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朱国祚明 1558 — 1624
国祚字兆隆号养淳秀水人
万历癸未状元,授修撰,历礼吏侍郎
光宗立,起礼部尚书,命下而光宗晏驾。
熹宗嗣位,与叶向高同赴召,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因疏救大司寇王纪,不报,叹曰:去大臣如小吏,事不可为矣。
遂告归。
卒赠太傅谥文恪
介石斋集。
国祚学问淹雅,言行醇笃,为政持大体,以清白自励,方其为宗伯也,东朝未建,祚先后疏请,言甚剀切。
锦衣郑国泰希贤妃旨,倡先冠婚后册立之议,祚复请诛国泰
神宗感悟,一夕召祚甚亟,至宫门传旨册立,并封福、瑞、惠、四王。
仓卒奉上谕,而仪注预定,钜典遂行,皆祚力也。
已因灾异请罢开矿,撤税使,举赵世卿少宰,救谏官曹学程王德完等,皆不令知之。
及入相,凡于人才用舍、军旅虚实诸务,虽阁议纷然,而祚片言立决,可谓有大臣之风矣。
李玄
维基
李玄别号含真,陕西西安府同州军籍。
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陕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三甲147名进士四十八年山西阳曲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四月考选,授广东道御史三年十二月巡视长芦盐课。
五年十二月吏科都给事中赵兴邦追论癸亥察典,以御史练国事赵南星张问达之党,挺击一案以御史李玄王之采之党,红丸一案以御史王祚昌孙慎行王纪之党;又以御史霍锳杨涟左光斗而参黄克缵范济世,为党邪杨新期疏请开矿为酿祸。
得旨:练国事李玄王祚昌霍锳杨新期五员虽各有本末,但议论既差,俱系邪党,不必分别,都著削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
崇祯元年八月,起补湖广道御史巡按山东直隶
三年二月,疏参山东巡抚王从义四年五月,疏劾山西抚臣宋统殷抚晋以来,流寇之祸日甚一日。
同年改浙江道御史
沈㴶明 ? — 1624
维基
沈㴶(?
—1624年),字铭缜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进士
在内书堂曾经做过魏忠贤的老师,在担任南京礼部侍郎的时候,反对利玛窦传播天主教。
明光宗即位,以他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正式入阁,九月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明熹宗即位后,他时较早与魏忠贤勾结的大臣,招募勇士充任锦衣卫
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刑部尚书王纪交相弹劾。
天启二年(1622年)七月,被东林党叶向高所参,无奈致仕回乡,天启四年(1624年)卒,谥号文定
王祚昌
维基
王祚昌四川重庆合州人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四十二年曲周县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考选,授试御史六月浙江道,丁忧归,三年五月起补山西道七月巡视光禄寺,疏言原任刑部尚书王纪
初建议裁蓟辽总督祚昌上言,仍留之。
五年任督饷御史十二月以邪党被削籍为民。
崇祯元年三月复官,补给诰命。
陈于廷明末 1566 — 1635
维基
陈于廷(1566年—1635年)字孟谔号中湛定轩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二年1600年)甲午科应天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601年)联捷乙未科三甲六十七名进士,历任光山县唐山县秀水县知县霸州知州,徵授御史,刚上任,便上疏批判大学士朱赓
刑部尚书王纪被斥,陈于廷又上疏申救。
历官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卿吏部左侍郎,忤魏忠贤,斥为民。
崇祯初年,起为南京右都御史,召为北京左都御史,以拟罪援引,不合皇帝意思,削籍归里,家居二年崇祯八年(1635年)卒,年七十,谥端毅
明史》有传。
徐大化
维基
徐大化字文明号熙寰浙江承宣布政使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羽林右卫军籍,同进士出身
万历七年(1579年)徐大化中式顺天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十三年(1585年),改湖广道监察御史
万历十五年巡按陕西
万历十六年(1588年)巡按甘肃
不久,因京察不合格,贬为福建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任内修建学宫,修建南北两个水闸,并修筑堡寨。
万历三十年,他重修汤背寨城,改土墙为石墙,并设城门五座。
并上疏请求减免浮粮,当地百姓感恩并在城管及新泉修建徐公祭祀。
江西九江府知府,不久再贬为工部主事
天启初年(1621年)刑部江西司员外郎,结交魏忠贤给事中周朝瑞劾其奸贪。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参劾熊廷弼,要求“速诛”,周朝瑞则针锋相对,认为廷弼罪不宜诛,应戴罪立功。
天启四年(1624年)东林六君子杨涟等人因移宫案下狱,他向魏忠贤献计:“彼但坐移宫罪,则无赃可指。
若坐纳杨镐熊廷弼贿,则封疆事重,杀之有名。
徐大化因与周朝瑞互相攻讦,遭到刑部尚书王纪的弹劾罢免。
天启四年(1624年),担任大理寺右寺丞
天启五年,担任大理寺左少卿
徐大化曾推荐邵辅忠姚宗文陆卿荣郭巩等人给魏忠贤,同年官至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天启六年,担任工部右侍郎,同年转工部左侍郎
皇极殿成,加尚书衔
因贪得无厌,连魏忠贤都厌恶他。
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因挪用公款事发,被勒命停职。
崇祯初年(1628年)魏党败,徐大化下狱。
崇祯二年崇祯帝钦定逆案,以“结交近侍,次等充军”,判徐大化等十九人戍边。
徐大化在戍所去世。
王霖
维基
王霖(16世纪—17世纪),字润甫、𡸰嵻,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匠籍。
王霖曾祖封王臣,祖父知县王锡祚,父亲知县王上闻,母亲孺人李氏,早年出身县学增广生,以《诗经》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河南乡举人第四十四名,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中式第一百九十五名,成三甲进士,获授德平知县
到县前夜半在村中听到鬼哭声,他彷佛看见床下有人叩头,至早上后他命人开挖土地,发现有一条死去不久的尸体,颈项有缢痕,调查后知悉凶手贪图死者财物杀害对方,因此将凶手正法,人称神明
之后王霖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任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曾弹劾李廷机赵世卿詹沂等人,到三十八年(1610年)再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辞官后以诗酒自娱。
儿子王纪昭,是康熙六年进士
王相说明至南明 1579 — 1654
维基
王相说(1579年—1654年)字懋弼号鞠劬直隶扬州府泰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相说王三重的儿子,给谏王纪的玄孙,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江西袁州府推官,判案公正无积压,四年本省同考崇祯元年考选,授四川道御史,不到半年疏上四十五次,说:「人民贫穷因为有司四弊、地方四弊、衙门弊、功令弊,希望朝廷选择贤吏。
」又请求恢复召对,朝廷立即执行。
适逢温体仁钱谦益争夺首辅,温体仁指控钱谦益有党羽,他抗言:「人臣不可以说朋党,人心当先停息纷争。
凡谈及朋党者必有争夺的心。
温体仁打算用党字塞言官的口舌,则自他谈及朋党,群臣才由无党而有朋党。」。
不久王相说出按山西巡抚耿如杞入援溃败,边兵叛乱杀害守将,他单骑抚定,同时斩杀案首事者数十人示众。
溃兵再次反叛掠入边境,他连同仙克谨同日起兵,黄昏时探报仙克谨遇刺,于是他领导其部队。
到达襄陵,他向陕西巡抚征召封锁黄河杜绝流寇,数月后才歼灭,剩下二十七名流寇渡河,陕西巡抚无法遏止,是为李自成起事的开端;他则转任湖广下江防参议五年致仕归乡。
崇祯七年参议九年副使,致仕。
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起用他为江西督粮道副使,盗寇作乱,耽误转运粮饷;到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东下,王相说委曲劝告使其收兵,才令漕运通行,很快请求退休归家,家居十多年后才去世,虚岁七十六。
何廷相明 1580 — ?
维基
何廷相(1580年—?)字调元辅之别号旭岩,广西平乐府富川县民籍。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广西乡试第七名,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进士,初授户部主事,累升员外郎中
四十年十月,由户部郎中升为浙江温州府知府
左迁两淮盐运同知,与两淮盐法道按察使袁世振互相攻讦,被总督漕运户部右侍郎王纪弹劾,双双免官。
天启五年十一月,其弟御史何廷枢代为控陈,官复原职。
长芦盐运同知兼管保定府同知崇祯元年广东韶州府知府,改河南卫辉府。
丁外艰去职,服阕,补湖广衡州府,升两淮盐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