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人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零陵人字德明
杨万里零陵法曹任,寓居其斋舍,称其庄静端直,有闻于道;又因斋前种竹万竿,为其斋取名玉立,以见其为人。
汪清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婺源人字湛仲
朱熹考亭归即寓其家,嘉其事亲孝,匾其斋曰“爱日”,又为作“敬斋铭”。
张顺之
全宋诗
张顺之号练溪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
游乡校,以诗名,尝得句法于吴可,与程洵有交。
有《练溪集》,已佚。
事见《尊德性斋集》卷二《跋练溪诗话后》、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二。
赵祖德
全宋诗
赵祖德,生平不详。
程洵衡阳主簿时同僚。
事见《尊德性斋小集》卷一《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
李缯南宋 1117 — 1193
全宋文·卷四七○二
李缯(一一一七——一一九三)字参仲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少颖悟,日诵千言。
遍涉诸经,尤精《春秋左氏传》。
而绝意科举,卜筑云山间,为隐居计,名其山曰「钟山」,榜其室曰「中林」,自称「钟山园翁」,世号「钟山先生」。
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著有《论语西铭解》及诗文集。
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所载程洵钟山先生李公缯行状》。
赵质金 1118 — 12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202 【介绍】: 平州卢龙人字景道
进士不第,隐居燕城南,教授为业。
章宗游春水,闻读书声,至其斋舍。
继又召至行殿,命为官,固辞。
李长庚
全宋诗
李长庚字子西宁远(今属湖南)人。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
孝宗乾道间富川县
仕至朝议大夫
杨万里谢谔为友。
积书数千卷,名其斋曰冰壶。
卒年八十六。
有《冰壶集》,已佚。
事见清嘉庆宁远县志》卷五、六,《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三。
今录诗十八首。
董铢南宋 1152 — 12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2—1214 【介绍】: 饶州德兴人字叔重号槃涧
早年厉志于学,初从程洵游,后为朱熹门人。
宁宗庆元间朱熹讲筵,与诸生论学,命掌其事。
来学者,必命与辩难,然后折衷之。
晚年登进士第,任金华,转从事郎以殁。
有《性理注解》、《易书注》。
俞德邻宋末元初 1232 — 1293
全宋诗
俞德邻(一二三二~一二九三)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
,累受辟荐,皆不应。
因性刚狷,名其斋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
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一三一二)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
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俞德邻诗,以一九三一年故宫博物院影印元皇庆本为底本。
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方凤宋末元初 1240 — 1321
全宋诗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岩南浦江(今属浙江)人。
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
归乡,名其斋为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
与寓浦阳谢翱吴思齐等结为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复。
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
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已佚。
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为《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
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乾隆浦江县志·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
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柳贯元 1270 — 1342
字道传浦江人
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
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
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
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
师友讲究,渊源不绝。
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
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
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
卒为一代名宿。
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
门人宋濂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
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
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
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
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释守贵元 1290 — 1361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守贵字无用别字水庵姓甄氏浦江人也。
父力农业,日事耕樵,尝使贵行馌田间,志颇不乐,乃同里中童子入乡塾读书。
元至治癸亥,年十八矣,趋邑中康侯山习浮图法,群僧各分檀越家,值其斋会,辄持鼓螺应之,又弗乐也。
泰定乙丑,乃翩然往浙水西,日以问道为事。
千岩长缚禅于龙华山寺,往叩之,授以向上一机,冥参默究,时有所契。
龙华与天龙院邻,天龙沙门大道平,方务起废,力挽千岩主之。
丁卯春正月笑隐䜣 言:“千岩行业于行宣政院,将俾出世住大禅坊。
千岩竟遁逃,不见使者
久之,夜渡涛江,东走乌伤伏龙山复与之俱。
山有废刹,千岩为一新之,遂命领其徒。
至正丙戌,复还天龙,往参中峰本、断严义、梁山宽,反覆叩答,不异千岩
退而太息曰:“千江虽殊,明月则一。
吾今后无疑矣。
戊子之夏,退居嘉兴,建庵为佚老。
庚寅秋七月十日,梦大道来别,曰:“吾已弃人间世矣。
大惊,急棹舟往视之,大道果告寂,因名所居庵为“应梦”,黄文献公为记其事云。
自是复住持天龙,其寺素无恒产,募斋民二千家,每临食辄取一小瓯,聚之养四众。
大道既建大殿三门两序,及造佛菩萨阿罗汉诸像,继其后,殚志毕虑,增设僧室及演法堂,堂上为阁,以安吴越钱氏所造大悲尊象。
又购寺侧地以为蔬畦,而寺制所有者大小咸备,钟鱼响应,经呗兼举,隐然如大伽蓝。
辛丑八月二十日,作偈一首,副以高丽净瓶,寄别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穆尔。
明日命浴,索笔书曰:“一蜗臭壳,内外秽恶。
撒手便行,虚空振铎。
天龙一指今犹昨。
”掷笔而化,丞相闻之,大加叹异。
弟子善法,为造慈济塔院于天龙西冈,奉灵骨藏焉。
平生不蓄长物,寒暑唯一布衣,戒行甚峻。
尝落一齿,其左右椟藏,中生舍利罗,五色烨然,日见增长。
世寿七十有二,僧腊五十又四。
贵与宋文宪濂同乡里,千岩交最密,故于贵之行业知之甚悉,因铭其塔。
其词曰:“伏龙之山,悬岩千尺。
谁陟其巅,奋身一掷?
躯命既绝,万缘顿息。
绝后复生,真体轩兀。
如摩尼珠,其光五色。
照耀东南,不落名迹。
天龙一指,斯为独得。
无用之用,动而常寂。
化为楼阁,庄严净域。
茍以为是,涉乎相执。
以空为楮,以无为笔。
焯德示后,用垂千亿。”
郭翼元 1305 — 1364
字羲仲,(一作重)昆山人
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
生平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能用,遂归耕娄上。
老得训导官,竟与时忤,偃蹇以终。
范阳卢熊公武题其墓曰「迁善先生」。
羲仲自号「野翁」,又号「东郭生」,以东郭先生故事命其斋曰「雪履」。
所著有《林外野言杨维桢序其诗曰:今之诗合吾之论者,斤斤三四人,虞公集李公孝光、陈公樵也。
窃继其绪馀者,亦斤斤三四人,天台项炯、姑胥陈谦永嘉郑东昆山郭翼也。
又曰:其诗精悍者在李商隐间,风流姿媚者,不在玉台下。
羲仲卒于至正二十四年昆山朱圭《名迹志》载有卢熊所撰墓志可据。
钱宗伯牧斋列朝诗集》谓羲仲洪武初徵授学官,度不能有所见,怏怏而卒。
岂未见公武所撰墓志耶?
牧翁考證,号为详博,而小传中疏缪如此类者颇多。
余一一表而出之,非敢指摘前贤,窃恐贻误来学也。
吴海元末明初
字朝宗闽县人
博学负气节,为宣城贡尚书师泰晋安林学士泉生所推重。
性不悦流俗,慕邹鲁之风,徙居不克,因自号鲁客
世遭丧乱,家益贫甚,扁其斋曰「闻过」,学者称曰闻过先生
洪武初部使者欲荐于朝,力辞不出。
素与永福王翰友善,死节后,为经纪其家,抚孤称教之。
所著有命本录,其为文严整雅奥而归诸理。
殁后,称为编次曰《闻过斋集》,邑人邵铜重为刊行于世。
车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金溪人字子谟
兄弟三人俱受业于吴与弼
笃学力行,乐道不仕。
其学归旨于礼,以敦复名其斋
有《敦复遗稿》。
邓仪
梁溪诗钞
邓仪字文度,尝自号为山子,故名其斋曰进往以字励,晚更骆泾山人,又自称濠南圃无锡人,隐逸不仕,以山人为称。
李生寅
号旸谷,于嗣为曾大父行。
为人风仪修整,性和雍,不立崖岸,意思萧散。
精名理,善于微言。
每对客,众论沸起,先生徐发一语,四座尽倾。
生平都无好,惟好为诗,不肯作世人雕饰,天动神来,自然高妙,俱谓诗如其人。
诸兄弟并游太学为郎,先生独不仕,怀,古慕道。
居常爱王孝伯饮酒读骚,因名其斋居。
去甬,江十馀里,为萧皋,在山水佳处。
家世有田一顷,别业区。
先生更起高卧楼,读书其中,岁收粳秫酿酒,旁辟自锄园半亩,遍植嘉草名药,间种蔬,取供宾客
同时名荐绅高士至萧皋辄作数日留,方去,酬唱甚多。
盖吾家草堂在贸东,塘,曰萧皋,俱为海内词家所咏赏。
嘉则先生复作萧皋竹枝词十馀首,被诸乐府,使童子习唱之,流传时。
郡中当事闻其名,希得致先生,俱谢不往。
年五十,欲制远游冠,裹粮自四明台宕,尽访天下名山,以亲老不果行。
未几,终于家。
遗集行世。
先生尝自署旸谷山人屠长卿
先生曰:近世山人甚多,然未尝居山。
观其仆仆负囊挟名纸候门,望长者颜色,翘目利舌,善为诪张,其贱已甚。
宾父先生不出户,著书论道毕其身。
其自言若得从禽子、夏遍游五岳,当不入城,不干人,斯可谓山人矣。
因赞之曰:读骚取适,灌园寄散。
介绝溪刻,简不任诞。
江霞朗映,厓孤偃。
何以品君,鸣濑清浅。
惜哉!
早谢远,游未践。
张大司马亦心重先生,每有所品目,辄言:吾与沈嘉则李宾父二先生同之。
时谓先生布衣风格,当在孟浩然秦系之间。
许天锡明 1461 — 1508
天锡字启衷闽人
弘治癸丑进士,选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
工科都给事中,上疏劾刘瑾,遂自经,将以尸谏。
或曰遣人杀之。
嘉靖中,追赐祭葬。
有《黄门稿》。
(《列朝诗集》:天锡在词林以能诗为李长沙所称,尝题诗车盘驿丹青阁上云:「青山当面似无路,黄犊出林还有村。
郑继之题其后云:「风流不见许黄门,文字丹青阁尚存。
最怜佳句车盘驿,黄犊青山何处村?
」 《笔精》:许黄门正德中奉使安南,于僧寮中得枯木一片,状若山峰。
黄门厚酬主僧,携归闽中,自刻诗云:「万年木精化青牛,瘦骨不朽沈江洲。
江洲水急鱼龙湫,神物始出随回流。
玲珑拳崒律谁能收?
山僧得之溪峒酋。
蛮荒僻远绝赏鉴,木尔韬晦谁怨尤。
洞江先生好事者,邂逅愿脱千金裘。
古今琴材出爨下,拔尔幸免为人种。
风压雨谷偕我老,无复梦想仍丹丘
」岁久流落士夫家已百年,不知宝惜,弃之泥滓,予友高景倩博物好古,遂乞以归,洗刷尘垢,置之斋中,名其斋木山,同社俱有诗纪其事,然竟不知何木也。
田按:《黄门稿》中警句,如《居唐关》云:「铁骑连三戍,金城迫九阍。
」《分水关》云:「绝巘愁飞鸟,清潭落断霓。
」《苍梧闲眺》云:「越隽西连山似戟,桂江东注水如苔。
」《晚至平南》云:「千里家山残梦断,一川烟水暮愁生。
」皆可诵也。
张元凯
余所善张将军,居平呐呐,若不出口,而其勒悍卒,挽强弩,跃马顾盼,有凭陵广武意。
至于命亲,知浮大白,鲸吸牛饮,飞不及停,居然高阳酒人也。
酒后耳热,慷慨谈说天下事。
或意有所不可,白眼骂坐,皆稍稍避去,其人当不能为诗,即为诗,而得一二易水语,发立骨飞,以附于燕赵之后止矣。
顾其所读书必西京后,而开元前。
其于格,务跻于武德贞观,而稍稍柔之,以齐梁之月露,其语务出于不经人道,宁有瑕璧,而无完珷玞,此语之在天地,人人能得之,然亦人人耳相剽,若太仓陈陈相因矣。
汰而使之,精创而使之新,非有沈深刿刻之思,未易致也。
今举其所谓精者、新者,不以归他人,而归之张将军然乎否也?
嗟夫,士固不可皮相也,吾居恒怪。
夫脱胄珥貂者,例不能为文,语即有之,而若沈始兴之授口,曹竟陵之险步,偶然之所发,亦噏呓幸中耳。
前仅一孟德,后仅一处道,光彩琅琅,戈戟间若盘龙之正始风流不旋踵而以文败矣。
今天下幸承平无事,故张将军不治兵,而得以其间治诗,第仅能以一诗人名张将军,而所谓勒悍挽强,顾盼凭陵之态,敛之乎伊吾嗫嚅之地而已矣。
然使张将军而以一诗人名于天下后世,彼固甘之。
何者,彼睥睨于其僚舍,而数从余于东海上,不以余之侘傺龌龊而有倦心意者,其有真嗜也。
将军名元凯,尝督运为千艘帅,再掌卫篆。
诗凡十二卷,名之曰伐檀集,盖以其斋故云。
万历戊寅岁长至日弇州山人王世贞元美撰。
袁宗道明 1560 — 16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0—1600 【介绍】: 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
编修,官终右庶子
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
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
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
有《白苏斋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