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刘戊 | 楚王 | 前174年—前154年 | 刘郢之子。景帝三年(前154年)谋反被诛。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4
【介绍】:
西汉人。楚夷王刘郢子。文帝六年嗣王。景帝三年春,与吴王刘濞合谋反,杀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起兵攻梁,与周亚夫战。兵败自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4
【介绍】:
西汉人。楚王刘戊相。景帝前三年戊与吴王刘濞谋反,尚谏,戊不听而杀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4
【介绍】:
西汉东海下邳人。为吴王刘濞宾客。景帝时濞反,宾客皆为将,独不得用。乃上谒吴王,请一汉节,驰入下邳,召昆弟及所善豪吏,说之,一夜得三万众。比至城阳,兵十余万。及闻濞败,欲归下邳,中途疽发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字德明。吴王刘濞世子。性轻悍而骄。文帝时入见,侍皇太子饮博。博而争道,皇太子引博局击贤,杀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48
【介绍】:
姓或作爰。西汉楚人,后徙安陵。字丝。文帝时为郎中。以数直谏,名重朝廷。历任齐相、吴相。吴王厚遇盎。素与晁错交恶。及景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盎受吴王财物事,废为庶人。吴楚反,借此向景帝建议诛错以谢吴。及吴楚破,为楚相,不见用,病免家居。后因谏止立梁孝王为帝嗣,为王刺客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会稽吴人。本姓庄,因避明帝讳改。与司马相如俱好词赋。遭景帝不好词赋,无所得志。去仕吴,见吴王濞有邪谋,知不可谏,又去梁,受知于孝王。与邹阳、枚乘均受尊重,而忌名尤著,世称严夫子。有辞赋二十四篇,今存《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或作爰。西汉扶风安陵人。袁盎兄子。为常侍骑。盎徙吴相,种以吴王骄日久,国多奸,劝盎日饮酒,无所事事,说王毋反,则可免祸。盎从之,吴王果厚遇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张尚弟。梁孝王刘武之将。吴楚之乱,韩安国与羽为将拒吴王军于东界。羽力战,吴王军不能过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40
【介绍】:
西汉临淮淮阴人,字叔。善辞赋。景帝时为吴王刘濞郎中。濞欲谋反,上书谏,不纳。遂去吴至梁,为梁孝王客。吴楚七国反时,再致书劝刘濞罢兵,以此知名。后景帝召为弘农都尉,以病去官。武帝即位,以安车蒲轮征之,年迈,死途中。有《七发》。
全汉文·卷二十
乘字叔,淮阳人。为吴王濞郎中,去之梁。景帝平七国,召拜弘农都尉,以病去官,复游梁,后归淮阴。武帝即位,徵入都,道卒。有集二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齐郡临淄人。以文辨知名,景帝时从吴王濞,上书劝勿叛汉,不听。后投梁孝王,为羊胜等所谗下狱。上书自陈冤屈,获释后,为梁王上客。
全汉文·卷十九
阳,齐人,仕吴王濞,去为梁孝王客。
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出为湖广佥事,遥广西按察副使,改广东,历江西按察使、布政使。以勘事被诬,夺职为民。寻起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召为大理寺卿十进兵部侍郎。有《山斋集》二十四卷。
(《东南峤外诗话》;汝华侍郎著有《蒙难录》,其稿本久佚。惟《山斋集》中有《幽居书怀诗序》云:「庶人宸濠,久畜异志,予由臬转藩,裁抑逆萌,濠不能堪,嗾同寮横加诬讦。威贿上下,文致其辜。逮系逾年,始得罢归。忧患中尝作《蒙难录》。兹摘其概书之。诗云:咄咄日书空,祸阶嘅伊始。蚁穴昔何微,溃川浩无涘。数至谅难违,修身以顺俟。《明夷》古听悲,演《易》在羑里。厉贞乃终吉,斋心悟玄理。溪壑绝险巘,千仞犹可穷。人心如其面,谈笑伏兵戎。田灌平生交,酒杯不相容。魏其力解纷,乃并遭祸凶。往事昧明训,邈哉廉蔺踪。」
《兰陔诗话》:公在江西,知宸濠有异志,尝作诗云:「吴濞招死士,密置淆渑间。岂知真将军,轻车出蓝田。逆节竟斧锧,明鉴垂简编。」其言果验。
田按:汝华以勘李献吉与巡按相讦事,献吉执汝华亲信吏言汝华子沄受赇,宸濠助之。朝议遣大理卿燕忠勘问,两斥之,因罢为民。献吉为宸濠所助,其曲直不辨自明。汝华非徒风骨岳岳,亦留心乡邦故事。其所辑《莆阳文献》,具有经纬。五字诗亦有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