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魏舒西晋 209 — 2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9—290 【介绍】: 西晋任城樊人字阳元
少好骑射渔猎。
在魏,年四十余察孝廉,对策升第,以浚义令入为尚书郎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
筹画废兴大事,为司马昭所重。
历官右仆射左仆射吏部,代山涛司徒
兖州中正
以灾异逊位。
卒谥康
全晋文·卷四十四
字阳元任城樊人
魏嘉平中为郡上计掾,察孝廉,对策上第,除渑池长,迁浚仪,入为尚书郎
正元中钟毓后军长史,转文帝相国参军,历宜阳荥阳郡太守
晋受禅,征拜散骑常侍,历冀州刺史,入为侍中,迁尚书太康初尚书右仆射,寻徙左仆射,领吏部,加右光禄大夫,代山涛司徒,署兖州大中正
太熙元年逊位,寻卒,年八十二,谥曰康
嵇康曹魏 223 — 2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3—262? 【介绍】: 三国魏谯郡铚人,字叔夜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迁徙。
魏长乐亭主,为曹操曾孙女。
齐王芳正始间,迁郎中,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隐居不仕,与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
崇尚老庄,声言“非汤武而薄”,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拒绝山涛推荐,自谓不堪做官。
精音律,善鼓琴。
友人吕安被诬,为之辩,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
善文,工诗,风格清峻。
有《嵇康集》(鲁迅辑本)。
全三国文·卷四十七
字叔夜谯国铚人,尚宗室。
长荣亭主。
郎中,拜中散大夫
景元二年,以《答山涛书》忤司马昭,寻坐吕安事诛。
有《集》十五卷。
郭奕西晋 ? — 2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7 【介绍】: 西晋太原阳曲人字大业
少有重名。
山涛称其高简有雅量。
初仕魏野王
,为中庶子封平陵男
武帝咸宁初,迁雍州刺史
太康中,征为尚书
杨骏专权,小器,不可任以社稷,不纳。
卒谥简
竺昙摩罗刹
竺昙摩罗刹
此云法护。
其先月支人。
本姓支氏
世居燉煌郡
年八岁出家。
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
诵经日万言。
过目则能。
天性纯懿操行精苦。
笃志好学。
万里寻师。
是以博览六经游心七籍。
虽世务毁誉。
未尝介抱。
是时晋武之世。
寺庙图像虽崇京邑
而方等深经蕴在外。
护乃慨然发愤。
志弘大道。
遂随师至西域
游历诸国。
外国异言三十六种。
书亦如之。
护皆遍学。
贯综诂训。
音义字体。
无不备识。
遂大赍梵经。
还归中夏
燉煌长安
沿路传译写为晋文
所获览即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
孜孜所务。
唯以弘通为业。
终身写译劳不告勌。
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
护之力也。
护以晋武之末。
隐居深山。
山有清涧。
恒取澡漱。
后有采薪者。
秽其水侧俄顷而燥。
护乃徘徊叹曰。
人之无德。
遂使清泉辍流。
水若永竭。
真无以自给。
正当移去耳。
言讫而泉涌满涧。
其幽诚所感如此。
支遁为之像赞云。
护公澄寂。
道德渊美。
微吟穷谷。
枯泉漱水。
邈矣护公。
天挺弘懿。
濯足流沙。
领拔玄致。
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
精勤行道。
于是德化遐布。
声盖四远。
僧徒数千咸所宗事。
晋惠西奔关中扰乱百姓流移。
护与门徒避地。
东下至渑池
遘疾而卒。
春秋七十有八。
孙绰制道贤论。
天竺七僧。
竹林七贤
以护匹山巨源
论云。
护公德居物宗。
巨源位登论道。
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
其见美后代如此。
时有清信士聂承远。
明解有才笃志务法。
护公出经多参正文句。
超日明经初译。
颇多烦重。
承远删正得今行二卷。
其所详定类皆如此。
承远有子道真。
亦善梵学。
此君父子比辞雅便。
无累于古。
又有竺法首陈士伦伯虎世雅等。
皆共承护旨执笔详校。
安公云。
护公所出。
若审得此公手目。
纲领必正。
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
而宏达欣畅。
善无生。
依慧不文。
朴则近本。
其见称若此。
护世居燉煌
而化道周给。
时人咸谓燉煌菩萨也。
潘岳西晋 247 — 3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7—300 【介绍】: 西晋荥阳中牟人字安仁
夙慧,有奇童之号。
早辟司空尉府
秀才
出为河阳令,转怀县
勤于政绩。
负才不得志,作谣讽山涛裴楷等为帝所亲遇者。
杨骏辅政,引为太傅主簿
诛,除名。
后累迁为给事黄门侍郎
性轻躁趋利,谄事贾谧,为“二十四友”之首。
赵王司马伦执政亲信孙秀有宿怨,诬以谋反诛之。
美姿仪,少时出门,常为妇人投果满车而归。
善诗赋,诗与陆机并称。
今存《潘黄门集》辑本。
嵇绍西晋 253 — 3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3—304 【介绍】: 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延祖
嵇康子。
山涛以“父子罪不相及”荐于武帝,征为秘书丞
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
赵王伦执政,署为侍中
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率众拒之。
败,废为庶人。
后复位。
惠帝永安元年东海王越惠帝
石超破之于荡阴,获惠帝
以身捍帝,中流矢死,血溅帝衣。
后左右欲浣衣,曰:“此嵇侍中血,勿浣。
谥忠穆
山简西晋 253 — 3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3—312 【介绍】: 西晋河内怀人字季伦
山涛子。
初为太子舍人,累迁侍中,转尚书
晋怀帝永嘉初,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上疏请广得才之路。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镇襄阳
优游卒岁,唯酒是耽。
加督宁、益军事。
匈奴刘聪洛阳,遣督护王万率师往救,为流民所阻。
后迁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颇以“社稷倾覆,不能匡救”而流涕慷慨。
任恺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乐安博昌人字元褒
少有识量。
魏明帝女,累迁中书侍郎
,为侍中封昌国县侯,为武帝所重,机要大小,多所管综。
心恶贾充,每抑之,由是致怨。
吏部尚书,选举公允。
贾充所谗,免官。
山涛举为河南尹,又坐事免。
性豪侈。
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
官至太常
年六十一卒。
谥元
窦巩中唐 773 — 831
作品评论
乐天微之书云:君兴有馀力,且与仆悉索还往诗中,取其尤长者,如张十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也),卢、杨二秘书律诗(贞与巨源),窦七(也)、元八绝句,博考精掇,编而次之,号《元白往还诗集》。
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莫不踊跃欢喜,以为盛事。
阮大铖明末清初 1587 — 1646
永怀堂集·和箫集题记(谢国桢)
《和箫集》一卷,天一阁收进,萧山朱氏旧藏,明崇祯写刻本。
原题晋熙阮大铖著,楚尾袁道山阅。
阮大铖桐城人字圆海,与马士英同为魏党余孽,地主阶级中的顽固保守派,同为有文无行的无耻文人。
一六四四年五月清兵进入北京,明社已亡,弘光即位于南京,马、阮当政,排斥正人,专主与清朝议和,挟攻农民军。
不及一年,清兵战败大顺农民军之后,迅速攻下南京,弘光被俘,马、阮潜逃,成为地道的投降派。
但是他们均有才华,而阮大铖尤以词曲及诗文见长,所谱的戏曲,有《燕子笺》《春灯谜》等,所写的诗《咏怀堂集》,有南京国学图书馆铅印本,并有人称他的诗情趣极为隽永,能体贴人情,颇为近理,此人之所好不同,嗜痂之癖,固大有人在。
《咏怀堂集》既印行于世,但其少作《和箫集》则极为罕见。
是书为崇祯间写刻本,前有甲寅袁道生序,魏之瑮小引。
袁道生序说:「梅川掌大地,陋如豨圈,而余恋之,如新妇之在母家。
则当即呼阮生,为石门,为香炉峰,耳目口鼻,皆有流泉可听,青松可憩也。
」魏之瑮小引说:「予二十年来深可一袁郎,袁郎者即蕲春袁道生也。
其性不及山巨源,多可小怪,乃独降心阮某之啧啧。
」又王之朝题辞:「诗自歌行五七言近体,无不清雅奔放,名章俊语,拟诸古则长吉之怪,元稹之洁,李玉之豪,出入同异,各臻妙境;而为人复风流宕跌,鉴朗神澄,盖翩翩西晋间,非后世法中人物也。
」他著的《潜山道中》诗云:「尽日翠微中,山舍上古风。
槿为门户障,竹作水邮筒。
柳密鸟呼鸟,天晴峰叠峰。
女萝人不见,香雨散溟濛。
」又《懊恼词》云:「妒杀封家十八姨,一帘红雨乱漂丝。
年年只见吹花落,不见落花吹上枝。
」已可见其诗词绮丽阿娜、委靡不振之风。
是书为朱酂卿所旧藏,引为枕中之秘,不轻示人者,有人欲重价求之而不得,朱氏殁后,亦归于天一阁。
(诸伟奇辑自《江浙访书记》三联书店一九八五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