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阿含部類
尻骨也字林𦝫骨也)。
依入藏目录此有含注四分戒本两卷(未音)。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云昙无德戒本 佛陀耶舍 译阙本)
* 解脱戒本沙门玄应撰
抪草(普胡反字书抪𢾭也谓敷舒之也说文抪布也今皆作铺铺陈也)。 (第 0732a 页)
依入藏目录此有含注四分戒本两卷(未音)。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云昙无德戒本 佛陀耶舍 译阙本)
* 解脱戒本沙门玄应撰
抪草(普胡反字书抪𢾭也谓敷舒之也说文抪布也今皆作铺铺陈也)。 (第 0732a 页)
之精无不洞
究。先觉之士至有逆知。其至理之未至者。佛
学之行莫博于此时矣。弥天道安至于远公
辟地东南 佛陀耶舍 远相从游而辟世。君子
相依于离乱之世。乃若宝公双林诸公起而
说法。而佛学大盛于东南矣。若夫智者弘法 …… (第 0477a 页)
(十一)罗什法师(论) (十二)道䂮僧正 (十三)道融
与婆罗门辩论 (十四)道恒道标抗表行道
(十五)僧睿四海僧望 (十六)僧肇详定经论
(十七)天竺弗多罗尊者 (十八) 佛陀耶舍 尊
者 (十九)柏玄下书令僧拜俗 (二十)沙门不
敬王者论(五) (二十一)佛驮跋陀被摈 (二十二) (第 0479b 页)
究。先觉之士至有逆知。其至理之未至者。佛
学之行莫博于此时矣。弥天道安至于远公
辟地东南 佛陀耶舍 远相从游而辟世。君子
相依于离乱之世。乃若宝公双林诸公起而
说法。而佛学大盛于东南矣。若夫智者弘法 …… (第 0477a 页)
(十一)罗什法师(论) (十二)道䂮僧正 (十三)道融
与婆罗门辩论 (十四)道恒道标抗表行道
(十五)僧睿四海僧望 (十六)僧肇详定经论
(十七)天竺弗多罗尊者 (十八) 佛陀耶舍 尊
者 (十九)柏玄下书令僧拜俗 (二十)沙门不
敬王者论(五) (二十一)佛驮跋陀被摈 (二十二) (第 0479b 页)
而喜。走书关中
劝流支出其律足成之。流支乃与什公续
而终焉。律仪大备自此而始。
(十八) 天竺尊者 佛陀耶舍 至姑臧。闻什公受
秦宫女。叹曰。什如好绵。其可使入棘刺乎。
什闻耶舍为已远来。恐相失而返。劝秦王
迎 (第 0530a 页)
劝流支出其律足成之。流支乃与什公续
而终焉。律仪大备自此而始。
(十八) 天竺尊者 佛陀耶舍 至姑臧。闻什公受
秦宫女。叹曰。什如好绵。其可使入棘刺乎。
什闻耶舍为已远来。恐相失而返。劝秦王
迎 (第 0530a 页)
安译出四
分戒本兼羯磨。与大僧受戒。至曹魏有天
竺十尼自远而来为尼受具。后秦姚兴弘
始十一年。有梵僧 佛陀耶舍。 释出四分律
本。而关中先行僧祇。江南盛行十诵。至元
魏法聪律师。始阐四分之宗。聪传道覆。覆
传惠光。 (第 0604a 页)
分戒本兼羯磨。与大僧受戒。至曹魏有天
竺十尼自远而来为尼受具。后秦姚兴弘
始十一年。有梵僧 佛陀耶舍。 释出四分律
本。而关中先行僧祇。江南盛行十诵。至元
魏法聪律师。始阐四分之宗。聪传道覆。覆
传惠光。 (第 0604a 页)
世。有
流支三藏。于洛阳城重翻一本。名舍婆提。江
南梁末有真谛三藏。又翻一本名祇树林。隋
初开皇。有 佛陀耶舍 三藏。又翻一本名祇陀
林。大唐有玄奘三藏。又翻一本名誓多林。虽
分轸扬鏕。同归至极。而筌词析义颇亦殊 (第 0260a 页)
流支三藏。于洛阳城重翻一本。名舍婆提。江
南梁末有真谛三藏。又翻一本名祇树林。隋
初开皇。有 佛陀耶舍 三藏。又翻一本名祇陀
林。大唐有玄奘三藏。又翻一本名誓多林。虽
分轸扬鏕。同归至极。而筌词析义颇亦殊 (第 0260a 页)
泾县令万齐融。皆以同声
并为师友。虽支许之会虚嘉宗雷之集庐
岳。未云多也。四分律者后秦三藏法师梵僧 佛陀耶舍 传诵中华。与罗什法师共为翻
译。今之讲授自此员来魏法聪律师始为演
说聪授道覆。覆授光。洎隋朝相部励律 (第 0798b 页)
并为师友。虽支许之会虚嘉宗雷之集庐
岳。未云多也。四分律者后秦三藏法师梵僧 佛陀耶舍 传诵中华。与罗什法师共为翻
译。今之讲授自此员来魏法聪律师始为演
说聪授道覆。覆授光。洎隋朝相部励律 (第 0798b 页)
疏定行一家者。
时照等序奏云。按四分律部主。梵云昙无德。
秦言法藏。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罽宾
三藏 佛陀耶舍。 秦言觉明。讽出梵文。沙门
竺佛念听而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岁
次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 (第 0804c 页)
时照等序奏云。按四分律部主。梵云昙无德。
秦言法藏。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罽宾
三藏 佛陀耶舍。 秦言觉明。讽出梵文。沙门
竺佛念听而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岁
次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 (第 0804c 页)
沙门鸠摩罗什(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律论集)
* 沙门弗若多罗(一部五十八卷律)
* 沙门 佛陀耶舍(四部八十四卷经律) 沙门昙摩耶舍(三部二十四卷经论)
* 十住断结经十卷(初云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一名 …… (第 0511c 页)
沙门 佛陀耶舍。 秦言觉名。或云觉称(耶舍是名称义高僧传中翻为觉明义稍乖也)。
罽宾国人。婆罗门种世事外道。有一沙门从 (第 0516c 页)
* 沙门弗若多罗(一部五十八卷律)
* 沙门 佛陀耶舍(四部八十四卷经律) 沙门昙摩耶舍(三部二十四卷经论)
* 十住断结经十卷(初云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一名 …… (第 0511c 页)
沙门 佛陀耶舍。 秦言觉名。或云觉称(耶舍是名称义高僧传中翻为觉明义稍乖也)。
罽宾国人。婆罗门种世事外道。有一沙门从 (第 0516c 页)
优陀延王说法经一卷(亦云宾头卢为王说法经房云见别录上见存已后阙)
*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第二出与 姚秦佛陀耶舍 所出虚空藏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 无量义经一卷(初出与萧齐 (第 0528b 页)
陀耶舍 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诸法无行经一卷(第二出与罗什所出二卷者及诸法本无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第 0528b 页)
*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第二出与 姚秦佛陀耶舍 所出虚空藏经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 无量义经一卷(初出与萧齐 (第 0528b 页)
陀耶舍 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诸法无行经一卷(第二出与罗什所出二卷者及诸法本无经同本房云见别录) (第 0528b 页)
竺三藏那连提耶舍共法智译(单本)上二经十卷同帙
*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或无菩萨字)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归罽宾译寄来秦国第一译)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第三译)
*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合是第十六 …… (第 0588c 页)
卷(或十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上九经十三卷同帙。
*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共 佛陀耶舍 译
右二经是华严十地品异译(旧经从第二十五卷至第二十九新经从第三十四卷至第三十九天亲菩萨造十地释论一 …… (第 0590b 页)
经一卷(法华支派)
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单本)
* 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前说)
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 陀耶舍 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是异出法华宝塔天授二品各少分)
僧祐录云安公录中失译 (第 0591b 页)
*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或无菩萨字)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归罽宾译寄来秦国第一译)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第三译)
*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合是第十六 …… (第 0588c 页)
卷(或十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上九经十三卷同帙。
*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共 佛陀耶舍 译
右二经是华严十地品异译(旧经从第二十五卷至第二十九新经从第三十四卷至第三十九天亲菩萨造十地释论一 …… (第 0590b 页)
经一卷(法华支派)
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单本)
* 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前说)
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 陀耶舍 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是异出法华宝塔天授二品各少分)
僧祐录云安公录中失译 (第 0591b 页)
帙
四阿笈摩经小乘契经之本故标初首后列
馀经。
*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 二帙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译(单重合译)
右此部经凡有四分总三十经别(僧肇序云长含四分四诵合三十经以为一部)。 …… (第 0610c 页)
佛圆寂后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之所出也。
* 四分律六十卷(或四十五或七十卷六帙)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单本)
右一经。即法密部毗奈耶藏。佛圆寂后三百年中。从化地部之所出也(其饮光部但有戒本 …… (第 0618c 页)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依律集出(新编入录)
*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云昙无德戒本或无僧字)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译(单本)
右此戒本初无稽首颂。有入堂等偈者是。
(其四分僧尼戒乃有数本流行而皆不依正文妄生增减今留 (第 0619a 页)
四阿笈摩经小乘契经之本故标初首后列
馀经。
*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 二帙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译(单重合译)
右此部经凡有四分总三十经别(僧肇序云长含四分四诵合三十经以为一部)。 …… (第 0610c 页)
佛圆寂后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之所出也。
* 四分律六十卷(或四十五或七十卷六帙)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单本)
右一经。即法密部毗奈耶藏。佛圆寂后三百年中。从化地部之所出也(其饮光部但有戒本 …… (第 0618c 页)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依律集出(新编入录)
*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云昙无德戒本或无僧字)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译(单本)
右此戒本初无稽首颂。有入堂等偈者是。
(其四分僧尼戒乃有数本流行而皆不依正文妄生增减今留 (第 0619a 页)
比丘尼戒本一卷(沙门怀素依律集题云四分尼戒本三十纸)
*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无僧字或云昙无德戒本 姚秦佛陀耶舍 译)二十三纸
*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毗部)二十二纸
*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一卷(亦云沙弥威仪 …… (第 0694c 页)
那连提耶舍共法智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一名虚空藏经二十七纸)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译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一十七纸)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三十一 …… (第 0702b 页)
光三昧一百五纸) 西晋竺法护译
上九经十三卷同帙。
*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九十七纸) 姚秦罗什共 佛陀耶舍 译
*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或三卷一名普贤菩萨入定或直云等目菩萨经五十二纸) 西晋竺法护译 …… (第 0703b 页)
法华三昧经一卷(一十一纸) 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
* 无量义经一卷(一十七纸) 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 陀耶舍 译
*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旧录云萨芸芬陀利经亦直云分陀利经三纸)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今附西晋录 …… (第 0703c 页)
单合译
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
卷三十一帙
*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二帙四百三十一纸) 姚秦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译
* 中阿含经六十卷(或五十八卷六帙一千一百四十六纸)
* 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或 …… (第 0715a 页)
什共竺道生译
* 四分律六十卷(或四十五卷或七十卷或云四十卷或云四十四卷六帙一千三百一十五纸) 姚秦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译
* 僧祇比丘戒本一卷(亦云摩诃僧祇戒本二十纸)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 僧祇比丘尼 …… (第 0719a 页)
分尼戒本三十纸)
右二经唐沙门怀素集出。
*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无僧字或云昙无德戒本三十三纸) 姚秦佛陀耶舍 译
*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毗部三十二纸) 元魏般若流支译
*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一卷(亦云沙 (第 0719b 页)
*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无僧字或云昙无德戒本 姚秦佛陀耶舍 译)二十三纸
*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毗部)二十二纸
*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一卷(亦云沙弥威仪 …… (第 0694c 页)
那连提耶舍共法智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一名虚空藏经二十七纸) 姚秦罽宾三藏 佛陀耶舍 译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一十七纸)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三十一 …… (第 0702b 页)
光三昧一百五纸) 西晋竺法护译
上九经十三卷同帙。
*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九十七纸) 姚秦罗什共 佛陀耶舍 译
*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或三卷一名普贤菩萨入定或直云等目菩萨经五十二纸) 西晋竺法护译 …… (第 0703b 页)
法华三昧经一卷(一十一纸) 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
* 无量义经一卷(一十七纸) 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 陀耶舍 译
*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旧录云萨芸芬陀利经亦直云分陀利经三纸)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今附西晋录 …… (第 0703c 页)
单合译
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
卷三十一帙
*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二帙四百三十一纸) 姚秦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译
* 中阿含经六十卷(或五十八卷六帙一千一百四十六纸)
* 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或 …… (第 0715a 页)
什共竺道生译
* 四分律六十卷(或四十五卷或七十卷或云四十卷或云四十四卷六帙一千三百一十五纸) 姚秦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译
* 僧祇比丘戒本一卷(亦云摩诃僧祇戒本二十纸)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 僧祇比丘尼 …… (第 0719a 页)
分尼戒本三十纸)
右二经唐沙门怀素集出。
*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无僧字或云昙无德戒本三十三纸) 姚秦佛陀耶舍 译
*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毗部三十二纸) 元魏般若流支译
*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一卷(亦云沙 (第 0719b 页)
然后宣布。三国魏邵陵厉公嘉平
二年。西竺沙门昙柯罗至洛阳。始出僧祇戒
本。东晋安帝义熙三年。天竺沙门 佛陀耶舍
尊者以十诵律来。自是中夏律仪始备。拓跋
魏聪律师等世禀传之。至是宣律师持守奉
谨。诸天送食护卫。弘其 …… (第 0818b 页)
度律藏。遂赫奕
天下。谓之行事防非止恶宗。
弘道之师。中印度优婆离尊者。南天竺昙柯
罗尊者。中印度 佛陀耶舍 尊者。聪律师。光统
律师。云晖愿律师。乐洪云律师。隋洪遵律
师。文帝师之。智首律师。南山宣律师。文纲 (第 0818b 页)
二年。西竺沙门昙柯罗至洛阳。始出僧祇戒
本。东晋安帝义熙三年。天竺沙门 佛陀耶舍
尊者以十诵律来。自是中夏律仪始备。拓跋
魏聪律师等世禀传之。至是宣律师持守奉
谨。诸天送食护卫。弘其 …… (第 0818b 页)
度律藏。遂赫奕
天下。谓之行事防非止恶宗。
弘道之师。中印度优婆离尊者。南天竺昙柯
罗尊者。中印度 佛陀耶舍 尊者。聪律师。光统
律师。云晖愿律师。乐洪云律师。隋洪遵律
师。文帝师之。智首律师。南山宣律师。文纲 (第 0818b 页)
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
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
又见社中先化者。 佛陀耶舍。 慧持。慧永。刘遗民等。
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远谓弟子法
净。惠宝曰。吾始居此山十一年。 (第 0879a 页)
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
又见社中先化者。 佛陀耶舍。 慧持。慧永。刘遗民等。
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远谓弟子法
净。惠宝曰。吾始居此山十一年。 (第 0879a 页)
竺国王第三子。幼而出家。早禀师氏于言下
悟。阐化南天。大作佛事。是时观见汉地众生
有大乘性。乃遣弟子 佛陀耶舍 二人往秦地。
说顿教悟法。秦中大德乍闻狐疑。都无信受。
被摈出遂于庐山东林寺。时有法师远公问
曰。大 (第 0180c 页)
悟。阐化南天。大作佛事。是时观见汉地众生
有大乘性。乃遣弟子 佛陀耶舍 二人往秦地。
说顿教悟法。秦中大德乍闻狐疑。都无信受。
被摈出遂于庐山东林寺。时有法师远公问
曰。大 (第 0180c 页)
亲听观音说法音
#+END_VERSE
十六想(念佛直指)
若能于此净土门。精进修习。日夜不
休。随顺佛教。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作苦海
想。作火宅想。于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
血铁皮想。于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况复生
死不住。长劫奔波。实可厌离于知识。若经卷中。闻
彼佛愿力国土庄严。于念念中。称彼理趣。生安隐
想。生宝所想。生家业想。解脱处想。弥陀如来菩萨
僧众。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于
怖畏急难之中。称名即应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
来救护想。应念出离想。如是行持功德无量矣。
十八贤(净土立教志)
社主东林辩觉大师慧远 西林
觉寂大师慧永 罽宾沙门 佛陀耶舍(此云觉明) 天
竺沙门佛陀跋陀罗(此云觉贤) 东林普济大师道生
雁门法师慧持 法师僧睿 昙常 昙顺
昙诜 (第 0672c 页)
#+END_VERSE
十六想(念佛直指)
若能于此净土门。精进修习。日夜不
休。随顺佛教。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作苦海
想。作火宅想。于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
血铁皮想。于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况复生
死不住。长劫奔波。实可厌离于知识。若经卷中。闻
彼佛愿力国土庄严。于念念中。称彼理趣。生安隐
想。生宝所想。生家业想。解脱处想。弥陀如来菩萨
僧众。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于
怖畏急难之中。称名即应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
来救护想。应念出离想。如是行持功德无量矣。
十八贤(净土立教志)
社主东林辩觉大师慧远 西林
觉寂大师慧永 罽宾沙门 佛陀耶舍(此云觉明) 天
竺沙门佛陀跋陀罗(此云觉贤) 东林普济大师道生
雁门法师慧持 法师僧睿 昙常 昙顺
昙诜 (第 0672c 页)
见水流光明。分十
四支。流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
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又见 佛陀耶舍 慧持昙顺
在佛之侧。前揖曰。师志在吾前。何来之迟耶。既知时
至。乃为其徒曰。吾始居此。三睹圣相。今复 (第 0389c 页)
四支。流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
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又见 佛陀耶舍 慧持昙顺
在佛之侧。前揖曰。师志在吾前。何来之迟耶。既知时
至。乃为其徒曰。吾始居此。三睹圣相。今复 (第 0389c 页)
内人)
持法师(讳慧持远公弟也与兄俱事道安法师)
生法师(讳道生出魏氏钜野人客居彭城世衣冠) 佛陀耶舍 尊者(此云觉明罽宾国婆罗门种)
佛陀跋陀罗尊者(此云觉贤甘露饭王之裔)
睿法师(讳慧睿冀州人) (第 0321b 页)
持法师(讳慧持远公弟也与兄俱事道安法师)
生法师(讳道生出魏氏钜野人客居彭城世衣冠) 佛陀耶舍 尊者(此云觉明罽宾国婆罗门种)
佛陀跋陀罗尊者(此云觉贤甘露饭王之裔)
睿法师(讳慧睿冀州人) (第 03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