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叶朝荣明 1515 — 15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5—1586 【介绍】: 福建福清人字良时号桂山
叶向高父。
隆庆间恩贡,官养利知州
有《诗经存固》、《芝堂遗草》。
许梦熊明 1539 — ?
维基
许梦熊(1539年—?
),字应男直隶宁国府南陵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许梦熊游宦数十年,无中人之产,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初授浙江仁和知县,因顶撞显贵新郑王而被改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福清地处海滨,常遭倭寇骚扰。
前任知县陈大猷被倭寇逐走,新郑王使许梦熊继任,实欲借此加以构陷。
许梦熊到职后,“宽输便民,革税通商,筑堡防边,兵民赖之。
尤振兴文教,建号舍,置学田,令诸生诵读其中”。
戚继光领军入闽肃清倭寇,为许梦熊福清创造了安定条件。
许梦熊福清两年,政通人和,县民安居乐业,隆庆六年(1572年)叶向高到县城应试,名列秀才第三名,而且是年岁最小的一个。
许梦熊对他大加赞誉,设宴祝贺,在会上自告当红娘,与他"择婚"。
两年后,叶向高和俞氏女结婚。
此后,向高进入县学继续深造。
为此闽志将许梦熊列为名宦。
万历四年(1576年),转任湖广宜都县知县,时大学士张居正居首辅有年,因治理居功而堵塞言路。
许梦熊乃乘张居正奔丧回故里之机,从容规劝张居正广开言路,张居正感而采纳。
不久调京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督理易州厂务,抗疏请革惜薪司中官常例以苏商困。
坐谴,补德州同知
后升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上《筹边策》,为台臣所攻,降茶陵州同知
吏部察其诬,转顺天府制,移户部主事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
明神宗迷信炼丹,道师张国祥威势显赫,位在六卿之右。
许梦熊乃上疏请求崇正学,斥邪道,以“忤旨”罪被免职回乡。
李廷机明 1542 — 1616
维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新门外浮桥(今属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人。
万历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嘉靖⼆⼗⼀年(1542年)⽣。
以贡入太学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今北京)乡试第一。
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复第一,以榜眼进士第二,授编修
累迁祭酒,历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廷机受万历赏识,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参预机务,但言路认为他与前首辅申时行沈一贯等私相授受,因而受到不少言官的反对,交章弹劾。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臣论首辅朱赓罪,兼及李廷机,李闭门数月不出,内阁事务都由当时新入阁的叶向高处理。
随后数年一直不断有人上疏攻击,李萌生辞意,卖掉燕京房屋产业,赈济贫苦,并将亲人遣回泉州,自己隐居真武,请求退休足足五年,连续上书120回,皇帝视若无睹,最后李廷机冒罪自行回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皇帝终于准许李廷机致仕。
九月太子太保回籍,居四年卒,赠少保谥文节
明史》本传记其人“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而执政“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
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
周献臣
维基
周献臣字窾六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民籍。
己卯乡试六十五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二十一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八名进士
太康,为郡署免归,年未四十也。
学博而思鸷,务钩奇出险,以远俗士耳目。
家置大瓮数百,钞撰群籍,网罗古今异言奇事,书成,名曰鸿乙通。
叶文忠向高政府上其书入秘阁,以修史荐,有旨报闻。
所撰有嵻山人、语林、鸴林外编、英巨剩言、人外脞史、函摭言数百卷。
周嘉谟明 1546 — 1629
维基
周嘉谟(1546年—1629年)字明卿,庠籍湖广汉阳府汉川县,世居承天府景陵县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湖广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进士
户部主事,迁韶州府知府万历十年(1582年)五月四川副使,分巡泸州
累升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三十四年二月转左布政使,三十六年八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四十年七月以平滇寇功,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如故。
四十三年二月平逆有功,且三品六年考满,升都察院右都御史七月接替张鸣冈两广总督
四十五年三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四十七年六月改任工部尚书,四十八年六月改任吏部尚书
天启元年(1621年),加太子太保,得罪魏忠贤,指示给事中孙杰弹劾周嘉谟,同年十一月周嘉谟求退,魏忠贤矫旨批准。
大学士叶向高等请留周嘉谟,不准。
天启二年(1622年)广宁失陷,周嘉谟弹劾兵部尚书张鹤鸣误国。
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忠贤党人周维持又弹劾周嘉谟曲庇王安,遂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被推荐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任上。
少保
林云
维基
林云(?
—?),字从龙号澹玄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民籍,福清县人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第二十五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令浙江西安县,邑故产矿,中贵采取,忤即纠奏,民将挈妻子逃,曰:吾在无虞。
广募矿商议,四在官,六与民。
又勒兵以防叵测,邻邑皆仿行之。
又捐锾买谷,贮四乡常平仓,授册乡长,凡贫产女者给五石,岁活女千馀。
岁当大造,除隐洒之弊。
捐俸建钟楼,置学田。
擢南户部主事,以疾卒,无以敛,同里叶向高经纪其丧,归日,阖邑哭送。
邢懋顺
维基
邢懋顺(16世纪—17世纪),字泰阶,湖广黄州府蕲州黄梅县人
邢懋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第二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获授河间推官,后担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制止追求名利和贿赂的行径,写下《知尔篇》自励,又释放含冤入狱的数十人。
他死后家人贫穷无法殓葬,首辅叶向高为他写下挽诗,有「祥卿不愧真清吏」的赞誉。
林熙春明 1552 — 1631
司徒林忠宣公传
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晋海阳龙溪人
万历壬午举人,联捷癸未进士,授巴陵
清浮粮,豁差役,为治井然有序。
丙戌觐回,闻讣归。
服阕赴部,补将乐,视巴陵之政而更广之崇学宫,建龟山祠,前后二邑,不手民间一钱。
两邑之民去后祀之不忘。
行取,擢户科给事,历礼科右、兵科左、工科,都因事建白,具掖垣疏草中而最著者,参东封,减织造
又如请免入彝、采回青,尊朝体而塞彝祸。
于今为制,可谓言关国计者矣。
军政拾遗之事起,一时勾斥言官三十四人,圣怒不测,阁臣疏救而各官降杂职
蒙臣疏救而各官为民。
震叠之下,掖垣逡巡申救,公疏轮次,属刑科都侯廷佩,乃气沮色变,废然避也。
公毅然首列,率同官抗疏入
不知严谴在前,窜逐在后,固不忍青琐吞声,朝堂黯色,以默为容已耳。
既而降调家食,二十六载未曾只字。
长安政府李公廷机叶公向高同年最昵,并绝竿牍,则他人可知矣。
丙午,从茶陵州量移贺县
至庚申恩诏起废,始以南仪部赐环,随转光禄少历,升添注太仆少、右通政太仆寺卿,管少卿事,添注太常寺卿,简大理寺卿,所任各能其官。
其在囧贰,恤马户,革常例,马政赖之以脩。
玉田兵变,叱驭而入,面谕解散,布告朝廷威德,众皆投戈,谓非素望精诚,何以猝然得此于乱卒也?
其在囧,正奉总理京边马政,年终命迫,一月之内,简乘三万馀骑,合武弁而殿最之,无不克当,非识力警练而能之乎?
其在廷尉,旧详堆积如山,约属分理,弊绝风清,不忍囹圄多一日之冤,因使案牍,洗数年之滞。
诸所条陈,如苏牵累、省繁文、酌参驳,与夫约民、约官十六款,俱已奉旨举行。
使公而久于其位,明刑平法,盖庶几矣。
时虽珰祸未起,然票儗中留揽权授指,其端已露。
公六疏乞休,所谓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者与!
又以忠谏老成,眷孚者素,遂户部左侍郎,予告,仍俞尚书李宗延等之请,敕将当日抗疏事情宣付史馆,特赐驰驿,有司优礼,真异数也。
南旋不一月,而魏、崔炎腾,缙绅祸及,知交贻书,明哲相庆,而公若惄然有大不安者。
丁卯以前,闻朝端有一举动,未尝不当食废箸,及龙飞乾奋,而后喜可知也。
盖其忠爱性成,喜愠不见,古称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者,于公信之。
前后立朝,未尝依一门户。
今天下南北东西,惟粤东仕路最清,于公可槩见矣。
居乡,凡桑梓利病,始终不遗馀力。
诸所兴草,如争监税,释疲役,倡建凤凰台三元塔,修玉简塔,筑铳城于海口,浚三利溪,修龙头、东集等桥,使形势增,门户固,舟楫便利,不为小补。
复倡修文庙贤祠,捐赀赎浮屠田百亩,为诸生科试卷资,此利之在一郡者。
又如筑许陇堤桥,建文昌阁,创龙溪会馆,减龙溪里役十分之四,其作兴人文,便益居户,此利之在一乡者。
至于下士恤民,隐恶扬善,虽至年爵已隆,村氓贱隶,未曾不和颜相待。
人之为所接者,如坐春风中,祥蔼披拂。
潮之众,自贵及贱,老及幼,未有不乐道林司农者,此人人所同然也。
间有匪类自弃,亦终为公所容,而其人不及知。
又或济危扶倾,趍人之事,而人又不及知。
然则公之见知于人者,犹其大槩矣。
若夫孝友,天笃踰六丁艰,孺慕不衰,抚弟昆老幼如一日。
和气所钟,膝下振振,至四十馀人。
享寿八十,考终而逝。
以当道题请,蒙恩祭葬,而郡邑绅庶奔哭几前者,至庭不容拜。
亦可以见三代之直道犹存,而上天之报施仁人不为无意矣。
余历览邑中诸先达,惟中离薛子在朝在野,气节风度,于公今昔一揆。
然每以中离坎于仕,不获竟厥施为恨。
今而得尽睹之于司农,何快如之!
又惟古所称社稷臣以安社稷为悦,及夫乡先生生有功德于民,没可祀于社者,非此不足以拟公,非公又谁足以当此耶?
公勤于著述,又喜吟咏,所著有赐閒草、赐还草、赐传草、城南书庄草、掖垣疏草行世。
学者多宗之。
嗣后朝廷追念殷切,特赠三代尚书谥忠宣
公论殆久而弥彰云。
赞曰:五岭之南,百粤之东。
卓生伟人,林左司农。
谦卑以牧,允出自中。
直大而方,即赋乃躬。
脩髯广额,曰貌有颙。
我闻在昔,温厉安恭
求诸今日,庶乎见公。
揆兹素履,表厥遗丰。
两仕为令,乐只何融?
四垣既历,正色何恭
廿载家食,敦睦何雍?
形虽三变,道本无穷。
潜见飞跃,公其犹龙。
六卿晚陟,寅协载同。
帝嘉乃德,老成直忠。
归真反朴,急流维风。
云胡能此,至至终终。
呜乎!
太山云出,天下雨濛。
朝既嘉赖,乡复被蒙。
休休仪表,烱烱德容
写人目,德留人衷。
衣裳我觏,佩玉其瑢。
赞以赞德,匪像是供。
兴歌赤舄,徒仰乌弓。
永言法则,世也其宗。
陈懿典明末清初 1554 — 1638
懿典字孟常号如冈秀水人
万历己卯解元,壬辰进士,授庶吉士,升编修
时传三王并封,典抗疏指斥宫闱,归咎宰辅,得中止。
旋告归。
叶向高荐之,起学士,辞不赴。
天启初,辑洪武及肃显两朝有关修齐之要者,为圣政、圣学四卷上之。
中言宧官不得干政,以寓规焉。
崇祯中,晋少詹,益坚初志,里居三十馀年卒。
文典赡,诗亦华重。
有吏隐斋集。
蔡宗禹
维基
蔡宗禹字宝元号震湖福建漳浦人
明万历间以选贡入太学大司成叶台山称为天下士,屡赠以诗,于是声名藉甚。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顺天府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中辛丑进士
司李镇江,甫下车,首严左道之禁,劝谕空门还俗,僧僚院宇置役守之,以绝士女之往来,而缁衣黄冠径入人家者有罚,法令严明,人莫敢犯。
惟罪迹未著或已著而情属可矜者,率多平反。
郡丞某墨而残,欲以其私害人,公争之强,致失丞欢,丞方摄郡,上官檄公使代之,丞益恨,构陷万端,遂被劾谪湖州照磨,核其事皆乌有。
未几丞亦败,弹丞者以螫公为名,公得白。
补知丽水,升任刑部主事
后因病,请归故里,年七十余卒。
曾在湖西书院讲学。
朱国祯明 1557 — 16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2 【介绍】: 名一作国桢
浙江乌程人字文宁
万历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祭酒,谢病归,久不出。
天启三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改文渊阁。
魏忠贤窃国柄,佐叶向高多所调护。
向高去,韩爌为首辅;去,国祯为首辅,为逆党李蕃所劾,辞归。
卒谥文肃
有《大政记》、《涌幢小品》。
朱国祚明 1558 — 1624
国祚字兆隆号养淳秀水人
万历癸未状元,授修撰,历礼吏侍郎
光宗立,起礼部尚书,命下而光宗晏驾。
熹宗嗣位,与叶向高同赴召,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因疏救大司寇王纪,不报,叹曰:去大臣如小吏,事不可为矣。
遂告归。
卒赠太傅谥文恪
介石斋集。
国祚学问淹雅,言行醇笃,为政持大体,以清白自励,方其为宗伯也,东朝未建,祚先后疏请,言甚剀切。
锦衣郑国泰希贤妃旨,倡先冠婚后册立之议,祚复请诛国泰
神宗感悟,一夕召祚甚亟,至宫门传旨册立,并封福、瑞、惠、四王。
仓卒奉上谕,而仪注预定,钜典遂行,皆祚力也。
已因灾异请罢开矿,撤税使,举赵世卿少宰,救谏官曹学程王德完等,皆不令知之。
及入相,凡于人才用舍、军旅虚实诸务,虽阁议纷然,而祚片言立决,可谓有大臣之风矣。
方大镇明 1560 — 1629
维基
方大镇(1560年—1629年)字君静号鲁岳
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大名府推官,擢拔为江西道御史升迁大理寺丞历官左少卿
天启元年(1622年)邹元标冯从吾北京创立首善书院,邀集同志讲学,高攀龙钟羽正叶向高等相继在此议论时政,方大镇亦应邀参与。
给事中朱童蒙等弹劾,谓有东林之嫌,请予以禁毁。
朝廷阉党下令捣毁首善书院,邹、冯皆去位。
大镇又卜卦得“同人于野”,遂引疾归里,隐居浮山下的“此藏轩”,与吴应宾论学,再后隐居“白鹿山庄”。
大镇天性至孝,母丧,守母墓,过度哀伤而卒,享年七十岁。
著有《方大理集》。
有子方孔炤,孙方以智
李朴明 ? — 1620
维基
李朴(?
—1620年),字季白,陕西西安府朝邑县街子里人,军籍。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陕西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进士,性骨鲠敢言,观政吏部,闻母病,请假不俟报而行,谪判高唐州,起府推官,历彰德太原,擢户部主事,管通州仓。
朝士各立朋党,台谏尤好相攻讦,神宗春秋高,不复视朝,大臣郎署欲空,不胜愤,上「人望几空疏」,不报。
是时天下正赋多缺,以为缺赋由民贫,民贫由税珰为害。
又东厂司李俊播虐,锁拿曹县主簿甄志义,拷求数千金。
先后上书极论,皆不省。
每一疏出入,人争传诵,前论人望一空,群小悚惧,而朝廷曾无可否,由是科道益无所忌。
后为郎中,复指名劾之,疏奏,满朝倾动,科道四十余人交章辨攻,复数疏力辨,语侵阁臣叶向高,奉旨:李朴出位妄言,着部院看来说。
怨者改为议处,咸欲死之。
慈圣皇太后丧,建言例在赦列,遂得不死归。
方朴奏上时,神宗名以疯狗,光宗在东宫,每袖其疏。
及即位,进太仆少卿起用,光宗崩,而亦以是年卒也。
祀于学宫,晋中丞掷其神主于地,然终不能革也。
刘志选明 1561 — 1629
维基
刘志选(1561年—1627年)字可选浙江慈溪人
万历癸未进士
天启时倚靠魏忠贤,弹劾多名东林党大臣,成为东林党争的中心人物之一。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十一年,联捷进士,和叶向高同榜。
得授刑部主事一职。
和官员刘复初李懋桧同争郑贵妃王恭妃封一事
给事中邵庶请禁诸曹言事,李懋桧抗疏力争,遭贬官。
刘志选万历帝说:“陛下谪懋桧,使人钳口结舌,蒙蔽耳目,非国家福也”。
万历帝大怒,将他贬作福宁州判官
不久,迁任合肥县知县
遭贬官回乡,家居长达三十年
明光宗明熹宗朝,很多因建言得罪的官员都重新启用。
刘志选回到朝中后,被任命为南京工部主事,不久升迁郎中,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
刘志选渴望快速加官进爵,上疏追论“红丸”,极力诋毁孙慎行,称其不道德。
这一疏奏正中魏忠贤下怀。
魏忠贤窃喜,在天启五年9月,任命刘志选尚宝少卿
之后,刘志选仍再次弹劾孙慎行
天启六年(1626年),出任顺天府府丞
冬季十月时,上疏弹劾张国纪
当时有匿名榜张贴在厚载门,榜上列举了列忠臣贤臣,和他们的党羽七十多人。
魏忠贤遂怀疑这张匿名榜单系出自张国纪等人之手。
邵辅忠孙杰谋因此大兴牢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
刘志选上疏称颂《要典》,说:“命德讨罪,无微不彰,即尧、舜之放四凶,举元、恺,何以加焉,洵游、无能赞一词者”。
并极力诋毁王之寀孙慎行杨涟左光斗,但极力称赞刘廷元岳骏声黄克缵徐景濂范济世贾继春傅櫆陈九畴
刘志选并说:“慷慨忧时,力障狂澜于既倒者,魏广微也,当还之揆席,以继五臣之盛事。
赤忠报国,弼成巨典于不日者,厂臣也,当增入简端,以扬一德之休风”。
又说:“之寀宜正典刑,慎行宜加谪戍”。
魏忠贤听后大悦,于是大力提拔岳骏声等人,王之寀等人被逮捕,孙慎行被发配戍边,都照着刘如志选说的那样。
天启七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明熹宗不久驾崩,魏忠贤落得身败名裂,言官交相弹劾,被下诏削籍。
后来被判定作逆案,“律无倾摇国母文,坐子骂母律”,与梁梦环同判作死刑。
刘志选畏罪先自杀。
宋之祯
维基
宋之祯(16世纪—17世纪),字子德号弼虞庐州府六安州人
宋之祯个性刚直,不愿逢迎他人,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次年(1598年)进士,获授福州推官,判案精明;主考官叶向高亲友、国学生何某勾引人妻女,他凭书信公正判决,却因此遭罢官,在家乡优游四十年,写下的作品都编成文集。
王孟震明 1563 — 1636
维基
王孟震(1563年—1636年)字启胤别号筠苍山东淄川县三台庄人
进士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观政都察院,以母丧归。
服除,始谒选授行人。
二十八年庚子贵州乡试,三十二年甲辰父丧归,三十五年丁未起补原职,奉命迎取福清相公叶向高)入朝,役竣,擢浙江道监察御史
三十八年庚戌奉敕巡按辽东,未行而例转。
四十一年癸丑,授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巡冀宁道四十三年乙卯提调山西省乡试。
寻转按察司副使,分守河东道
四十五年丁巳(1617)察处罢职,越数年天启三年癸亥(1623)起复补河南理问,旋升工部营缮司主事
四年甲子(1624年)都水司员外郎,历郎中,寻改光禄寺寺丞
五年乙丑(1625年)尚宝司卿八月通政使司左通政
魏忠贤柄政,以党附异类,竟削夺归。
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复旧官。
镌一石章自号霞邻主人,搆一别墅,约二三故旧效香山九老之社,刻觞政曰:勿谈席外事,勿牵席外人,勿以礼相绳,勿以言相上,犯者罚以金谷酒数。
尤善为小品歌曲,兴至辄命家僮歌以侑酒,奋袖低昂,蹋足为节,不自知其拓落不偶也。
郑振先
维基
郑振先号太初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今常州市武进区)。
郑振先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历官工部营膳司、兵部武选司、礼部主事
顾天埈友好,弹劾内阁大学士朱赓李廷机未果,叶向高认为郑振先“旦夕望大拜”,“皆自为计”。
万历三十九年,被革职,閒居家乡。
沈㴶明 ? — 1624
维基
沈㴶(?
—1624年),字铭缜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进士
在内书堂曾经做过魏忠贤的老师,在担任南京礼部侍郎的时候,反对利玛窦传播天主教。
明光宗即位,以他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正式入阁,九月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明熹宗即位后,他时较早与魏忠贤勾结的大臣,招募勇士充任锦衣卫
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刑部尚书王纪交相弹劾。
天启二年(1622年)七月,被东林党叶向高所参,无奈致仕回乡,天启四年(1624年)卒,谥号文定
瞿汝说明 1565 — 1623
维基
瞿汝说(1565年—1623年)字星卿号达观明朝南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市)人。
为明末官员。
五岁而孤。
写祭父文,辄跪荐父神主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
丁生母殷安人忧归。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都水司员外郎,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分巡瑞南,未赴任,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调任湖广提学佥事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广东参议,因病未能赴任,归家养病。
万历四十八年以台荐改补江西右参议,分巡湖西道,抗疏不出。
天启三年(1623年)卒,享年五十九。
以刚正闻名。
早年以文会友,与瞿纯仁邵濂顾云鸿共同创立拂水文社,后期与谢肇浙叶向高等人交往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