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吴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仲恭
月泉书院学录
方凤吴思齐谢翱为道义交,宋亡同寓居家。
卒,为料理丧葬,刻石志墓,又辑士大夫哀诔,为《哭谢编》。
陈公凯
全宋诗
陈公凯字君用号竹臞浦江(今属浙江)人。
元初为月泉书院山长。
与其弟公举日与方凤吴思齐为文字交。
月泉吟社第四十名,署名圃;又为第四十六名,署名陈鹤皋
事见明嘉靖浦江志略》卷七《陈公举传》、《月泉吟社诗》。
今录诗二首。
方凤宋末元初 1240 — 1321
全宋诗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岩南浦江(今属浙江)人。
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
归乡,名其斋为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
与寓浦阳谢翱吴思齐等结为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复。
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
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已佚。
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为《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
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乾隆浦江县志·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
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谢翱宋末元初 1249 — 12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295 【介绍】: 建宁浦城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
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
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
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
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
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
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全宋诗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号晞发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
度宗咸淳间进士举,不第。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
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
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
著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
事见《晞发集》附录方凤谢君皋羽行状》、吴谦谢君皋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四库)。
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校以《四库全书·晞发遗集》(简称四库)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三四三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号晞发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
少时倜傥有大节,试进士不第,不以为意。
德祐间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南剑,传檄勤王,率乡兵数百人投之,署为咨议参军,复别去。
及闻天祥被俘死节,严子陵钓台,作《西台恸哭记》祭奠。
宋亡不仕,流寓浙江,与友人收宋皇陵遗骸葬之,与方凤吴思齐月泉吟社。
贞元元年卒于杭,年四十七。
著有诗六卷、杂文五卷、《唐补传》一卷、《南史赞》一卷、《楚辞芳草图谱》一卷、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各一卷、《浦阳先民传》一卷、《浙东西游录》九卷等。
见《晞发集》附录方凤谢君皋羽行状》,任士林谢处士传》,宋濂谢翱传》,邓椿宋处士谢皋羽先生碑记》等。
冯澄宋末元初
全宋诗
冯澄字澄翁号来清义乌(今属浙江)人。
宋亡,吴渭吴溪月泉吟社,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徵赋春日田园杂兴诗,限五七言律体,延方凤谢翱吴思齐评选揭榜。
为第二名,署名司马澄翁
事见《月泉吟社诗》。
黄景昌宋末元初 1261 — 13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1—1336 【介绍】: 浦江人字清远一字明远号槐窗居士又号田居子
十二岁能属文,长从方凤吴思齐等游,尽通诸子百家之言,尤精究《》、《春秋》。
有《春秋举传论》、《周正如传考》、《蔡氏传正误》等。
全宋诗
黄景昌(一二六一~一三三六)字清远一字明远晚号田居子浦江(今属浙江)人。
长从方凤吴思齐谢翱游。
有《田间古调辞》,已佚。
元顺帝至元二年卒,年七十六。
月泉吟社第二十五名,署名槐窗居士
事见《月泉吟社诗》,《浦阳人物记》卷下有传。
柳贯元 1270 — 1342
字道传浦江人
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
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
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
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
师友讲究,渊源不绝。
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
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
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
卒为一代名宿。
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
门人宋濂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
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
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
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
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