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慕容盛后燕 373 — 401
全晋文
字道运,垂孙,封长乐公,父宝嗣垂位,进爵为王,宝为兰汗所杀,攻斩之,以长乐王称制,改元建平,寻僭即皇帝位。
晋隆安五年为其下段玑等所杀,在位四年,谥曰昭武皇帝庙号中宗
王翰元末明初 1333 — 1378
诗者,声之文也,本于内而发于外者也。
仁义之发醇以正,忠愤之感激以烈,骄侈之言淫,放僻之辞诞,岂偶然之故而已哉。
粤自唐虞圣神以敬畏一心,发而为赓歌。
慎念之语成。
周君臣以中正一理,敷而为皇极敷言之教。
下逮乎三百篇之制,或沨沨乎正音,或末响之流变,皆非有出于人心之外也。
战国之间,屈平氏以其忠愤奋激之心,一寓于离骚之作。
炎汉以降,苏武诸葛亮以其忠直义勇之气,再变而为五言之体。
渊明得其冲淡自然之趣,唐少陵寓其忠君忧国之诚,又岂有出于是心之外哉!
洪武庚午,余来闽郡,庠生王称奉其父友石山人遗稿谒予,请序其首。
予观其诗,毋虑百馀篇,而咏于感慨者,极忠爱之诚;得于冲澹者,适山林之趣。
已心异之,而未知其详。
及取其自决一首读之,凛然如秋霜烈日之严,毅然如泰山岩岩之象。
出处之分明,死生之理得,然后知其尝任于胜朝,而秉义于今日。
故凡其所作,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比。
且徵余向之所云者,为益信也。
噫,观是篇者,固可以求其心,尤当以景其行,则可以相忘于言语之外矣,于余言何有哉。
因其请之勤,而感其辞之寓,遂书以归之。
山人名翰字用文,友石盖其自号也。
时仲春初吉前进士监察御史庐陵陈仲述序。
林鸿
鸿字子羽福清人
洪武初以荐授将乐训导,擢礼部员外郎
有《鸣盛》四卷。
(《艺苑卮言》:浦长源林子羽如小乘法中作论师,生天则可,成佛甚遥。
诗薮》:子羽诸体皆工,五言律尤胜。
合处置唐钱、刘不复辨别。
七言律如「珠林积雪明山殿,玉涧飞流带苑墙」。
「诸天日月环龙衮,九域山河拱象筵」,「衲经雁宕千峰雪,定入蛾眉半夜钟」,「云边夜火悬沙驿,海上寒山出郡楼」。
皆气色高华,风骨遒爽。
《国雅》:林员外才思藻丽,如游鱼潜水,翔鸢薄天,高下各适性情。
庐陵刘子高序其集云。
「已窥陈拾遗之奥,大有开元之风。
」馀所选五言,全佳者如《芙蓉峰》、《出塞送高郎中《、《读书台》,其句有「苦雾沈旗影,飞霜湿鼓声」,似「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又「灯影秋云里,书声晚磐中」,似「塔影挂青汉,钟声扣白云」,并称警绝,信不在大历下也。
陈衍《槎上老舌》:子羽诗文,一洗元人纤弱之习,为开国宗派第一。
万层初,袁太守景从马参军用船,同选十才子诗,虽复精勤,不无挂漏。
如「人分沧海色,江转白云痕」,「山钟知寺远,海月忆家贫」,「落日扁舟去,秋风万里心」,「重关逢雪度,走马见星移」,「树侵吴近,淮流入海长」,「古垂青蔓,沙河急暮流」,「三军随虎竹,万里度龙沙」,「古戍冰成垒,湟雪作花」,「溪桥寒吐月,驿树晚藏烟」,「关云遮越断,海雨入吴深」,皆五言佳境,何以去之?
又七言如「云边夜犬鸣沙驿,海上寒山出郡城」,「残烟野戍闻寒笛,落日枫林见驿梅」,「南粤云来螺渚北,东瓯天接虎门苍」,「苏小门前人散后,灞陵桥上燕来时」,「江田未熟晴晓,馆树新凉夕鸟喧」,「淮南落木南天尽,江上寒云北雁飞」,「寒山月落青枫晚,野戍霜空白雁晴」,「疏砧旧馆空江上,远火人家积雨中」,「乱山背水孤城晚,独树临关一叶秋」,如此苍辣警策,亦在所删,何也?
《少洲诗话》:林鸿寓郡城,洪武中荐授训导,起拜膳部员外郎
尝为僧吟《白莲》云:「淡月瑶池夜,微风太华阴
翠翻擎露盖,玉冷坠波簪。
一洗有为法,应同不染身。
谁能招惠远,结社向东林。
」又《赠行脚僧》诗云:「朝衡暮复嵩,那识白云踪。
度碛逢驯象,浮河抗毒龙。
衲经何限雪,山过几多峰?
年老无筋力,方怀故院
」闽当国初,诗法尚沿宋、元之故,至鸿始以唐人音调倡鸣乡党,遂为一时风雅之宗。
朱彝尊曝书亭》:闽中善诗者,数十才子鸿为之冠。
十才子者,郑定侯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柄王恭陈亮永福王称鸿弟子周玄黄玄
鸿之论诗大指,谓汉、魏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但务春华,少秋实,惟唐作者可谓大成。
然贞观尚习故陋,神龙渐变常调。
开元天宝间,声律大备。
学者当以是为楷式,人言诗者,率本之鸿
《明诗别裁》:闽中诗派以子羽为首,宗法唐人,绳趋尺步。
众论以唐临晋帖少之,然终是正派
田按:子羽诗以盛唐为宗,诸体并工。
论者谓晋安一派,有诗必律,有律必七言,引为口实,亦蹈袭者之过也。
刘子高序《鸣盛》云:「子羽诗若殷璠所论神来气来情来者,莫不兼备,天姿卓绝,心会神融。
子高诗流,其言亦可为论矣。)
王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达善
少孤贫力学,洪武中明经,任本县训导,荐升国子助教
永乐中翰林编修,迁侍读学士
性简淡,博通经史,与解缙王称王璲等号东南五才子,他四人先后得罪死,独以寿考终。
有《耐轩集》、《天游稿》。
林志明 1378 — 1426
字尚默闽县人
永乐壬辰第二人及第,授编修
历修撰、侍读右春坊谕德
有《茹斋集》十五卷。
田按:尚默王孟扬弟子,诗沿闽派,时有警音。
尚默之卒也,同馆多有挽诗。
侍讲泰和馀学夔诗云:「词华推哲匠,科第重明经
泛览穷奇僻,幽探洞窈冥,凄凉遗旧事,恻怆看新铭。
日暮西岩曲,猿啼不可听。
」「多病文园久,仙游去不还。
丧车经卫水,丹旒入闽关。
野鸟悲残雨,浮云蔽旧山。
孤雏扶榇往,辛苦冒危艰。
检讨东鲁许彬诗云:「故友留长剑,孤儿哭素帷。
茂陵无旧稿,杜曲有遗诗。
黄甲名犹在,青云志可悲。
潞河丹旒去,行道亦涟洏。
」修撰泰和曾鹤龄诗云:「卧病京华众所怜,青灯孤榻夜萧然。
赐归方拟辞双阙,长逝旋闻隔九泉。
桂馆馀风人共惜,词垣遗稿世应传。
迢迢旅榇南还路,遥指三山若个边。
」修撰吉水刘子钦诗云:「忆昨明话别离,宁期数月永相违。
半生富贵成春梦,一举科名冠盛时。
老我忽惊双鬓改,怀人更觉寸心悲。
校文应过扬雄,洒泪临风不尽思。
」诸公诗世不多见,附录于此。
王洪明 1379 — 14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20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
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进士,年仅十八。
永乐初翰林检讨,与修《大典》。
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
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字希范仁和人
洪武丁丑进士,授行人。
永乐初,擢吏科给事中,改翰林检讨,历修撰、侍讲,左迁礼部主事
有《毅斋》八卷。
(《四库总目》:预修国史,会大臣欲载其家瑞异入《日历》中,持不可,至闻于成祖前,坐谪礼部主事
曾棨挽洪涛。
所谓「玉堂分职见孤忠」,即指是事。
毅斋》,文皆朴雅,骈体亦工,诗尤具有唐格。
田按:修《永乐大典》时,诸儒群集,有凡例未当者,王孟扬曰:「譬之欲构层楼华屋。
乃计工于箍桶都料,得不有误耶?
孟扬矜己淩人如此,顾折节于希范,不敢与雁行。
希范汝玉孟扬达善同以诗鸣,号为「翰林四王」。
其左迁礼部主事也,或谓与胡文穆议五星不合,遂为所挤,与《四库提要》所纪,稍有不合。)
王恭
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人
永乐初以儒士荐修《大典》,授翰林典籍
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
(《四库总目》:吐言清拔,不染尘俗,得大历十子之遗意。
《闽书》:王安中寓居长乐,采樵行歌,自号皆山樵者
文庙时修《永乐大典》,郑定高廷礼交荐之,强起至,年六十馀矣。
同郡王称戏谓曰:「君无以会稽章绶故来耶?
答曰:「山中斧柯,幸自无恙。
」《大典》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就归,益徜徉丘壑,足迹殆遍。
有诗数十卷。
庐陵解缙其布衣萧然,不慕荣宠,强起决去,若朝阳孤凤。
《国雅》:王安中思多凄怨,托喻颇深。
如《塞下》云:「嘶马边尘黑,鸣笳陇日昏。
」《昭君》云:「身随胡地远,心是汉宫愁。
」 《寒村》云:「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
」《鹧鸪》云:「长沙有迁客,莫向雨中啼。
」《老马》云:「只今弃掷寒郊路,犹自悲鸣向主人。
」读此例数篇,俱堪泪下。
徐渤《闽画记》:赵景哲工水墨山水,师法二米。
王恭题其画云:「濡毫不见米南宫,墨客犹传宝晋风。
应有离忄罥何处著?
尽随残雨上青枫。
」可以知其风旨矣。
田按:安中诗亦是唐调,设色选声,妙极镕匠,与王虚舟可抗行,二人品次,在子羽之下,漫士之上。
安中以六十出山,旋投牒归,其《咏白头翁》云:「竹下棠梨花渐稀,白头相对语依依。
五陵年少多金弹,莫恋残春忘却飞。
」可谓善于自喻矣。)
聂大年明 1402 — 1456
大年字寿卿临川人
宣德末用荐为仁和训导,迁常州教谕
景泰初,徵入翰林卒。
有《东轩》、《冷斋》二集。
(《水东日记》:聂大年诗,三十年来作家绝唱也。
袁主事衷爱其《醉后跃起口占》云:「老我不胜金谷罚,傍人应笑玉山颓
王翰林称其「愿得明朝又风雨,免教行跌出都门」。
而吾友张筱庵喜其送僧「十年湖海孤舟别,万里云霄一锡飞」,以为不能忘之。
但未知大年曾以此为极致否?
大年诗翰著名于时,不得预京衔。
或曰大年尝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如按察司
」以此见忤达官,其然岂其然乎?
晚年被徵修前史,至京而卒。
予尝比之梅圣俞,宜也。
《悬笥琐探》:王文端公直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
临川聂大年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
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哉!
」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
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谗议,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家,中二联云:「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
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
」公得诗泣下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
明日大年卒,公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耶!
大年之言固为正论,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因树屋书影》:临川聂大年正统间仁和教谕
予得其遗诗一卷,工于七律。
如:「一饭未尝忘钜鹿,千金何必学屠龙」,「可怜弄玉归天上,谁遣崔徽在卷中」,「老去维摩长卧病,重来苏晋爱逃禅」,「故乡夜雨灯前梦,京国秋风病后容」,「白马祠前潮似雪,碧鸡坊外路如天」,「露井晓分浇药水,春锄香带种花泥」,「铁马渡河冰已合,金笳吹月夜无风」,「柏子香消春梦觉梨花门掩雨声寒」,「听经白昼来山鬼,咒食清斋起钵龙」,「绿水画船春系缆,绛纱银烛夜登楼」,「荷叶雨鸣湖水冷,稻花香散野田」,「杖龙化去秋池涸,笙鹤归来夜月寒」,皆足以传。
西湖游览志馀》:聂大年襟怀坦率,有清才。
文章流丽,诗复俊逸,而洒翰得李北海遗意。
《詹氏小辨》:大年书法赵承旨,俊爽可爱。
田按:临川甘彦初以律体见长,寿卿古诗不多见,岂挹其流风耶!
《东轩集》词新调爽,议其平熟,非公论也。)
沐昂明 ? — 1445
字景颙,(《四库总目》字字景高,不字景颙,疑其初字景高至洪熙元年后避仁宗之讳,改高为颙,史来及详。
黔宁昭靖王英子。
初为厢军左卫指挥佥事永乐中,擢都指挥同知,领云南都司,累迁至右都督
正统初,代兄子斌镇守云南
卒赠定边伯,谥武襄
有《素轩》。
(《四库总目》:《沧海遗珠》四卷,沐昂所编。
共诗三百馀首,皆明初流寓迁谪于云南者。
以其为刘仔肩王称诸家诗选所不及,故名曰《遗珠》。
此编去取精审,所录多斐然可观。
自古以来,武人能诗者代代有之,以武人司选录,而其书不愧善本者,惟此一集而已。)
林景清
景清号竹窗闽人
成化中贡生,官兴国州
(《历代诗选》:徐兴公云:「竹窗雅善草书,吾乡自永乐中王太史孟扬工于八法,继孟扬竹窗也。
书法之妙,不减吴兴
」)
马景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闽县人字自牧
私谥安素先生
高廷礼王称辈友善。
工画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