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羽元末明初 1333 — 1385
字来仪浔阳人,徙于吴。
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
洪武初,徵至,应对不称旨,放还。
再徵授太常司丞,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自知不免,投龙江死。
有《静居》六卷。
(《书史会要》:张羽喜临《兰亭帖》。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张来仪不独能诗,兼亦善画。
曾临高房山小幅,感而作歌,有云,「我纵有心嗟欲老。
」又云:「乾坤浩荡江湖阔,纵我执笔嗟何从?
」盖深心于是者。
(《画史会要》:张静居画法米氏父子,笔意最妙。
亦喜高房山,曾临其小幅山水,有「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气郁郁如游龙」之句。
《国雅》:张司丞来仪体裁精密,情喻幽深,颇似钱、郎。
其《送僧还日本》云:「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
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
咒水归龙钵,翻经避浪船。
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
」字字沈著。
至《游山寺》句有:「松老知僧腊,禅空悟佛心。
」或讥其剽窃韩翃「僧腊」「禅心」语也。
子卿有「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有「落月照屋梁,犹疑见颔色」,不以为病,今来仪用「老知」「空悟」虚字转妙。
余近《题南林禅院》亦云:「门前流水经行意,湖上青山宴坐心。
」寓目得句,偶与此合,岂有意述古耶?
田按:来仪榜所居曰「静者层」,因以名集。
高季迪有《静者层记》云:「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
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层静矣。
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誇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
子谓其静者乎?
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
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
子谓其非静者乎?
季迪此言庶几知退者,而卒与祸会,亦所遭之不幸也。
来仪《送季迪赴台》诗云:「天网讵恢恢,康庄遍榛菅。
」读之良可悲矣!
来仪五古可肩随孟载,七古奔轶绝尘,超孟载而上之,特方之季迪尚非其伦,如纠髯客见太原公子,未堪并驱中原。)
周南老元末明初 ? — 1529
南,一名南老字正道吴人
元季江浙行省照磨
明初徵诣太常议《》,《》成发临安居住,放还。
有《姑苏杂咏》、《拙逸斋稿》。
(《西湖竹枝集》:周正道才性清赡,刻意读书,所交皆一时名公卿,其为诗文,尤有法度。
田按:明初高季迪有《姑苏杂咏》,王仲光有《吴下古迹诗》,周正道亦有《姑苏杂咏》。
陆子馀季迪诗后谓正道季迪颇肆诋訾,可谓不自量。
正道尝与杨铁崖倪元镇诸人游,称为好事。
元镇每入城访正道,必先使人投剌。
正道礼遇特厚,凡燕室柱础之间,先洗涤然后延坐。
元镇常主其家,为作著色山水。
李竹懒常见之,诧为云岚霞霭,尤极鲜丽。
所写松皆枯毫渴笔,就意为之,而天趣溢出。
正道题云:「云林小景著色者甚少,尝客寒齐,间作一二,观其绘染,深得古法,殊不易也。
元镇画,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俗,若著色山水尤百不得一二也。
正道牧斋评为庸劣,诋訾过甚。
余甄录数诗,亦殊不堕恶趣也。)
张志远
志远字叔明嘉兴人
竹屿吟稿,隐于市廛。
诗为李九疑太仆所赏。
李肇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会嘉号珂雪又号醉鸥爽溪钓士
李日华子。
后为僧,法名常莹,住超果寺
精画理,善山水,与赵左齐名,气息浑古,风韵静穆。
工诗。
有《写山楼》、《梦余诸草》等。
肇亨字会嘉号珂雪九疑先生子。
扫庵同主鸳社。
工诗,能绘事,有率圃吟稿、琴言阁新咏。
所作如秋涧流泉,虽波涛不兴,亦自清泠可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会嘉太仆日华子。
有写山楼、率圃梦馀诸草。
沈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天鹿号荑庵
少孤,由母胡氏教读。
及长,博通群籍。
值明季世,弃举业,无进取志。
时与陈继儒李日华诸名儒以诗酒还往。
工诗文,尤邃于词。
有《籁阁词笺》、《琴啸轩乐府》、《南都游草》、《九峰游草》、《吴门杂咏》、《荑庵文集》。
张四维明 1526 — 1586
维基
张四维(1526年—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或作凤盘
山西蒲州平阳(今属山西省临汾市)人。
嘉靖癸丑进士万历时接替张居正,任内阁首辅。
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世家,为蒲州豪贾。
十五岁举秀才,名列优等,学政甚奇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高中山西乡试第二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翰林院编修
隆庆元年(1567年),因分摹《永乐大典》有功,升右春坊右中允,充任经筵日讲官,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有“真博物君子”之誉,为内阁首辅高拱所器重。
隆庆三年(1569年)高拱提拔其为翰林院学士,再升吏部右侍郎
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蒙古可汗俺答之孙汉那吉归降朝廷,朝议纷纷,四维力挺高拱张居正,促成「俺答封贡」。
升为吏部左侍郎,以疾乞归。
万历二年(1574年)复原官,仍掌詹事府事,充任《世宗实录》副总裁
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引荐,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赞机务。
万历六年(1578年)春,主持神宗婚礼,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最初在内阁时,张四维多曲从张居正,逐渐不堪忍受,拟旨不尽如居正之意,于是张居正逐渐渐恶张四维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张四维代为首辅,一反张居正的改革措施,缓和矛盾,收拢人心,随即拟旨宣布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籍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
累官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万历十一年四月张四维因父丧而回乡守孝,临行前向神宗进言道「臣行能薄劣,日侍左右无所裨益。
今当远离,伏望皇上法祖,孝亲,讲学,勤政,清心,寡欲,惜财,爱民,日慎一日,保终如始。
臣不胜惓惓犬马至愿」。
以父丧离职,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月,服丧将满,病殁于家。
神宗辍一日视朝,卒谥文毅
陈懋仁
懋仁字无功别号藕居士嘉兴人
万历中掾吏泉州经历。
好读书,老而不倦,尤喜摘抉隐义,网罗旧闻。
如文章缘起、庶物异名疏、异鱼赞注、寿者传、年号韵编,皆考古者所宝。
诗文有石经堂集、尘栖稿。
其诗耽为缕划,意致纤巧,佳者颇似皮陆
然性长厚,无露才扬已之意。
李九疑谓得交无功,后益薄桑民怿王稚钦之为人。
项鼎铉明 1574 — 1619
维基
项鼎铉(1574年—1619年)字孟璜初字稚玉号扈虚
秀水县(今浙江嘉兴)人。
项鼎铉生于书香世家,“诗文雄奇,时人无与抗手”,娶沈德符之妹沈瑶华为妻。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选庶吉士,因“中飞语”去官,于是不再出仕。
李日华好友,二人交往频繁,项鼎铉在李氏生前就曾拜读过《水轩日记》。
曾购得《苏轼庐山宝书》,惜毁于大火。
万历四十七年(1619)项鼎铉卒。
著有《呼桓日记》。
王惟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祥符人字损仲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潍县知县,迁兵部职方主事
三十年,坐事削籍。
家居二十年。
光宗立,起光禄寺丞
天启初三迁大理少卿,累官工部右侍郎
遭阉党诬陷,落职闲住。
生平淡泊处世,好书画古玩,不惜典衣举息购置。
以家居多暇,得尽读经史百家之书,天启间董其昌并称博物君子
但口多微词,评骘艺文,排击道学,机锋百出,人不能堪。
有《王损仲集》。
李琪枝明末 162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2—?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云连号奇峰
李日华孙,李肇亨子。
诸生
工画墨梅墨竹、山水,笔墨简淡,姿态秀逸,与太仓王氏鼎足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