼领营田使,籍逃田募民耕种。希范卒,力主立马希广。后马希萼兵入,被杀。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马希广 | 947年—950年 | ||||
乾祐 | 948年—950年十一月 | 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字德丕。马殷第三十五子。兄马希范卒,嗣为楚王。拓拔常数劝以位奉其兄希萼,不从。希萼来奔丧,周廷诲等日:“王能与之则已,不然宜早除之。”希广不忍杀兄,欲分国而治。后希萼起兵争位,俘希广,缢死之。在位三年,史称废王。
希广字德丕。楚文昭王希范母弟。武穆王殷第三十五子。文昭薨时。诸弟中名希萼者。最长。宜袭位。长直都指挥使刘彦瑫等称遗命。奉希广权军府事。汉天福十二年。以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军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乾祐二年加太尉。三年十一月。希萼入寇。陷长沙。遂自立。赐王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本姓元,避讳改。少以才学见称。仕楚。马殷时以学士兼仆射。马希声时,降称节度判官。马希范时,首选为天策府学士,常切直强谏。天福八年,上书请减常税外之厚敛。希范怒而绝之,临终思其言,乃以弟为托。马氏内乱起,恒称疾杜门不出。南唐灭楚时,为马希崇修降状,后不知所终。
恒本姓元。避楚景庄王偏讳改姓拓跋。武穆王时以学士兼仆射。衡阳王罢建国之制。降称节度判官。文昭王开天策府。置十八学士。恒首与其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吉州庐陵人。初事楚马希范为辰州刺史。王进逵逐武陵留后马光惠,迎言为帅。后言败南唐边镐军,奉表于后周。后周太祖以言为武平军节度使,因以武安授进逵。进逵自以言为己所迎立,不为之下,遂举兵袭之。言兵败被杀。
言。庐陵人。仕楚文昭王马希范为辰州刺史。恭孝王希𦹛立。权武平留后。徐威之乱。言遂尽取湖南故地。奉表于周。除武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后为静江指挥使王逵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字国仪,号群玉峰叟。后晋高祖天福进士。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后归南唐,历丰城簿、涂阳令。坐贪赃论死,李煜见其诗,贷免,复其官,寻致仕隐玉笥山。逾年起为水部员外郎。南唐亡,归故里卒,年八十余。工诗,有《金鳌集》。
全粤诗·卷一九
孟宾于(八九五 — 九七七),字国仪。连州人。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与同年李昉交善。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令。后归南唐,授丰城簿,迁涂阳令。坐系当死,后主赦之,复其官,起为水部员外。俄致仕,隐于吉州玉笥山,著道士衣,自号群玉峰叟。吉州高使君奏为郡倅,旋归旧隐。高越强起为丰城令,既而引去,嬉游吟啸二十年,老求致仕,得本曹郎中分司南都,服章金紫。入宋,以老病不任朝谒,听还故里,后以县令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有《孟水部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国仪,自号群玉峰叟,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为连州(今属广东)人。曾以诗献工部侍郎李若虚,为其称赏。又诣洛阳献诸朝达,由是大有诗名。后晋天福九年(944)登进士第,后为楚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县令。楚亡,归南唐,授水部员外郎,旋归玉笥山。复起为丰城令。又曾任淦阳令,官至水部郎中,分司南都。南唐亡,以老病辞归故里,不久卒。生平事迹见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江南野史》卷八、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工诗,有名当时。王禹偁称其诗具“雅淡之体,警策之句”(《孟水部诗集序》)。所著颇多,有《孟宾于集》1卷、《金鳌诗集》2卷、《湘东集》、《金陵集》等,均佚。《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若干(其中“昔日声尘喧洛下”二句为李昉诗误入)。《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诗1首、断句7。
宾于字国仪。连州人。晋天福中进士。楚文昭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及恭孝王希萼入金陵。宾于归南唐。累迁滏阳令。致仕隐玉笥山。自号偫玉峰叟。复起为水部员外郎。归老连州。年八十七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长安人。张佶子。仕楚。马希范时官都指挥使,为希范所亲近。后晋高祖天福间,应晋召率兵五万趋汉阳,从讨安州李金全之叛。希范卒后,上表请立马希萼,为诸臣所沮,遂称疾不出。
铎事楚武穆王马殷为从事。起家都统判官。及建国。改为司徒。衡阳王马希声用藩镇之仪。仍为判官。文昭王希范立天策府学士。铎与其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刘眧禹,生卒年不详,字休明,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或云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为湖南某县令,后事马殷父子。天福四年(904),晋高祖加马希范天策上将军。希范设天策府文学馆,昭禹自容管节度推官为学士。终岩州刺史。少师林宽为诗,有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九首,残句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马殷子。马希范时,累官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有善政,监军裴仁煦数谗其短于王。会南汉入侵,希范自将兵诣桂州。希杲不自安。徙知朗州,仍领静江节镇,久之,加侍中。复得朗州人心。希范数使人伺动静,后酖杀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楚。马希范时为客将,迁天策府内都押牙。有干才,忠于所事。希范卒,事马希广。颇调停马氏兄弟之争,使楚得稍延岁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溪州人。世为诸蛮酋长。士慭唐末为溪州刺史,多积聚,诸蛮皆归之。天福五年,通款于蜀,侵楚澧、朗、辰三州,为马希范遣将刘勃击败。勍进袭溪州,士慭率部逾险遁入奖州,寻遣子师皓纳款。希范释其罪,奏授溪州刺史兼溪洞招抚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楚。马希范时为长直都指挥使。希范卒,与学士李宏皋共立马希广。后汉乾祐二年,马希广兄马希萼以为废长立少,违先王命,起朗州兵,谋攻潭州。希广欲以国让,彦𤦆固以为不可,乃发兵拒之。潭兵屡不胜。三年,长沙陷,彦𤦆奔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