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柳诒徵清末至现当代 1880 — 1956
词学图录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一字希非晚号劬堂
镇江人
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及图书馆学家。
早年任南京江楚编译局编辑,曾任江南高等学堂教习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学部教员、东南大学国文史地学部教员,后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1948年获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教学期间更主编《学衡》、《史地学报》、《史学杂志》等术刊物。
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史坛,与北方陈垣陈寅恪并称"南北陈"。
有《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姚鹓雏清末至现当代 1892 — 1954
词学图录
姚鹓雏1892-1954名雄伯
松江人
入南社。
晚年任松江县县长
有《恬养怡诗》、《苍雪词》、《沈家园传奇》等。
苍雪词
1892-1954原名锡钧字雄伯,笔名龙公。
松江县人,家住西门外祭江亭西。
近代文学家
幼时迟钝,读书常不熟。
至十三、四岁开窍,下笔千言立就;应童子试,得第一名。
松江府中学堂,博闻强记,好学不倦。
毕业时,松江府知府戚扬亲临监考,于国文试场见其再取试卷,问其故,答以文章未完,须续写。
戚扬阅其卷,大为称赏。
毕业后,拟投考京师大学堂,其父不许,要他习商。
戚扬就以“父母在,不远游”为题以试。
鹓雏援笔即成,却于题外“游必有方”加以发挥。
戚扬认为才气横溢,宜予深造,力助其行。
京师大学堂学习,师事林纾琴南),为文婉约风华。
又善诗词,与同学林庚白齐名,曾刊有《太学二子集》。
好杂览,常向图书馆借书。
生活放达不拘。
辛亥革命后,学堂解散,南归。
加入南社,为该社“四才子”之一,诗词誉满东南。
曾与社友陈匪石组织“七襄社”,编《七襄》刊物;还与高吹万姚石子等发起创建“国学商兑会”参加编辑《国学丛选》,该刊物被称为松江派刊物。
后得陈陶遗介绍,任上海《太平洋报》编辑。
后又改任《民国日报》编辑。
民国7年(1918年)春,应聘赴新加坡《国民日报》馆任职。
半年后,因纵酒得失眠症转剧,乃回国。
此后,历任上海《申报》及《江东》、《春声》等杂志编辑,经常发表小说、诗、词,蜚声当时。
才思敏捷,能日写数千言,各体无不工妙,被称为“松江才子”。
兼工书法,常乘兴挥毫,得者宝之。
民国14年,任江苏省陈陶遗秘书
嗣后,历任江苏省教育厅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秘书等职,虽入官场,但不同流合污。
从政之余,先后在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学院、南京美专、江苏医政学院等校兼课,主讲国文
抗战爆发,挈眷内迁入,任监察院主秘书
抗战胜利,递补为监察委员。
解放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旋由松江专区领导推荐,出任松江县县长,为桑梓服务,推心置腹,襄赞擘划,多所建树。
1954年,患胃溃疡,误断为胃癌,妄施手术;继又罹胆石症,不愿再开刀而卒。
著述甚多,有《榆眉室文存》(5卷)、《鹓雏杂著》、《止观室诗话》、《桐花萝月馆随笔》、《檐曝余闻录》、《大乘起信论参注》、《春奁艳影》、《燕蹴筝弦录》、《沈家园传奇》、《鸿雪影》、《龙套人语》(即《江左十年目睹记》)、《恬养簃诗》(5卷)、《苍雪词》(3卷)等。
又与邑人朱鸳雏合著《二雏余墨》行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胡先骕现当代 1894 — 1968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江西新建人
早岁入京师大学堂预科。
1912年美国留学,入加利福尼亚大学
1915年与留美同学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
1916年毕业回国,任江西庐山林局副局长东南大学农科植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2年吴宓光迪等创办《学衡》杂志,提倡古文。
后再度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
1925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北平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任所长。
1934年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
1937年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
1940年江西泰和中正大学校长
后任中国植物学会会长、北京博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1944年湖北利川县磨刀溪发现学界公认绝种的水杉。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早年加人南社,论诗宗宋,与柳亚子意见不合。
著有《忏庵诗稿》、《中国植物之分布》、《经济植物学》等。
卢弼评其诗云:“君周览名区,造诣深邃,又复苞孕近世之学海思潮。
蕴蓄者宏,吸纳者富,往往擅临川东坡之胜,而又兼有昌黎之苍莽、摩诘之隽永,山谷之奇突,合众长于一炉而冶之,宜乎其睥睨一时也。
陈三立论其诗云:“本学识以抒胸臆,高掌远蹠,磊坷不群。
其纪游诸作,牢宠万象,奥邃苍坚,尤近杜陵”。
钱钟书极推崇其所作贯通古今,堂宇恢弘,其《胡丈步曾远函论诗却寄》诗云:“汲古斟今妙寡双,袖携西海西江
中州无外皆同壤,旧命维新岂陋邦。
烽火远书金可抵,丹铅退笔鼎难扛。
不干扪有谈诗舌,挂壁年来气亦降。
”又评其诗稿云:“抱弓力大,琢玉功深。
登临游览之作,发山水之清音,寄风云之壮志,尤擅一时之胜场。”
词学图录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
江西新建人
两度留学美国,获植物学硕士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植物学会首任会长、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植物学教授、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员。
南社社员。
有《经济植物学》、《忏庵诗稿》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邵祖平现当代 1898 — 1969
词学图录
邵祖平1898-1969字潭秋别号钟陵老隐培风老人,室名无尽藏斋、培风楼。
南昌人
章太炎高足。
执教东南、之江、浙江四川金陵女子、华西、西北、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
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教授
有《文字学概论》、《国学导读》、《词心笺评》、《乐府诗选》、《七绝诗论七绝诗话合编》、《培风楼诗存》、《峨眉游草》、《关中游草》。
人物简介
邵祖平 1898-1969.2.5。
字潭秋别号钟陵老隐培风老人,室名无尽藏斋、培风楼,江西南昌人
早年肄业于江西高等学堂,为章太炎高足。
1922年后历任《学衡》杂志编辑,东南、之江、浙江大学教授,章氏国学会讲席,铁道部次长曾养甫秘书,朝阳法学院、四川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西大学、西北大学、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教授
有重辑本《培风楼诗》行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缪钺现当代 1904 — 1995
词学图录
缪钺1904-1995字彦威
江苏溧阳人
生于河北省迁安县
北京大学文科肄业。
曾任河南大学浙江大学、华西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诗词散论》、《杜牧年谱》、《冰茧庵丛稿》、《冰茧庵剩稿》、《冰茧庵诗词稿》等,与叶嘉莹合著《灵溪词说》、《词学古今谈》。
冰茧庵集外诗词稿·缪元朗

缪钺先生1904—1995),字彦威

江苏溧阳人
1924年肄业于北京大学文预科。
历任省立保定中学和私立培德中学国文教员、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学海书院教授编纂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52年后,专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缪钺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生前出版有《元遗山年谱汇纂》、《中国史上之民族词人》《诗词散论》、《杜牧诗选》、《杜甫》、《三国志选》、《读史存稿》、《杜牧传》、《杜牧年谱》、《三国志选注》(主编)、《冰茧盦丛稿》、《灵溪词说》(合著)、《三国志导读》(主编)、《冰茧盦序跋辑存》、《冰茧盦剩稿》、《词学古今谈》(合著)等专著,发表论文120馀篇,多数收入上述各论文集。
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会、中华诗词会等术机构和术团体的顾问。

先生性嗜古典,喜诗词。

在中时,就练习写作古文、诗、词,与同共结诗社。
18岁高中毕业后,即以诗词作品就教于籍忠寅、张尔田前辈
上世纪40年代,还曾加入由章士钊沈尹默乔大壮江庸先生发起创办的“饮河诗社”。
先生曾在《自传》中叙述自己诗词创作的特点:“我从小就喜欢作诗词,后来治史之馀,不废吟咏。
我作诗词,都是抒写真情实感,不为敷衍酬应之篇、无病呻吟之作。
至于艺术风格,则是在承继古人之基础上以求创新。
我熟读《诗经》、《楚辞》以及汉魏至明清诸名家诗集之后,拟取阮籍陶渊明之寄兴深微,李商隐之情韵绵邈,黄庭坚陈与义之笔致峭折,而熔于一炉,自创新境,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至于作词,则因才性之所近,小令取法秦观晏几道,慢词取法周邦彦姜夔,亦兼采他家之长,蕲向于深美闳约。

先生生前只在报刊上发表过部分诗词作品,但手订了三卷《冰茧盦诗词稿》。

1990年10月5日缪钺先生收到程千帆先生寄来的先生刘永济先生的书信复印件,其后给程先生的回信说到:“致友人书札,多未存稿。
此次重读诸复制件,恍如隔世。
其中诗词,亦有未存稿者,可以补入也。
”秉承先生之意,笔者开始留心收集先生手订《冰茧盦诗词稿》以外的作品,渐有收穫。
近年来,笔者因为撰写《缪钺年谱》和编选《冰茧盦论学书札》(暂名),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从报刊书籍(如《学衡》、《国风》、《四川大学校刊》、《人民川大》、《文献》、《吴宓日记续编》、《茅于美词集》、《方豪六十自定稿》等)和先生致友人(如刘永济先生、陈槃先生张志岳先生等)的书信中,又陆续读到较多先生手订《诗词稿》以外的作品,于是就编成了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份《冰茧盦集外诗词》。
此处的“集外”,是在《缪钺全集》版《冰茧盦诗词稿》之外的意思。

2011年5月10日于晴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汝伦当代 1930 — 2010
人物简介
李汝伦1930—2010),吉林扶馀人
字怀仙,号种瓜得豆庐主人、得其所斋斋长
诗人、杂文家。
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后长期被逐乡间劳动。
任广东作协刊物《作品》编辑、副主编,《当代诗词》主编,《中华诗词》编委。
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新诗、散文、杂文、评论、随笔写作。
出版著作有古典文学研究《杜诗论稿》;评论集《种瓜得豆集》;诗词集《性灵草》、《紫玉箫集》(获广东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紫玉箫二集》;杂文集《和三个小猢狲对话》(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李汝伦杂文选粹》、《李汝伦作品选粹》、《旧瓶 新酒 辩护词——当代诗词研究论文集》及散文、杂文合集《蜂蝶无缘》等。
1981年创办并主编解放后第一家专门诗词刊物《当代诗词》,以品质高、选稿严、坚持法眼、公心、铁面而享誉,刊物发行国内外,颇有影响。
其成就得文艺界前辈谷城程千帆等人的高度评价。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协理事,曾任广东作协文学创作研究室副主任、杂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拨乱反正后,吾国第一份诗词专业刊物《当代诗词》即由李老创办。
李老评诗,主公心、法眼、铁面,又主持“李杜杯诗词大奖赛”,奖掖后进,不遗馀力,可谓当代诗坛广大教化主。

自八十年代起,二十馀载,致力于当代诗词理论之建树,有《为诗词形式一辩》、《诗词格律的四大美人》、《八十载沈冤案要翻——关于“学衡派”》等具重大影响力的论文行世。
近日萃成《犁破荒原》一著,这是他冲破历史的重重藩篱,从事振兴诗词活动和发展的诗词写作的近三十年的记录。
书中有他一系列开拓性的文章和讲话,他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开始了他开拓性的诗词活动历程;有理论辩难,深刻有力且寓文采和讽刺的笔墨,批判和击溃了数十年否定诗词的各种有害观点。
今日青年咸知传统诗体之粹美,李老为诗词正名之功,实不可没。
李老诗以识见为主,而参以老杜悲悯之笔,成《紫玉箫集》、《紫玉箫二集》二种,早成当代诗坛经典文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