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舒位清 1765 — 1815
重刻瓶水斋集·序
退之有言:士有旷百世而相感,诚不自知其何心。
苟非世之所稀,胡为使予欷歔而不可禁。
乃有文章之应求,同于风义之感激者。
宗啸吾司马,生有轶才,雅好诗歌,亦既不懈而入于古矣,流连作者之林,读《瓶水斋诗》而笃好之。
铁云先生天才亮特,超乎尘壒之外,冠剑远游,与奇气相发,诗篇雄峻,畦町独辟。
同时朋辈既无与抗手,即求之高、岑、欧、,且变化匪由于拟议也。
风徽未沫,诗卷流传之本渐稀。
阳湖黄仲则秀水王仲瞿丰才啬遇,略等先生,顾数十年中,遗集皆四五刻,纸贵蓺林。
《瓶水斋集》则不绝如线,啸吾锐意覆刻行世,然而薄宦羁栖,铅椠不易。
就同志诸君谋之经岁,工未及半,啸吾遽捐馆舍。
玄文在箧,以待侯芭,而《瓶水》一刻,又君未竟之绪。
边竹潭鹾尹再谋之同志,乃得告成,时宗君之逝已将一年。
袁中郎徐文长遗草于故纸中,赏奇感叹,作叙有「微至」之言;今舒氏遗集得啸梧而益广其传,吾尤望世有袁中郎其人,以传文长者传啸梧也。
然而幽奇磊落之士,生而连蹇,不得已以空文自见。
铁云之落魄戎幕,略似文长啸梧之浮沉下位,差类仲则
则夫数寸之遗书传与不传,要之不必为酱瓿之覆,亦仅同骏骨之求而已。
可胜慨哉!
仁和谭献仲仪叙。
蒋春霖清 1818 — 1868
蒋春霖(1818年-1868年)字鹿潭江阴城内蒋家巷人,词人。
曾为官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一生落拓。
蒋春霖早年致力于诗,以《东淘杂诗》20首为最著;中年一意为词,负盛名,晚年编集名《水云楼》。
近人谭献(1828年-1901年),近代词人、学者。
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曾辑选清人词为《箧中词》6卷,续4卷】
《箧中词》中分词为“才人之词”、“学人之词”、“词人之词”,而蒋春霖正是词人之词的代表。
又说:“水云楼词,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纳兰性德项莲生项鸿祚),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后为情事而投水自杀。
后人刻遗诗,题为《水云楼剩稿》。
金和清 1818 — 1885
闻之全椒薛先生曰:「亚匏,振奇人也,至性人也,晚无所遇而托于诗。
光绪初元,乃与君相见于钵山。
君时已倦游,少年抑塞磊落之气殆尽,而同气犹相求也。
造访逆旅,密坐倾衿。
予盖习闻金陵义士翻城之盟,微叩之,君蹙頞不欲尽其辞。
清言谈蓺,逾晷而别,固未得读其诗也。
献窃闻之,《》有风有雅,则有正有变,庙堂之制,雍容揄扬,箸后嗣者,正雅尚已。
天人迁革,三事忧危,变雅之作,用等谏书。
流而为《春秋》家者,非无位者之事。
若夫形四方之风,长言永歌,政和安乐者有之。
既不获作息承平之世,兵刃死亡,非徒闻见而已,盖身亲之。
甚而《式微》之播迁、《兔爰》之伤败、《清人》之翱翔、《黍离》之颠覆,「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则夫悲歌慷慨,至于穷蹙酸嘶,有列国变风所未能尽者,亚匏之诗云尔。
大凡君之沦陷、之鲜民、之乞食,一日茹哀,百年忍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我皆同病也。
风之变,变之极者,所谓不得已而作也。
君终焉放废,不复能以变雅当谏书,《春秋》纪衰,亦布衣者所窃取。
君蕉萃老死,不再相见,今从束季君得读君诗,散佚而后,尚数百篇。
跌荡尚气,所谓振奇者在是;缠绵婉笃,所谓至性者在是。
昔者群盗窟穴金陵者十二年,贤人君子出于坎窞,予所识如田君鼎臣管君小异,皆尝雪涕嚼齿,言当日情事如君之诗。
至若张义炳垣,尤旷代之奇烈,献追哀以诗,差于君诗为笙磬矣。
今者南国江山,重秀再清,风人涕泪,荡为烟埃,而君已死,不复歌舞为太平之民。
然而君固达微之君子,尚在人间,犹将继《山枢》《蒹葭》之音,未能忘情于当世也。
光绪十有八年,岁在壬辰暮春之月既望,谭献撰。
吴怀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子珍
咸丰二年举人,考取教习
治古文主苏轼,论兵主李广,诗学中唐
慷慨自负,久留都中,无以自表。
病卒客旅。
好友谭献刻其遗著为《待堂文》。
姚辉第
简介
号稚香山东钜野人,寄籍河南辉县,工词,有《寿盦词稿》四卷。
《憩园词话》:“其词摹仿二窗,深得玉田三昧。
抒情咏物,小令慢词,无不美备...稚香咏物,心思极细,深入显出,所谓成如容易却艰辛也。
”《清花间集》:“小令出入南唐北宋,慢词上下清真碧山,选声琢句,造诣甚高,乃其人不甚为词苑所知。
憩园词话尝一及之,谭复堂箧中词续编录其词一阕,此外无闻焉,余撮录其小令十二首,以光潜德。
世有赏音,当以余言为不谬”。
许增晚清 1824 — 19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903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迈孙号益斋
曾入马新贻幕府,由保举历阶至道员
爱书画,收藏甚富,喜勘订书籍,与谭仲修同校刻《唐文粹》,精核无比。
辑有《榆园丛书》。
庄棫晚清 1830 — 1878
庄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号蒿庵
江苏丹徒人
治易、春秋,兼通纬候。
善言名理。
先世业鹾,后家中落,客游京师,无所遇。
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宁各官书局,勘定群籍,甚敬礼之。
同辈若戴望袁昶谭廷献皆钦服其学。
夫神之所宰,机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构,身之所接,力之所穷,孰能无所可寄哉。
纵焉而已逝,荡焉而纷。
鱼寄于水,鸟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荣利,庄棫寄于辞。
填词源于乐,闺中之思乎,灵均遗则乎。
小子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沱潜洋洋,岷嶓峨峨。
泛彼柏舟,容与逍遥。
为鹤鸣,为沔水,为园有桃,为匏有苦叶。
吾知之矣。
吾知之于其诗也。
谭献
仁和谭复堂箧中词》选,盛称蒿庵先生词。
先辈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倾倒尤至。
晨夕讽诵,知两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
顾访求全本不可得。
宣统己酉,识仁和许伏氏于沪上。
承以蒿庵遗集十二卷见贻,乃光绪丙戌先生之婿许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为词甲、词乙、词补遗,而词话所收,未尽编入。
乙卯入都,江宁陈小树示以仁和蔡氏寿禛本,词话诸篇悉见其内,审为先生自撰词序所云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之本。
陈氏所见仅此,盖当时亦未得遗集也。
颇思汇刊以传。
偶语吴兴徐森玉,玉亦酷爱蒿庵词,曾取遗集之词重雕,因检版片见赠。
人事鲜暇,未遑理董。
今年秋静庵弟促完旧愿。
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为续补遗,属弟妇江南合校印行。
玉赠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吴庠识于惜往日斋
谭献: 闺中之思,灵均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箧中词》五 陈廷焯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
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
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
——《白雨斋词话》五
李慈铭晚清 1830 — 1894
二家词钞·樊增祥序
会稽李先生尝曰:「今世词家,独吾与子珍云门耳。
」然见人佳作,辄称叹不置。
尝曰:「周东鸥人品猥下,至其小词,《花间》不逮。
」又从余扇头见张蘩父大令词,叹曰:「世未尝无作手也。
」居常轻复堂先生,及见复翁评余《东溪草堂乐府》,则又曰:「非解人不为此语。
」世皆疑先生褊心易怒,不知其爱才若渴,月旦极公也。
先生填词始道光庚戌,其少作曰《下集》,仅存十三首。
自己未入都,乙丑还浙,中间羁旅幽忧,兵戈危慄,感时伤逝,永叹长言,所为乐府,探原《小雅》,把臂三闾,温、韦以下不中作仆。
辛未计偕再官农部,自是遂无归山之日。
贺湖烟水,莺花,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时或结兴兰荃,寓情巾舄,要归无邪之义,无愆正始之音。
洎乎晚年,弥入化境。
余少先生十六岁。
辛未春为登龙之始,一见若平生欢。
丙子报罢,居先生宅,过夏遂汝翼韬夫仲彝子珍同受业焉。
先生尤重余。
是冬居保阳书局,先生寓书曰:「文章骨肉之契,微吾子无可语者。
」每有所作,必录以见诒。
余所得先生诗词书牍,积一巨簏,燬于庚子之变,为可惜也。
先生诗及骈体文,先有刻本,散文则甲申岁余寿平钞得四十许篇,今已散轶。
词则辛未以前手钞成帙,自后所作,散见《日记》中。
韬夫京卿录为一册,先生并手稿授之曰:「吾词尽于是矣。
先生殁四年,余再入都,韬夫以词钞授余,俾付手民,迟至今日始果。
此缘因先生视余为黄梅慧能,苏门之淮海附拙词于后,题曰《二家词钞》。
恨秦越间阻,求子珍词不可得。
吾曩欲刻四家馆课,近欲刻三家词,皆仅得二家而止。
伯熙廉生子珍者,并人海虬鸾,神仙官府,遗鳞坠羽,俱足千秋。
终当蒐求付梓,以竟吾志,不使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也。
光绪壬寅五月樊增祥叙。
傅振海清末民国初 1855 — 1926
简介
字秉中号晓渊诸暨人
光绪六年(1880)秀才,后入杭州诂经精舍求学,受业于经学大师俞樾谭献
五品衔候补直隶州州同,需次江苏,曾权太仓州州同,后任太平抚民同知
光绪十六年(1890)受聘于宣平县县署,任鳌峰书院主讲
朱祖谋清末民国初 1857年7月21日 — 1931年11月22日
语业二卷,彊村先生晚年所定也。
曩者半塘固尝目先生词似梦窗
夫词家之有梦窗,亦犹诗家之有玉溪
玉溪以瑰迈高材,崎岖于钩党门户,所谓篇什,幽忆怨断,世或小之为闺襜之言,顾其他诗,如何匡国分,不与素心期。
又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岂与夫丰艳曼睩竞丽者。
窃以为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第读之者弗之知尔。
先生早侍承明,壮跻懋列,庚子先拨之始,折槛一疏,直声震天下,既不得当,一抒之于词。
解佩纕以结言,欲自适而不可。
灵均怀服之思,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嘉父究讻之忾,其哀感顽艳,子夜吴趋,其芬芳悱恻,哀蝉落叶。
玉溪官不挂朝籍,先生显矣。
触绪造端,湛冥过之。
信乎所忧者广,发乎一人之本身,抑声之所被者有藉之者耶。
复堂老人评水云词曰,咸同兵事,天挺此才,为声家老杜
余亦谓当崇陵末叶,庙堂厝薪,玄黄水火,天生先生,将使之为曲中玉溪耶。
迨至王风委草,小雅寝声,江濆飞遁,卧龙无首,长图大念,隐心已矣。
慬留此未断樵风,与神皋寒吹,响答终古,向之瘏口哓音,沈泣饮章,腐心白马者,且随艰难天步以俱去。
玉溪未遭之境,先生亲遘之矣。
我乐也,其无知乎,我寐也,其无吪乎。
是又讽先生词者,微吟焉,低徊独抱焉,而不能自已也。
甲子嘉平月遁堪居士张尔田引。
梁善济清末至民国 1861 — 1941
维基
梁善济(1861年—1941年)字伯强山西崞县北社村(今属定襄县)人。
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梁善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后来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毕业归国后,任山西赞襄大夫山西省教育会会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解荣辂等代表300多人上书清廷,要求废除和英国福公司的合同,收回矿权。
还和崔廷献、刘懋赏等人到北京交涉,最终赎回了矿权。
他也因此而成为山西知名的士绅。
宣统元年(1909年)清朝设立各省咨议局,梁善济山西咨议局议长。
同年,阎锡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任山西陆军小学堂教官,旋升任监督
阎锡山梁善济学生山西咨议局秘书邢殿元结拜,后来通过邢殿元的关系获得了梁善济的青睐。
宣统三年(1911年)太原起义后,山西咨议局于当天召开了紧急会议。
在议长梁善济的主持下,会议讨论建立军政府并推选都督,由于梁善济反对建立新政府,而遭到张树帜威胁,梁躲到副议长杜上化背后。
阎锡山提出选姚鸿法为都督,但姚拒绝。
会议最终选举了阎锡山都督,温寿泉副都督
梁善济出任民政部长。
民国二年(1913年),当选民元国会众议院议员。
此后和汤化龙等人创立民主党、进步党。
民国三年(1914年)国会解散后,他任教育次长,次年离职。
后来任宪法研究会党务部长,成为研究系要人。
1917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时,研究系曾推梁善济任议长,但最终未能成功,议长为王揖唐担任。
民国七年(1918年),他任安福国会议员,曾和阎锡山争夺山西省长之位,但未成功。
1941年梁善济逝世。
程颂万清末 1865 — 1932
美人长寿盦词集·词话
张雨珊祖同)《湘雨楼词话》曰:程君子大填词,清丽绵婉,渊源家学,用笔尤尚中锋。
其望江南诸作,较迦陵为过之。
盖以清婉擅长,彼固非词家本色也。
其《长亭怨慢》词云:凝伫。
镇孤篷日暝,断雁空江愁暮。
瘦来眉月,莫瘦了、初三眉妩。
怕此后、惨绿衣衫,梦不到、昏黄庭宇。
伴冷焰残灯,门外病鸦啼树。
又云: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
念别来、叶叶春衣,已灭了、香尘非故。
二词凄清,故自不减白石。
丙戌六月
谭仲修)《复堂日记》曰:宁乡程子大,在长沙联湘社唱酬,如二易何王,英英侠少,而吾友江夏郑湛侯,以风尘吏虱其间,刻行湘社集。
子大《蛮语集》填词婉密,所为诗才匆不匮,趋向亦正。
辛卯五月
王幼霞鹏运题词曰:曩夔笙京师四印斋,唱酬无虚日。
夔笙于词不轻作,恒以一字之工、一声之合,痛自刻绳,而因以绳余。
余性懒漫,顾乐甚不为疲也。
夔笙武昌,与子大以词相切磨。
子大词清丽绵至,取径白石、梦窗、清真,而直入温韦,得吾夔笙伺尚专诣以附益之,宜乎相得益彰矣。
子大邮示《十发盦词》定本,因识数言简端,益念吾夔笙不置。
庚子三月
易中实顺鼎题词曰:昔迦陵陈先生早岁未尝专力为词,至乃裒然大集,精采横溢,与纳兰、长芦相鼎足。
由其读书多,故能金碧楼台,弹指涌见。
子大之于词亦然。
迦陵出之以恣肆,子大出之以秾挚,为少异耳。
若夫尺度吻合,则更出迦陵一头地。
昔人有言,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
子大闳识孤袍,用能别吾湘词派而定一尊。
比闻子大况君夔笙谋精选己作,合以陈君伯韬王君梦湘,并下征鄙词洎家弟菽由之作,为湘中后六子词,与葵园祭酒所刻前六家并行。
余词于四君无能为役,分镳清真、平睨方回,愧且幸矣。
庚子五月
徐珂清末民国初 1869 — 1928
词学图录
徐珂(1869-1928) 初字仲玉,改仲可,一作中可。
浙江杭县人
光绪十五年举人
谭献
戊戌政变后归里,整理谭献词论为《复堂词话》。
后移居上海,任职商务印书馆,编辑《词源》。
南社社员。
有《真如室诗》、《纯飞馆词》、《近词丛话》、《历代词选集评》、《清代词学概论》、《清稗类钞》。
冒广生清末至现当代 1873 — 1959
小三吾亭词·词评
谭仲修)曰:鹤亭词格甚成就。
又曰:窳翁鹤亭词曰忠爱闲情赋,风骚本事诗。
房中笙磬乐,言外短长词。
往者多遥旨,今谁会古思。
由来称齑臼,段属外孙宜。
词非过誉,予亦云然。
王幼遐鹏运)曰:托体风骚,含情绵邈,拟之国朝,当于竹垞、水云间分踞一席。
又曰:集句古艳生香,绝去纂组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