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释慧日号东溟。天台贾氏子。即宋相贾似道之诸孙。及似道责戍师尚幼。志求出家依县之广严寺平山和尚。数年落发受具戒。年二十二闻柏子庭讲台教于赤城师趋座下。未几能领大义。子庭叹曰。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其机之疾也。吾道藉子其大昌乎。自是师之学沈浸醲郁而名重一时矣。一旦假寐。恍见竹横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师卧地食之。既觉言于子庭。庭为解曰。竹与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缘在上下天竺乎。于是渡钱塘谒竹屋净法师于上竺。所处房颇卑湿。乃作诗风之。竹屋见诗谓众曰。此子不凡。异日当主兹山。不可以小年易之也。故乃遇如宾友。无何命典客寮寻掌僧籍。竹屋化去时湛堂澄公继其席。器师延居后堂。年馀出主吴山圣水。元至正四年住荐福。历三䆊下天竺灾。元臣高纳麟请师新之。寺宇告成王溍为之记。四年迁上竺。师知缘在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缉之。元顺帝闻特赐慈光妙应普济之号。并金襕衣以徵之。十六年退隐于会稽岩壑间。人无识者。元相达识帖穆尔遣使。物色得之力请还山。凡两住上竺二十五年。至我皇明太祖洪武二年诏赴蒋山佛会。命礼部给馔。明日召见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鱼贯。惟师腊最高朱颜白眉班居前列上亲问升济沈冥之道。师备奏称旨 太祖顾谓僧众曰。迩来学佛者惟饱餐优游沈薶岁月。如金刚楞伽心经皆摄心之要与。何不研穷其义。今有不通者当质诸白眉法师。自后召见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尝与别峰同法师金碧峰禅师辈赐食禁中。因奏瓦棺寺乃隋智者大师释法华之所不可从废太祖命就天界别建室庐以存其迹。诏即开山说法。五年孟春复于钟山建水陆大齐。命师说毗尼戒太祖亲率百僚临听。事竣辞归上竺。谢院事日修弥陀忏以臻净业。十二年秋七月一夕梦。青莲花生方池中芬芳袭人。寤告众曰。吾生净土之祥见矣。于人间世殆不远乎。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世寿八十九。僧腊七十三。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应塔院。师生躯干脩伟。眉长寸馀。目睛闪闪射人。而人无老少见师入城。咸呼曰。我白眉和尚来也。争持香花以散其上。师面严冷言不妄发。尝对王公大臣未出一软媚语。至于诱引后学其辞色温如春曦。故人多悦从其学。嗣法有思济行枢允鉴允忠良谨普智文会元秀景梵等若干人。
维基
李遵义(14世纪—15世纪),字宜甫,北直隶真定府深州衡水县人。李遵义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举人,三十年(1397年)成进士,获授新郑知县,其时明朝建立不久,民生凋敝,他与民休息,为政廉洁、禁止苞苴,吏员都畏惧他,馀暇巡行乡里探视民间疾苦,能记下人民的贫富壮弱,以此判定赋税繇役,曾有富民贿赂他人妄诉自己贫穷,他立刻道出该民的富贵情况慑服对方,而他听讼则能用三言两语判决,人称明允,适逢有囚犯罪不至死,上级却要求从重处理,他不服抗辨而遭弹劾为民。永乐年间李遵义在朝廷徵召循良下再次担任新郑知县,士民望尘迎拜,很快升为绍兴同知,兴办水利获人民称颂,再擢为山西按察司冀北兵备道佥事,改任大理寺左寺正,月多后因母亲逝世家居,后来得大臣推荐任河南知府,亲自督办营建宫殿徵召工匠数千人的事务,皇上嘉奖特赐金币,不过仅就任月馀因劳成疾,上疏乞休,抵家后不久去世,所任地方都为他立祠。
法聚,号月泉,嘉兴人,出家海盐资圣寺。嘉靖间,尝结庵澉湖荆山芝产座下。人称玉芝和尚。后居武康天池,示寂。聚初投偈于王阳明。阳明有荅人问良知诗,即聚也。晚参梦居禅师,得悟。与王畿、蔡汝楠、唐枢、董沄诸公共證儒释大同之旨。焦弱侯称其透脱,为不可得。有《龙南漫藁》。
法聚。字月泉。嘉禾富氏子。始去俗。从师于海盐资圣寺。矢志参学。初见吉庵法舟二宿。未甚启发。闻王阳明倡良知之指于稽山。同董从吾。往谒之言相契。阳明答以诗。然犹未脱然也。后于梦居禅师一掌下。洞彻源底。即入武康天池山。搆精舍。颜曰玉芝。二十馀年说法其中。繇是。诸方称玉芝和尚。唐一庵。王龙溪诸公。尝往来山中。證会儒释大同之秘。师其为人也。峻结圆转。举止潇然。王公贵人。见其人至不敢屈。庸夫竖子。一闻其教。辄兴起自愧。反其所为。曲儒小士多诋释。遇师与立谈。顾趋而事之。舍所学而从。彼其为文也。无短长易难。皆据案落笔。应手而成。奥旨猜辞。一时而彻。或以此诋之谓。师苦于文。而疏于道。文如此。未尝苦也。疏于道又可信乎。师生于弘治壬子。示寂于嘉靖癸亥。春秋七十有二。立塔藏骨于本山。少司马蔡公汝楠。与师有支许之契。为铭曰。声之为诗。齐之为儒。诗其无上咒耶。儒其无上法耶。
全粤诗·卷三八六
陈吾德(一五二八-一五八九),字懋修,号省斋。广东新会人。学传白沙。领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乡荐第二人,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尝任工科、兵科给事中,以忤首相张居正出守饶州,坐谪马邑典史。后以直谏忤旨削籍,退修谢山。居正败后,被荐为思恩推官、宝庆同知,俱以亲老不就。亲终后起补绍兴同知,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卒于官。有《谢山存稿》十卷存世。《明史》卷二一五、清顾嗣协编《冈州遗稿》卷四等有传。陈吾德诗,以清乾隆五十四年忠直堂刻本《谢山存稿》为底本,以嘉庆十八年重刊本《谢山存稿》参校之。
维基
李若愚,字知白,号愚公,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人,军籍。少从张绪讲学。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出太史李国𣚴之门。初谒,座师曰:“向初入塾,蒙师以兄文见课,苦其不能习诵受笞。今得称师友,甚幸。”李亦哭失声。初授温州府推官,平反殊死以下数千人。时赵南星、高攀龙秉宪,推东南贤者必首及之,卓异赴考选,媚珰者指为杨涟死友,遂谪常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博士,复迁刑部主事。会江西积欠金花银五十馀万两,群小趣珰言于部,委若愚督催,立限三月,稍后期即逮矣。公至江西,檄下,郡县皆感公忠诚,一月便起解,而逆珰伏诛。公报命,奉旨优叙,台省亦交章上荐,升兵部武选司。崇祯元年奉命犒大同师,上九边兵食冒帑,议战守策,又因旱陈言请诛魏党许显纯等七锦衣以慰忠魂,不雨请治臣罪,上立磔显纯等于市,甘霖大沛。寻升工部虞衡司员外郎,转营缮司郎中,崇祯三年主考广西。崇祯四年升兵部武选司郎中,以验试武举不力,降四级调外任。旋告病归。七年甲戌回部,大司马张公特疏荐为职方,吏部题补武选郎,武选于是肃然一清,上闻之,亦曰:京官不要钱者惟刘宗周、李若愚耳。八年乙亥升江西右参政,值流寇蔓延,抚军移镇,公选将材,备军实,严保甲,固城守,保障之功甚伟。岁祲,民大饥,倾橐治糜为倡,复便宜发积谷数十万石以赈,所全活无算。巡抚解公举公自代,俄连丧壮子,痛绝竟解绶归。为司理时,分校浙闱,庚午典试广西,乙亥主江西拔贡试,皆称得人。明末起废,召为太仆寺卿,以老辞不拜。
赵黻,字亚亭,号屺堂,满城人。乾隆庚子举人,历官绍兴同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3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皆孚,号涤园。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官桐乡知县,累摄淳安、太平、义乌、会稽、海宁、仁和等州县事,杭州、绍兴同知、通判,曾捐俸重建太平县海闸。有《舆航吟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