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乔世宁” 相关资源
人物库
许宗鲁明 1490 — 1559
宗鲁字伯诚一字东侯咸宁人
正德丁丑进士,选庶吉士,改云南道御史
湖广按察佥事霸州副使太仆少卿大理少卿,以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进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有《少华》、《陵下》、《辽海》、《归田》等集五十二卷。
王维桢槐野存笥稿》:《少华集》婉麓秀俊。
乔世宁丘隅集:少华诗足继唐音。
《艺苑卮言》:许伯诚持如贾胡子作狎游,随事挥散,无论中节。
列朝诗集:东侯才气宏放,开府雄边,多所建置。
家本奏人,承康、王之流风,罢官家居,日召故人酒赋诗,时时作金、元词曲,无夕不踪倡乐。
关中何栋西蜀杨石浸淫成俗,熙朝乐事,至今士大夫犹艳称之。
香祖笔记》:弇州卮言载:「李沧溟关中,遇许中丞宗鲁伯诚,许问今天下名能诗何人?
沧溟曰:」惟元美,次则宗于相。
」许请子相诗观之,沧溟勃然曰:「夜来火烧却。
」许面赤而已。
」余尝嗤之。
夫子相诗未必能过伯诚,即索观亦属恒事,何至怫然如此。
特著以为文人相轻之戒。
静志居持话:少华诸体皆工,寓和婉于悲壮之中。
譬之秦筝,独无西气。
足与边廷寅、王于衡并驱。
田按:东侯固是关中之俊,音亮气道,对山、渼陂皆在下风。)
李德丰
字子年宾父先生子也。
高迈,少负才气,常睥睨一世,与宾父先生风格微不同。
既传家学,年十二即工诗,喜读李供奉集
年十九,为诸生屠长卿先生一见大奇之,赠以神钩篇。
年二十,更嗜杜陵,常坐一小閤中,手焚香拂席,然后开卷。
读罢,必肃容长揖而起,自言:吾二十以后,大都毛窍经络俱为少陵所渐渍,能得其意中之神,象外之景。
若如近家徒窃古人面目,则又生平所深耻而不肯为者也。
复慕潼关、青坂,书法不隐,每有所感发,一寓于诗
尝以事忤某荐绅,适先生作登东津城楼诗,语有所刺,某公因录其诗示当事者,遂坐危法中。
先生削籍,乃杜门益自放,命老苍头月酿清酤三石,斋前碧梧一树,干可五十尺,下置苔石数片。
晨起扫石洗,盏辄饮。
款扉者非车马客,即延入与共饮,饮取开颜,不及倾壶,亦不问庖治意至,辄索纸为诗。
诗成,对客放歌,时拔剑起舞,客俱为逡巡避席,先生不顾也。
初,屠长卿常语人曰:子年意高忤物、恐终以笔舌取祸。
至是,长卿自客归,为扼腕。
适沈尚宝云将亦乘传归里,两人因共作竭楮书,力请于有司白其冤,竟得复诸生
是岁试于乡,主者复谓其文太奇,抑置乙榜。
愈拂郁纵酒,卒于家。
先生丰考功甥。
生时考功殁已数年,家所藏遗迹甚多,遂造其妙,购六朝宋元名笔十馀卷,模本残帖数十卷,宝爱过于头目
李观察公论书法一篇,为世所传。
画山水笔意疏挺,亦有石田遗意。
先生风仪似叶郑朗,慷慨谈天下事,有古烈士风。
自年十二,称诗撰古文词三十年,遗草散佚,后人无为收录者。
其所存诗文一卷,起庚子甲辰五年所作曰《庚甲草》,先生自为序。
然则先生终其身廑五年得为词人耳。
先生于先大父称少弟,执礼甚恭,往来尺牍,尚存数十。
读书太白楼,醉后大书陶公饮酒诗赠先公。
笔力奇放,俱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