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义兴人。举进士。玄宗开元二年,为监察御史。累官司封郎中。十三年,为国子司业。玄宗亲择为湖州刺史。十五年,迁申王府长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阌乡人。少从军守边,及还,亲已亡。自伤不得养,即穿圹为门,晨夕洒扫其中,喑默三十年。人有所问,唯画文以对。行旅见之,皆为流涕。玄宗开元中,刺史许景先表旌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96—约761
【介绍】: 唐博州武水人。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崔日用与为亡年交,以是声誉益重。玄宗开元初,制举登科,授山阴尉。后又应文藻宏丽科登第,拜左拾遗。张说尤重其才。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外郎,选贡士两年,多得俊才。二十四年,拜中书舍人。天宝初,权刑部侍郎。后以风疾求散秩,改太子左庶子。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服。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卒谥文。有《孙逖集》、《唐宋集贤诗集》
【介绍】: 唐博州武水人。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崔日用与为亡年交,以是声誉益重。玄宗开元初,制举登科,授山阴尉。后又应文藻宏丽科登第,拜左拾遗。张说尤重其才。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外郎,选贡士两年,多得俊才。二十四年,拜中书舍人。天宝初,权刑部侍郎。后以风疾求散秩,改太子左庶子。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服。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卒谥文。有《孙逖集》、《唐宋集贤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6—761
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郡望乐安武水(今山东聊城西南)。排行大。逖少时寓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故又称“河南巩人”。幼而能文,才思敏捷。玄宗开元二年(714)举哲人奇士科,授山阴尉。后又举贤良方正科。十年登文藻宏丽科,玄宗引见,授左拾遗。张说重其才,迁左补阙。十五年后在太原李皓幕府任职,十八年入为集贤院学士。二十一年改考功员外郎,知贡举两年,选拔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等俊才。二十四年迁中书舍人。天宝三载(744)拜刑部侍郎,五载改太子左庶子。仕终太子詹事。上元中卒,谥曰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唐才子传》卷一。逖掌制诰8年,亦善诗,古调今格,均其所长。原有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又1首。
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郡望乐安武水(今山东聊城西南)。排行大。逖少时寓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故又称“河南巩人”。幼而能文,才思敏捷。玄宗开元二年(714)举哲人奇士科,授山阴尉。后又举贤良方正科。十年登文藻宏丽科,玄宗引见,授左拾遗。张说重其才,迁左补阙。十五年后在太原李皓幕府任职,十八年入为集贤院学士。二十一年改考功员外郎,知贡举两年,选拔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等俊才。二十四年迁中书舍人。天宝三载(744)拜刑部侍郎,五载改太子左庶子。仕终太子詹事。上元中卒,谥曰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唐才子传》卷一。逖掌制诰8年,亦善诗,古调今格,均其所长。原有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又1首。
唐诗汇评
孙逖(696—761),潞州涉县(今属河北)人,郡望乐安武水(今山东聊城东南)。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命赋《土欠炉赋》,援笔而成,词理典赡,由是知名。开元元年(713),举哲人奇士科,授山阴尉。又连登文藻宏丽、贤良方正诸科,授左拾遗。历左补阙、起居舍人。二十一年,以考功员外郎知贡举,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皆出其门下。迁中书舍人,掌诰八年。天宝中,历刑部侍郎、左庶子、太子詹事。卒。逖擅文能诗,有《孙逖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
其序事也,则《伯乐川记》及诸碑志,皆卓立千古,传于域中;其为诗也,必有逸韵佳对,冠绝当时,布在人口;其词言也,则宰相张九龄欲掎摭疵瑕,沉吟久之,不能易一字。
旧唐书本传
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为《土火炉陚》。逖握翰即成,词理典赡,日用览之骇然,遂为忘年之交,以是价誉益重。……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伏。议者以为自开元以来,苏颋、齐瀚、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逖,为王言之最。逖尤善思,文理精练,加之廉退不伐,人多称之。
(逖)幼而有文,属思精敏,援笔成篇。……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古人饯别,如《烝民》、《韩奕》,皆因事赠言,辞不妄发。陈子昂《送崔著作融从梁王东征》曰:“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为黩武之时言也。孙逖《送李补阙充河西节度判官》曰:“西戎虽献款,上策耻和亲”,为忘战之时言也。唐诗送人之塞下者多矣,惟此二篇,缓私情,急公义,深合古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