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宁化九龙进士闽国
全唐诗续补遗
安济庙,在清流县梦溪洞口,即九龙阳数潜灵王也。
唐有之,莫详创始封爵之由。
庙前有滩险甚,往来之舟非祷于祠下不敢行。
宋朝赐今额。
嘉祐中枢密直学士蔡公襄泉州,有布衣上谒,自称宁化九龙进士
公与坐,莫测其为神。
及送之庭除,忽不见,始异之。
取刺而观,于中得诗五十六字,寻加访问。
明年,递诗于庙,尸祝不虔,失其真迹。
大观间县尉张龟龄尝序其事。
今林木森阴,观者必敬。
诗云云。
末题闽通文二年四月封明威校尉永隆二年正月封兴瑞将军九月封阳数潜灵王
蔡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永翁
蔡襄孙。
方二岁即以荫补官,母刘氏抚教成长。
笃学力行,通六经子史。
仕历朝奉郎通判南京留守司
年四十三致仕,奉亲以归。
有《历代吟谱》等。
陈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兖州人
善制墨,蔡襄以为位居李廷圭张遇之次。
福建士人
全宋诗
福建士人,佚名。
仁宗蔡襄福建,曾建洛阳桥及夹道种松,当地人为之建祠,士人有诗颂蔡襄
事见《方舆胜览》卷一二。
今录诗二首。
葛公绰
全宋诗
葛公绰,与蔡襄同时,隐居江阴(《端明》卷七)。
王英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楚州官妓。
善书法,学颜真卿体,蔡襄教以笔法,晚年作大字甚佳。
梅尧臣尝赠诗赞之。
张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易水人
善制墨,有题光启年者,妙不减李廷圭
所制墨有面为盘龙,鳞鬣悉具,其妙如画者,背有“张遇麝香”四字。
宫中取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谓之画眉墨。
蔡襄谓世以廷圭墨为第一,墨为第二。
郑褒北宋 962 — 998
全宋文·卷一六六
郑褒(九六二——九九八)字成之泉州惠安(今福建惠安)人,或云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太宗至道元年京师应举,会诏权停。
次年徒步归,过滁州知州王禹偁禹偁美其文行,作诗为序并买马一匹以送之。
咸平初登第,未命而卒,年三十七。
文宗韩愈蔡襄闽中文章,自欧阳詹后惟推
有《郑成之集》十卷。
见《小畜集》卷一○、一八、二○,《郡斋读书志》卷四下,清郑方坤全闽诗话》卷二,雍正《福建通志》卷四九。
王惟正北宋 972 — 1042
全宋诗
王惟正(九七二~一○四二)字晦蒙太原(今属山西)人。
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授瀛州司户参军光化军判官
历知、雅、、德诸州及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升广南西路转运使
又知解州晋州,为江东转运使,充三司户部判官
仁宗庆历二年卒,年七十一。
事见《蔡忠惠集》卷三八《尚书主客郎中王君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杨愈北宋
全宋诗
杨愈字子聪
仁宗天圣末河南府户曹参军,转河中府观察判官(《蔡忠惠集》卷一二《奏举人前权河中府观察判官杨愈太子中允制》)。
方偕
全宋文·卷四○八
方偕(九九二——一○五五)字齐古兴化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大中祥符四年进士,为温州军事推官
历知建安福清资阳诸县
累迁侍御史度支副使,擢天章阁待制江淮制置发运使、知杭州,迁刑部郎中光禄卿
至和二年卒,年六十四。
少有文名,以吏事进,治杭尤有能声。
蔡襄方公神道碑》(《蔡忠惠集》卷三七),《宋史》卷三○四本传。
刘奕北宋 999 — 1051
全宋文·卷五四八
刘奕(九九九——一○五一)字象伯一字蒙伯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天圣八年进士,调南康军判官,移知洪州武宁县事。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
历知荥阳县
庆历间韩琦陕西经略使,辟凤翔府判官
通判漳州,移润州
皇祐三年五月卒于官,年五十三。
蔡襄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军州刘君墓碣》(《蔡忠惠集》卷三三)。
杨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正臣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泉州南安,偶得微疾,投檄去,未几疾愈,以诗酒自娱。
平淡简古,有晋宋间风度。
蔡襄同年相厚,庆历间率同列荐之,坚卧不起。
尝游武夷,每至胜处,必有题咏。
徐介北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耒阳杜工部祠堂》诗1首,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
徐介,字之休,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宋仁宗时历任乾德同监西溪盐仓,改著作佐郎,官至屯田郎中(或员外郎)。
有诗集,已失传。
其诗清苦平淡,为欧阳修王得臣所称赏。
事迹散见《麈史》卷中、《青琐高议》前集卷九《忠惠》卷九。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宋诗纪事》卷二五收徐介此诗。
颜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漳州龙溪人
以德行文章名世
蔡襄金石交,读书西湖白莲院,为郡幕,与唱和颇多。
仁宗庆历中,辟为本州教授
方士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彦昌
方峻子。
仁宗庆历六年进士
尝为剑浦,有治绩。
蔡襄荐其才,官至都官郎中
苏舜元北宋 1006 — 1054
全宋诗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才翁,旧字叔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
仁宗朝,赐进士出身,知开封咸平县。
殿中丞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官终三司度支判官
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
有文集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
事见《蔡忠惠集》卷三五《苏才翁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叔才改字才翁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苏耆长子。
外祖王旦奏授同学究出身,调兴平主簿,移新昌
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历扶沟主簿,知咸平眉州通判延州,入为三司勾当公事
复出为福建京西河东两浙路提点刑狱京西转运使,以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
舜元为文不袭故陈,歌诗豪健,与弟舜钦齐名,尤善草隶。
有《奏御集》十卷、《塞垣近事》二卷、奏议三卷、文集十卷。
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又《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有附传。
余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
仁宗庆历六年进士
历官光禄丞,首奏攻击王安石新法,因蔡襄余靖力救方免迫害。
官终知宣州
释契嵩北宋 1007 — 1072
全宋文·卷七六四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俗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北)人。
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而游方,下江湘,陟衡庐,得法于筠州洞山晓聪禅师
庆历间杭州,居灵隐寺
是时,欧阳修等人排佛尊儒,乃作《辅教编》等论,会通儒释,士大夫爱其文而畏其辩。
又著《传法正宗定祖》、《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釐定禅宗祖系,对后世影响甚大。
嘉祐六年京师,上其《辅教》、《正宗》诸书,仁宗命入大藏,并赐号明教大师
寻仍归杭州
英宗治平中蔡襄杭州,延居佛日禅院;数年,复归灵隐
熙宁五年卒。
其著作曾编为《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六十馀万言,后有散佚。
绍兴中释怀悟辑其部分诗文,编为《镡津文集》二十卷传世。
又其《定祖图》、《正宗记》、《正宗论》等三书别存于释藏
事迹见陈舜俞都官》卷八《明教大师行业记》。
禅师名契嵩
字仲灵
自号潜子
藤州镡津李氏。
七岁。
母钟施以事东山沙门某。
十三得度受具。
十九游方。
宁风有异女子姚。
精严而住山。
时年百馀岁。
面如处子。
造焉。
女子留之信宿。
中夜闻池中有如戛铜器声。
以问女子。
女子曰。
噫此龙吟也。
闻者瑞徵。
子当有大名于世行矣。
无滞于是。
下沅湘。
衡岳
神鼎諲禅师
与语奇之。
然无所契悟。
游袁筠间。
受记莂于洞山聪公
夜则顶戴观世音菩萨之像。
而诵其号。
必满十万。
乃𥨊以为常。
自是世间。
经书章句。
不学而能。
是时天下之士。
学古文。
韩愈拒我。
以遵孔子
东南有章表民
黄聱隅
太伯
尤雄杰者。
学者宗之。
作原教论十馀万言
明儒释之道一贯。
以抗其说。
读之者畏服。
未几复游衡岳
罢归著禅宗定祖图。
传法正宗记。
其志盖悯道法陵迟。
博考经典。
以佛后摩诃迦叶。
独得大法眼藏。
为初祖。
推之下至于达磨多罗。
为二十八祖。
密相付嘱。
不立文字。
谓之教外别传。
书成游京师
知开封府龙图王公素
奏之仁宗皇帝
览之加叹。
传法院
编次入藏。
下诏褒宠。
赐紫方袍。
号明教
再奏辞让。
不许。
宰相韩琦大参。
欧阳脩。
皆延见而尊礼之。
留居闵贤寺。
不受。
再请东还。
于是律学者憎疾。
相与造说以非之。
益著书。
援引古今。
左證甚明。
几数万言
禅者增气。
而天下公议。
翕然归之。
熙宁五年六月四日晨兴。
写偈曰。
后夜月初明。
吾今独自行。
不学大梅老
贪闻鼯鼠声。
至中夜而化。
阇维敛六根之不坏者三。
顶骨出舍利。
红白晶洁。
状如大菽。
常所持数珠。
亦不坏。
道俗合诸不坏。
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
阅世六十有六。
坐五十有三夏
有文集总百馀卷。
六十万言。
其甥法澄
克奉藏之。
以信后世。
钱塘佛日禅院(或云惠日禅师)。
密学蔡公襄所请也。
东坡曰。
吾入吴尚及见
其为人常瞋。
以瞋为佛事云。
赞曰。
是身聚沫耳。
特苦业所持。
寔本一念。
首楞严曰。
由汝念虑。
使汝色身。
身非念伦。
汝身何因。
随念所使。
然但名为融通妄想。
念常清净。
正信坚固。
则名善根功德之力。
嵩生而多闻。
好辩而常瞋。
死而火之。
目舌耳毫为不坏。
非正信坚固功德力乎。
余尝论人之精诚不可见。
及其化也。
多雨舍利。
譬如太平无象
而烝枯朽。
菌芝
其尤著闻者。
聪公可谓有子矣。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契嵩字仲灵亦号潜子
姓李氏镡津人
年十三落发受具。
弱冠出游,往还江湘衡岳间。
首常戴观世音像,而诵其洪号,日十万声。
由是澄心妙想,理啼文言,慧悟俱彻。
世间典籍,一览便通。
初参洞山聪,豁尔省朗。
当是时,有慕韩昌黎排佛者,其言寖炽。
深忧之,作《原教论》,明儒释一贯,以抗其说,闻者惊服,法会复昌。
复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诸篇,以闳厥旨。
观察李公谨,以其名闻,诏赐紫衣。
府尹王仲仪,复以所著《图》、《记》上之,仁宗嘉叹。
宣付传法院编次入藏,仍赐“明教”之号。
当世名公巨子,如韩忠献琦欧阳文忠修,莫不钦企。
交相延誉,声望日隆。
南屏最久,有《游南屏记》及题咏诸什。
后为蔡君谟请主佛日。
未几,遂谢去,隐于灵隐大桐坞永安精舍。
宋熙宁五年六月四日,书偈而化。
偈曰:“此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
不学大梅老,贪闻鼷鼠声。
”荼毗得不坏者五,净慈北涧居简,以五不坏赞之。
所著有《辅教编》、《定祖论》、《正宗记》及《镡津》三十卷。
蔡高北宋 1008 — 10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35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君山
蔡襄弟。
仁宗景祐元年进士
长溪县
善折狱,人称神明
迁太康主簿,以疾早卒。
有遗稿十数万言,皆言当世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