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蔡楠南宋 ? — 11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0 【介绍】: 建昌南城人,一作南丰人字坚老号云壑道人
壮年以诗名,曾纡吕本中等皆与之唱和。
尝官宜春别驾袁州通判
有《云壑隐居集》、《浩歌集》。
全宋诗
蔡楠(?
~一一七○),字坚老自号云壑道人(《舆地纪胜》卷三五《江南西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
徽宗朝尝通判袁州清乾隆袁州府志》卷一七)。
负有诗名,与曾纡吕本中多唱和,江西宗派诸贤推重。
孝宗乾道六年卒,有《云壑隐居集》三卷、《浩歌集》一卷,已佚。
事见清同治南城县志》卷八之一。
今录诗八首。
崔源之明末清初 1583 — 1653
维基
崔源之(1583年—1653年)字士本号宿海河南归德府鹿邑县民籍陈州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河南乡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吏部观政四年工部营缮司主事
时值魏忠贤窃权,一时部郎趋附。
及败,前后四十馀人皆伏法,惟源之六载郎署不迁官,一时公论推重焉。
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大名府知府
五年壬申流寇逼近大名源之修城浚池,以及火药器械,莫不有备,卒恃以无患。
七年(1634年)蓟州兵备道副使,寻升山西右布政十四年(1641年)会推巡抚延绥等处赞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命下即行。
榆林军饷缺至五年,源之以智抚之,以恩结之,虽调发不时,而军士卒无哗。
时事多警,西陲晏然,源之功为多,然枢府中多掣肘,不克尽展其才略,屡上疏乞归,诏许之,时年六十矣。
源之虎头燕颔,躯干丰伟,性宽厚,喜愠不形于色。
居林下十馀年,蔽衣蔬食,出无车马,坦然自得。
士大夫被其接引者如饮醇醪,故能保有令德,以功名终。
公会试,其卷已落,本房取荐五卷呈主考视之,而公卷与焉,共六卷,亟去之。
次日呈六卷,视之又七卷,而公卷复与焉。
心疑之,取读大为赞赏,喜曰:此必忠孝之家神鬼护之。
乃以其卷呈,得成进士
光禄寺少卿中宪大夫,入“忠孝祠”,敕谥“忠烈”。
凌人凤清 1778 — 1813
人物简介
凌人凤(1778-1813)字翙章号白卿,邑廪生。
水源乡径口村人。
自幼聪敏,妙悟绝伦,弱冠补弟子员。
嘉庆五年庚申,吴宗师烜考选拔贡。
六年辛酉,大主考周侍郎兴岱陈主事廷桂取中式四十二名举人
十年乙丑,考取学正,引见候补。
上京二次,留京六载,呈荐者两科。
其为文冕旒秀发,旌旆飞扬。
诗,初年由晚唐入手,后之京与龙南徐孝廉湖南陈解元世昌交最深,诗酒唱和,一变从前旧习,五七古专学大苏,近体学李义山
彭泽祭酒公锦枝见而叹曰:“白卿诗字俱佳,吾不及也。
”著有《学诗偶存》七卷,未锓板。
丁母忧卒于家,时嘉庆十八年癸酉岁十月初一日也,年三十六岁。
公傲岸自异,然见积学之士则又欿然下之,故生平所与游者唯数人而已。
初,陕西公鼎翰林时为会试同考官,得公卷最喜,及榜放报罢,因讽示左右,欲公执门生礼来谒,公竟不往。
甲戌,王公督学江西,闻公殁,为之叹惋不置云。
又邑志云:“凌人凤,字白卿
举人考授国子监学正
善古今体诗,祭酒法式善深赏之。
中岁殂谢,人皆惋惜。
族子用仪编其遗诗八卷存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