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赵夙春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人
叔带五世孙。
相传周穆王曾赐其先世造父以赵城,因以为氏。
造父之后七世孙叔入晋,始建赵氏于晋国
晋献公十六年,使赵夙为将攻灭霍、魏、耿三国,以功封于耿。
蔿贾春秋楚国 ? — 前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05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字伯嬴
孙叔敖父。
大夫
子玉治兵于蔿,终日而毕,鞭七人,以矢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举拔得人。
蔿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
蔿贾以为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子文举之,将以败国,不足为贺。
后果为晋师所败。
令尹子文卒,斗般为令尹子越为司马,蔿贾工正
贾为子越谮斗般于王而杀之,子越令尹,贾为司马。
子越又恶蔿贾,乃以若敖氏之族囚贾而杀之。
楚庄王春秋楚国 ? — 前59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楚庄王 前613年—前591年秋季 国君姓名:熊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91 【介绍】: 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氏,名旅,一作侣或
穆王子。
即位后,重用孙叔敖,整顿内政,兴修水利。
庄王三年,灭庸,攻宋,继又进攻陆浑之戎,陈兵周郊,使人询问象征天子权威之九鼎大小轻重,隐有图周之志。
九年平定若敖氏叛乱,后大败晋军于泌地,并陆续迫使、宋、陈等国归附,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在位二十三年。
谥庄
樊姬春秋楚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
楚庄王夫人。
王即位,好狩猎,谏不听,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
又在庄王前提出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王塞贤路。
虞丘子闻之,荐孙叔敖于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
虞丘子春秋楚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
令尹十年,闻孙叔敖贤,荐于庄王,让位以代己。
王从之,赐采地三百,号曰国老
后其家有人犯法,孙叔敖执而杀之。
喜而入见庄王,言孙叔敖奉国法而不党,果可使持国政。
优孟春秋楚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名孟
庄王时优人。
滑稽多辩,常于谈笑间讽谏。
王爱马肥死于厩,欲以大夫礼葬。
左右争,不得。
优孟入殿大哭,以为应以君礼葬,使诸侯闻之,知王贱人而贵马。
王悟,罢其事。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而善待之。
叔敖死,其子贫困负薪。
优孟乃服叔敖衣冠,习其言谈行动。
岁余,往见王,王惊以为孙叔敖复生。
优孟乃尽言其忠而其子贫无立锥之地。
王谢过,召叔敖子,封之于寝丘。
伍参春秋楚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
伍举父。
楚庄王十七年,楚攻,晋救之。
以为晋主帅无威,诸将主战主和不一,晋必败,力排令尹孙叔敖退兵之议。
庄王从之,卒败晋于邲,遂霸中原。
萧颖士盛唐 717 — 768
作品评论
《载酒园诗话又编》
人有一时负重名,既久而声暂歇者,唐之萧茂挺宋之梅圣俞是也。
诗文具在,不知当时何以倾动蛮貊如此!
萧尝谓“屈、宋雄壮而不能经,贾生近理,瑰丽而不近风雅。
”然其《江有枫》、《菊荣》、《凉雨》、《有》诸篇,岂遂真《风》《雅》乎?
于《三百篇》虽具孙叔之衣冠,尚无优孟之抵掌。
严武唐 726 — 765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季鹰最善少陵,笃于推信,故附离声诗,若有合辙。
然有收入杜集者,如“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鵔鸃冠”,又“江头枫叶红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又“郡邑地卑饶雾雨,江河天阔足风涛”,兹皆善于拟近,谓优孟为真叔敖,可尔。
郭钰元末明初 1316 — ?
桂林郭君彦章,自其先世林涧先生紫阳朱子之学于静春刘公,子孙世守以为家法。
后来若西窗先生、諟溪先生,皆能沈潜精敏,深有造诣,其所自得,于先儒之,议多所发明。
彦章固守其家法者也。
经乱以来,遇事感触,情之所至,勃郁于中,不能自已,则辄形之歌咏,或登高而啸,或临流而叹,扣壶击节,慷慨激扬,商歌之声,隐隐动林壑,闻者知其为妙也。
录成编帙,间以示予。
予爱其题无泛作,必有关涉,章无羡句,必有警发。
虽其片词单言,特出谐谑,然亦未尝不使听者为之怡然喜赧然愧。
其于世道人物天理民彝,有所感发,是真得古诗人讽刺之义者?
欤!
亦其所飬固有异于人欤?
使余序之,余非能诗者也,将何以为之言哉!
虽然,余于彦章之诗,亦不能无所感焉。
何也?
国风、雅、颂,大抵皆古之乐章,固必以音节为之主,而诗本性情者也。
夫中人之性情,不能不有所偏,随其所偏,徇其所至,则溢而为声音,发而为言笑,亦各有自得之妙焉。
是岂可以人力强同之哉。
汉魏而下,诗之合作,莫盛于唐,然凡称名家文章,虽有浅深高下,不可一槩论,而未有不本于性情。
掩卷读之,使人自辨,未有不得其人之彷佛者,此不可强同之验也。
以是知学诗者固当以涵飬性情为本,而不当专求工于词也。
而近年以来,江湖作者,则往往托以音节之似,必求工于词,而不本于性情。
譬之刻木为人,衣之宝玉,面目机发,似则似矣,被服瑰奇,美则美矣。
然求其神情色态,出于天然自得之妙者,终莫知其所在也。
又且专掇取古人一二胜处藻缋织组,骤而读之,动心骇目。
又如八珍之馔,五侯之鲭,几使下箸无可拣择。
后生晚进,慕而效之,如恐不及,直谓太羹玄酒为淡泊,清庙明堂为朴斲,又诗道之一变也。
嗟夫!
抵掌谈笑,似孙叔敖,岂果似孙叔敖哉?
亦强为之词耳。
彦章之于诗,规矩音节,尽出唐人,而不拘拘焉拟规以为圆,摹矩以画方,而自得之妙,固在言外。
此余之所深爱也。
故书之卷末,而归之彦章
将以吾言为然乎?
不然乎?
彦章有经济,能自守,观其诗可见矣。
洪武二年己酉庐陵大已伯刚序。
元鄙儒术,七八十年间,科举诏不岁下,山林之士无他慕,因各肆力于文学,于是多为古辞诗歌,以道己志。
在吾族邻而姻者,有郭静思先生,与先翠屏诸公倡和往来,而先竹轩公及里中、李、杨诸君子,固皆一时杰出者也。
兹数人者,不独能为古辞诗歌而已,尤善测微隐明道理,言又足以发之。
至其处贫遭遇,卓然自守不少涅,流俗皆以为当然,无用矫强,使得一命所立,必有可观。
顾老于蓬藋,不少概见,馀其精神仅寓于声律,可哀也己。
静思名钰字彦章,高村桂林人,吾族志行甥。
壮年奔走,资笔以为飬。
晚际明兴,徵茂才,辞疾不就。
年踰六十,竟贫死。
常访其家,孑然无遗,独幸诗歌犹有录者。
盖平生经历时势艰危、闾里流离之状,若目见之。
所载郡邑失没日月,与当时死事故实,可裨野史,有关惩劝。
而一时杰出,相从唱和,又皆世家文献之徵,不忍其泯没也,因校讹舛,属其八世从孙廷昭入梓以传。
静思赠吾族秀宾诗有云:圣贤去我远,糜兹糟粕味。
当其得意时,何如卿相贵。
呜呼,此诗人所以穷饿终身而不悔也。
静思诗未知去古何若,然一时杰出者,役志止是,不亦可以观国乎。
静思酷好泉石,所居去余莲洞三里许,吟眺独未一至,将犹少之然欤?
必有为解嘲者。
嘉靖四十年辛酉仲夏癸未莲洞病樵罗洪先撰并书于念庵之止止斋中。
吴志淳元末明初
志淳字主一,以字行,无为州人
以父荫历官靖安都昌县簿,濠泗兵起,徙家豫章,徙居鄞之东湖
奏除待制翰林,为权倖所阻,入明遂不仕。
主一工古隶,学孙叔敖碑,诗宗唐人。
如:「晚凉浴罢閒无事,水阁东头看月生。
瞿存斋极叹赏,以为主一得意之句也。
叶燮清 1627 — 1703
补刻已畦先生诗·序
国朝初,吴中诗人沿钟谭馀习,竞为可解不可解之语以自欺欺人,病在荒幻。
既又矢口南宋,家石湖,户剑南,有队仗而无气脉,病在纤佻。
少陵之鲸鱼碧海、昌黎之巨刃摩天、东坡之万斛原泉随地涌出,胥失之矣。
我师已畦叶先生起而挽之,作《原诗》内外篇四卷,于源流升降之故昌言剖析,一一警聋振瞆以觉众人。
先生所自为诗,务拔奇于寻常艺林之外,意必正也,辞必警也,气必盛也,径必深而韵必流,神必行也,而规格器局一归于正大高明,与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万斛原泉随地涌出之旨遥相印合,斯为已畦先生之诗也。
已昔王渔洋司寇寓书先生,谓众人之诗如水母,以虾为目;蟨不能行,得𤝙𤡣负之乃行。
是必假他人之目为目、他人之足为足。
先生镕铸古昔,卓然成家,庶为斯言之立云云,诚能赏伯牙之琴弦者。
旧时镌版,阅岁既久,渐多遗失,存者间有字画磨灭。
今曾孙昭九、元孙叔蕃访求原本,重为补刻,而先生诗集焕然聿新,知我师之有后,能使祖泽之久而弥光也。
彼名家子弟,清门零落,即视祖考著述为无用之物而弃之者,闻九父子之风,其面热面惭而翻然自悔也夫!
乾隆癸未冬长至日长洲门人沈德潜谨撰,时年九十有一。
(䤸入:周沛
孙揆均清末至民国 1866 — 1941
人物简介
孙揆均(1866-1941)字叔方又名道毅号寒厓江东孙叔、叔舫、老虎、鹤主(来鹤楼主人),江苏无锡人孙继皋第九世裔孙。
少孤,随兄嫂生活。
1889年与吴稚晖、纽永建、丁福保等负笈江阴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年中举。
内阁中书军机章京
孙揆均工诗善书,诗意苍朴,有诗集《寒厓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