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胡笃卿
维基
胡笃卿字用光号培元直隶宁国府太平县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七名,万历十一年1573年)癸未进士
历守汉阳云南抚州三郡,所至有政绩。
云南时,统驭有方,黔国公荐其才可大用。
莅抚奖拔士类,号称得人,如丘兆麟蔡国用并出其门。
致仕归,性谨厚,居乡卑牧
著有《徐于轩诗草》、《续自警编》。
陈际泰明末 1567 — 1641
维基
陈际泰(1573年—1640年)字大士号方城江西临川县鹏田人
明末古文家。
自幼敏慧,能背诵四书。
崇祯二年(1629年)拔贡,第二年乡试第七,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十年行人司行人,一奉差益藩,再典试黔中崇祯十三年(1640年),护送故相蔡国用灵柩南行,因疾卒于济宁,享年六十八。
徐绍吉
维基
徐绍吉四川保宁守御所军籍,湖广平江县人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四川乡试第二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
万历三十年主晋府河东王朱慎键丧事,擢户科给事中,升工科右给事中,上言织造内监吕贵之罪。
四十四年十一月,升为吏科左给事中,署该科印务,再升吏科都给事中
四十五年四月,升太常寺少卿
四十八年二月,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雁门关兼巡抚山西地方。
天启二年六月山西巡抚徐绍吉屡以病请,部复,许之。
五年四月,起升原任山西巡抚徐绍吉户部左侍郎
六年闰六月福建道御史李灿然疏参户部侍郎徐绍吉职方郎中郑履祥窜入冯铨之幕,甘心依附,无非以能侵票拟之权,擅翻天之手,如吴殿邦横参巡方之公祖,则不难逐陈保泰以快其私,亓诗教欲锄异己之正人,则不难驱李徵仪蔡国用以劝其驾。
冰山溃矣,绍吉等淟涊就列,能无愧于心哉。
得旨:徐绍吉患得热中,投身去辅,营谋要地,尽丧生平,著冠带闲住。
郑履祥夙附权门,今夸入幕,驱除同辈,绾符职方;吴殿邦多事居乡,横参公祖,立逐豸绣,以快己私,都著削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
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以户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督理京省钱法,不久以魏忠贤党,引退閒住。
亓诗教
维基
诗教(1557年—?
1633年),字可言号静初又号龙峡散人
山东莱芜县李条庄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举人次年联捷戊戌进士,初任荆州府推官,又转淮安府推官,任内有清誉,受褒扬,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礼科给事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与赵兴邦合作,弹劾礼部侍郎翁正春营私科举,正春被迫辞官,诗教转任吏科。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其座师方从哲拜相,诗教也在朝中呼应,作为齐党(山东籍士大夫)领袖,在东林党争中与楚党、浙党合称齐楚浙党,齐抗东林党。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山东大旱灾,导致饥荒、饥民蜂拥为盗,诗教要求朝廷发放官银十万两、留下税银十万两,再免去灾区要课的税金二万三千两,共为灾民争取到白银二十二万三千两,活人无数。
升为翰林院四夷馆提督,后改太常寺少卿
泰昌元年(1620年),爆发红丸案,方从哲辞退,诗教亦退。
天启时,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掌权,提拔冯铨冯铨成为首辅,起用诗教,作为右佥都御史,后巡抚河南、管理河道等等,御史蔡国用欣赏诗教,加以推荐。
天启六年(1626年),抱病归乡,晚年隐居莱芜苍龙峡,筑房舍,自喻“漱石山房”。
崇祯年间诗教被列为阉党逆案,罢为庶人。
约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