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何吾驺明末清初 1581 — 1651
全粤诗·卷五七八
何吾驺字龙友号象冈
香山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拟鼎甲,改二甲四名,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
明思宗崇祯初左春坊经筵日讲官
纂修《神庙实录》成,晋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历官正詹事
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礼部右侍郎
六年(一六三三)十一月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给事中许誉卿,已拟旨,文震孟争之,吾驺亦助为言。
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
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州,召为首辅,与郑芝龙议事,辄相牴牾。
闽疆既失,永明王以原官召之,为给事中金堡大理寺少卿赵昱等所攻,引疾去。
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十一月桂王由榔称号于肇庆,适唐王聿键聿𨮁嗣为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浮海至南海,关捷先等首倡兄终弟及议。
大学士苏观生遂与吾驺布政使顾元镜侍郎东莞王应华南海曾道唯总督林察等拥立聿𨮁,改年绍武
都司署为行宫,应华道唯并拜东阁大学士
招海上四姓盗,授总兵等官,与肇庆相拒。
十二月十五日大兵克广州,时唐王聿𨮁方事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投缳而绝。
何吾驺应华等悉降。
卒于家。
有《元气堂诗文集》三十卷、《经筵日讲拜稽录》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云笈轩稿》二卷和《石刻楷草四种》。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维基
何吾驺(1581年—1651年),初字瑞虎吾驺一名出自中国上古神兽驺吾,其形象一说是头黑色纹路的白老虎,另一说则是头五彩斑斓的长尾虎,因驺吾心地善良,从不吃有生命的物体,又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故何吾驺初字曰:“瑞虎”。
又字龙友号象冈晚号閒足道人
广东香山小榄镇(今中山市)人。
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左春坊充经筵讲官,后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崇祯五年(1632年)礼部右侍郎
崇祯六年(1633年)礼部尚书,任大学士兼代理首辅。
因与文震孟给事中许誉卿辩护,为温体仁讦奏,罢归。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陷南京唐王朱聿键召任首辅,与郑芝龙不合,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与大学士苏观生等在广州拥立绍武帝,有足疾,后绍武帝殉国,遂回广东是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攻入广州吾驺投降。
称疾还乡,卒于家。
李橒
维基
李橒字长孺浙江鄞县人
万历辛丑进士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浙江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擢监察御史
按例转任广东盐法佥事历官山东右参议陕西提学副使山东参政按察使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擢升右都佥御史巡抚贵州
当时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明,攻陷重庆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七日贵州水西(辖鸭池河以西地区)彝族土同知安邦彦奢崇明起兵反明,亦乘机叛明,史称“奢安之乱”。
李枟贵州必有战祸,多次上疏,请求增兵益饷。
当时辽东事急,朝廷对此置之不理。
接著李枟朝臣攻击,于是六次上疏乞休。
朝廷决定以王三善出任贵州巡抚,命李枟王三善未到任前继续留任。
此时奢崇明已陷遵义贵阳大震
安邦彦率十万大军进围贵阳李橒巡按御史史永安等坚守,“时城中兵不满三千,募兵四千,储米二万石,至战守具。
贵阳以西数千里,尽为安邦彦所据。
至天启二年十一月贵阳被围逾三百日,城中粮尽,人相食,朝廷严命王三善进兵以解贵阳之危。
至十二月七日王三善部抵贵阳城下,其围遂解。
最初贵阳城内有男女数万人,饿死殆尽,至解危之日,仅余二百人。
李橒得以辞兵事,解官而去。
熹宗同意都御史邹元标之建言,升李橒兵部右侍郎
御史蒋允仪土司安位袭职时,李橒曾索其金盆,以致开启边衅,经贵州巡按侯恂覈调查,證明无此事。
李橒未得重用,只好还乡。
崇祯元年给事中许誉卿再以向土司安位“索取金盆”事质疑李橒,只有御史毛羽健李橒辩护,给事中佘昌祚认为羽健有意曲庇。
崇祯帝下令川贵总督朱燮元等再调查,證明无此事。
崇祯九年冬,又叙守城之功,李橒得到一些赏赐。
久居乡里,卒年不详。
薛国观明末清初 ? — 16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陕西韩城人字宾廷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莱州推官
天启中户科给事中
所劾皆东林。
累迁刑科都给事中
崇祯初,转而大治魏党。
被劾。
惧而劾吏科都给事中沈惟炳兵科给事中许誉卿,谓二人主盟东林,与在野之瞿式耜相结,操纵察典。
其议论为清议所不容,乃以终养去。
后复起为礼科都给事中
温体仁以其素仇东林,密荐于帝,遂被超擢大用。
累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帝初颇信之,久而觉其奸。
后以通贿事为东厂所发,夺职。
出都时重车累累,又为侦事者奏闻,其通贿事亦续有揭露。
乃赐死。
马銮明末清初
简介
字伯和贵阳人大学士士英子。
国亡后,卖卜金陵以死。
士英当国,华亭顾在观为杨龙友所引入士英幕,尝言阮大铖不可用。
大铖欲起钩党之狱,在观伯和泣谏,赖以稍止。
是亦能干蛊者。
王昶春融堂集·顾在观》:在观,字观生华亭人
博览群史,于古今治乱之原、人才臧否之数,能识其所以然。
华亭教谕杨文骢命子师事焉。
马士英总督凤阳,以文骢故,辟置幕府
时论者抨击不休,士英患之。
在观曰:“公素怀坦白,无所附丽,今昵怀宁,故众情不免致疑。
阮大铖闻,大恚。
士英辅政,在观首以“起用老成,分别邪正”为言,一时若嘉兴徐石麒会稽刘宗周长洲徐研、华亭许誉卿夏允彝陈子龙并登启事。
大铖憾东林诸人,思诬以谋立他藩,一网尽之,最后嗾安远侯某上疏。
大铖先诣士英,属以严旨票拟,士英笑不应。
大铖怒曰:“东林间谍,坐在汝家,我固知无能为也
在观尝语士英:“大铖才智雄杰,一朝得志,为所欲为,必不顾其后,是事关公门户,且系于万世清议,不宜强为迁就。
士英之子銮亦以此意极言之。
其时不致启白马清流之祸者,在观力也。
伯和尝与杜于皇倡和,(杜浚《变雅堂集》:《马伯和海棠分得醒字》:“把酒来花下,看山坐水亭
鬓毛疏更白,春色晓多青。
丽蕊关心赏,妍枝议胆瓶。
一酣拚竟日,三月不宜醒。
”《伯和落一齿,有诗为余诵之,复用其才字》:“齿落闻新句,痴虫试尔才。
无多妨肉食,全不碍衔杯。
老怯边风入,人窥笑口开
何妨杜陵叟车辅半摧颓。
”《雨中再酌伯和斋》:“细雨春泥薄,支筇问索居。
话间尊酒至,何处管弦徐。
池水行将起,篱花渐欲舒。
频来惭款洽,挈榼意何如。
”)诗亦雅澹新警。
卓尔堪《遗民诗》:伯和壮岁,值南都新建,进言不听,常怀忧郁,绝意仕进。
及国破家亡,君子亦深谅之。
晚年垂帘白下,有《咏美人三十六绝句》,寓意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