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陆希声”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陆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人字楚臣
陆希声父。
家贫素。
进士及第,累年未授官。
能诗,才调宛丽。
尤长咏物,播于人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楚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义兴(今江苏宜兴)人,误。
宰相陆希声父。
少贫素,后登进士第,往游幕府,然终未受辟,无所成而卒。
事迹见《金华子》卷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
南唐刘崇远谓其诗虽“不甚高,而才调宛丽”,“题品物类亦绮美”(《金华子》卷上)。
其所作赋鹦鹉、早莺、柳絮、燕子等诗当时即播于人口。
全唐诗》存诗2首。
僧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永嘉人俗姓吴字登封
多作古调诗,长于草隶。
陆希声谪宦豫章,往谒之,授五指拔镫诀,书体遒健。
昭宗召对,于御榻前作书,赐紫方袍。
后谒韩建,荐号曰广利
归故乡,谒钱镠,以客礼延之。
李观中唐 766 — 794
唐诗汇评
李观(766-794)字元宾陇西(今属甘肃)人。
贞元八年(792),与韩愈欧阳詹王涯等同登进士第
又与裴度同举博学宏辞科,授太子校书郎
卒,孟郊以诗哭吊,韩愈为作墓志铭。
工文能诗。
唐末陆希声辑其遗文,为《李观文集》三卷,北宋赵昂复辑遗文为《外编》,今存。
全唐诗》存诗四首。
僧慧寂唐 807 — 88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83 俗姓叶韶州浈昌(今广东南雄)人,一说怀化(今广东广州东南)人。
17岁出家。
后嗣沩山灵祐而得禅法,历住沩山达十四五年。
晚住袁州仰山世称仰山和尚
灵祐同创沩仰宗,为禅宗五宗之一,在唐末五代影响颇大。
卒后,于昭宗时赐号通智大师
全唐文》卷八一三有陆希声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
祖堂集》卷一八、《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一有传,诸书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顾云晚唐 ? — 89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4? 字垂象一字士龙池州秋浦(今安徽池州)人。
盐商之子。
初与杜荀鹤、段文圭同居九华山学习,又同罗隐受知于令狐绹
懿宗咸通十五年(874)进士第,以试秘书省校书郎淮南高骈幕,为行营都招讨判官
僖宗光启三年(887)高骈部将所杀,退居霅川,杜门著书。
昭宗大顺中,入朝为太常博士,与卢知猷陆希声等人分修宣、懿、僖三朝实录。
书成,加虞部员外郎
乾宁(894-898)初卒。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二、《北梦琐言》卷六、《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七。
善诗文,所献高骈之长启短歌,崔致远誉为“学派则鲸喷海涛,词锋则剑倚云汉”(《献诗启》)。
所著颇多,有《顾云赋》1卷、《顾云集遗》10卷、《顾云编藁》10卷、《凤策联华》3卷等,皆佚。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羊昭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人字振文
懿宗咸通九年进士第
能诗,与皮日休陆龟蒙等时相唱和。
昭宗大顺中,与陆希声司空图等十人,分修宣、懿、僖三朝实录。
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振文(今江苏苏州)人。
懿宗咸通九年(868)进士第
昭宗大顺中,与顾云陆希声司空图钱珝等十人分修宣、懿、僖三朝实录。
事迹见《唐摭言》卷一二、《登科记考》卷二三。
昭业能诗,与皮日休陆龟蒙颜萱等人友善,时相唱和。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羊昭业集》15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陆扆晚唐 847 — 90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7—905 字祥文本名允迪排行十九
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徙家于陕,遂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
僖宗光启二年(886)进士第,任校书郎
昭宗龙纪元年(889)蓝田直弘文馆,迁左拾遗
大顺二年(891)翰林学士,后历任屯田员外郎祠部郎中,拜中书舍人
乾宁时迁户、兵二部侍郎,进翰林学士承旨,拜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光化时进封吴郡开国公,转门下侍郎
天复三年(903)贬沂王傅分司东都
旋复授吏部尚书
天祐二年(905)责授濮州司户,为柳璨所杀。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北梦琐言》卷四、《宣和书谱》卷四、《唐诗纪事》卷六九。
扆文思敏疾,与陆希声陆威俱名冠一时,号为“三陆”。
亦善书。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陆扆集》7卷,《宋史·艺文志七》亦著录其《禁林集》7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及断句1句。
释无迹后唐 ? — 925年4月1日
释无迹
姓史氏
朔方人也。
宣宗御宇佛法中兴。
大中九年年正十三决志舍家。
投白草院法空大师为弟子。
操执密缜拂攘嚣尘。
咸通三年用宾于京室。
得戒度于西明寺矣。
凡于百艺悉愿游焉。
慕定林威能画戴安道能琴。
我则讲贯之馀兼而综习。
先是唐恒夫尝作镇朔方。
后于辇下相遇。
以家僧之礼待焉。
盖知言行相高复能唱导。
闻恒夫白两街功德使
请隶西明寺
旋属懿宗皇帝于凤翔法门寺迎真身。
右宣副使张思广
充乎赞导。
悦怿上心宣赉稠厚。
光启中传授佛顶炽盛光降诸星宿吉祥道场法归本府。
府帅韩公闻其堪消分野之灾。
乃于鞠场。
结坛修饰。
而多感应。
景福中太尉韩公创修广福寺
住持。
皆以律范绳之。
塞垣閒求戒者必请为力生焉。
梁乾化丙子岁中书令韩公洙
奏署师号曰鸿远欤。
后唐同光三年乙酉岁四月一日坐终于丈室。
筋骨如生风神若在。
蕃汉之人观礼称叹曰。
至德中当府龙兴寺有高士辩才坐亡。
遂漆布之。
乾宁元年府帅举奏。
敕谥曰能觉
师可不异时而同事哉。
中书令韩公命工布漆焉。
庄宗朝军府从事薛昭纪为碑颂德云。
后唐明州国宁寺𧦬光传 释𧦬光。
字登封
姓吴氏
永嘉人也。
史官左庶子兢之裔孙也。
幼舍家于陶山寺剃度。
居必介然不与常人交杂。
好自标遇慢易缁流
多作古调诗。
苦僻寡味。
得句时有得色。
长于草隶。
陆希声谪宦于豫章
光往谒之。
陆恬静而傲气居于舟中。
凡多回投刺且不之许接。
一日设方计干谒。
与语数四。
苦祈其草法。
而授其五指拨镫诀。
光书体当见酋健。
转腕回笔非常所知。
乃西上昭宗诏对御榻前书。
赐紫方袍。
后谒华帅韩建
荐号曰广利
自华下归故乡。
武肃王钱氏。
以客礼延之。
而性畔岸弗惬王情。
乃归甬东终焉。
有文集知音者所贵。
出笔法弟子从瑰。
温州僧正智琮。
皆得墨诀。
有朝贤赠歌诗。
吴内翰融罗江东隐等五十家仅成一集。
四明太守仰诠素重光高蹈。
躬为丧主理命令葬。
后三年西域焚之发棺俨若生相。
髭发爪皆长。
茶毗收舍利起小塔焉。
后唐长兴中也。
𮗿光后唐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字登封
姓吴氏
永嘉人
左庶子兢之裔孙。
幼辞家。
入陶山寺。
剃䰂受具。
工诗。
善草隶。
陆希声谪宦豫章
往谒之。
得其草法。
五指拨镫诀。
光书自尔益进。
转腕回笔。
尤妙绝。
乃西觐京师
昭宗在御。
诏于榻前挥洒。
赐紫方袍。
后谒华帅王建
奏署广利
自华归里。
吴越王武肃钱氏。
待以客礼。
长兴中
甬东以卒。
太守仰诠素重光。
为治后事。
葬之三年
复议从阇毗。
及发棺貌不萎仆。
髭发爪甲皆长。
众收烬馀塔焉。
弟子从瑰知琮皆得其墨诀。
有当时士大夫。
吴内翰融罗江东隐等。
所赠歌诗一集。
平生著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