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王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冬晚对雪忆胡处士》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五四。
刘辰翁批本《王右丞集》卷四、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皆收此诗,断为王维作,《全唐诗》亦收王维名下。
王邵疑误。
王维盛唐 701 — 76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61 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
排行十三
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
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
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
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
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
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
释褐为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
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光禅师
张九龄为相,作《上张令公》诗。
二十三年,擢右拾遗
二十五年张九龄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抒发其黯然思退之情绪。
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节度使判官
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桂州知南选
襄阳,作《哭孟浩然》诗。
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
天宝元年(742),复出为左补阙
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
后迁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郎中(后改文部)。
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
十四载,迁给事中
十五载陷贼,安禄山委任给事中
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以明己心向唐室。
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六等定罪,王维以有《凝碧池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
乾元元年(758)二月,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
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
生平事迹见两《唐书》本传,张清华、陈铁民两《王维年谱》。
王维奉佛,学顿教。
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独得任运自然之趣,故人称“高人”、“诗佛”。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
”《许彦周诗话》认为:王维“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顾起经亦云:“玄、肃以下诗人,其数什百,语盛唐者,唯高、王、岑、孟四家为最。
语四家者,唯右丞公为最。
”(《题王右丞诗笺小引》)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乃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杰出代表。
王维早期怀“致君光帝典”、“动为苍生谋”之大志,颇欲“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廷”,作《少年行》、《夷门歌》、《老将行》、《燕支行》、《献始兴公》、《上张令公》、《送赵都督代州得青字》等诗言志抒怀。
早期边塞诗如《凉州赛神》、《使至塞上》、《送刘司直安西》、《送平淡然判官》、《从军行》、《陇西行》,山水诗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华岳》等,皆表现出开阔胸怀与雄浑博大之风格。
玄宗后期政事腐败,王维乃日益信禅笃佛,追求超脱尘世之境界。
后期之诗艺虽不断提高,已臻“诗中有画”(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泉为珠,著壁成绘”(《河岳英灵集》)之境界,然内容较狭,思想亦较消极。
前人以为“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右丞精于画,故诗体转工”(刘士鏻《文至》引晁补之语)。
如《皇甫岳云溪杂题》、《辋川集》、《山中》、《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皆脍炙人口。
虽不以文称,其“文格华整超逸”(《王右丞集笺注序》),今存文赋69篇,颇有娟丽可观者。
长于山水画,为南宗之祖,世传有《辋川图》等。
《王集》最早版本为宋蜀本与建昌本,校注则有刘须溪王右丞集》、顾起经《类笺王右丞全集》、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及今人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4卷,《拾遗》补2句。
常建
作品评论
刘须溪云:常建诗情景沉冥,不类著色。
郎士元中唐 ? — 780
作品评论
刘辰翁语:士元诸诗,殊洗炼有味。
虽自浓景,别有淡意。
《载酒园诗话又编》
郎君胄诗,不能高岸,而有谈言微中之妙。
刘须溪谓其“浓景中别有澹意”,余则谓其澹语中饶有腴味。
如“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虽萧寂而不入寒苦。
至若“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半偈万缘空”,读之真躁心欲消,妄心欲熄矣。
韦应物中唐 737 — 791
作品评论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诚佳,但观刘须溪细评,亦太钻皮出羽。
唯云“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釆色,不免有轻盈之意”,比喻尚好。
至谓二人意趣相似,则又不然。
“自顾躬耕者,才非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自是隐士高尚之言。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自是循吏倦还之语。
原不同床,何论各梦!
宋人又多以韦、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
韦无造作之烦,极锻炼之力。
韦真有旷达之怀,终带排遣之意。
诗为心声,自不可强。
孟郊中唐 751 — 81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1—814 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
少隐嵩山,称处士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第
十六年溧阳县,抑郁不得志,遂辞官。
曾任河南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
宪宗元和九年(814),因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奏,迁为兴元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时暴死途中。
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
友人张籍私谥贞曜先生
生平详见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
有近人夏敬观孟郊年谱》、今人华忱之《孟郊年谱》,后者较完备。
孟郊早年居湖州,曾参加僧皎然组织之“诗会”(见《送陆畅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陆羽坟》、《醉会中赠郑方回》等),其诗歌思想受皎然影响甚巨。
诗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之开派者。
其诗可以德宗贞元八年(792)长安应试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由隐而仕,诗亦要求有为而作,诗歌基调积极明快,步武盛唐
后期仕途蹭蹬,遂由言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
其诗反映社会生活较广泛,或歌吟生民苦,或指斥藩镇割据,均体现其“下笔證兴亡,陈词备风骨”(《读张碧集》)之主张。
大部分诗则抒写一己之穷苦情怀,与贾岛诗有类同处,故有“”之称(见苏轼《祭柳子玉文》)。
“寒”既指其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
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之美,韩愈称之为“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
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贞曜先生墓志铭》)“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荐士》)诗集10卷,明凌濛初刻《孟东野诗集》,载有宋人国材、刘辰翁评语。
今人华忱之点校之《孟东野诗集》较完备。
注本有华忱之、喻学才《孟郊诗集校注》,韩泉欣《孟郊集校注》。
全唐诗》编其诗为5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柳宗元中唐 773 — 819
作品评论
刘辰翁曰:子厚古诗短调,纡郁清美,闲胜长篇,点缀精丽,乐府托兴飞动,退之故当远出其下,并言韩、亦不偶然。
王泰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太初
工诗,为刘辰翁师。
晚年既贫且病,而诗愈工。
辰翁称其诗为庐陵八邑之冠。
赵孟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居黄岩
尝游庐陵欧阳守道刘辰翁之门。
文天祥开阃浙西,辟为从事
偕行五十日,以大事已去而隐为道士,又为僧,自号三教遗逸
有《湖山汗漫集》。
全宋诗
赵孟僩黄岩(今属浙江)人,太祖十一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五)。
尝游欧阳守道刘辰翁之门。
文天祥开阃浙西,辟为从事
宋亡,为道士,又为僧,因自号三教遗逸
有《湖山汗漫集》,已佚(《宋元学案补遗》卷八八)。
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六有传。
汪元量宋末元初 1241 — 1317
全宋诗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琳第三子。
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
尝谒文天祥于狱中。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钱塘
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
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
著《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
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为《增订湖山类稿》五卷。
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为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
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
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白珽宋末元初 1248 — 1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28 【介绍】: 宋元间钱塘人字廷玉号湛渊又号栖霞山人
少颖敏,博通经史。
世祖至元末太平路儒学正,摄行教授事,建天门、采石二书院。
仕至儒学副提举
诗文一主于理,刘辰翁称其诗逼陶、韦,书逼颜、
有《湛渊》。
字廷玉钱唐人
八岁能赋诗,长,习为科举业,轰然有声场屋间。
宋亡后,客授藏书之家,昼翻夜诵,灯坠花穴帽不知也。
丞相伯颜程承旨钜夫刘中丞伯宣前后交荐,辞不赴,李文简公力起之。
太平路儒学正,未几摄行教授事,寻转常州路教授,升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秩满,署淮东盐仓太使,谢事,养疴海陵
再迁兰溪州判官,致仕。
结庐西湖金沙滩,有泉自天竺来,及门而汇,榜之曰湛渊,因以自号。
晚归老栖霞,又号栖霞山人
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
所居多,先是一竿上岐为二,人皆异之,赋《双竹杖》诗,未几而殁。
廷玉有二子,盖先兆也。
所著曰《湛渊》。
剡源戴帅初评其诗,甚似渡江陈去非,而尝讳言去非
其赋《铜浮沤》一篇,尤清驯可念。
紫阳方万里称其冠绝古人,有英雄大丈夫气。
庐陵刘会孟谓其不为雕刻苛碎,苍然者不惟极尘外之趣,兼有云山韶濩之音。
皆确论也。
罗公升南宋末
全宋诗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
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
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
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
回乡隐居以终。
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五卷。
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刘将孙宋末元初 125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陵人字尚友号养吾
刘辰翁子。
少质鲁,长而颖悟过人。
曾为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
吴澄谓其文浩瀚演迤,自成一家。
有《养吾斋集》。
将孙字尚友别号养吾辰翁子。
少质鲁,长而颖悟过人,为文较辰翁愈奇崛。
皇庆癸丑,荐授光泽(一作将乐主簿草庐先生吴澄题其集曰:国初庐陵刘会孟氏突兀而起,一时气燄震耀远迩,乡人尊之。
子尚友,式克嗣响。
会孟諔诡变化,而尚友浩瀚演迤。
论者以为尚友之嗣会孟,不忝子瞻之嗣明允也。
词学图录
刘将孙(1257-?
字尚友
刘辰翁子,又称小须
庐陵人
有《养吾斋集》。
刘岳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水人字高仲
以学行称于时,为刘辰翁吴澄等所推重。
以荐,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不就。
后授泰和州致仕。
其文词峻洁畅达,与刘诜龙仁夫齐名。
学者称申斋先生
有《申斋》。
宜桂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湘潭人号可山
博通经史,弟子受业者以百数。
名在刘须溪赵青山之间。
范梈元 1272 — 1330
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
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
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
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
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
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
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
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
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
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
人称文白先生
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
以为虞伯生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
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
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
瘦骨崚嶒,神气自若。
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
四顾无人,一碧万里。
差可彷佛耳。
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
欧阳原功曰: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
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
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
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
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
盖以德机曼硕为之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