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罗万杰”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周洪谟明 1420 — 1491
洪谟字尧佐长宁人
正统乙丑第二人及第,授编修
春坊赞善侍讲侍读侍读学士
进南国子祭酒,改北,擢礼部侍郎,进尚书
卒谥文安
有《南皋集》二十卷、《箐斋集》五十卷。
(《坚瓠集》:长宁周尧佐正统甲子发解,赴公车,舟泊邗江,夜梦一人谓曰:「吾乃子前身也,前程万里,终身清要。
」周问:「子何人?
」曰:「吾友鹤山人也。
姓丁,家维扬
乙丑周榜眼及第后,官南京,以诗寄维扬太守三原王恕曰:「生死轮回事杳冥,前身幻出鹤仙灵。
昔年一觉扬州华表归来又姓丁。
」王得诗甚讶,集郡中耆老询之。
罗文节曰:「友鹤山人鹤年,吾友丁宗启之父,官武昌,遂家焉。
伯氏登进士者三人,友鹤独恬然布素,以诗名家,元末隐居,建文中没于成都
」王以复周。
世以为异,如羊祜房琯事云。
田按:尚书《雪山》句云:「疑有五城十二楼,玉色玲珑界天白。
」又《登翠屏山》句云:「一带岩峦多宿雾,半天楼阁自秋风。
」颇称高唱,惜不得其全集录之。)
李士淳明末清初 1585 — 1665
维基
李士淳(1585年—1665年)字仲垒号二河又号玉溪福建清流(今三明)人,一说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授山西翼城县知县,建翔山书院,以计杀山西巨寇王嘉胤。
崇祯八年(1635年)调任山西曲沃县知县
十一年戊寅行取入都,时有考选翰林之命,行取者争奔竞。
给事中启新论之,上怒,罪廷臣滥侚者,吏部尚书田唯嘉乃请先推部曹,凡推二十二人,士淳户部云南司主事,会同授者王章任浚涂必泓李嗣京欲疏辩之,惮为首获罪,以士淳年老,四人不告而首其名,士淳怒,与等大诟。
会上知唯嘉有私,诏许与考,又以为首者必良士,召入对策称旨,擢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
六年以启沃有功,加侍读学士
十六年癸未分校礼闱
崇祯十七年甲申李自成京师士淳为所获,被四夹,受刑甚惨,卒不污伪命,潜遁归里。
隆武帝即位福州,授士淳詹事府詹事,命练兵措饷。
士淳仆仆兴长平镇间,持钵沿门,有如老衲
又遣其子李梓多方劝导,得饷二万有余,兵科给事中张家玉疏称其忠。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镇平土寇攻围程乡张家玉前往招降,士淳拜而送焉。
清兵入潮州士淳委蛇观变,阴图恢复。
永历帝即位,擢礼部右侍郎,转吏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经筵讲官,敕使敦促不出,皆在家拜命。
庚寅(1651年)广东复陷。
壬辰(1652年)大学士郭之奇联络闽广,图谋合力大举,闻士淳罗万杰、赖其肖、谢元汴等起兵于潮州,遣使以腊诏相通。
癸巳(1653年),郝尚久反正,程乡吴六奇所守,潮广路不通,尚久败,事遂无成。
在乡重建松江书院,又创办耆英书院。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以荐起用,有司敦促至再,坚辞不就,世比之王伯厚元遗山
年八十一卒。
谢元汴明末清初 1605 — 1668
维基
谢元汴(1612年—1668年),又作谢元忭,字梁也又字途野号霜崖
广东澄海县人
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幼随父宗矿侍养陇州
六岁父携归乡授学,性聪敏,九岁能属文。
父卒,母守节抚之。
十岁祖应诏卒于官,家中落。
元汴以孤子奉母,性至孝,能承母意。
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举人十六年(1643年)赴试京师,由于兵乱,道路阻绝,由镇江转苏杭,游虎丘、西湖而归。
当科会试改至八月,遂再赴礼闱,成癸未进士
以念母,请假归。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京师崇祯帝自缢消息传来。
谢元汴北向恸哭。
又遇土贼黄海如攻陷澄海,不能归,遂由揭阳潮州
有仆人来,始知妻刘氏骂贼而死,家人分窜,有邻侠护送其母至南澳得脱。
八月间道走漳州,迎母至潮州,僦屋而居。
元汴不意数月之间,国破家亡,忧时念乱,形诸叱咤。
母知其意,勖以大义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隆武帝福州监国元汴投袂而起,辞母趋赴,九月福州,授兵科给事中,上《朋党策》,十一月奉旨宣慰两广,充册封二藩副使,便道奉母回潮。
丙戌(1646年)二月肇庆梧州,遂抵桂林,有降绅希郑芝龙意弹劾他,遂革职还潮听勘。
永历帝时期,复任兵科给事中
己丑(1649年)五月奉命以监军募兵平远,联络宗人谢志良、谢良友等。
庚寅(1650年)广州破,永历帝出逃南宁,继入缅甸,元汴仍往来潮循之间,日谋抗清。
癸巳(1653年),郝尚久反正,元汴李士淳罗万杰等响应,尚久兵败,元汴乃奉母躲避于丰顺大田,授徒以食。
大田七年,期间曾至广州,知永历已亡,反清势力逐渐覆灭,遂谋奉母归潮州
但家已被戍兵所占,闻知潮州知府吴颖优礼贤士,作诗贻为请,乃得还。
吴颖欲以元汴乡饮宾清刑部尚书杜立德元汴是同年进士,贻书劝驾,皆不受。
戊申(1668年)十一月卒,年五十七,而母尚存。
著《霜山草堂诗集》,入清为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