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杨景辰” 相关资源
人物库
仙克谨明末 1562 — 1642
维基
仙克谨(1562年—1642年)字仲恒号偓如南直隶宁国县仙霞乡仙家村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幼时有僧奇之曰:此儿异日必开府
长颖慧,善读书,尤殚心经术。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举于乡,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成进士
北直隶隆平县(今河北省隆尧县)知县,县苦旱,捐俸给民,穿井七百有二十,民立石识之曰:仙井
邑无城,又力城之。
福建建安县(今建瓯县知县,抵建安,会水患,多漂溺,筑堤建桥,民困以济。
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分校闽闱,善品鉴,大学士杨景辰大宗伯张维机皆出其门。
寻擢部曹,升兵部职方司郎中转山西兵备副使,驻阳和。
边事孔棘,克谨亲登陴指挥,防御无遗力,敌为之夺气,自是五载不敢犯境,天子以为能。
天启七年五月,升山西参政仙克谨为本省按察使仍管阳和兵备事。
崇祯初(1628年),擢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提督雁门偏头宁武三关,条防边策,洞悉机宜,语具三晋奏议中。
嗣引疾乞归,上以忠勤慰留,至再屡疏,方许归。
筑室溪上,闭户罢竿牍,置义田,立义学,十数年卒。
著有《筹胜必览》、《声溪药言》等书。
来宗道明末清初 1571 — 1638
维基
来宗道(1571年—1638年)字子繇号路然浙江萧山人,祖籍河南鄢陵同进士出身
隆庆五年(1571年)十月三日生。
出身浙江萧山望族来氏。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明熹宗充经筵讲官,受其重用。
天启年间,与魏忠贤党人有来往,天启六年(1626年),与杨景辰等编成《三朝要典》,把东林党人打倒。
崇祯元年翰林院编修倪元璐请求毁去《三朝要典》,庚午,毁《三朝要典》。
东林人士纷上疏弹劾来宗道壬子来宗道杨景辰致仕。
倪元璐屡疏争时事,宗道笑曰: “渠何事多言,词林故事,让香茗草。
”当时朝野说他是“清客宰相”。
崇祯二年(1629年)被列入逆案。
晚年居家。
有子来咨诹,娶陈洪绶之妹。
钱龙锡明末清初 1579 — 1645
维基
钱龙锡(1578年—1645年)字稚文号机山直隶华亭县人明末东林党大臣。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二十三名,廷试二甲十八名进士
庶吉士编修,屡迁少詹事右庶子
天启四年(1624年)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因忤魏忠贤六年九月被削籍为民。
崇祯即位后以抽签方式选任阁员,龙锡第一个被抽中,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依次为李标来宗道杨景辰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认为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后袁斩毛文龙皮岛
毛文龙死后,清兵入寇,龙锡御史高捷弹劾,引疾,遂放归。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御史史褷又上疏言:“龙锡主张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
卖国欺君,其罪莫逭。
龙锡出都,以崇焕所畀重贿数万,转寄姻家,巧为营干,致国法不伸。
右春坊右中允黄道周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龙锡不宜坐死罪。
崇祯帝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龙锡,戍定海卫,居戍所十二年,两次大赦皆不得还。
安宗时,复官归里。
不久去世,年六十八。
明史·钱龙锡》说:“逆案之定,半为(钱)龙锡主持,奸党衔之刺骨。”
倪元璐明末 1593 — 1644
维基
倪元璐(1594年1月7日—1644年4月25日)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书法家进士出身
黄道周王铎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合称「晚明五大家」。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授庶吉士四年编修五年册封德藩,给假养病。
七年四月假满,五月江西主考
崇祯元年(1628年),升翰林院侍讲元璐请求毁去《三朝要典》,逐来宗道杨景辰等阉党。
历迁南京国子监司业右中允
崇祯四年(1631年)右谕德,充日讲官七年右庶子
崇祯五年元璐四次奏疏乞归,不准。
曾说“吾平生不热爱官,不喜居要人牢笼之内。
崇祯八年(1635年)国子监祭酒
后被温体仁嫉妒,因而去官闲住。
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新启用为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
次年,面陈制敌机宜。
五月,破格提拔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仍充任日讲官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京师倪元璐荡尽家产,募得数百死士,驰赴北京勤王。
倪元璐入都时,强邀祝汤龄前往,但被婉绝。
元璐得知崇祯殉国,“束带向阙,北谢天子,南谢太夫人”,复题案曰:“南部尚可为。
死,吾分也。
毋紟棺,以志吾痛,”当日自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