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韩驹宋 1080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 【介绍】: 仙井监人字子苍号陵阳先生
徽宗政和初,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
累官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与三馆士分撰亲祠明堂、圆坛、方泽等乐曲。
中书舍人,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
高宗即位,知江州
卒于抚州
尝从苏辙学,诗似储光羲
有《陵阳集》。
张轸
全宋诗
张轸,生平不详。
宋诗纪事》卷三○系于方泽后,姑从之。
林訔南宋 1179 — 12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9—1228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德言
林雱曾孙。
与弟林告齐名,为方泽孺高弟,号二林
善作赋,为时传诵。
理宗宝庆二年进士第,铨注廉州户录,到任未久归,得疾卒。
释浦尚元 1290 — 1362
浦尚
字希古
槜李人
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
七岁。
母授以孝经。
一过即成诵。
弗忘好佛书。
十二岁。
紫微山惠力海公。
白父母。
愿从受业。
许之。
祝发为沙弥
既长。
闻景岩福公。
崇德之尝乐。
因往参焉。
昼夜究华严观。
公悦其颖悟曰。
异日树教东南者。
也。
及侍公于杭之高丽
代公教授
众心宾服。
佥举为都讲。
天历戊辰
宣政院劄。
住尝乐。
尝乐自福公去。
寺废已久。
师葺而新之。
学徒不远千里而至。
至无所容。
重纪至元四年
皋亭之崇先。
益阐其秘。
名闻于朝。
有旨。
赐号慈峰妙辩大师
七年退。
处御溪别峰兰若。
至正十年
行省丞相
尊其道。
遣使延之高丽
特授御制金襕袈裟。
张士诚姑苏
累聘不应。
疾亟起。
索笔书偈曰。
七十三年住世。
只为佛祖出气。
今朝打个散场。
惊得虚空落地。
掷笔而逝。
二十二年秋九月也。
茶毗。
会者二万馀人。
舍利千馀颗。
颅骨舌本牙齿念珠不坏。
焚地三夕。
有光射天。
人以为师淳行之符云。
师状伟器宏。
勇于进道
口转佛名不辍。
客至剧谈。
抵暮无倦色。
探深抉秘。
非得于语言文字之浅漏者。
得师法传持名世者。
不下数十人。
学古海住崇先
翁住西湖妙心。
二十最著。
晚年自号杂华道人
宗华严。
志不忘也。
陈祥士清初 1631 — 1701
玉螺山诗钞·序
希声和尚者,平邑乡先生陈子贤裔也。
家本旧族,生而颖慧,长好读书,后以明经入仕,授蜀庆符,以能声著。
继而请养归,事两尊人尽孝,耕田供职之外,无他事也。
年三十六,遂喜方外游,于色空心佛之旨自证自悟,了无疑义,从此闭关静坐,断饮除荤,宛然在家头陀也。
尝语予曰:“惟待高堂事尽、儿女债毕,即薙发入山矣。
”居无何,公被征从军,既佐理于冬官,又分曹于司马,才优肆应,随其所任,无不咄嗟克办。
如是者数年,解组而还。
公曰:“黄粱再梦矣,沧桑再阅矣。
吾顾吾,吾亦笑吾矣。
”遂重葺向所闭关之恒庵,焚香礼佛,披典翻经,依然在家头陀也。
人咸以为希公如是,可了曩时愿行矣。
忽一日,公过余玉山草堂,揖而辞曰:“吾将去矣。
”予曰:“汝何去?
”曰:“吾十年前之语子者,弗记忆耶?
”余恍然久之,亟起止公曰:“汝之养生送死,其于高堂者固尽矣,汝不犹有两子一女,婚嫁未毕乎?
不有老妻幼妾,团圞在室乎?
汝曷去?
”公唯唯而笑。
未几,余游普川,公跨一驴,随一童,衲衣僧帽,非复在家头陀状,飘飘然访予邸舍,云:“吾今去矣。
妻妾儿女,障碍何休?
吾直挥慧剑断之矣。
”余不胜彷徨叱咤,孰谓希公之果能去耶!
是日,送公于莲社堂,作诗曰:“普川市上狂歌客莲社堂前忽送君。
拂袖不沾儿女泪,掉头肯顾友朋群?
昙摩路指三冬雪,支遁山开一杖云。
紧绊芒鞋追祖佛,宗风震旦好相闻。
” 其时乃乙丑(1685)冬杪,越今十馀载。
希公览昆华,登鸡足,又眺岷峨离堆之胜,观珠崖象浦之奇,兴益佳,道益广。
闻所至之宰官、贵人及州里信善与夫沙门支裔,凡得遇公者无不慕公悦公,朱履白氎,檀鼎香厨,倾心供奉而犹惧其亵也。
嗟乎!
为僧而感人尊信如此,是尚可忽乎哉?
迩者卓锡故山,筑其精舍,将以息游。
函诗一册,题曰《玉螺山集》,属序于余。
余受而展阅,喜希公之禅进,希公之诗亦进也。
盖论诗如论禅,试取有唐一代之诗比拟于诸宗离合之间:其在神龙开元初,则禅家之最上乘也;其在大历贞元中,则禅家之小乘也;其在元和开成末,则禅家之声闻辟支果也。
此惟妙悟者可与谈禅,即可与谈诗。
希公夙具妙悟,故于禅能参最上乘,自于诗不落第二义,余乌能测其所至哉!
然余序公诗而并悉公生平者,欲使世之人知公非僧,乃儒其僧也。
韩昌黎于浮屠文畅思进以儒者之道,矧予于公而可没其家世出处乎?
若然,则公虽入山头陀乎?
不依然平邑乡先生者欤!
因为之序。
康熙丙子(1696)孟夏浴佛日佛放居士谭瑞拜题于玉山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