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新罗末海印寺住持。
新罗末僧统希朗。任持此寺。得华岩神众三昧。时我太祖。与百济王子目光战。月光保美崇山。食足兵强。且敌如神。太祖力不能制。入于海印寺。师事朗公。师遣勇敌大军助之。月光见金甲满空。知其神兵。惧而乃降。太祖由是敬重奉事。纳田加五百结。重新其旧(海印寺古籍)。
简介
王隆(?—897年)高丽王朝太祖王建的父亲,初名王隆建,字文明,庙号世祖,谥号威武大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成都人。昭宗大顺中为内外都指挥使、眉州刺史。性仁恕,所全活数千人。二女皆为前蜀太祖王建所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甄萱。新罗尚州加恩县人。本姓李。初为裨将。啸聚亡命。袭武珍州。自称后百济王。后唐同光八年。入都城弑新罗主。立主族弟金傅为王。后为子神剑幽于金山佛宇。乘间奔高丽。高丽王待以殊礼。号为尚父。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武 | 惠宗 | 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 | 943年—945年 |
简介
字承乾,高丽太祖王建的长子,母为庄和王后吴氏。生于罗州(今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市)。天授四年(921年)成为正胤(太子),尊礼师傅,善待宾客。从征后百济,居功第一。天福八年(943年)即位。开运二年(945年)九月十五日薨于开京重光殿,庙号惠宗(一作太宗),葬于顺陵,累谥“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海邻。太祖建国,拜迭剌部夷离堇。善驰射,尤精于医。帝患心痛,迭里特施针后,呕出瘀血,痛止。后以参与叛乱被杀。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尧 | 定宗 | 至德章敬正肃令仁简敬庄元文明大王 | 946年—949年 |
简介
字义天,生于开京,是高丽太祖王建第三子,母为神明太后刘氏。945年通过政变继位,949年病重并传位于胞弟王昭,旋薨。庙号定宗,谥号文明,葬于安陵。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昭 | 光宗 | 弘道宣烈平世肃宪懿孝康惠大成大王 | 949年—975年 |
简介
字日华,高丽王朝第四任君主(949年—975年在位)。他是高丽太祖王建第四子、高丽惠宗王武、高丽定宗王尧之弟。乾祐二年(949年)受禅即位,广顺三年(953年)被后周册封为高丽国王。他在位时致力于强化王权,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并使用独立的年号,甚至可能自称皇帝。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同时崇尚佛教,创建归法寺等多处庙宇。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葬于宪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
【介绍】:
宋僧。天竺摩伽陀国人。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太祖建隆六年召见,赐紫衣师号,入译经传法院。太宗雍熙二年改名法贤。真宗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卒谥玄觉法师。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法天,一曰法贤,中天竺摩伽陀国人。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州牧王龟从润色之,献阙下。太祖建隆六年八月,召见赐紫。初兴译事,诏童子五十人习梵书。法天所译,《大方等总持宝光明经》五卷,《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二纸馀,《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七纸馀,《佛说圣曜母陀罗经》三纸半,《圣无能胜金刚大陀罗尼经》三纸半,《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五纸,《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三纸馀,《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一纸半,《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六纸馀,《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一纸弱,《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五纸,《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七纸,《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二纸强,《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二卷,《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佛说金刚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六纸馀,《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经》二卷,《大寒林圣拿罗陀罗尼经》四纸馀,《最胜佛顶陀罗尼经》二纸强,《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二卷,《七佛赞呗伽陀》二纸强,《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弱,《犍椎梵赞》七纸半,《佛说长者施报经》六纸馀,《佛说七佛经》一卷,《毗婆尼佛经》二卷,《佛说大三摩惹经》四纸半,《妙法圣念处经》八卷,《佛说分别缘生经》一纸馀,《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三纸馀,《佛说诸形有为经》一纸强,《佛说目莲所问经》二纸弱,《佛说苾刍五法经》四纸馀,《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二纸半,《菩提心观释》二纸馀,《佛一百八名赞》二纸馀,《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七纸弱,《六道伽陀经》五纸。综上所译,都四十四种,大小百一十九纸,成帙者三十五卷,其所敷者博,而功亦勤矣。自太祖以来,迄于真宗,四十馀年中,累承恩锡,赐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号曰“传教大师”。太宗雍熙二年,帝览新译经已,改其名曰法贤。盖天、贤皆译音,本叠韵也。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今大藏载法贤所译经共六十馀部,中有《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共二十五品,首列圣教序。以咸平四年五月示寂。谥玄觉法师,敕送终,如慧辨礼。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伷 | 景宗 | 至仁成穆明惠顺熙靖孝恭懿献和大王 | 975年—981年 |
简介
王胄(955年—981年),高丽王朝第五任君主(975年—981年在位)。字长民,父为高丽光宗王昭,母为大穆王后皇甫氏。965年被立为太子,975年即位后平反冤狱,推行田柴科制,但沉湎享乐,在位六年即病重,禅位于堂弟王治,旋薨。庙号景宗,谥号献和,葬于荣陵。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治 | 成宗 | 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 | 981年—997年 |
简介
王治(960年—997年),字温古,高丽王朝第六任君主(981年—997年在位)。他是高丽太祖王建之孙,戴宗王旭次子,早年受封开宁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继承堂兄景宗王胄之位,被宋朝册封为高丽国王。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诵 | 穆宗、愍宗 | 孝思威惠克英靖恭宣让大王、宣灵大王 | 997年—1009年 |
简介
王诵(980年—1009年),字孝伸,高丽王朝第七任君主(997年—1009年在位)。他是高丽景宗王胄之子,母亲是献哀王后(千秋太后)皇甫氏。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询 | 显宗 | 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 | 1010年—1031年 |
简介
王询(992年—1031年),字安世,高丽王朝第八任君主(1009年—1031年在位)。他的父亲是高丽太祖的儿子王郁(高丽安宗),母亲是高丽太祖的孙女献贞王后皇甫氏(孝肃王后)。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钦 | 德宗 | 宣孝刚明光庄敬康大王 | 1031年—1034年 |
简介
王钦(1016年—1034年),字元良,高丽王朝第九任君主(1031年—1034年在位)。死后庙号德宗,谥号敬康,葬于肃陵。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亨 | 靖宗 | 弘孝安懿康献英烈文敬容惠大王 | 1035年—1046年 |
简介
王亨(1018年—1046年),字申照,高丽王朝第十任君主(1034年—1046年在位)。死后庙号靖宗,谥号容惠,葬于周陵。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勋 | 顺宗 | 英明靖宪宣惠大王 | 1083年—1083年 |
简介
王勋(1047年—1083年),高丽王朝第12任君主(1083年在位)。初名炰,字义恭。他是高丽文宗的长子,1054年被册封为王太子。1083年即位,在位三月而薨,死后庙号顺宗,谥号宣惠,葬于成陵。
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颙 | 肃宗 | 文惠康正明孝大王 | 1095年—1105年 |
简介
王颙(1054年—1105年),高丽王朝第15任君主(1095年—1105年在位)。字天常,原名熙,1101年因避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而改名颙。他是高丽文宗之子,高丽顺宗、高丽宣宗之弟,早年受封鸡林侯,后升为鸡林公,1095年消灭外戚李资义之势力,并接受侄儿高丽献宗之禅让而成为高丽国王。任内营建南京(今韩国首尔),铸造货币,晚年与完颜部女真交恶,用兵失利后设立“别武班”,强化军力。死后庙号肃宗,谥号明孝,葬于英陵。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王俣 | 睿宗 | 明烈齐顺文孝大王 | 1105年—1122年 |
简介
王俣(1079年—1122年),高丽王朝第16任君主(1105年—1122年在位)。字世民,是高丽肃宗之子,1100年被立为王太子,1105年继承王位,1108年获辽朝册封为高丽国王。即位两年后派尹瓘、吴延宠征伐女真,修筑东北九城,先胜后败,1109年将九城归还女真。后在辽金战争期间拖延辽朝的出兵援助要求,并趁机夺取保州,改 名义州,使高丽疆域抵达鸭绿江。任内还强化对宋邦交,从宋朝引进道教,建立道观福源宫。王俣以崇儒好文著称,他改革学校制度,自己也热衷文学创作,有《睿宗唱和集》刊行于世(今亡佚)。死后庙号睿宗,谥号文孝,葬于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