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全宋诗
赵占龟,字十朋,黄岩(今属浙江)人。与石公弼、李光为内外兄弟。人称双桂隐士。事见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后奉祠馆。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以忤王黼去官。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为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诗
禅师和之含山人也。名绍隆。机投佛果勤禅师。出世开圣。次迁彰教。果还□移居虎丘。时佛果门贤虽有妙喜辈。尚庵居。楚吴衲子惟趋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无异佛果之住蒋山也。师凡见学流。必以湛堂死心诸宗匠而龟镜之。盖师初为大僧。辄知有于长芦信公。言下因慕。佛果老人造夹山。而道繇宝峰。见器于湛堂。又过黄龙。抗机于死心。抵夹山。适佛果移道林。师从其行。佛果问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竖拳云见么。对曰见。曰头上安头。师脱然契證。佛果复召曰。见个甚么。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佛果深肯之。于是二十载。侍从于果。而隆睡虎之名。饫惊丛社矣。宣和间。辞归省亲。因住褒禅山。靖康改元。领开圣。为建炎之扰。退隐铜峰。尚书李公光。起师居彰教。间有老宿。闻而笑曰。瞌睡虎今插翅矣。绍兴癸丑。迁平江之虎丘。虎丘为南国衣冠之薮。怀香请益外。掀禅床喝。大众之辈。腾腾不绝。僧问。为国开堂一句作么生道。师曰。一愿皇帝万寿。二愿重臣千秋。曰秖如生佛未兴时一著。落在甚么处。师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时如何。师曰。据虎头收虎尾。曰中间事作么生。师曰。草绳自缚汉。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师曰。几行岩下路。少见白头人。问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师曰。理长即就。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还禁得也无。师曰。穿过鼻孔。曰学人小出大遇。师曰。降将不斩。曰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师曰。停囚长智。问如何是大道真源。师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截断草鞋跟。问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师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两段时如何。师曰。平地神仙。问如何是截铁之言。师曰。满口含霜。曰何必如此。师曰。阇黎又作么生。曰痛领一问。师曰。也须吐却。诸方以师之机。类于五祖。其上堂曰。凡有展托。尽落今时。不展不托。堕坑落堑。直饶风吹不入。水洒不著。简点将来。自救不了。岂不见道。直似寒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拈拄杖一划云。划断古人多年葛藤。点头石。不觉拊掌大笑。且道。笑个甚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又曰。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踏著它向上关棙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还委悉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诸方又以师语类于白云。白云端和尚尝立祖堂。昭享先泽师追绎其事。图其像而安奉之。故有语曰。天子之庙九。诸候之庙七。况金轮世谱。宁甘草草饮水。遽昧其源。于义安乎。于是丛林咸遵行焉。师前后据室。严展化仪。不以狮乳。暴迸非器。所以得法于师者。气宇如王。丙辰五月。佛果讣始至。师乃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虎丘院事。复索笔书最后法语。俨然化去。寿六十。坐四十五夏。塔于本山。有门人应庵华禅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绍隆,合山人也。年九岁辞亲,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首访长芦信,得其大略而已。一日,见有僧传圆悟勤语录,隆读之,欢曰:“想酢生液,虽未得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但恨未聆謦咳耳。”遂至宝峰,依湛堂。次见黄龙死心,然后参圆悟于夹山。一日,入室,圆悟问曰:“见见之时,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悟忽举拳曰:“还见么?”隆曰:“见。”悟曰:“头上安头。”隆闻,脱然契證。悟曰:“见个什么?”隆对曰:“竹密不妨流水过。”悟首肯之,俾掌藏錀。有僧问于圆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乌能为哉?”悟笑曰:“瞌睡虎耳。”后因圆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开圣。宋建炎间,结庐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次迁虎邱,道大显著。尝登座云:“此柱杖一划,划断生法师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师住此山者都从一鼻孔出气,庶不负点头石,拊掌一笑也。”因追绎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于义安乎?”遂图像奉安,题赞其上。达摩赞曰:“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百丈赞曰:“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日聋。去郤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开山明教大师赞曰:“春至百花触处开,幽香旖旎袭人来。临风无限深深意,声色堆中绝点埃。”盖白云以百丈海禅师创建禅规之功,宜配享达摩,可谓知本矣。隆既为赞,且发明其道,亦为知礼者欤。绍兴六年丙辰示微恙,白众曰:“当以首座宗达承院事。”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司农少卿徐林铭曰:“于穆初祖,一花东土。谶至马驹,益昭益著。派衍而蕃,实惟圆悟。圆悟得师,如马之絷。大座虎丘,雷动云骛。临济中兴,杨岐再住。只履忽西,聿严龛墓。有神在天,来诃来护。咨尔后昆,展转流布。”后一百七十四年,当元至大二年岁在己酉,吴兴赵孟頫重书,住山寿永立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59
【介绍】:
宋洛阳人,字希真,号岩壑,世称洛川先生。初以布衣负重望,屡辞徵召。高宗绍兴二年,应召为迪功郎,赐进士出身。历秘书省正字、浙东提刑。因与主战派李光来往,被罢官,寓居嘉禾。晚年受秦桧笼络,除鸿胪少卿,为时论所讥。桧死,废黜。善画山水,工诗词及乐府。有《樵歌》。
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县,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授承事郎、太学博士。钦宗时除右正言,极言时病。高宗即位,召为太府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出知抚州,提举宫观。复入兼侍读,除兵部尚书。秦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复提举宫观。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著有《论语说》、《论语集解》、《周礼义》、《尚书说》、《谏垣论疏》、《奏议》、《黄门忠告》、《经筵讲读》、《三朝对语》、《资善堂口义》、《饱山集》等。见胡铨《宋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广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赠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简称《程瑀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2
【介绍】:
宋杭州馀杭人,字伯寿。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绍兴中,累拜监察御史,历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迎望秦桧风旨,弹劾异己赵鼎、李光等人,又与罗汝楫交章论岳飞罪。及察飞冤,劝桧勿无故杀一大将,因忤桧意。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赴金。使还,桧讽万俟卨论其私于岳飞,责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召复用再使金。奉祠卒。
简介
字元发,高公五子,李光之弟。
全宋诗
潘良贵(一○九四~一一五○),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金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𣓨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串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年五十七。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潘良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校以《敬乡录》卷二(简称敬乡)所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一五三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又字仲刚、仲虎)。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安国弟之子,安国养为己子。中宣和进士甲科。靖康初,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受学。迁司门员外郎。张邦昌伪立,弃官归。建炎三年,张浚荐为驾部郎官,寻擢起居郎。上疏,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除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寻知永州。绍兴四年复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上疏,高宗嘉纳。除集英殿修撰,复以徽猷阁待制知严州,又改知永州。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免丧,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俄乞致仕,遂归衡州。秦桧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讪朝政落职。复劾寅不持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著有《读史管见》三十卷(存)、《崇正辩》三卷(存)、《论语详说》及《斐然集》三十卷(存)。见《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8
【介绍】:
宋宗室,号超然居士。赵德昭玄孙。徽宗大观二年中舍选。钦宗初为军器少监,言事忤旨,夺官。高宗绍兴间,以都官员外郎召,因请留张浚复罢。后知泉州,坐谤讪秦桧入狱,桧欲置之死,诬与张浚、李光等谋逆,会桧死,得免。复爵,授明州观察使,加庆远军承宣使。
简介
字材倚,一字季成,原名育,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潘良贵弟。绍兴五年进士,治诗赋。十三年二月乙亥除秘书省正字,九月坐与李光通书,通判江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永福人,字仲实。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八年为湖州州学教授。十五年除太常寺簿,以汪勃奏其出入李光之门罢,出为福建安抚司机宜。绍兴二十年,乡人郑炜告其作《夏二子传》讥毁大臣,又家有潜光亭、商隐堂,有心于党李,无意于事秦。为秦桧所恶,谪容州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