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诸暨人。力学明经。父母丧,负土成坟,兄弟庐于墓。及卒,子张孝祥亦庐墓,达二十余年。诏旌其门,名其里曰孝感。
全宋诗
抚州乐妓,知州张孝祥尝招之侍宴。事见《夷坚支乙》卷六。
全宋诗
李孚(或作郛),字子经,一字元功,宜黄(今属江西)人。屡试不第,遍游江淮,见知于张孝祥,退而著述,时人号为书橱。与杨万里、何异、陆游等有交。有《洛诵堂文集》,已佚。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三一有传。
全宋文·卷四一五三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又字仲刚、仲虎)。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安国弟之子,安国养为己子。中宣和进士甲科。靖康初,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受学。迁司门员外郎。张邦昌伪立,弃官归。建炎三年,张浚荐为驾部郎官,寻擢起居郎。上疏,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除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寻知永州。绍兴四年复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上疏,高宗嘉纳。除集英殿修撰,复以徽猷阁待制知严州,又改知永州。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免丧,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俄乞致仕,遂归衡州。秦桧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讪朝政落职。复劾寅不持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著有《读史管见》三十卷(存)、《崇正辩》三卷(存)、《论语详说》及《斐然集》三十卷(存)。见《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路常熟人,字师德。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授湖州德清县尉,又试教官,授温州教授。工诗,与张孝祥友善。卒年五十。有《听雨集》。
词学图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乌江人,字晋彦,号总得翁。张邵弟。以兄使金恩补官。负气尚义,工诗文。赵鼎、张浚皆器遇之,与胡寅交最善。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子张孝祥举进士第一,秦桧子埙第三,桧怒,讽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桧死获释。累迁直秘阁,为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祁卜居芜湖,筑堂名“归去来”。晚嗜禅学。有文集。
全宋诗
张祁,字晋彦,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邵弟,孝祥父。以兄使金恩补官。祁负气尚义,为秦桧罗织下狱,桧死获免。累迁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闻于朝。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后卜居芜湖,筑堂曰归去来,自号总得翁。有文集,已佚。《宋元学案》卷四一、清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五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次张。读书过目成诵,与张孝祥为忘年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淳熙四年,自大农丞出守韶州,累官转运使。有《远堂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7
【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奉京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杀京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孝宗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历浙西提点刑狱、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历知镇江、隆兴府。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后追谥忠敏。一生力主抗金。擅为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等。
全宋诗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众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为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历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为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为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张同之(一一四七——一一九六),字野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孝祥子。以显学入仕,授承务郎、监平江府粮料院。历两浙、福建路转运司幕职,入为太府寺丞、司农寺丞。历知滁州、舒州。除淮西提举兼权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公事。庆元元年除直秘阁,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次年病卒于官,年五十。见本书所收张亿《故运判直阁寺丞张公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