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竺道潜。字法深。姓王。琅琊人。晋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刘元真为师。元真早有才解之誉。故孙绰赞曰。索索虚衿。翳翳闲冲。谁其体之。在我刘公。谈能彫饰。照足开矇。怀抱之内。豁尔每融。潜伏膺已后剪削浮华崇本务学。微言兴化誉洽西朝。风姿容貌堂堂如也。至年二十四讲法华大品。既蕴深解复能善说。故观风味道者。常数盈五百。晋永嘉初避乱过江。中宗元皇及肃祖明帝。丞相王茂弘大尉庾元规。并钦其风德友而敬焉。建武太宁中。潜恒著屐至殿内。时人咸谓方外之士。以德重故也。中宗肃祖升遐王庾又薨。乃隐迹剡山以避当世。追踪问道者已复结旅山门。潜优游讲席三十馀载。或畅方等。或释老庄。投身北面者莫不内外兼洽。至哀帝好重佛法。频遣两使慇勤徵请。潜以诏旨之重暂游宫阙。即于御筵开讲大品。上及朝士并称善焉。于时简文作相。朝野以为至德。以潜是道俗标领。又先朝友敬尊重。挹服顶戴兼常。迄乎龙飞虔礼弥笃。潜尝于简文处遇沛国刘惔。惔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潜曰。君自睹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司空何次道懿德纯素笃信经典。每加祇崇遵以师资之敬数相招请。屡兴法祀。潜虽复从运东西。而素怀不乐。乃启还剡之仰山遂其先志。于是逍遥林阜以毕馀年。支遁遣使求买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遁。后与高丽道人书云。上座竺法深。中州刘公之弟子。体德贞峙道俗纶综。往在京邑维持法网。内外具瞻弘道之匠也。顷以道业靖济不耐尘俗。考室山泽修德就闲。今在剡县之仰山。率合同游论道说义。高栖皓然遐迩有咏。以晋宁康二年卒于山馆。春秋八十有九。烈宗孝武诏曰。深法师理悟虚远风鉴清贞。弃宰相之荣。袭染衣之素。山居人外笃勤匪懈。方赖宣道以济苍生。奄然迁化用痛于怀。可赙钱十万星驰驿送。孙绰以深比刘伯伦。论云。深公道素渊重有远大之量。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小。虽高栖之业刘所不及。而旷大之体同焉。时仰山复有竺法友。志业强正博通众典。尝从深受阿毗昙。一宿便诵深曰。经目则讽见称昔人。若能仁更兴大晋者。必取汝为五百之一也。年二十四。便能讲说。后立剡县城南台寺焉。竺法蕴悟解入玄。尤善放光波若。康法识亦有义学之功。而以草隶知名。尝遇康昕。昕自谓笔道过识。识共昕各作右军草。傍人窃以为货。莫之能别。又写众经甚见重之。竺法济幼有才藻。作高逸沙门传。凡此诸人皆潜之神足。孙绰并为之赞不复具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7
【介绍】:
十六国时成汉人,巴氐族。李雄子。雄死,李班嗣位,玝与弟期、越皆来奔丧。玝劝班遣越还镇,并出期代己为梁州刺史。班不许。期、越竟杀班于丧次。玝奔晋。在晋历巴郡、襄阳、宜都太守。从桓温征西,战死于山阳。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李期 | 卭都幽公、幽公 | 334年—338年 | |||
玉恒 | 335年—338年三月 | 钟渊映认为《华阳国志》没有玉衡,只有玉恒,可能是玉衡是李期所改,李雄并没有改元玉衡,而记载错误,误以为是李雄年号;也有可能是李期没有改元,而是沿用李雄年号。但是这两个年号无从考质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3—337
【介绍】:
十六国时成汉国君,字世运。李雄第四子。轻财好施,虚心招纳。雄死后,太子李班嗣位,雄子越杀班而拥立期。既即位,改年号为玉恒。轻诸旧臣,信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内宠信宦竖许涪等,国之刑政,决于数人,妄杀民人,籍没妇人资财,以实后宫。从父李寿乃矫期母任氏命,废期为邛都县公。期乃自缢死。在位三年。谥幽。
维基
刘柱国(?—1646年),号长石,湖广承天潜江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柱国是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工部观政,五年获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六年杭州抽分,七年升营缮司员外郎,八年官潮州府知府,任内公正果断,努力去除夙弊,之后迁任广东巡海副使,抚定澳门的葡萄牙人。十三年考察,降职为四川按察司佥事。弘光年间,他升任福建参政,拥立隆武帝,任职佥都御史下游镇海。平和的乱民藉词聚众报复,刘柱国就驱散他们,后来调任惠潮巡抚。当初潮州客家叛军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连同闽王老数千人,打算攻入揭阳不成功;三月时丘文德、蓝霖进犯;而诏安的李班三聚众三万人,自称「神都总元帅」,在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于潮阳造反,攻打贵屿。知县孟应春、都督张浚、参将黄山、王振远等人出兵斩杀李班三,刘柱国因而命令武兴营团练。次年(1646年)二月,庄三权侵略和平县峡山,知县徐以暹告急。他命令王振远及参将郭祯、诸生吴楷拒守;三月,庄三权与戴明台攻陷和平,刘柱国入朝拟定为兵部右侍郎,很快改为云南巡抚,在湘阴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