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刘熙东汉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熙 琅邪王 206年—216年 刘容之子。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被杀,国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北海人字成国
献帝建安中曾在交州,或云任太守
吴人程秉薛综人许慈均从问学。
有《释名》,用音训推求事物所以命名之由来,为探求语源、辨證古音之重要著作。
全后汉文·卷八十六
字成国北海人
(北海青州部,故伏滔《青楚人物论》以刘成国青士有才德者。
)官位未详。
有《谥法注》三卷,《释名》八卷。
(案:《后汉·文苑·刘珍》,「撰《释名》三十篇,」盖别有一书,或创始,而刘熙踵成之也。
《隋》、《唐志》作刘熙撰,不书官位。
今所见旧刻本,或题安南太守,或题徵士
《隋志》《大戴礼》注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南太守刘熙注」,则旧刻本亦有所据,然恐不确。
唐调露元年始改交州总管府为安南都护府,前此交趾并无安南之称。
近人或云当作南安,亦不确。
南安天水东汉改为汉阳
《续志汉阳郡》注补引《秦州记》「中平二年,分置南安郡,魏为广魏,晋为略阳,其地属凉州刺史部」,而刘熙久居交州陈寿言之再四。
蜀志·许慈》「师事刘熙建安中交州入蜀」;《吴志·韦曜传「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程秉传》「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薛综传》「少避地交州,从刘熙学」。
交州,值献帝初年,或先士燮太守,殆未可知,然不当称安南
其为徵士,亦不见于史,故皆不从。
又案:《后汉·光武十五王传》别有刘熙建安十一年琅邪王;《魏志·刘馥》「嘉平六年建成乡侯
姓名偶同,非即其人也。)
胡潜蜀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魏郡人字公兴
通礼制丧服。
刘备定蜀,与许慈同为学士,典掌旧文。
许慈彼此忿争,形于声色。
刘备因使倡家效其讼争之状,以感悟之。
许勋蜀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南阳人
许慈子。
传父业,治《》、《尚书》等,为博士
僧道宗隋至唐初 554 — 638
释道宗
姓卫氏
凭翊人也。
行性虚融宽仁笃爱。
优洽成济有名当世。
弱年遗俗敦务释门。
专志大论讲散文旨。
周武废道隐形俗壤。
内蕴明禁外附世尘。
隋朝开教便预剃落。
同州大兴国寺
寺即文祖之生地也。
房宇堂塔前后增荣。
背城临水重轮叠映。
寺立四碑峙列方面。
宗于其中敷弘连席。
悟物既广开洗尘心。
而形解雄邃听徒崇重。
四方宾客日别经过。
周给供拟著名道俗。
大业季历荐馁相寻。
丘壑填骸人民相食。
偏广四恩开化氓隶。
施物所及并充其供。
蒲州道逊
同州道宗
住隔关河途经即日。
情同拯济腾实广焉。
众以德望攸归。
知寺任。
统收僧侣
旨弘被。
法寄人弘成济律僧众馀学彝伦斯乱。
乃到京室。
延请沙门智首
中夏讲说。
率其部属三百馀人。
横经承旨初不觉倦。
立寺极久净地全无。
虽未执触终染宿煮。
释文至此乃知非。
衔慨晚学未成护法。
乃停讲翻秽方进后文。
又常徒布萨物贵新闻。
众多说欲不赴斯集。
及闻欲之为教。
诚为悕求。
本是厌怠不成圣法。
自尔尽报躬临说戒。
诸有不来量事方许。
每至累约。
言涉勤繁者。
皆为之流泪沾巾歔欷不已。
其钦敬正法为若此也以贞观十二年遘疾卒于所住。
春秋八十有五。
门徒弟子五百馀人。
奉佩法训无因景仰。
乃竭情厚葬。
故𨎪驾连阴幢盖相接。
数里之间皂白斯满。
坟于城东立碑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