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蒲宗孟”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释可久北宋
可久
字逸老
钱塘人
天圣初
得度习教于净觉
无出世志。
喜为古律诗。
所居西湖祥符
萧然一室。
清介守贫。
未尝有忧色。
东坡钱塘
当元夕。
九曲观灯。
去从者独行。
入师室。
了无灯火。
但闻瞻卜馀香。
叹仰留诗。
有不把琉璃閒炤佛。
始知无尽本非灯之句。
蒲宗孟
钱塘古今诗。
求藁于师。
师曰。
随得随去。
未始留也。
闻者高之。
晚年杜门。
送客不踰阈。
辟谷安坐。
观练熏修。
如此十馀年。
窗外唯红蕉数本。
翠竹百个。
淡如也。
一日谓人曰。
吾死。
亦死。
择瑛公亦死。
未几皆验。
人嗟异之。
释从谏北宋 1035 — 1109
从谏
生处之松阳毛氏。
幼见佛经。
辄能自诵。
父曰。
再来人也。
十九试法华得度。
谒辩才。
夙夜听习。
复依南屏金山
问辩如流。
南屏叹曰。
吾道。
由子而行矣。
熙宁中
讲于明庆。
徒众日蕃。
乃迁净住。
元丰初
处人建寿圣迎居之。
三年
辩才主南屏
自以年老。
致师首众。
遂举以自代。
元祐五年
上竺虚席。
郡守
蒲宗孟曰。
灵感胜迹。
从谏不可。
郡用其说。
复为奏赐慈辩之号。
大观二年
辞归寿圣。
门学车溪普明等十人。
诣师省候。
师曰。
诸子远至。
后会无期。
老僧不如乘兴便行。
遂升座说法。
书偈而逝。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梵臻)弟子从谏者,松阳毛氏子,幼见佛经,辄能自诵,父曰再来人也。
年十九试《法华经》得度,即谒上竺辨才,夙夜听习。
复往依南屏金山,问辨如流,南屏叹曰:“吾道繇子而行也。
熙宁中,讲于明庆,徒众日蕃,乃迁净住。
元丰初,处人建寿圣迎居之,越三年南屏以年老,屈首众,未几,举以自代。
元祐五年,上竺虚席,辨才属郡守蒲宗孟曰:“灵感胜迹,非从谏不能当。
”郡用其说,复为奏,赐“慈辨”之号。
义天僧统,自高丽来求法,郡以应命,乃求铝拂传衣,即诣智者塔誓之曰:“已传慈辨法师教观,还国流通,乞赐冥护。
”既归,乃建刹立像,尊为始祖。
大观二年,辞归寿圣,学子普明等十人诣室省候,曰:“诸子远至,后会无期,老僧不如乘兴便行。
”遂沐浴更衣,升座说法,书偈安坐而逝。
阳孝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虔州赣县人字行先号玉岩居士
博学有德行,隐居城西通天岩
尝为苏颂蒲宗孟所荐。
苏轼海南归,过而爱之。
一时名流,多从之游。
徽宗崇宁中举八行,为国子录,再转博士,以直秘阁归。
卒年八十四。
郭印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郭印字信可自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绎子。
政和五年进士
历任仁寿、铜梁县令绍兴中永康军通判
后曾知忠州
乾道间朝请大夫汪应辰举充监司郡守,时已年垂八十。
卒年八十馀。
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
性嗜山水,于双流筑云溪别墅。
工诗,与蒲宗孟冯时行计有功等为诗友。
著有《云溪集》三十卷(今存永乐大典本十二卷)。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八,《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三,汪应辰文定》卷一五,晁公溯嵩山》卷四,《成都文类》卷八,《蜀中广记》卷五,《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四库提要辨證》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