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拓跋晃” 相关资源
人物库
穆寿北魏 ? — 4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 【介绍】: 北魏代人
穆观子。
乐陵公主
太武帝时,累迁侍中中书监,领南部尚书进爵宜都王
景穆监国,与崔浩等辅政。
自恃位高任重,骄矜无礼,为人所鄙。
公孙质北魏 ? — 4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8 【介绍】: 北魏燕郡广阳人字元直
公孙轨弟。
有经义,为中书学生,稍迁博士
太武帝太延五年,帝亲征凉州,留拓跋穆寿皇太子拓跋晃
柔然乘虚进犯,京师震恐。
穆寿以质为谋主。
好卜筮,言必不来,竟不设备,几败国。
后深自督厉,屡进谠言,超迁尚书
释玄高南朝宋 402 — 444
释玄高
姓魏
本名灵育
冯翊万年人也。
母寇氏本信外道。
始适魏氏首孕一女。
即高之长姊。
生便信佛。
乃为母祈愿。
愿门无异见得奉大法。
母以伪秦弘始三年
梦见梵僧散华满室。
觉便怀胎。
至四年二月八日生男。
家内忽有异香。
及光明照壁。
迄且乃息。
母以儿生瑞兆。
因名灵育
时人重之。
复称世高
年十二辞亲入山。
久之未许。
异日有一书生寓家宿。
云欲入中常山隐。
父母即以凭之。
是夕咸见村人共相祖送。
明旦村人尽来候
父母云。
昨已相送今复觅耶。
村人云。
都不知行。
岂容已送。
父母方悟昨之迎送乃神人也。
初到山便欲出家。
山僧未许。
云父母不听法不得度。
于是暂还家启求入道。
经涉两旬方卒先志。
既背俗乖世。
改名玄高
聪敏生知学不加思。
至年十五已为山僧说法。
受戒已后专精禅律。
关中有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
往师之。
旬日之中妙通禅法。
跋陀叹曰。
善哉佛子。
乃能深悟如此。
于是卑颜推逊不受师礼。
乃杖策西秦隐居𧂐山。
山学百馀人。
崇其义训禀其禅道。
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
秦地高僧隐在此山。
高相会。
以同业友善。
时乞佛炽槃跨有陇西西接凉土。
有外国禅师昙无毗。
来入其国。
领徒立众训以禅道。
然三昧正受既深且妙。
陇右之僧禀承盖寡。
乃欲以己率众。
即从毗受法。
旬日之中毗乃反启其志。
河南有二僧。
虽形为沙门而权侔伪
恣情乖律颇忌学僧。
昙无毗既西返舍夷。
二僧乃向河南王世子曼谗构玄高
云蓄聚徒众将为国灾。
曼信谗便欲加害。
其父不许。
乃摈河北林阳堂山。
山古老相传云。
是群仙所宅。
徒众三百。
往居山舍。
神情自若禅慧弥新。
忠诚冥感多有灵异。
磬既不击而鸣。
香亦自然有气。
应真仙士往往来游。
猛兽驯伏蝗毒除害。
学徒之中游刃六门者百有馀人。
有玄绍者。
秦州陇西人
学究诸禅神力自在。
手指出水供洗漱。
其水香净倍异于常。
每得非世华香以献三宝。
灵异如绍者又十一人。
绍后入堂术山蝉蜕而逝。
长安昙弘法师
迁流岷蜀道洽成都
河南王藉其高名遣使迎接。
既闻被摈。
誓欲申其清白。
乃不顾栈道之难。
冒险从命。
既达河南
宾主仪毕。
便谓王曰。
既深鉴远识何以信谗弃贤。
贫道所以不远数千里。
正欲献此一白。
王及太子𧹞然愧悔。
即遣使诣
卑辞逊谢请还邑。
既广济为怀。
忘忿赴命。
始欲出山。
山中草木摧折崩石塞路。
咒愿曰。
吾誓志弘道。
岂得滞方。
乃风息路开。
渐还到国。
王及臣民近道候迎。
内外敬奉崇为国师
河南化毕进游凉土。
沮渠蒙逊敬事集会宾发胜解。
西海有樊僧印
亦从受学。
志狭量褊得少为足。
便谓已得罗汉顿尽禅门。
乃密以神力令于定中备见十方无极世界诸佛所说法门不同。
于一夏寻其所见永不能尽。
方知定水无底大生愧惧。
时魏虏拓跋焘僣据平城
军侵凉境。
阳平王社请同还伪都。
既达平城
大流禅化。
太子拓跋晃
为师。
一时被谗为父所疑。
乃告曰。
空罗抂苦何由得脱。
令作金光明斋七日恳忏。
乃梦见其祖及父。
皆执剑烈威。
问汝何故信谗言抂疑太子
惊觉大集群臣告以所梦。
诸臣咸言。
太子无过。
实如皇灵降诰。
太子无复疑焉。
盖高诚感之力也。
因下书曰。
朕承祖宗重光之绪。
思阐洪基恢隆万代。
武功虽昭而文教未畅。
非所以崇太平之治也。
今者域内安逸百姓富昌
宜定制度为万世之法。
夫阴阳有往复四时有代序。
授子任贤安全付。
所以休息疲劳式固长久。
古今不易之令典也。
朕诸功臣勤劳日久。
当致仕归第雍容爵颐神养寿论道陈谟而已。
不须复亲有司苦剧之职。
其令皇太子副理万机总统百揆。
更举良贤以备列职。
择人授任而黜陟之。
孔子曰。
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于是朝士庶民皆称臣于太子
上书如表。
以白纸为别。
时崔皓寇天师先得宠于
纂承之日夺其威柄。
乃谮云。
太子前事实有谋心。
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
如此物论事迹稍形。
若不诛除。
必为巨害。
遂纳之。
勃然大怒。
即敕收
先时尝密语弟子云。
佛法应衰。
吾与崇公首当其祸乎。
于时闻者莫不慨然。
时有凉州沙门释慧崇
伪魏尚书韩万德之门师。
既德次于
亦被疑阻。
至伪太平五年九月
崇公俱被幽絷。
其月十五日就祸卒于平城之东隅。
春秋四十有三。
是岁宋元嘉二十一年也。
当尔之夕门人莫知。
是夜三更忽见光绕高先所住处塔三匝还入禅窟中。
因闻光中有声云。
吾已逝矣。
诸弟子方知已化。
哀号痛绝。
既而迎尸于城南旷野。
沐浴迁殡。
兼营理崇公别在异处。
一都道俗无不嗟骇。
弟子玄畅时在云中。
去魏都六百里。
旦忽见一人告云以变。
仍给六百里马。
于是扬鞭而返。
晚间至都。
见师已亡。
悲恸断绝。
因与同学共泣曰。
法今既灭颇复兴不如脱更兴。
和上起坐。
和上德匪常人。
必当照之矣。
毕高两眼稍开。
光色还悦。
体通汗出。
其汗香甚。
须臾起坐谓弟子曰。
大法应化随缘盛衰。
盛衰在迹理恒湛然。
但念汝等不久复应如我耳。
唯有玄畅当得南度。
汝等死后法当更兴。
善自修心无令中悔。
言已便卧而绝也。
明日迁柩欲阇维之。
国制不许。
于是营坟即窆。
道俗悲哀号泣望断。
沙门法达
为伪国僧正
日久未获受业。
忽闻怛化。
因而哭曰。
圣人去世当复何依。
累日不食。
常呼上圣人自在。
何能不一现。
应声见飞空而至。
顶礼求哀愿见救护。
曰。
君业重难救。
当可如何。
自今以后依方等苦悔当得轻受。
曰。
脱得苦报愿见矜救。
曰。
不忘一切宁独在君。
又曰。
法师崇公并生何处。
曰。
吾愿生恶世救护众生。
即已还生阎浮。
崇公常祈安养
已果心矣。
又问。
审法师已阶何地。
曰。
我诸弟子自有知者。
言讫奄然不见。
密访诸弟子。
咸云。
是得忍菩萨。
至伪太平七年拓跋焘果毁灭佛法。
悉如高言。
河西沮渠茂虔
时有沙门昙曜
亦以禅业见称。
太傅张潭伏膺师礼。
闾毗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时人
柔然族。
景穆皇后之兄。
太武帝时降魏。
文成帝太安二年平北将军赐爵河东王
征东将军、评尚书事,卒。
拓跋小新成北魏 ? — 4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文成帝和平二年封济阳王
率众攻库莫奚,设计以毒酒置营中,弃营诱敌,俘获甚多。
后位外都大官
谥惠
殷绍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长乐人
少聪敏,好阴阳术数,游学诸方。
晓九章算术及五行之学。
太武帝时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以学术为太子拓跋晃所知。
文成帝太安中上《四序堪舆表》。
拓跋长寿北魏 ? — 4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景穆帝子。
献文帝皇兴二年封城阳王征西大将军、外都大官
出为沃野镇大将
善抚众,有威望。
谥康
拓跋子推北魏 ? — 4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7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文成帝太安五年封京兆王
长安镇大将
入为中都大官,善察狱。
尝将受禅于献文帝,以大臣固谏而未果。
孝文即位,拜侍中青州刺史,道卒。
游明根北魏 419 — 499
全后魏文·卷二十九
明根字志远,雅从祖弟。
太武时为中书学生,景穆太子监国,以为主书
文成即位,迁都曹主书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
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安乐侯。
献文即位,出为东青州刺史,迁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都督兖州军事、瑕丘镇将,寻拜东兖州刺史,改爵新泰侯
孝文即位,入为给事中,迁仪曹长,假安南将军仪曹尚书广平公
寻正尚书,迁大鸿胪卿、河南王干师。
随例降侯为伯,致仕。
太和二十三年卒,赠光禄大夫谥曰靖
韩麒麟北魏 433 — 4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3—488 【介绍】: 北魏昌黎棘城人
景穆监国,为东曹主书
后参慕容白曜军事。
以功官冀州刺史
白曜被杀,麒麟被征还,停滞多年。
孝文帝时,拜给事黄门侍郎
寻除冠军将军齐州刺史,在官寡于刑罚。
太和十一年,因大旱上书言时弊。
卒谥康
全后魏文·卷三十一
麒麟昌黎棘城人
初为景穆太子东曹主书
文成即位赐爵鲁阳男,(《北史》作渔阳男。
)加仗波将军
慕容白曜征南军事,进冠军将军冀州刺史
孝文时,拜给事黄门侍郎,除冠军将军齐州刺史,假昌侯
太和十二年卒,赠散骑常侍、安东将军燕郡谥曰康
拓跋休北魏 ? — 4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4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献文帝皇兴二年封安定王
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
孝文帝时柔然犯边,出为抚冥镇大将,击退之。
入为内都大官,迁太傅
孝文帝南征,大司马,严而秉法。
定都洛阳,从帝至
以疾卒。
冯熙北魏 ? — 4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5 【介绍】: 北魏长乐信都人字晋昌姑为太武帝左昭仪,妹为文成帝后,即文明太后
景穆帝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
封昌黎王
孝文帝时累官侍中太师,出刺洛州
在州贪纵。
信佛法,在诸州镇建塔寺于高山秀阜,后入为内都大官太师如故。
孝文帝先后纳三女,二为后,一为左昭仪
冯氏由是贵宠无比。
卒谥武
拓跋桢北魏 ? — 4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6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献文帝皇兴二年封南安王,中都大官,迁内都大官
孝文帝时累迁长安镇大将雍州刺史
以聚敛贪黩,削爵以庶人归第,禁锢终身。
孝文帝
议迁都事首从大计,因复封,出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
后以知恒州刺史穆泰谋反而不告。
虽死,犹被追夺封爵。
元太兴北魏 ? — 498
全后魏文·卷五十九
僧懿本名太兴景穆太子晃之孙。
孝文时袭父爵京兆王,拜长子镇大将,入为秘书监改封西河王,转守卫尉卿,表请出家。
孝文太子为之下发,施帛二千匹,赐名僧懿
嵩山太和二十二年终。
拓跋天赐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文成帝和平二年封汝阴王,拜虎牢镇都大将
孝文帝初,督军讨敕勒,失利,仅以身免。
累迁怀朔镇大将,以贪残,削除官爵。
孝文帝太和中卒。
谥灵
元彬北魏 ? — 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豹儿
景穆拓跋晃孙,南安王拓跋桢子,嗣叔父章武王拓跋太洛为后,袭爵。
出为朔州刺史,以贪婪削封。
吐京胡起事,讨平之。
征虏将军汾州刺史,卒。
北魏文成帝北魏 440 — 465
全后魏文·卷二
帝讳景穆太子之长子。
正平二年十月即位。
改元四: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在位十四年。
谥曰文成皇帝庙号高宗
元颐北魏 ? — 5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
初名安寿孝文帝赐名颐
景穆拓跋晃孙,阳平王拓跋新成子,袭爵。
累迁怀朔镇大将,北攻柔然,大破之。
后除朔州刺史
密告恒州刺史穆泰谋反,孝文帝甚嘉之。
卒于青州刺史谥庄
拓跋云北魏 447 — 4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481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文成帝和平五年封任城王
累任侍中、和龙镇大将中都大官
献文帝欲禅位于京兆王子推首谏止之。
后又攻柔然及镇压仇池氐。
出历雍州刺史,所在能留心政事,州民颂之。
卒于雍州
谥康
元匡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建扶
景穆拓跋晃孙。
宣武帝即位,累迁度支尚书
尚书令高肇不和,先自造棺,欲舆棺论罪恶,自杀切谏。
以与太常刘芳议争权量事,与形于声色,降为光禄大夫
又兼宗正卿,出为兖州刺史
孝明帝初,入为御史中丞,纠弹于忠高聪
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时有争执,坐削爵除官。
后起刺史,官至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
孝昌初卒。
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