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丘浚明 1418 — 1495
字仲深琼山人
景泰甲戌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侍讲侍讲学士,进翰林学士,改国子祭酒
礼部侍郎,进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加少保
卒赠太傅谥文庄
有《琼台会稿》二十四卷。
(《四库总目》:相业无可称,然记诵淹洽,冠绝一时,故其文章尔雅,终胜于游谈无根者流。
在有明一代,亦不得不置诸作者之列焉。
篁墩集》:琼山丘公每谓作文必本于经,为学必见于用,考古必證于今,鄙意适然,遂舀知己。
其诗如仙翁剑客,随口所出,皆足惊人。
虽或兼雅俗、备正变,体裁不一,然谛视而微诵之,气机流触,天籁自鸣,格律精严,亦不失人间矩度。
《双槐岁钞》:琼州定安县南有五指山,即黎母山,琼崖之望也。
少保丘文庄公少时咏之,为人所传诵,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联,撑起炎洲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馀玉笋空中见,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识者知其异日必贵,后竟如其言。
蒋冕琼台诗话》:仲深先生翰林为名学士,在太学为名祭酒,名闻四海。
朝鲜国人见先生张中书使其国诗,用鱼鳖成桥事,叹曰:「自古诗人未有用此者!
」诗云:「玉节煌煌照海东,羡君去意拂晴虹。
凤麟瑞世人争睹,鱼鳖成桥道自通。
天入玄菟低没鹘,江浮鸭绿澹蜚鸿。
兹行喜从文章客,多少豪吟倡相同。
」又先生《送陈修撰使高丽》诗云:海上天风吹节旄,玉堂仙客锦宫袍。
诏颁龙阙恩偏渥,诗到鸡林价倍高。
万仞鳖金浮晓日,一江鸭绿涨秋涛。
远夷未识中原凤,争睹文章五色毛
」又《送淩尚宝使交南》云:「旭日初升万国明,银函玉劄下南溟。
符台自昔瞻卿月,远道于今望使星。
老树古香生桂蠹,乱山残雨带龙腥。
兹行万里真奇绝,好把新诗纪所经。
」 《升庵》:丘文庄公夫人自南海浮江而上,过鄱阳湖,夜梦达官呵拥入舟,曰:吾乃翰林编修戚澜也,昔兴丘先生同官,义不容绝,特报尔三日后有风涛之险,只帆片橹无存,可亟迁于岸。
」夫人惊觉,如其言移止寺中。
末几,江中果有风涛,众舟尽溺。
,夫人白其事于文庄公,公以闻于朝,遣官谕祭,文庄又为文祭之。
有诗纪事曰:「幽显殊途隔死生,九原犹有故人情。
曼卿真作芙蓉主,太白常留翰苑名。
念我冥冥来入梦,哀君恻恻每吞声。
朝回坐对黄封酒,怅叹鸡坛负旧盟。
」 田按: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右副都御史罗公亨信巡抚宣府,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时寇骑日薄城下,亨信卒与总兵杨洪得全孤城。
亨信卒,泰和王公直为作慕志,略不及此。
琼山丘公作《挽罗都御史》诗以补其阙云:「六飞北狩无消息,边城四望狼烟赤。
敌马长驱去复来,何人却建捐边策。
镇朔将军生入关,北门锁钥空馀钚。
强兵健马尽南走,黄尘蔽日天漫漫。
宪臣南海客,手持一剑当门立。
誓与孤城同死生,怒发冲冠气千尺。
车轮生角马驻蹄,居人不动行人归。
叱吒之间楼橹具,金城铁壁汤为池。
云州失守赤城破,健儿蹑足城边过。
老妻稚子尽登陴,公亦援抱雪中坐。
山前山后无数城,此城屹立如巨屏。
敌骑南来资扼塞,王师北出恃屯营。
屏蔽京师功卓伟,漫有长城长万里。
江淮果赖张真源,河朔仅馀颜御史
忧国劳边两宾霜,事成乞骨归故乡。
肘金腰玉者塞路,无人上书讼陈汤
一叶扁舟五湖水,瘴海边头万山里。
折简不通朝贵书,抱膝长吟聊尔尔。
罗浮山崩天坠星,乾坤一夜收英灵。
公兮生死已无愧,边人至今嗟未平。
」《明史》括此诗意为亨信立传。
诗之有关系如此。)
罗玘明 1447 — 1519
维基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是明朝中叶政治人物和学者,成化丁未进士
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见陈学霖《宋明史论丛》(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5页「明朝「国号」的缘起及「火德」问题」。
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
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
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
年少时,他入国子监
祭酒丘浚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
次年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黄佐翰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筵恩赉〉)第966页:「正德元年〔1506〕,开筵,赐宴及白金䌽币有差。
知经筵事者,太师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太常少卿侍读费宏左春坊左庶子侍读毛澄左春坊左谕德侍讲毛纪傅圭右春坊右谕德侍讲蒋冕侍读罗玘,修撰石宝也。」。。
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
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
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鉟诬陷下狱。
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冈州知州刘逊给事中御史庞泮刘绅等諌下锦衣卫狱」。
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
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
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
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党羽。
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
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就可以迫使确实牵涉在内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责他们,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
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
及后罗玘升为侍读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286:「罗玘传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帝深纳焉,秩满进侍读。」。
正德元年(1506年)罗玘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时正值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
但朝政多有微言。
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
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
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
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当时宦官刘瑾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
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
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而常常忧虑国事。
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归隐,从此潜心学问。
他于《红梅》一诗曾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
且学杏花红似锦,暂邀啼鸟到南枝。
」另外,罗玘辞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
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
罗玘坚拒不受,避居溪深山。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发动叛乱。
罗玘虽然抱恙,仍然修书一封声讨宁王,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伐之事。
但是还未成事罗玘便病殁。
其遗体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以上资料根据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整理而成。
罗玘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
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蒋昪明 1450 — 1526
维基
蒋昪(1450年—1526年)字诚之号梅轩广西承宣布政使桂林府全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人,民籍。
成化丁未进士正德年间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成化七年(1471年)广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与其弟蒋冕同登丁未进士,会试第二百四十六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
弘治二年(1489年)广东南海知县
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京监察御史
弘治十七年(1504年)担任汝宁府知府
正德三年(1508年)湖广按察司副使,率部平定当地民变。
正德五年(1510年)升浙江按察使
正德七年(1512年)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次年,改四川左布政使
正德九年(1514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
正德十年(1515年)南京户部左侍郎
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京户部尚书
赠太子少保
吴廷举明 1467 — 1532
维基
吴廷举(1459年—1527年)字献臣号东湖,祖籍嘉鱼广西梧州府苍梧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成化丁未进士
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广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进士,授广东顺德县知县
在任期间阻挡中官乱政,下狱后释放。
十年后,出为四川成都府同知
改任直隶松江府同知
尚书马文升刘大夏举荐,升任广东佥事
总督潘蕃讨平南海、清远诸盗乱。
正德初年,任副使,检举揭发总镇中官潘忠二十罪。
潘忠则诬陷其其他事情,被逮捕入诏狱。
当时刘瑾矫诏,枷之十馀日,几乎死去。
戍守雁门关,随后释放。
杨一清举荐其才,升任江西右参政,在连河击败华林贼乱,先后跟从陈金平定姚源盗乱,再跟从俞谏击退。
当时胡浩三既然接受抚恤后又叛乱,吴廷举前往谕令被逮捕。
三个月后,劝胡浩三后被释放。
胡浩三果然杀其兄胡浩二,贼军内乱。
官军趁胜追击获胜。
吴廷举副使李梦阳不协,上奏李梦阳侵官,因乞休未批准,坐停一年俸禄。
起用为广东右布政使,再次辅佐陈金平定府江贼乱。
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赈灾湖广饥荒,再次出巡湖南定诸夷疆地。
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谋,其上疏江西军政六事,设防备方略
明世宗即位,召吴廷举工部右侍郎,随即改兵部右侍郎
上疏诋毁陆完王琼梁储少傅蒋冕,而自以为己昔居宪职无一言,乞罢黜以儆幸位。
当时陆完已经得罪,王琼梁储已经罢免,吴廷举借以诋毁蒋冕蒋冕遂求罢。
明世宗则降吴廷举南京工部侍郎,而挽留蒋冕
嘉靖元年吴廷举乞休。
南京户部右侍郎,迁右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
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定,吴廷举揣测世宗心意而奏定称本生考。
给事中张原刘祺因此交劾弹劾他,世宗没有批报。
再改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辞不拜,称疾乞休。
嘉靖七年卒,享年六十九,总督姚镆治其丧。
隆庆年间追谥清惠
费宏明 1468 — 1535
维基
费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又号鹅湖晚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县横林(今河口镇柴家村)人,祖籍湖广永兴(今湖北阳新)状元
成化十六年(1480年)广信府童子试文元
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江西乡举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状元,年仅十九岁,为翰林院修撰,成为明代最年轻的状元翰林八月,参修《宪宗实录》,进左赞善直讲东宫,进左谕德
明武宗继位后,升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充日讲官
正德二年(1507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后转为左侍郎
正德五年(1510年)礼部尚书次年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进为户部尚书
宁王朱宸濠蓄意谋反,对费宏“以䌽币珍玩”相馈赠,费宏拒绝,道:“闻宁王辇金入,谋复护卫,若听他所为,我江西人必无噍类,我在阁一日,必不允行。
”遭攻讦,被迫辞归。
明世宗即位后,重新起用,加少保,进入内阁,与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一同辅政、帮助革除武宗弊政。
杨廷和辞职后,费宏担任首辅,加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大礼议中,其为张璁桂萼所陷害,嘉靖六年(1527年)二次致仕。
嘉靖十四年(1535年)再度复官,世宗赐“旧辅元臣”银章。
不久即卒,赠太保谥文宪
著有《费文宪集选要》等。
马明衡
维基
马明衡字子莘子萃),号师山福建承宣布政使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县)人。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福建乡试第七名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三甲105名进士,任太常博士
嘉靖三年(1524年),授湖广道监察御史
当时恰逢昭圣皇太后生辰,有旨免命妇朝贺。
朱浙马明衡上疏反对。
因为当时明世宗给予尊生母为太后,而两人奏摺违背旨意。
遂以离间宫闱,归过于上,下诏狱拷讯。
侍郎何孟春御史萧一中论救,均不被听从。
御史陈逅季本员外郎林应骢继续上谏明世宗更怒,一并将数人下诏狱并谪边。
当时明世宗欲杀死朱浙马明衡两人,内阁大臣蒋冕称道:“陛下有之治,奈何还有杀死谏臣之名。
”久之,明世宗稍微解气,遂欲戍之。
蒋冕继续请奏,并为之哭泣。
于是改为杖刑八十,除名为民,两人遂废。
廷臣虽多有论荐,不复召用。
明史将马明衡字载为“子萃”,经考证系记载错误。
朱浙明 1486 — 1552
维基
朱浙(1486年—1552年)字必东号损岩损岩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
正德十一年(1516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
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会试一百二十九名,二甲四十八名进士
嘉靖三年,授湖广道监察御史
当时恰逢昭圣皇太后生辰,有旨免命妇朝贺。
朱浙马明衡上疏反对。
因为当时明世宗给予尊生母为太后,而两人奏摺违背旨意。
遂以离间宫闱,归过于上,下诏狱拷讯。
侍郎何孟春御史萧一中论救,均未成。
御史陈逅季本员外郎林应骢继续上谏明世宗更怒,一并将数人下诏狱并谪边。
当时明世宗欲杀死朱浙马明衡两人,内阁大臣蒋冕称道:“陛下有之治,奈何还有杀死谏臣之名。
”久之,明世宗稍微解气,遂欲戍之。
蒋冕继续请奏,并为之哭泣。
于是改为杖刑八十,除名为民,两人遂废。
廷臣虽多有论荐,不复召用。
朱浙家居三十年去世。
杨慎明 1488 — 1559
维基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庵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滇南戍史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明朝官员、作家。
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年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
大礼议事件中,因率领百官在左顺门求世宗改变皇考,而遭贬云南,终老于戍地,一生未获赦免。
后追赠光禄少卿谥号文宪
现今成都市新都区仍存有其私家园林升庵桂湖以及杨慎家族墓地,昆明城西山之麓、滇池之畔有升庵
杨慎解缙徐渭合称“明朝三才子”。
杨慎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京师
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
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过秦论》,众人皆惊。
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
正德二年(1507年)杨慎中式丁卯四川乡试第三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高中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得到蒋冕费宏赞赏。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起用任经筵讲官,并经常讲述《舜典》。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爆发,杨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于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
十日后,杨慎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
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明世宗明 1507 — 1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1567 【介绍】: 即朱厚熜
明朝皇帝。
宪宗孙,兴献王朱祐□子。
正德十六年,因大臣议,以武宗从弟身份入继帝位。
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后议兴献王尊称。
群臣据礼教,谓当以孝宗为“皇考”,称本生父为叔。
帝怒,谓父母不可更易。
进士张璁迎合帝意,上疏请加兴献尊号,于是“大礼议”起。
元年三年,初则勉从众意,称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后,不加“皇”字;终则尊为皇考。
首辅杨廷和蒋冕毛纪先后因而罢去,廷臣下狱者一百数十人,廷杖致死者十七人。
张璁桂萼等由此进用。
以后余波不息,助长报复奔竞之风,朝政益紊。
帝又欲服药求仙,中叶以后,用事之臣皆以“青词”(醮祀时告神之文)得信用,严嵩嘉靖二十一年入阁,二十三年为首辅,至四十一年始罢,以一人而系二十余年之朝局。
辅臣如夏言敢言者如杨继盛皆遭杀害。
鞑靼俺答兵临京师城下,东南倭患严重。
严氏败后,帝仍深居西苑,专事斋醮,终以服金石药中毒,卒于四十五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