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成基命明 1559 — 1635
维基
成基命(1559年—1635年)字靖之号毖予直隶大名人
官至内阁首辅。
为官清廉,有“清白相公”之称。
成基命长身玉立,为诸生时,与高阳孙承宗齐名。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选庶吉士
历任司经局洗马国子监司业等职,升礼部右侍郎太子宾客,改掌南京翰林院
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因其为杨涟的同门,迫使其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吏部左侍郎
次年恰逢己巳之变,京师戒严,成基命上疏请求起用孙承宗再次任为枢辅,并消除争议,得到明毅宗嘉许。
后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辅政。
庶吉士金声推荐僧将申甫,明毅宗命其视察,其上言该部队不可用,后果也正如此。
袁崇焕祖大寿戍京时,发生满桂的“关宁军箭射事件”(即当时满桂带军攻击后金军主力,并在北京城外与金军拼杀溃败后,向关宁军(袁崇焕部队)靠拢,却遭到友军箭射。
满桂身中五箭,其中三支贯体,箭上有关宁军标记)。
思宗逮捕了袁崇焕祖大寿在一旁双腿颤抖。
成基命于是叩首请帝慎重,但帝未许。
祖大寿回营后即带兵东逃,思宗非常忧虑。
成基命于是提出由袁崇焕写信召回,后在孙承宗协力下稳住军心。
但在召对中,基命提出施政从缓,却与思宗想法相左。
工部主事李逢申成基命欲脱逃袁崇焕的罪行,李逢申反被降职。
韩爌李标相继离职后,崇祯三年(1630年)成基命成为过渡首辅,与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主持内阁
之后,温体仁吴宗达也进入内阁
后来在商议袁崇焕事时,恰逢成基命得病,锦衣卫张道浚工部主事陆澄源等上疏指责其在袁案中委卸避事,有牵入迹象。
成基命自感大势已去,当年辞职。
崇祯帝挽留,成基命连续上疏三次请辞离任。
崇祯八年成基命于家中去世。
少保谥号文穆
葬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南关
陈于廷明末 1566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35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孟谔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历知光山唐山秀水三县,征授御史
甫拜命,即论救给事中汪若霖,诋大学士朱赓甚力。
又劾中官潘相谋督湖口税事,谓其虐民。
泰昌时吏部左侍郎,忤魏忠贤,与杨涟等同削职归。
崇祯初起官,与首辅周延儒同乡,而无所附丽;与温体仁亦不合,遂以所援引不当帝意,削籍归,卒。
有《定轩存稿》。
钱象坤明末清初 1569 — 1640
维基
钱象坤1569年8月12日—1640年《登科录》记载的是「官年」,或和真实年龄有落差。
),字弘载号麟武浙江会稽县籍,山阴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浙江乡试二十九名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
天启年间任礼部右侍郎太子宾客,后又为南京礼部尚书,后因被魏忠贤指为缪昌期党,落职閒住。
崇祯元年(1628年)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
崇祯二年(1629年)冬都城被兵围,条陈禦敌三策。
奉命登陴分守,祁寒不懈。
崇祯帝感知,遂与何如宠并相。
崇祯三年(1630年)温体仁入,为钱象坤门生,钱象坤让位而居其下。
后累加少保,进武英殿
此时翰林有所谓“四钱”,即钱象坤钱龙锡钱谦益钱士升,皆负有身望。
后来他的学生温体仁为首辅,钱象坤都没有前去依附。
崇祯四年(1631年)其学生兵部尚书梁廷栋御史水佳胤互斗,所以遭周延儒所恶。
钱象坤为了避祸,特上五疏引疾去职,后家居十年,无病而卒。
太保谥文贞
王洽明末 ? — 16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临邑人字和仲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等县,有廉能名。
吏部稽勋主事考功文选郎中,注意搜罗贤才。
魏忠贤专政,被斥。
崇祯初兵部尚书,会清兵入关,阁臣周延儒言其疏于防御,调度乖张,下狱瘐死。
维基
王洽(?
—1630年),字和仲(涵仲),号葱岳山东临邑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书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历任东光任丘长垣知县
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司郎中
天启初,迁太常寺少卿
天启三年冬1624年初),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因赈灾时私自先开启官仓,受魏忠贤陷害,夺职閒住。
崇祯元年(1628年)王洽复职,任工部右侍郎
二年擢升任兵部尚书
王洽上疏陈述十条;严责帅、修武备、核实兵、衡将材、核欺蔽、惩睃削、勤训练、厘积蠹、举异才、弭盗贼。
王洽提出重建屯田制,“祖宗养兵百万,不费朝廷一钱,屯田是也。
辽东永平天津、登、莱沿海荒地,及宝坻香河丰润玉田三河顺义诸县闲田百万顷……乞敕诸道监司,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军食无缺。
崇祯二年(1629年)己巳之变,十月二十七日,清兵攻陷大安口京城告急。
王洽急征全国十路兵马驰援京师
十一月初十督师袁崇焕巡抚解经传、总兵祖大寿等十路兵马先后赶到,却无法阻挡住清兵,崇祯大怒。
礼部侍郎周延儒检讨项煜乘机诬陷王洽入狱。
崇祯三年(1630年)四月王洽病死狱中。
明史》有传。
南居仁
维基
南居仁(16世纪—17世纪),字思敦号中干,陕西西安府华州渭南县人
南居仁万历八年进士南企仲的次子,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获授庶吉士五年(1625年)编修,与周延儒充任实录纂修官
其后南居仁历任中允谕德国子监祭酒河南失守,他上疏慎选师儒、发明节义,在召对时直陈其事。
升任詹事府詹事后仍管国子监事、并侍经筵,死后追赠礼部侍郎
南居仁待人孝友恭敬,有事会扶危济困,人们都附归仁义。
温体仁明末清初 1573 — 1638
维基
温体仁(1573年—1638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县(今湖州市)南浔辑里村人,进士出身
崇祯年间担任内阁首辅。
崇祯朝阁员五十人,唯温体仁最久。
崇祯十年免职。
卒谥文忠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温体仁中式浙江乡试第五名举人,时年二十四,补博士弟子员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进士,选庶吉士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翰林院编修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
天启二年(1622年)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次年回部任左侍郎
天启七年(1627年)南京礼部尚书
崇祯三年(1630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崇祯五年(1632年)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进武英殿
史载体仁辅政数年,念朝士多与为怨,不敢恣肆,用廉谨自结于上,苞苴不入门。
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两人在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之初选择阁辅时,以钱谦益收贿名义打击钱谦益,并且全力打击钱谦益同党,而被不爱党争的朱由检信任,崇祯元年(1628年)便与周延儒入阁并出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而后来温体仁又排挤周延儒,并出任阁辅。
温体仁善于利用朱由检的个性而当政八年,并得到朱的恩礼优渥,而且也以为温体仁是个不组党羽的孤立之士;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同僚或者因病亡离职,或者被其他原因免职),引发朝臣的不满与批评;崇祯十年(1637年)刘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温体仁的十二大罪,而最后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向朱告密,指称温体仁自有党羽,朱大惊说“体仁有党”,最后免除温体仁的阁辅之职。
崇祯十年(1637年)六月,一日温体仁正在吃饭。
忽有太监传旨,令削去温体仁官职。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温体仁病故乌程家中。
明史》有传。
王志道明末 1574 — 1646
维基
王志道(1574年—1646年)字而宏号东里福建漳浦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癸丑进士,除丹阳知县
天启元年(1621年),擢任礼科给事中天启二年九月兵科右给事中,因议“三案”被高攀龙所驳,疏请终养归。
其后附魏忠贤,以病请告,天启五年召擢太常寺少卿,以外艰不至。
服阕,升通政使司右通政,寻转左通政,皆不赴,凡三晋秩,俱未尝一履任。
志道虽为忠贤所引,然不屑附丽,故后穷治党与,訾议不及。
崇祯元年,以原任左通政召用,送赴阙,中途闻朝议未定,有谓升职既不赴,宜以原左给事中用;有谓既有升职,自宜以通政起用,遂移疾,值京察,自陈升职未赴不职求罢,有旨准出缺在籍调理。
明年夏,召为大理右少卿,再迁左副都御史,修撰陈于泰疏陈时弊,宣府监视中官王坤力诋之,侵及首辅周延儒志道上言弹劾,帝怒责回奏,志道反覆奏辨,帝益怒,御文华殿召对廷诘,辅臣周延儒亦为引咎申解,乃命志道退,竟削籍归。
志道癸亥终养,至是凡九载家居,在朝仅两载耳。
出辄多所建白,而国运既蹙,垂迫矣。
南都时,起户部右侍郎明年吏部唐王立,仍故官,进左侍郎,再疏辞老病致仕归。
丙戌四月卒于家,年七十三。
陈一教
维基
陈一教字涧云
明代政治人物,南直隶宜兴人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顺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
万历四十一年广东参议广东潮州提学副使四十三年六月升浙江右参政四十六年考察降调。
天启元年起补山西右参政二年拾遗去职。
秦翼明友好。
有子陈于泰陈于鼎
陈于泰周延儒之姻亲,因家奴仗势欺人,崇祯六年,激起宜兴民变。
祁彪佳惩恶奴罪以平众怒。
戴澳明末清初 1576 — 1642
维基
戴澳(1576年—1642年)字有斐号斐君浙江宁波府奉化县人
自幼嗜学,不事生产,为青衿寓情觞咏,落笔千言立就。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归侍色养,经年乃出,授工部虞衡司主事,迁员外郎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朗识精鉴,所储夹囊皆当世伟人。
甫署选而名卿硕抱,一时涌出,识者快之。
旋以稽勋郎中给假告归,杖履芒鞋,寻峦问壑,见者不知其为贵人
未几,逆珰魏忠贤专政,举朝若沸,殄瘁之惨,宇宙为空,然后知其超然知几也。
家居十二年,权珰授首,遂复出,转考功郎中,受事甫三月,又以直道忤乌程温体仁)、阳羡周延儒)二相,即拂衣出都门,太宰李公长庚三疏留之,不报,举朝皆为扼腕。
旋起南铨,转尚宝司丞崇祯十二年六月再转大理寺右寺丞七月顺天府,其子依仗父势不输赋税,被知县胡梦泰逮治,其子走京师,怂恿戴澳弹劾胡梦泰十三年五月适因星变,戴澳遂陈言天下不治,是由守令贪污,崇祯帝让他指实,梦泰无可劾,乃以嘉兴推官文德翼平遥知县王凝命实之。
给事中沈迅为两人诉枉,发隐情。
被下锦衣卫诏狱,革职除名。
遂悦然归,通仕籍者三十年,在朝每不数月,屡仕屡黜,直道固然。
归里年余,忧时岌岌,遂感愤以卒,年六十七。
朝议以边抚起之,咸惜未竟其用。
著有《丰干集》行于世。
宅在县北一十里万家河。
奉化县“钱粮共二万余,戴氏居其半”,其后因贪腐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入锦衣狱。
黄昌
维基
黄昌(16世纪—17世纪),字百遂号凤岐又号了袁四川成都府仁寿县人
黄昌友爱宗族,将祖业让给弟弟,为贫穷族人代理婚嫁事宜;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
获授光化县知县,调江陵知县,任内老成持重,认真丈量惠王藩田;同时他学识卓著,文章得士子心意,很快升为南京山西道御史,弹劾温体仁周延儒被敬重,亦因此遭罢官回乡。
李懋芳明末清初 ? — 1637
维基
李懋芳(?
—1637年),字国华号玉完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授扬州府兴化县知县,弭盗锄奸,洁己守正
有黠胥进金,叱之胆裂。
场民某以女私人,自焚其庐,觅他尸投烬,以女死诳婿。
懋芳烛其奸,叱捕密侦,获女于所私家,邑颂神明。
岁大旱,飞蝗蔽天,懋芳潜祷,甘霖如注,蝗悉赴水,民乐有秋。
六载奏最,天启二年考选,擢福建道御史
值内艰旋里,五年十二月服阕入都,复除山东道御史,疏论枢辅孙承宗糜费金钱,当关碌碌无一奇策,力求卸担,未奉明旨召还而擅离信地,中外惊疑。
又弹劾总兵马世龙亓诗教太常寺少卿赵兴邦
点差巡青,值魏珰焰张,青厂灾,珰为麾救,廷臣皆称厂臣功,懋芳独归福主上,不及珰一字。
后差苏松,督学吴中,搜罗名宿,靡遗乡会,得人特盛。
周延儒擅权,抗疏论其植党营私,蠹政害民,周胆悸,出懋芳南京刷卷,寻擢廷尉,狱多平反。
会流寇告警,崇祯八年,命代朱大典巡抚山东,护漕整旅,累建奇功。
适雨雹报灾,疏内有小人害君子句,又忤温体仁,劾去之,出其党颜继祖代抚。
廷议懋芳去留系东省存亡,交章推荐,会事迫不果覆。
逾年,懋芳卒于家。
吴钟峦明末 1577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7—1651 【介绍】: 常州府武进人字峦稚一字峻伯又字稚山学者称霞舟先生
顾宪成高攀龙弟子,为心性之学。
年未三十,已有声望。
屡应科举不售。
崇祯七年进士,年已五十八。
长兴知县,以拙于催科,被削籍。
周延儒再相,招之不起。
十四年绍兴府照磨,升桂林府推官
福王立,授礼部主事
未上而南都亡。
隆武帝以原官招之,迁员外郎
既而闽中又亡。
遁迹海滨。
鲁监国以为礼部尚书
从至浙江,退普陀山
舟山兵溃,渡海入昌国卫孔庙,自焚死。
有《十愿斋文集》、《周易卦说》、《霞舟语录》。
晏清南明 1578 — 1650
维基
晏清(1578年—1650年)字玄洲一字泰征,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湖广承宣布政使黄冈县人
晏清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
芜湖知县,有清廉的名声;改吴江知县芜湖民请他留任。
吴江吏来迎接,在路上相争,不得行,再宿乃去。
吴江水涝,他为民请命,擢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启年间魏忠贤请封其从子魏良臣为伯爵;晏清阻止。
吏部尚书周应秋晏清籍。
崇祯初年,以原官起用。
崇祯九年(1636年)张献忠骚扰蕲州黄州,焚黄冈县枫香桥一带;文学邓云程兜甲执铁鞭,率乡兵数千格斗退敌。
张献忠黄冈县白杨山,县民被杀六、七万人;晏清率父老向湖广巡抚王梦尹请兵,王梦尹不应。
晏清验封司郎中周延儒勾结太监王化民入吏部,奏转任晏清广东盐法道佥事
弘光元年(1645年)晏清任尚宝司卿隆武二年(1646年)晏清太仆寺卿:但都没有赴任。
当时江州黄州已经沦陷至满清。
朱由榔即位,擢升他为吏部左侍郎,辞官不至。
李成栋广东晏清避地浔南。
永历帝南宁,擢升为吏部尚书
吴贞毓主事吏部侍郎,诋毁晏清
晏清方端士所重,吴贞毓没有什么作为。
永历四年(1650年)吴贞毓户部尚书,与王化澄一起陷害晏清晏清辞官;皇帝不许。
诏狱兴起,晏清进谏,皇帝不听;于是移病不起,拜表即行。
浔州不久病卒,年七十三岁。
尹明翼明 1579 — 1636
维基
尹明翼(1579年—1636年)字美邻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广东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进士,授河南汝宁府推官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主持浙江乡试,所取士马嘉植等以文章节义显。
时权珰李实气焰张甚,明翼疾驰,弗与见。
随即行汝宁知府事,不为魏忠贤建生祠,几为阉党所害。
崇祯三年庚午再较豫闱,咸称得士。
四年辛未(1631年),擢为南京山东道监察御史,上时政缺失一疏,直纠周延儒权奸误国,被严旨切责,又陈时弊,切中要害。
六年(1633年),出为河南府知府流寇横行,明翼核饷蒐卒,力为捍御,贼退去,当事方录其功。
八年(1635年),因母去世而返乡守制,次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陈赞化
维基
陈赞化(16世纪—17世纪),号金铉山东东昌府濮州朝城县人
陈赞化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举人天启二年(1616年)进士,获授太湖知县
县内突然有一只猪跟随他,不能驱逐,于是派人跟从猪只,就发现一具尸体,调查后将真凶伏法;之后调任桐城,适逢魏忠贤抄查左光斗家宅,他毅然对抗,不久魏珰败亡,县民上告朝廷,让他升任礼科给事中
崇祯六年(1633年)温体仁授意陈赞化弹劾首辅周延儒招权纳贿、亲近武官李元功借势逼人,又揭发周延儒私下称崇祯帝为「羲皇上人」;李元功因此被锦衣卫缉拿入狱,周延儒就称病归乡。
事后,他升任太常少卿,历任通政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不久去世,追赠左都御史,入祀乡贤祠。
吴彦芳
维基
吴彦芳,榜名吴彦方字延祖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民籍,南直隶徽州府歙县石桥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初令莆田,设靖寇方略,先事伐谋,海氛旋扫,以廉卓报政,擢四川道御史,九阅月疏十一上,所论皆关切民生军国利病。
大凌被围,疏论孙承宗,又驳逆案吕纯如辨冤之谬。
登州用兵,请撒监岛中官,及刑科给事吴执御疏劾周延儒而论荐刘宗周文震孟黄道周倪元璐惠世扬诸贤,彦芳因言执御所举真君子,言侍郎李谨等皆忠良当用,通政使章光岳当斥。
帝怒其朋比行私,削籍,下法司讯,释系归。
后以闽抚题覆论靖寇功,诏赐白金,自是杜门不出。
余应桂明末 1580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都昌人字二矶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历任武康龙岩海澄知县,有治绩。
崇祯四年御史,以劾户部尚书毕自严媚首辅周延儒,取其亲戚陈于泰殿试第一,又劾周延儒杨鹤等贿,贬归。
后以言张献忠降后必反,当先发图之。
事泄被纠,遣戍,献忠果再起反明,廷臣交章荐应桂
十六年起用为兵部侍郎
孙传庭败死,代为督师,而无兵无饷,竟以“逗留”夺职。
大顺军克京师后,家居不出。
寻被杀。
维基
余应桂(1580年—1649年)字孟玉号二矶江西都昌人
明末政治人物。
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耕读世家,万历四十一年(1619年)已未进士四十八年浙江武康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丁艰去职。
六年(1626年)福建龙岩县县令崇祯元年(1628年)海澄县,清廉自守,“吏事精敏,下不能欺”,龙岩人立生祠,树“余侯遗爱碑”,碑文:“相时以动,不弗人情,斯何等识力哉!
……救荒发,施济众,真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也。
崇祯四年(1631年)御史,七上弹劾首辅周延儒,下狱后继续纠劾。
崇祯七年,出任湖广巡按,后为巡抚,镇压农民军,熊文灿上疏弹劾应桂“破坏抚局”,受杨嗣昌诋诬,被逮下狱。
崇祯十六年潼关失守,起为兵部右侍郎,出代孙传庭总督陕西军务,发帑金五万,行至山西,徘徊不前,被革职,由陕西巡抚李化熙升任,后家居都昌
永历二年十二月(合1649年),起兵都昌反清,招致石光龙旧部练为水军,败于落星湖,清兵破都昌,不屈而死。
明史》有传。
李继贞明末清初 ? — 16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
字平槎号散尹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天启间典试山东,以试录刺魏忠贤,削籍。
崇祯初起为职方郎中
有才干,时军书旁午,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
孔有德反,明遇欲抚,继贞谏阻之。
以不从周延儒、曹化淳等请托,被排挤削籍。
后再起为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督蓟辽军饷,大兴屯田。
十四年,以故除名。
次年再起,旋卒。
钱谦益明末清初 1582年9月11日 — 1664
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
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
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
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
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
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
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崔泌之明末 1583 — 16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河南鹿邑人字机仲
天启五年进士
授知雄县,调清苑
黄宗昌御史,劾周延儒
延儒使保定知府泌之宗昌罪,拒之,被诬谪戍。
久之释还。
李自成军克鹿邑时,抗拒被杀。
维基
崔泌之(1583年—1642年)字饥仲号小定河南陈州人鹿邑民籍,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幼年时父母去世,有奇才,稍长能作诗、古文辞。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乡试,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同进士,授雄县知县,治行卓异,崇祯元年(1628年)改任清苑县知县
清苑前任知县黄宗昌升任监察御史,弹劾辅臣周延儒周延儒嘱托崔泌之上司史躬盛罗织罪名,诬陷黄宗昌
史躬盛让继任的崔泌之去办,被其回绝说:“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得罪史躬盛,时崔泌之已升任户部主事,但史躬盛为了迎合周延儒的意旨,故意将其调遣派令藏起来,又罗织其他罪名,将其贬至山东任城驿,崔泌之挂冠归里,居陈州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围陈,官民皆想去逃难,唯独崔泌之认为不可逃,更帮忙出谋画策守陈州,到了城陷时,依然手拿兵器与农民军巷战,后骂贼不屈而死。
著有《广陵草》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