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德宝。字月心。金台锦衣卫族。父吴公。母丁氏。举师于正德壬申年。既冠。偶过讲肆。闻法师讲华严大疏。至十地品初地菩萨舍国城妻子头目髓脑处。发愤叹曰。千古犹今。同一幻梦。富贵功名。纵得奚益。遂投广慧院能长老出家。既祝发具戒。知有向上事。不自便休。必期真悟。即腰包行脚。一时老宿。号称明眼者。罔不蒙参而户谒。指点功夫。揩磨见地。造诣日益深密。后因宝峰指。见关于岭和尚。入室次。连下语数十转。皆不契。师心路俱绝。一日因洗菜水边。忽一茎堕水。随水圆转。捉之不著。忽有省。喜甚。提篮归。见岭立檐下。问师是甚么。曰一篮菜。岭曰。何不别道一句。师曰。请和尚别问来。岭复诘以灵云桃花。赵州柏子。皆随问而答。复问玄沙不肯话。师随声便喝。拂袖而出。次早入室。问讯侍立。顷岭顾视傍僧曰。汝等欲解作活计。这上座。便是活样子也。师即震喝而出。后复同爽庵。参襄西大觉圆和尚。觉门庭孤峻。自办粥饭。始许挂搭。亲炙四五月。语言无滞。觉曰。若以今时诸方。子当绝类为不可测人。今则不然。老僧将你烂熟底一则因缘问你。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便大悟佛旨。且既不涉有无。良久亦是閒名。正恁么时。外道大悟个甚么。师儗答。觉急以手掩师口曰。止止。犹更挂齿在。师豁然顿省。乃曰。可谓东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自是名震海内。海内禅子。皆奔走座下矣。师随缘开化。靡定所居。有语录四卷。曰笑岩集。笑岩。师别号也。邓定宇曰。笑岩上堂。棒喝纵横矣。卒无一人承当。即笑岩不失利安在。为时雨而化。无亦婆子心切欤。晚年屏居京师柳巷。几至结舌亡锋。而具真实。为生死心者。亦不惜为一见。如师者。固末世之光明幢也。以万历辛巳正月示寂。阅世七十。僧腊四十有九。塔全身于城西之北门。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一
又曼荼罗尊者,长沙周氏子,名福,因为僧号,故志乘直称周福,俗呼“周仙”,亦号“周公真人”,其实密宗龙象也。初具戒时,精持律仪,行头陀行。当是时,禅风盛兴,多剽窃语录,貌为解悟,故野狐禅为世诟病,福殊不屑也。研读大乘方等陀罗尼密部,初无定所,后于黑麋峰下,缚竹为庵。四威仪中,专精密学,严净坛场,名曼荼罗。静隐深山,修持数十年,不与人道,世人亦鲜知者。一日谓其徒曰:“化缘将尽,当遵佛制,合就火浴。”使入山取柴,积高丈许。浴沐更衣,端坐其上。命徒举火,皆畏惮莫敢近。福持木鱼,诵咒朗朗,火忽自然迸烈。复告徒曰:“若岁逢旱魃,可呼我名,当降霖雨。”自明万历以来,乡人祷雨,但称“周仙”,或呼“周爷”,事多灵应。相传雨至时,恍于风雨中,杂木鱼诵咒声,如火化时。
维基
沈业富(1732年—1807年),字既堂,又字方榖、方谷,号味镫老人,室名味镫斋、味镫书屋。江苏省扬州府高邮州(今属扬州市高邮县)人,书法家。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式癸酉科江南乡试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式甲戌科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出身。点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清书。二十二年(1757年):翰林院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二十五年(1760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二十七年(1762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山西乡试副考官、续文献通考馆纂修官。撰制诰、办院事,勤于其职。二十八年(1763年)告假回籍调理。三十年(1765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外授安徽颍州府知府,改太平府知府。三十四年(1769年):安徽太平府知府。当涂官圩决堤,水灾,乘坐浴盆巡察各村落,得到赈济的有五十万口,密劝富家粜米赈济,檄令禁止灾民辗转掠夺,使各村自保。有人举发某富户不粜粮,沈业富将举报人鞭笞,责骂:「汝奉何明令,使富家出粟耶?」民众于是稳定下来。三十六年(1771年):安徽太平府知府。泗州水灾,上级大吏檄令沈业富前往赈灾、清理户口弊病,民受其惠。*时值大瘟疫,设局施药、埋尸,掩埋暴尸十馀万棺,沈业富本人则绝荤祈禳。前后督促府属各县种植杨柳数百万株,官路成荫。*时有以邪法异说诱惑大众的人割辫子教唆叛乱,搜捕令下达,安徽各府都骚动,只有太平府不乱捕一人。*有兄弟兴讼互告,沈业富发现两造的诉状都出自同一人,杖打主使兴讼的人,兄弟悔悟和好如初。*有老师、学生互告,各揭疮疤,沈业富把桌上堆了一尺高的案件卷宗都烧掉,说:「尔词必有稿,可上控郡守焚案,不汝靳。」两造都哭了,停止诉讼。四十二年(1777年):以安徽太平府知府护理江南分巡安徽道,兼管芜湖关税务监督。四十三年(1778年):仍以安徽太平府知府护理江南分巡安徽道,兼管芜湖关税务监督。贵池县有土地争讼,上诉到中央,检视旧的诉讼纪录跟文书,得出明朝成化二十一年闰四月在官署纳税注册的地契,沈业富怀疑平民知悉闰月的不多,对照《明史》七卿表,确认当年确实有闰四月明文,便以此官契定谳。在知府任上共十六年,兴利除害,有惠绩。总督曾将其方法颁布在其他府施行。四十六年(1781年):自安徽太平府知府迁河东盐运使。闰五月暂署安徽道。*当时河东盐池遭淡水渗入,产量大减,商运引进蒙古盐,也很耗费人力财力。盐产恢复正常后,弊多商困。沈业富认为盐池自古为利,不应该废止禁革,但若放任人民自行贩卖,必会导致蒙古盐越区内侵。沈业富提出「商人之力不在寡在不均,其弊有三:商弃瘠据肥,一也;费浮地远,夥攫其利,二也;佥代之期,贫富倒置,三也」。于是订立均引顺路之法,统合三省经营盐业的地区以三等均分,再以道路相近者,顺配为五十六路,每路一签,各商掣签决定所属。于是赂绝而弊不行。四十九年(1784年):以母老请终养。离职后,乾隆末年废止商运,蒙古盐果然内侵,至嘉庆十一年仍回复旧制,都如同沈业富预测。嘉庆十二年(1807年)卒,年七十二。个性惇厚,坚持于朋友,黄景仁卒于官署,为其治丧又搜辑其遗稿。回乡在家閒居之后,士人南北往返常造访沈业富。工行书,风韵天然。沈业富以耆宿提倡风雅,香山、洛社文人集会风尚赖之不坠。
佞宋词痕·题词
奉题湖帆兄佞宋词痕
花下填词号断肠。梦梁一录也寻常。周姜乐府有情泪,董巨云山无尽藏。墨雨遍洒特健药,天风自摇劬突当。余怀灌灌坐掩卷,铅椠何功颜发苍。
癸巳小除,龙喜瞿宣颖。
水龙吟
小楼高矗苍茫,望中香雪参差。坠罗浮旧梦,广寒仙侣,三生夙契。草绿池塘,花明书屋,词痕如水。任寻檐索笑,遥吟俯唱,商乐律,校宫徵。
三戟崔巍门第。嗣清芬、声华环起。江山陶写,烟云供养,荆关高致。柳外寻腔,梅边按谱,继周凌史。恰江南春近,一尊相约,入花间辞。
癸巳残腊题佞宋词痕。双流向迪琮。
徵招·奉题吴倩盦佞宋词痕
承平旧日人年少。重来鬓丝俱老。双管写生绡,剩兰闺残稿。怀慵未扫。拚付与、丹青歌啸。淮海屯田,蘋洲竹屋,略同襟抱。
梅萼伴閒庭,寒香里、便有箫鸾仙调。金缕逗微波,况螺鬟清妙。芝芙怜梦杳。却赢得、知音玉貌。冶春近、斗翠筹红,悔相逢不早。
癸巳冬日杨天骥千里写上。
高阳台
斑管生花,蛮笺织锦,无双佞宋词痕。换徵移宫,飘然俊逸清新。周情柳思浑料理,藉风流、扫尽閒尘。有谁知、月映疏帘,露染重茵。
今生慧业前生定,凭红牙按曲,玉笛吹云。岁月优游,豪挥醉舞香薰。雅人深致雕栊畔,羡多才、白雪阳春。洒芳菲、燕子呢喃,梅景缤纷。
癸巳冬日盐官孙成拜稿。
鹧鸪天
潇洒襟裾接宋贤。江东六法早流传。细吹银字调宫徵,喜满金壶逞秘妍。
思片玉,和屯田。小窗梅萼对癯仙(梅花閒伴老来身,白石词句也。)。新词诵浣蔷薇露,却寄南云又惘然。
右调鹧鸪天,即应湖帆长兄命题新刊佞宋词痕。甲午年正月文怀沙。
石湖仙·依白石声韵奉题
羁栖黄浦。数名手丹青,谁拟高处。春讯入帘来,引骚魂、清宵悄去。灯前凝想,恍梦见、玉人歌舞。相与对露华,感慨今古。
轻盈料曾换马,闭娉婷、悽吟断句。待发幽芬,捍拨徐调宫羽。识藐苏斋,曲成金缕,巧生弦柱。忏绮语登瀛,记取秦府。
与湖帆道兄相契廿余年,垂老江湖,每以歌词相商榷。顷湖帆写定所为佞宋词痕五卷,中多有关金石书画之作,考订绝精,其题董美人墓志羁七姬权厝志并为艺林传诵。昔翁覃溪以五七言诗作金石题记,已诧为生面别开,试与湖帆角逐词场,当退避三舍矣。甲午立春后六月忍寒龙元亮附识。
洞仙歌
沧桑涕泪,记繁华尘土。彩管银箫入新谱。认鸿痕旧梦,景物依稀,惆怅在、还忆年时风絮。
悲欢盈眼是,健笔词场,文藻江南重声誉。点缀费吟思,香屑情怀笼天水,妙裁警语。展卷又、华笺灿然脂,怛绿草池塘,佩杳芳侣。
内侄潘承弼谨题。
踏莎行
镂月裁云,彫章摛藻。画楼清梦凭多少。蜀笺细写翠螺新,小山乐府东山调。
帘幕遮花,池塘生草。分茶斗韵情难了。尊前一曲按红牙,相将万古闲愁扫。
甲午正月门生孙祖勃拜读谨题。
鹧鸪天·用叔原韵题湖帆社长和小山词
梦向瑶台酒一钟。春回双颊见微红。小蘋归后生明月,仙掌行来怯晓风。
知相忆,定重逢。口脂深印两心同。临川公子悲凉意,尽在红牙按拍中。
甲午初春忍寒龙七。
念奴娇
高楼梅景背西风,掩映疏枝繁朵。篆缕萦回沉水细,正是词心初可。片玉仙音,小山雅韵,拍倩红牙和。举头新月,入时眉样刚妥。
其奈绿草池塘,黄昏庭院,寥落无萤火。唤起采毫留墨沈,替写闲愁些个。六叠清平,双声红豆,调入伊州破。湘帘低卷,燕巢梁上重作。
癸巳新秋,庐陵周茝校录代和清平乐末六首,并题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