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祜唐 791 — 852
作品评论
张祜诗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扬州”及“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冈好墓田”之句,其放浪如此,然五言如“断桥荒藓”、“空院落花”之语,林和靖有“妙入神”之褒。
林克己吴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钱塘人
吴越
钱俶时官通儒院学士博洽善文章。
宋林逋即其孙。
江为五代
作品评论
《紫桃轩杂缀》
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只改二字“疏影”、“暗香”以咏,遂成干古绝调。
诗字点化之妙,如丹头在手,瓦砾皆金。
李及北宋 959 — 1028
全宋文·卷一六九
李及(九五九——一○二八)字幼几,其先范阳人,后徙郑州(治今河南郑州)。
真宗时进士,再调升州观察推官
寇准荐其才,擢大理寺丞,知兴化军
殿中丞通判曹州,擢知陇州
判三司磨勘司,出知凤翔府,徙延州,除三司户部副使,为淮南转运使,累迁太常少卿、知秦州
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召还,勾当三班院,再迁尚书工部侍郎,历知杭州郓州应天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天圣六年卒,年七十。
谥恭惠
喜与名士游,尝与林逋清谈,至暮方归。
居官清介,在杭数年,未尝市吴中物,唯市《乐天集》一部。
见《宋史》卷二九八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释居昱
全宋诗
释居昱俗姓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学诗于林逋
童稚时即礼僧愿舍,诵《法华经》,七日而周,号昱法华
夏竦表为沙弥(《嘉定赤城志》卷三五)。
曹汝弼北宋
全宋诗
曹汝弼字梦得号松萝山人休宁(今属安徽)人。
隐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间种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
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隐逸传》。
有《海宁集》,已佚。
今录诗五首。
释智圆北宋 976 — 10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1022 【介绍】: 僧。
钱塘人俗姓徐字无外自号中庸子
孤山玛瑙院,杜门独处。
林逋友善,以诗文自娱。
有《闲居编》。
全宋诗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
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
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
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卷七○)。
真宗乾兴元年卒,年四十七。
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
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
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
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师名智圆
字无外
钱塘徐氏。
八岁出家。
天台三观于奉先源清
师尝叹荆溪没后。
微言坠地。
于是留意撰述。
作十疏通经。
师蚤勤儒学。
兼涉老庄。
自号中庸子
孤山玛瑙院。
有高世之节。
王文穆罢相来牧郡。
僧悉迎于关外。
慈云遣使邀师偕往。
师以疾辞。
笑谓使者曰。
为我致意慈云
钱塘且驻却一僧。
闻者叹服。
师少抱羸疾。
多杜门独居。
惟与处士林逋为邻友。
相好以诗文自娱。
杂著五十一卷。
题曰闲居编。
乾兴元年二月十七日
自作祭文挽辞。
越二日示寂。
门人奉遗训。
斲院之后山。
敛以陶器。
合而瘗之。
后十五年积雨山颓。
启陶。
睹师真身不坏。
爪发俱长。
其唇微开。
齿若珂雪。
谥号法慧
治平二年改名宝胜院。
绍兴二十一年创延祥观。
有司新师所居以广之。
移额山北并塔迁焉。
赞曰。
鸿毛贵势  蝉蜕尘嚣  羸然一榻  叠简飞毫 屹屹孤山  云林寂寥  迹则刬矣  弗夷其高
智圆
字无外
钱塘徐氏子。
学语即知孝悌。
稍长。
析木濡水。
就石书字。
列花卉若绵蕝。
戏为讲训之状。
父母异之。
令入空门受具戒。
二十一。
奉先清公天台三观之道。
负笈造焉。
二年而清亡。
遂往居西湖孤山
杜门乐道。
自号潜夫
林处士逋
为邻友。
雅善病。
又号病夫
师尝叹荆溪殁后。
微言坠地。
曰。
吾何人也。
于是。
著十疏以通经。
述诸钞以释疏。
翼赞弘宣。
其功伟矣。
师雪骨冰心。
傲然物外。
视人间之世。
如纤尘。
过目了不关怀。
王钦若
钱唐
慈云遣使邀师。
同往迓之。
师笑语使人曰。
为我致意。
慈云钱唐
且驻却一僧。
闻者叹服。
于讲道之外。
以诗文自娱。
有杂述五十卷。
题曰閒居编。
乾兴元年二月十七日
自作祭文挽词。
越二日
示寂。
年仅四十有七也。
预戒门人曰。
吾殁后。
无厚葬以罪我。
无建塔以诬我。
无谒有位求铭以虚美我。
但用陶器二合而瘗。
立石志名字年月而已。
及亡。
门人如所戒。
敛以陶器。
斸所居岩以藏之。
不屋而坛。
后十五年
积两山颓。
门人开视陶器。
肉身不坏。
爪发俱长。
唇微开露。
齿若珂玉。
乃更袭新衣。
屑众香散其上。
而重瘗之。
崇宁三年
赐谥法慧大师
黄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清臣
少奇颖。
年十五,以文谒翰林学士章得象得象奇之。
真宗天禧间钱塘,以诗赠林逋尤激赏。
为人不饰小节,然嗜学强记,文词奇伟。
有《东溪》。
全宋诗
黄亢字清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年十五,以文谒章得象
钱塘,以诗赠林逋
王随杭州,奏禁西湖放生池作诗数百言以讽,士人争传。
卒,乡人编其文为《东溪》,已佚。
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全宋文·卷一○三一
黄亢字清臣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少奇颖,年十五,以文谒翰林学士章得象得象奇之;以诗赠处士林逋尤激赏。
卒,乡人类其文为十二卷,号《东溪》。
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
叶曙北宋 988 — 10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46 【介绍】: 杭州钱塘人字杲卿,以字行。
三试礼部,考官均以高等予之。
尝试御前,授郑州长史,迁桂州司法参军
师事林逋,篇翰尽得其妙。
博洽多闻称。
冯彭年北宋
全宋诗
冯彭年真宗仁宗时人,《林和靖》中有赠诗。
徐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人,一作兴化军莆田人字复之一字希颜
进士不第,乃游学淮浙间。
京房》,兼通阴阳、天文、地理、遁甲、占射及音律。
仁宗庆历初召见,命为大理评事,固辞,遂赐号冲晦处士
后寓杭州,与林和靖并称二处士
卒年七十余。
全宋诗
徐复字复之一字希颜莆田(今属福建)人。
尝举进士不第。
仁宗康定二年(一○四一),召为大理评事,辞归,赐号冲晦处士
后居杭州讲学,与林逋往来,称二处士(《莆阳比事》卷三)。
年七十馀卒。
事见《元丰类稿》卷四八《徐复传》,《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楚执中北宋
全宋文·卷六三八
楚执中字叔权
少时其父尝官于蜀,执中侍行,林逋有《送楚执中随侍入蜀》诗。
尹洙有旧,康定中韩琦帅陜,荐于
执中性滑稽无礼,不用。
皇祐中尚书屯田员外郎
见《林和靖诗集》卷三,《东轩笔录》卷四,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二《楚执中北瞸题名》。
林大年北宋
全宋文·卷一○四三
林大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林逋兄子宥之子。
治平初监察御史,累迁侍御史
连被台移出治狱,拒不肯行,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蕲州,卒于官。
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二三、选举一九之一四、职官六五之二五,《宋史》卷四五七《林逋传》有附传。
释道潜北宋 1043 — ?
道潜
字参寥
杭于潜何氏子。
幼试法华得度。
于书无所弗窥。
能文章。
尤喜为诗。
秦太虚苏长公
为方外交。
苏甚重之。
以书告文与可谓。
其诗句清绝。
林逋相上下。
而通了大义。
见之令人肃然。
苏谪居齐安
师不远二千里相访。
留期年。
汝海
庐山
复归于潜山中。
及苏守钱塘
卜兆山智果精舍。
率宾客十六人。
各赋一诗。
送入院。
后南迁。
师欲转海访之。
苏以书固止之。
当路亦捃师诗语。
谓有讥刺。
得罪返初服。
建中靖国初
曾肇在翰院。
言其非辜。
诏复为僧。
赐号妙总大师
崇宁末
归老于潜山。
参寥子集。
行世。
人谓师之诗。
雅淡真率。
上欲窥陶白。
而下有雁行句。
即未脱子瞻烟火。
雅不乐与宋人烟火。
参寥自有为参寥
非第以子瞻重也。
斯言得之。
宋景濂
育王山寺碑。
谓。
大觉琏日。
九峰韶公。
佛国白公
参寥潜公
讲道一室。
扁曰蒙堂
丛林取则焉(可入传记之)。
尹焞宋 1071 — 11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2 【介绍】: 河南人字彦明一字德充
尹源孙。
少师程颐
尝应举,见试题为诛元祐诸臣议,不答而出,终身不应举。
钦宗靖康初种师道荐召京师赐号和靖处士
高宗绍兴初崇政殿说书礼部侍郎侍讲
上书力斥与金议和,乞致仕。
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和靖》。
全宋诗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少师程颐,曾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
钦宗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
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以秘书郎崇政殿说书
八年,除秘书少监
未几,直徽猷阁主管万寿观,留侍经筵
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侍讲
九年提举江州太平观
十年,致仕,十二年,卒,年七十二。
有《和靖》传世。
事角《和靖文集》卷一○附《和靖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八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五一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尹源孙。
少师程颐
晚年得二士,其一即
以笃行称。
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为官,赐号和靖处士
金人陷洛,避走
绍兴初范冲荐,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又除礼部侍郎侍讲,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致仕,隐于平江虎丘西庵。
绍兴十二年卒,年七十二。
景定元年谥「萧公」。
精研《论语》、《孟子》,著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及《和靖》(存)。
见《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本传及吕德元撰《和靖先生墓志铭》。
王时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信州上饶人字德修
林逋弟子。
卒,为之立后。
有《师说》。
丁煜
全宋文·卷七二六一
丁煜字晦父(或作晦夫),阶州福津(今甘肃武都)人。
嘉定七年太学博士军器少监通判平江府
八年为贺金主生辰使。
利州东路安抚使、兼知兴元府
见《宋史》卷三九、四○、四○二、四八六,黄干《重迁和靖先生祠堂记》(《吴都文粹》续集卷一四),《南宋制抚年表》卷下。
叶茵南宋 1199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
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
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林尚仁
全宋诗
林尚仁字润叟号端隐长乐(今属福建)人。
家贫攻诗,理宗淳祐辛亥(十一年,一二五一)陈必复曾为其《端隐吟稿》作序,以为与林逋一脉相承。
集中亦有《辛亥元日游闻人省庵园和陈药房韵》,知其时林尚存世。
曾游历吴越等地,集中有“十年客路叹飘蓬”(《秋日书怀》)之句。
今存《端隐吟稿》,已非全本。
事见本集卷首陈必复序。
 林尚仁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为底本。
校以清嘉庆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本)等,编为一卷。
释如珙南宋 1222 — 1289
如珙
字子璞
永嘉林处士
宗正寺丞康公丕祖之女举三子。
师其季也。
生于宋嘉定壬午
处士
以师孩孤。
狷洁不肉食。
难养于俗。
其季父。
有为禅沙门者。
名正则
年十五从其祝发。
预戒后即行参访。
初从石田于灵隐
及痴绝至。
犹留从之。
然终疑碍无入。
天目礼禅师太白众盛。
往投以疑。
目察其可受。
为举南山东海乌贼。
师儗对。
目随掌之。
因忽有省。
遂留给侍。
国清断桥。
明眼谨肯可求藏主得师。
桥迁净慈。
为第一座。
桥尝言。
第一座有行解。
可师表宰相
乃以师领雁山灵岩禅寺
说法嗣天目
师疾宗唱之滥古响。
瘖郁于可不可。
黑无所讳。
为提拈赞示。
必崖耸标立。
务特起以映于古。
不少牵避于俗好恶。
其辩强自胜若此。
然与人语嗫吻。
促刺不敢出。
视之巽愿人也。
其蓄众慈以诚。
不为衔勒威控之术。
或面诤抗倔不逊旁听皆愤。
师终无所罚。
更收拭进。
使之不以忤己为衔。
人始嫌其不威。
久而怀之。
举迁能仁。
丙子之乱。
乃归放牧寮。
辞病闭卧。
不应外。
至元二十年
忽有旨。
授师育王广利禅寺
师愕眙。
谓非己。
疑拒累月乃受。
盖有奏于上者。
而不以告。
其迁能仁亦然。
自公选道废。
位以求得。
惟师皆自至。
时论荣之。
师既引宗据祖。
屏遏今学。
年渐岁炙。
以取慕信。
当教法衰残。
诸老师物故。
学者无所往。
皆聚于师。
故季年声实喧震。
倾撼天下。
然师未尝以望誉怙挟。
慢略细故。
虽瓦埏木植。
羹𦵔辛咸。
碎屑之间。
即众所资仰。
必尽其虑力。
咸有迹可观述。
凡六年乃退。
前退之岁。
为藏穴寺侧。
曰此庵。
将没造曰。
吾旦日行矣。
归坐。
书所以诀众者而化。
年六十八。
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也。
师朴
外少饰中凝不杂。
能持坦坦。
不变于怒喜怨爱。
晚居能仁育王。
道益光。
师亦惧于无传。
讲诱孜孜。
未有厌位。
却众嗜闲意。
或迫而欲之则忻然。
避脱弃比毛秕。
不以进退顺通怀虿芥。
弟子禀遗诫。
窆全身于塔。
师自预为塔铭及诀众语。
与所说法。
有录。
高安释圆至
序而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