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陆晔东晋 261 — 3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1—334 【介绍】: 东晋吴郡吴人字士光
陆机从弟。
司马睿(元帝)初镇江东,辟祭酒,预讨华轶有功,迁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
太兴元年,迁太子詹事,拜侍中
明帝时,迁太常
王导等同受遗命辅太子
成帝即位,拜左光禄大夫
苏峻之乱,随侍帝侧。
平,进爵为江陵公
卒谥穆
王琨西晋
全晋文
元康中新城,入拜尚书郎
(案:王导长子悦无子,以弟恬子为嗣,袭导爵始兴郡公,累迁丹阳尹;年代不相合,非即此也。)
王敦东晋 266 — 3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6—324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处仲
王导从兄。
晋武帝婿。
扬州刺史
琅邪王司马睿(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同心扶助。
镇压杜韬起事,拜镇东大将军
东晋立,迁大将军荆州,手握重兵。
元帝欲抑制王氏势力,遂于永昌元年举兵反。
攻入建康,杀刁协周顗戴渊等,自为丞相,还屯武昌,遥制朝政。
明帝太宁二年王导等乘病重,率军讨之。
王含钱凤等再进兵建康,旋病死,军散。
孔愉东晋 268 — 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8—342 【介绍】: 东晋会稽山阴人字敬康
晋惠帝末避乱新安山改姓孙
怀帝永嘉中司马睿命为参军
悯帝建兴初,始应召参丞相军事。
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
累迁吴兴太守,还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太常
苏峻反,朝服守宗庙。
累迁左仆射
因批评朝政,为王导所衔。
出为会稽内史
修复旧陂,溉田二百余顷。
周顗东晋 269 — 3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22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字伯仁
周浚子。
少有盛名。
弱冠袭爵武城侯
秘书郎
元帝拜为太子少傅
后以酒失,为仆射
常酒醉不醒,时人号为“三日仆射”。
王敦反,奉旨诣,责以大义。
元帝欲尽除诸王力言王敦族弟王导忠诚,遂被救。
王敦攻入建康后,被杀,未加劝阻。
后知曾救己,泣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谥曰康
郗鉴东晋 269 — 3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39 【介绍】: 东晋高平金乡人字道徽
出身士族。
赵王司马伦辟为掾,称疾去职。
惠帝时累官中书侍郎
怀帝时京师不守,率宗族乡人千余家避难于鲁之峄山
晋元帝拜龙骧将军、兖州刺史
明帝时王敦专权,帝倚为外援。
王导庾亮等受命辅成帝,进位车骑大将军、加散骑常侍
咸和初,领徐州刺史
预讨祖约苏峻之乱。
事平,拜司空,加侍中,更封南昌县公
官至太尉
卒谥文成
裴邵西晋 ? — 3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1 【介绍】: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道期
裴楷从子。
司马睿为安东将军,以为长史
王导为深交。
征为太子中庶子,复转散骑常侍、东中郎将都督扬州江西淮北诸军事
怀帝永嘉五年东海王司马越率军出项攻石勒,卒于军中。
王廙东晋 274 — 3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22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世将
王导从弟。
少能属文,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诸伎。
太傅掾,转参军封武陵县侯
曾任濮阳太守
司马睿(元帝)镇江左郡过江,以为司马。
预讨周馥杜韬,迁冠军将军
元帝即位,代陶侃荆州刺史
陶侃部将所袭,又为杜曾所败。
及至荆州,大行诛戮将佐,大失荆州人望。
入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
后助王敦反,以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寻病卒。
郭璞东晋 276 — 3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4 【介绍】: 东晋河东闻喜人字景纯
博学,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
西晋末过江,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为王导所重。
晋元帝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迁尚书郎
后为王敦记室参军
以卜筮不吉谏阻谋反,为所杀。
后追赠弘农太守
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作注,传于世。
有辑本《郭弘农集》。
全晋文
字景纯河东闻喜人惠怀间避乱过江,宣城太守殷佑以为参军,后为王导参军大兴初著作佐郎,寻迁尚书郎,母忧去职,明帝初,王敦起为记室参军,以阻谋逆被斩,平,追赠弘农太守,有《尔雅注》五卷,音二卷,图十卷,图赞二卷,方言注十三卷,三苍注三卷,穆天子传注六卷,山海经注二十三卷,图赞二卷,水经注三卷,周易林五卷,洞林三卷,新林四卷,又九卷,卜韵一卷,楚辞注二卷,子虚上林赋注一卷,集十七卷。
卞壶东晋 281 — 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1—328 【介绍】: 东晋济阴冤句人字望之
怀帝永嘉中起家著作郎
司马睿(元帝)镇建邺,召为从事中郎,委以选官之职,甚见亲信。
后为太子中庶子
侍讲东宫
明帝时尚书令,与王导等俱受遗诏共辅幼主。
勤于吏事,性刚正,不肯苟同时好。
曾力劝庾亮勿征苏峻入朝。
苏峻反,攻建康领军将军率六军拒击,力战而死。
二子相随赴敌,同时见害。
全晋文·卷八十四
字望之,粹子。
永嘉中著作郎袭父爵成阳公,寻行广陵相。
元帝江东召为从事中郎,出为明帝中郎长史
中兴建,补太子中庶子,转散骑常侍,迁太子詹事,转御史中丞,迁吏部尚书
明帝时中军将军封建兴县公,寻迁领军将军,领尚书令复拜右将军,加给事中尚书令
成帝即位,与王导庾亮辅政,寻解职,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苏峻反,复为尚书令右将军,领右卫将军,寻都督大桁东诸军事,假节复加领军将军给事中,战死。
平、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贞
有集二卷。
刁协东晋 ? — 3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2 【介绍】: 东晋渤海饶安人字玄亮
起家濮阳王文学西晋时,累官颍川太守
避难渡江。
晋元帝即位以为尚书左仆射,预定朝制。
太兴初年,迁尚书令
性刚忤物,每崇上抑下。
王导王敦兄弟专权,元帝为心腹,为王氏所疾。
永昌初年王敦以讨刁协刘隗为名举兵入建康
元帝令出奔,被杀。
葛洪东晋 283 — 343
全粤诗·卷二
葛洪(二八四 — 三六四)字稚川
原籍丹阳句容
少时好学,家贫,乃自采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性木讷寡欲,而好寻究书义,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从祖玄,吴时方士,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就隐学,悉得其法。
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以女妻之,复传业。
晋惠帝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将兵都尉,讨破之,迁伏波将军
见天下已乱,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始还乡里。
元帝丞相,辟为掾。
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
成帝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
交趾出丹,坚求为句漏令,将子侄俱行。
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遂止罗浮山炼丹。
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
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卒年八十一。
晋书》卷七二、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四、清宋广业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四有传。
诗五首。
全晋文
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吴方士玄从孙。
惠帝时吴兴太守顾秘檄为将兵都尉,迁伏波将军,后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遇害还乡。
元帝丞相,辟为掾,以功赐爵关内侯
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
固辞,求为句漏令刺史邓岳表为东官太守,又辞不就。
卒年八十一。
有《丧服变除》一卷,《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五十一卷,《神仙传》十卷,《肘后方》六卷,《神仙服食药方》一卷。
司马羕东晋 284 — 32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羕 西阳王 300年—326年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第三子。本为西阳县公,元康元年(291年)八月进封西阳王,。永兴元年(304年)因长沙王司马乂一党的身份而废为庶人,光熙元年(306年)复爵。咸和元年(326年)十月贬为弋阳县王,四年(329年)二月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4—329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延年
司马亮子。
晋武帝太康末封西阳县公,拜散骑常侍
晋惠帝元康初进封郡
惠帝永兴中,拜侍中
晋元帝即位,为侍中太保录尚书事,领大宗师,擢太宰
明帝死,与王导并受顾命辅成帝
成帝咸和初,免官,降为弋阳县
苏峻之乱,诣称其功,大悦,矫诏复其爵位。
平,赐死。
周嵩东晋 ? — 3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4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字仲智
周浚子。
司马睿为相,引为参军
晋王,以忤旨出为新安太守
临发,褒贬朝士,诋毁戴邈密表之,怒,坐大不敬,收付廷尉,减罪除名。
久之,补庐陵太守,后拜御史中丞
即位(元帝)以王敦势盛,疏王敦族弟司空王导等,上疏谏之。
帝感悟,等获全。
永昌元年王敦反,杀兄顗而使人吊
曰:“亡兄天下人,为天下人所杀,复何所吊!
甚衔之,惧失人情,用为从事中郎
未几,为诬害。
诸葛恢东晋 284 — 3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4—345》 【介绍】: 东晋琅邪阳都人字道明
诸葛诞孙。
弱冠知名。
初守即丘长。
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
司马睿以为主簿
周馥有功。
东晋初,迁会稽太守,政绩为诸郡最。
明帝时,讨王含有功,封建安伯
官终金紫光禄大夫
成帝死,受顾命。
沈陵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吴兴武康人字景高
沈矫子。
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辟为从事
司马睿镇东将军,命参军事
晋悯帝建兴三年吴兴郡功曹徐馥起兵反王导刁协,杀太守袁琇。
领兵讨平之。
司马宗东晋 ? — 32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宗 南顿王 305年—326年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第四子。原为南顿县公,永兴二年(305年)讨伐刘乔迎接晋惠帝回洛阳有功,进封为南顿王,咸和元年(326年)十月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延祚
司马亮子。
晋惠帝元康中封南顿县侯
刘乔有功,封王
晋元帝即位,拜抚军将军
后为明帝所昵,加长水校尉,转左卫将军
王导庾亮志趣不同。
明帝死,转骠骑将军,遂怀怨望。
成帝咸和初御史中丞钟雅谋反,庾亮遣将收之,以兵拒战,兵败被杀。
其族贬为马氏。
竺道潜东晋 286 — 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6—374 【介绍】: 东晋僧。
琅邪人俗姓王字法深
年十八出家,师从中州元真
晋怀帝永嘉初,避乱过江,为晋元帝明帝王导等所重。
后隐居剡县山中避世,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字法深
琅琊王氏。
年十八。
师事中州元真
元真有美名。
潜服膺。
后落发。
善仪止。
二十四讲法花大品。
道俗日万指。
永嘉乱。
渡江。
中宗元皇肃祖明帝敬之。
承相王茂弘
大尉庾元规
并造门结友。
尝著屐至殿中。
时人叹其道德高风。
初不省有朝市也。
久之去隐剡山
哀帝即位
两遣使致之。
不得已。
建邺
时简文在藩邸。
尤师礼焉。
沛国刘惔见于简文。
座中嘲曰。
道人亦游朱门乎。
曰。
贫道以为蓬户也。
司空何次道遵。
以师资之敬。
屡兴法会。
数相招请。
复还山。
支遁求买沃洲小岭
潜答曰。
欲来当给。
不闻买山而隐也。
欣然。
爱其风鉴。
高丽道人书。
大称赏之。
康宁二年殁。
寿八十九。
诏赙钱十万葬之 竺法友。
诵毗昙。
一宿上口。
年二十四。
讲经于南台寺 竺法蕴。
悟解逸群。
尤精放光般若。
康法识。
有义学。
工草隶。
尝与廉昕。
各临右军帖。
世不能别其书。
以写众经。
见重于世 竺法济。
有才藻。
作高逸沙门传。
凡此皆潜之神足云。
竺道潜
字法深
姓王
琅琊人
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
年十八出家。
中州元真为师。
元真早有才解之誉。
孙绰赞曰。
索索虚衿。
翳翳闲冲。
谁其体之。
在我刘公。
谈能彫饰。
照足开矇。
怀抱之内。
豁尔每融。
潜伏膺已后剪削浮华崇本务学。
微言兴化誉洽西朝。
风姿容貌堂堂如也。
至年二十四讲法华大品。
既蕴深解复能善说。
故观风味道者
常数盈五百。
晋永嘉初避乱过江。
中宗元皇肃祖明帝
丞相王茂弘大尉庾元规
并钦其风德友而敬焉。
建武太宁中
潜恒著屐至殿内。
时人咸谓方外之士。
以德重故也。
中宗肃祖升遐王庾又薨。
乃隐迹剡山以避当世。
追踪问道者已复结旅山门。
潜优游讲席三十馀载。
或畅方等。
或释老庄。
投身北面者莫不内外兼洽。
哀帝好重佛法。
频遣两使慇勤徵请。
潜以诏旨之重暂游宫阙。
即于御筵开讲大品。
上及朝士并称善焉。
于时简文作相。
朝野以为至德。
以潜是道俗标领。
又先朝友敬尊重。
挹服顶戴兼常。
迄乎龙飞虔礼弥笃。
潜尝于简文处遇沛国刘惔
嘲之曰。
道士
何以游朱门。
潜曰。
君自睹其朱门。
贫道见为蓬户。
司空何次道懿德纯素笃信经典。
每加祇崇遵以师资之敬数相招请。
屡兴法祀。
潜虽复从运东西。
而素怀不乐。
乃启还剡之仰山遂其先志。
于是逍遥林阜以毕馀年。
支遁遣使求买仰山之侧沃洲小岭
欲为幽栖之处。
潜答云。
欲来辄给。
岂闻买山而隐
后与高丽道人书云。
上座竺法深
中州刘公之弟子。
体德贞峙道俗纶综。
往在京邑维持法网。
内外具瞻弘道之匠也。
顷以道业靖济不耐尘俗。
考室山泽修德就闲。
今在剡县仰山
率合同游论道说义。
高栖皓然遐迩有咏。
晋宁康二年卒于山馆。
春秋八十有九。
烈宗孝武诏曰。
深法师理悟虚远风鉴清贞。
宰相之荣。
袭染衣之素。
山居人外笃勤匪懈。
方赖宣道以济苍生。
奄然迁化用痛于怀。
可赙钱十万星驰驿送。
孙绰刘伯伦
论云。
深公道素渊重有远大之量。
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小。
虽高栖之业刘所不及。
而旷大之体同焉。
仰山复有竺法友。
志业强正博通众典。
尝从受阿毗昙。
一宿便诵曰。
经目则讽见称昔人。
若能仁更兴大晋者。
必取汝为五百之一也。
年二十四。
便能讲说。
后立剡县城南台寺焉。
竺法蕴悟解入玄。
尤善放光波若。
康法识亦有义学之功。
而以草隶知名。
尝遇康昕。
昕自谓笔道过识。
识共昕各作右军草。
傍人窃以为货。
莫之能别。
又写众经甚见重之。
竺法济幼有才藻。
作高逸沙门传。
凡此诸人皆潜之神足。
孙绰并为之赞不复具抄。
陶回东晋 286 — 3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6—336 【介绍】: 东晋丹杨秣陵人
陶璜侄。
初为王敦参军
死,王导引为从事中郎
明帝咸和二年苏峻乱,初献谋庾亮,可一战擒
不从。
还乡聚众千余,与陶侃等攻,别破韩晃,以功封康乐伯
吴兴太守
时三吴大饥,开仓赈济,一境获全。
性刚正,不避权贵。
官至护军将军
卒谥威
全晋文·卷八十一
,璜弟抗之子。
司空府中军主簿,不就;大将军王敦召为参军,转州别驾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封康乐伯;后擢补北军中候,转中护军,迁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徵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咸和二年,徙护军将军
卒谥曰威
温峤东晋 288 — 329
全晋文·卷八十
字太真,羡弟憺之子。
初为司隶都官从事,后举秀才
司徒东阁祭酒,补上党
刘琨请为平北参军,随府迁大将军从事中郎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录军事,又随府迁司空右司马,进左长史
元帝即位,除散骑侍郎,历王导骠骑长史,迁太子中庶子
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
王敦请为左司马,入补丹阳尹,加中垒将军持节都督安东北部诸军事
平,封建宁县公,进号前将军
成帝即位,代应詹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镇武昌
苏峻平,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
卒赠侍中大将军谥曰忠武
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