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湛东晋
全晋文
字处度孝武时中书侍郎,累迁光禄勋,有《列子注》八卷。
(案元魏亦有张湛,字子然敦煌人崔浩荐为中书侍郎,非即其人。)
周澹北魏 ? — 4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9 【介绍】: 北魏京兆鄠人
多方术,尤善医药,为太医令
以治愈明元帝头眩见宠,位至特进封成德侯
神瑞二年,魏京饥,朝议迁都于邺,与崔浩并进计言不可。
卒谥恭
僧昙始晋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关中人
史亡其氏。
沙门大元末。
辽东
授三乘法。
高丽佛教流通之也。
义熙初
长安又大弘佛教。
名振三辅。
两足白行泥淖中不沾污。
号白足和尚
有男子王胡者。
其叔死数年。
忽还家牵胡手。
游地狱。
且祝曰。
当奉事白足阿练。
既归。
胡遍求得以事之。
于是神异显著。
晋末匈奴自朔方来。
关中杀伐多。
遇之而刃不能伤。
赫连勃勃嗟异。
赦。
沙门不杀。
潜山林禅诵。
俄拓拔焘王长安
而任崔浩以𡨥谦之之言劝。
焘尽诛沙门
以绝其法。
使无为民害。
焘信之。
太平七年
遣兵。
烧佛舍。
放僧尼。
罢道。
窜逸者捕斩之。
一境为空。
久之知其可化。
因焘元会曰。
持锡至宫门伍伯白有道人至。
焘曰。
趣斩之刃下不伤。
以白焘。
焘大怒抽佩力自斩。
不能伤。
剑有微痕。
如线。
令置虎槛中。
虎皆怖伏。
不敢瞬。
焘于是延上殿再拜悔谢。
为说法。
焘愧恨感疾。
谦皆以恶疾。
死。
焘忿以事尽诛两族。
下书兴复释教。
焘死孙浚嗣佛法又盛
不知所终。
释昙始
关中人
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
晋孝武太元之末
赍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
显授三乘立以归戒。
义熙初复还关中开导三辅。
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
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长安人王胡。
其叔死数年。
忽见形还将胡遍游地狱示诸果报。
胡辞还。
叔谓胡曰。
既已知因果。
但当奉事白足阿练。
胡遍访众僧。
唯见足白于面。
因而事之。
晋末朔方匈奴赫连勃勃
破获关中斩戮无数。
亦遇害。
而刃不能伤。
勃勃嗟之。
普赦沙门悉皆不杀。
于是潜遁山泽修头陀之行。
拓跋焘复克长安擅威关洛。
时有博陵崔浩
少习左道猜嫉释教。
既位居伪辅所仗信。
乃与天师寇氏说。
以佛化无益有伤民利。
劝令废之。
既惑其言。
北燕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
分遣军兵烧掠寺舍。
统内僧尼悉令罢道。
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
得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
唯闭绝幽深军兵所不能至。
至太平末。
化时将及。
以元会之日忽杖锡到官。
有司奏云。
有一道人足白于面。
从门而入。
令依军法屡斩不伤。
遽以白
大怒自以所佩剑斫之。
体无馀异。
唯剑所著处有痕如线焉。
时北园养虎于槛。
令以喂之。
虎皆潜伏终不敢近。
试以天师近槛虎辄鸣吼。
知佛化尊高所不能及。
即延上殿顶礼足下。
悔其过失。
为说法明辩因果。
大生愧惧。
遂感疠疾。
崔寇二人次发恶病。
后不知其所终。
释昙始
关中人也。
自出家多有异迹。
足白于面。
虽涉泥水。
未尝沾湿。
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以晋大元末年赍持经律数十部。
往化辽东
乘机宣化。
显授三乘。
立以归戒。
僧传以此为高句丽开法之
时当开土王五年。
新罗奈勿王四十一年。
百济阿莘王五年。
而秦符坚送经像后二十五年也。
是后四年。
法显西入天竺
又二年罗什生来。
玄高法师生焉。
晋义熙初
师复还关中
唱道三辅。
长安王胡之叔父某死已数年矣。
一日梦中忽来现形。
接引王胡。
游遍地狱。
示诸果报。
胡辞还释。
谓胡曰。
既已知其因果。
要当奉事白足阿练用修白业。
胡敬诺寤已。
遍询众僧。
惟见足白曰面。
因即事之。
晋末丐奴赫连勃勃袭取关中
斩戮无数。
师亦遇害。
刀不能伤。
普赦沙门
悉皆不杀。
而潜遁山中。
修头陀密行。
未几拓跋焘复剋长安
擅威关洛。
时传陵崔浩少习左道。
猜疾释教。
位居伪辅。
所深信。
乃与天师寇氏说以谓佛教无益于世。
民利有伤。
劝令废之。
惑其言。
以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
分遣军士。
烧掠寺社。
统内僧尼悉令罢道。
其有窜逸者。
追捕枭斩之。
四境之内无复沙门
玄高等被害。
语在本传。
师闭绝于兵革所不至处。
依隐阅世及太平末。
师算知化之将至。
乃于元会日。
手策金锡。
即到宫门。
有司奏云。
白足道人
从官门径入。
仪形可怪闻已。
即令猛卒斩之。
不伤。
大怒自以所佩利剑斫焉。
惟剑所著处有痕如红绵。
体无馀异。
时有北园养虎子槛。
驱令贻之。
虎皆潜伏。
终不敢近。
试遣天师近槛。
猛虎辄鸣吼。
直欲搏噬。
于是乃知佛教威神非所及。
即奉师上殿顶礼其足。
悔责愆咎。
师为说因果报应不差。
指掌开示。
略现神异。
生大惭惧。
改往修来。
然祸恶已稔。
遂感厉疾。
而崔寇亦发恶病。
将入死门。
以谓祸由彼作罪。
不可赦。
因族灭二家。
宣令国内。
光复竺教。
钟梵相闻。
既而孙𤀹袭位。
深惩殷鉴。
洪阐真风。
宝氎制度。
其兴也勃焉。
师不知所往。
赞曰。
火炎昆冈。
玉石俱焚
霜严草野。
萧兰共悴。
师之艰难险阻。
诚曰殆哉。
伐树削迹不足比也。
然随时隐现。
若青山白云之开遮。
遇害亏盈。
如碧潭明月之橯樚。
捐躯济溺。
道之以兴。
菩萨法护
正当如此。
其适来桑域。
决膜生盲。
亦乘夙愿而至者耶。
寇谦之北魏 365 — 4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448 【介绍】: 北魏上谷昌平人字辅真
少好道术,尝遇成公兴,从游于嵩山华山
明元帝神瑞二年,自云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清整道教。
除去五斗米道之法,废除收受信徒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废道官世袭制度,代以儒家唯贤是授原则,强调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建立新天师道(北天师道)。
崔浩重视,师事之,并上疏鼓吹。
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谦之上《录图真经》,宣扬符命之说。
太武帝为之改元,复至道场受道箓。
道教遂为北魏历代帝王所崇信。
(⊙》
全后魏文·卷六十
谦之字辅真上谷人
南雍州刺史赞弟,称天师
始光初京师崔浩师事之。
太平真君九年卒。
大檀南北朝初 ? — 4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9 【介绍】: 南北朝时人
姓郁久闾氏,号牟汗纥升盖可汗
在位时,蠕蠕势盛。
与宋、魏、北燕通聘互市,屡扰魏北边。
魏太武帝时,多次统大军出击,皆收效甚微。
神麚二年太武帝崔浩计,大举出击。
大檀失利,西走,部众散亡,发病死。
蠕蠕从此稍衰。
牟汗纥升盖可汗北魏 ? — 4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9 【介绍】: 北魏时柔然国主
郁吕闾氏,名大檀
丘豆伐可汗社崙从弟。
初统所部镇国之西界,得人心。
社崙死,内部争立,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攻杀步鹿真,国人推戴立之,称牟汗纥升盖可汗
太武帝始光间屡入塞扰北魏边境。
神麚二年太武帝崔浩计,亲率兵出击,袭其都,大檀西奔,为高车诸部邀击,部众降散,发病死。
张铣北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北凉敦煌酒泉人字怀义
张湛兄。
娴雅有才干,沮渠蒙逊时建昌
性孝,母死,哀毁过人,服制虽除而蔬粝弗改。
崔浩敬礼之。
李顺北魏 ? — 44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顺 应运 994年正月—994年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2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德正
博涉经史,有才策。
北魏明元帝神瑞中中书侍郎
屡从太武帝征战,帝赐诸将珍宝杂物,唯取书数千卷。
又从平三秦,进爵为侯,迁四部尚书
使凉州十有二返,帝称其能,然实受凉人之贿。
太武帝太延五年,将征凉州凉州乏水草,不宜远征,与崔浩廷争。
帝从议。
及至姑臧,见水草甚丰,颇疑
北凉灭,奉命评定群臣爵赏,坐受贿罪被杀。
常爽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内温人字仕明
少聪明,研习《五经》百家。
其先避西晋末世乱,居凉州太武帝西征,投诚东归,帝嘉之,拜宣威将军
时战争频繁,贵家子弟无暇学术,而置馆于温水之右,教授门徒七百余人,立训严厉,教授有方。
崔浩高允称之。
时人号为儒林先生
崔简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一名览字仲亮,或作冲亮
崔浩弟。
少以善书知名。
太武帝初历中侍郎,爵五等侯,参著作事。
杜铨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京兆人字士衡
西晋征南将军杜预五世孙侨居赵郡
征为中书博士
司徒崔浩荐,为宗正,迎太武帝外祖丧柩还葬于邺。
散骑侍郎中书侍郎赐爵新丰侯
高谠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人
太武帝攻灭赫连昌,以功赐爵南皮子。
后与崔浩等同撰国史。
青二州中正进爵蓨县侯
又尝出使高丽
祁纤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人
方士。
好相人。
太武帝贤之,拜为上大夫
曾奏立四王,以日东西南北为名,欲以致祯吉,除灾异。
司徒崔浩学士议之。
以为不可,帝从之,遂罢请。
沈法会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兖州人
善隶书。
宣武帝东宫时,侍书
后所书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然尚不及崔浩之妙。
眭夸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赵郡高邑人一名昶
寄情丘壑,不入官途。
少与崔浩为莫逆,司徒,奏征为其中郎
入京见,唯饮酒叙谈平生,不及世利。
辞官不就,遂还。
卒年七十五。
王宝兴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
王慧龙子。
少孤。
娶卢遐女。
崔浩被诛,宝兴从母缘坐没官,宝兴尽卖货产,出塞赎之以归。
州辟从事别驾,举秀才,皆不就。
闭门不交人事。
袭爵长社侯、龙骧将军。
阴仲达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武威姑臧人
少以文学知名,太武帝凉州,内徙代都。
司徒崔浩请以仲达同修国史,除秘书著作郎。
张黎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雁门平原人
善书计,道武帝识其才而用之,明元帝以其忠亮,赐爵广平公,综理机要。
太武帝时,以其功勋旧臣,除大司农卿,参与军国大议。
穆帝时,与崔浩等同辅政,忠于奉上,官至太尉
文成帝时,以忤旨免。
寻被诛。
张湛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子然一字仲玄
好学能文,弱冠知名凉土。
北凉沮渠蒙逊黄门侍郎兵部尚书
入魏,封南浦男
崔浩赏识,常有诗文往来,及被杀,悉焚之。
郑罴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高阳人
范阳卢度世崔浩事逃于家,匿之。
使者长子,戒子虽死勿言。
子虽被火炙其体,终无言而死。
度世乃得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