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题重摹唐本诸葛忠武侯像下方
右汉丞相诸葛忠武侯画像重摹王齐贤家朱文公所
识本齐贤姓王氏讳师愈丞相鲁文定公从父文公作
宁庵记所云侍讲王公是也诸子即谓伯海兄弟伯海
讳瀚卒官主管仙都观是生鲁斋先生其家宝藏忠武
侯此像锦标玉轴极其潢饰之美矣鲁斋先生自少独
慕忠武侯之大节至摹此像刻石斋中比年子孙不振
以像归富民而石亦皴剥予尝即家访得之拓致数本
旌德令刘君粹衷与予同有嗜古之癖因以其一寄之
粹衷爱其名笔而惜其漫漶不真复求善工移置缣素
寄书请题按文公撰侍讲碑文叙其学出于乡先生潘
公而受易论语说于龟山杨公令长沙日汶上 刘子驹
广汉张敬夫皆居郡中因得游从讲贯则从 (第 23b 页)
子驹 借像
临摹而请敬夫题赞盖是时也文公于庆元乙卯题辞
谓 (第 23b 页)
子驹 刘丈而兄呼齐贤两家夙有事契故亲之耳是
年初改庆元距三君子之亡已久又四年而山颓梁坏
公亦已矣忠武侯有王 …… (第 23b 页)
正所志之大则自伊傅而
下一人而已像传于唐要有所据即而观之所谓有儒
者气象而庶几礼乐者尚可槩见于兹藏于 子驹 临于
齐贤而宣公赞之文公识之其以是哉然则粹衷其亦
知所慕乎谓世变日下而无有闻风兴起焉者则吾不
信已 (第 24a 页)
右汉丞相诸葛忠武侯画像重摹王齐贤家朱文公所
识本齐贤姓王氏讳师愈丞相鲁文定公从父文公作
宁庵记所云侍讲王公是也诸子即谓伯海兄弟伯海
讳瀚卒官主管仙都观是生鲁斋先生其家宝藏忠武
侯此像锦标玉轴极其潢饰之美矣鲁斋
慕忠武侯之大节至摹此像刻石斋中比年子孙不振
以像归富民而石亦皴剥予尝即家访得之拓致数本
旌德令刘君粹衷与予同有嗜古之癖因以其一寄之
粹衷爱其名笔而惜其漫漶不真复求善工移置缣素
寄书请题按文公撰侍讲碑文叙其学出于乡先生潘
公而受易论语说于龟山杨公令长沙日汶上 刘子驹
广汉张敬夫皆居郡中因得游从讲贯则从 (第 23b 页)
子驹 借像
临摹而请敬夫题赞盖是时也文公于庆元乙卯题辞
谓 (第 23b 页)
子驹 刘丈而兄呼齐贤两家夙有事契故亲之耳是
年初改庆元距三君子之亡已久又四年而山颓梁坏
公亦已矣忠武侯有王 …… (第 23b 页)
正所志之大则自伊傅而
下一人而已像传于唐要有所据即而观之所谓有儒
者气象而庶几礼乐者尚可槩见于兹藏于 子驹 临于
齐贤而宣公赞之文公识之其以是哉然则粹衷其亦
知所慕乎谓世变日下而无有闻风兴起焉者则吾不
信已 (第 24a 页)
天下出还没道是无来常现前道是有来
寻不得说有说无俱妄想长安大道平如掌昨夜清寒
惊觉时手爪元来会抓痒 刘子驹 云孙公泽先生尝论学者有志于道且须看古
人长处于其长处必惟恐不及其短处则惟恐自家做
到如此处
喻居中云 (第 11b 页)
寻不得说有说无俱妄想长安大道平如掌昨夜清寒
惊觉时手爪元来会抓痒 刘子驹 云孙公泽先生尝论学者有志于道且须看古
人长处于其长处必惟恐不及其短处则惟恐自家做
到如此处
喻居中云 (第 11b 页)
跋诸葛武侯像赞
予闻苏长公称武侯出师表与说命相表里自三代以
后岿然王佐才惟武侯一人而已侯之平生出处大节
诸先正论之详矣后学岂能容喙于其间哉今观此像
丰姿神俊意气闲雅手把如意肘支圜枕纶巾垂带氅
衣披袂欹坐匡床脱履露足注目凝想而游心于祁山
褒邪之远犹若指麾三军时也传者谓 宋刘子驹 家藏 (第 9b 页)
予闻苏长公称武侯出师表与说命相表里自三代以
后岿然王佐才惟武侯一人而已侯之平生出处大节
诸先正论之详矣后学岂能容喙于其间哉今观此像
丰姿神俊意气闲雅手把如意肘支圜枕纶巾垂带氅
衣披袂欹坐匡床脱履露足注目凝想而游心于祁山
褒邪之远犹若指麾三军时也传者谓 宋刘子驹 家藏 (第 9b 页)
实抑何见之晚耶予闻而𢥠然惊曰藐
姑射之山有人焉使物不疵疠而年榖熟者非子耶遂
即其语为之记
上虞 刘氏顺宁 庵记 (第 13a 页)
越上虞北西二十里有山曰兰芎大江萦之蜿蜒之气
盛而不泄故回薄纡郁左右旋引而丘而阜而峰而屏
若断若连或起或仆是不一状其尤纡郁而耸列者为
杨家尖脊竖股行右薄白马湖势曲抱萦舞有龟蛇旁
折之胜其山自南东大查罗岩来者雄峙崇赴至杨溪
而夷远引清流畴坂疏衍坻阜星分外列平翠于是杨
尖之下实为刘君伯寿终老之卜初刘氏三世祖茔揆
形度宜众以为不协晚遇僧普昭繇奉化长汀而来发
书筮之曰有伦有脊白羊踖踖鸣鸡蹠蹠玉兔抑抑刘
戴其夕遂以指南决之林峦安妥土壤肤润若神授夙
造时先嫔戴氏卒遂葬焉且旁为茧室以俟终藏乃筑
楼三间其东扁曰 顺宁 求余文记之余惟天地之造阴
阳之凝乃有肖貌而命曰人君臣师友以宠淑之道德
仁义以扩充之即事就业随行建言弘 …… (第 14a 页)
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顺吾 顺宁 吾宁鬼神不能
乘也伯寿其达矣夫大德八年十有二月伯寿尝与余
坐笋舆乘北风度孝闻岭过杨尖之山登览终日坐语 (第 14b 页)
姑射之山有人焉使物不疵疠而年榖熟者非子耶遂
即其语为之记
上虞 刘氏顺宁 庵记 (第 13a 页)
越上虞北西二十里有山曰兰芎大江萦之蜿蜒之气
盛而不泄故回薄纡郁左右旋引而丘而阜而峰而屏
若断若连或起或仆是不一状其尤纡郁而耸列者为
杨家尖脊竖股行右薄白马湖势曲抱萦舞有龟蛇旁
折之胜其山自南东大查罗岩来者雄峙崇赴至杨溪
而夷远引清流畴坂疏衍坻阜星分外列平翠于是杨
尖之下实为刘君伯寿终老之卜初刘氏三世祖茔揆
形度宜众以为不协晚遇僧普昭繇奉化长汀而来发
书筮之曰有伦有脊白羊踖踖鸣鸡蹠蹠玉兔抑抑刘
戴其夕遂以指南决之林峦安妥土壤肤润若神授夙
造时先嫔戴氏卒遂葬焉且旁为茧室以俟终藏乃筑
楼三间其东扁曰 顺宁 求余文记之余惟天地之造阴
阳之凝乃有肖貌而命曰人君臣师友以宠淑之道德
仁义以扩充之即事就业随行建言弘 …… (第 14a 页)
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顺吾 顺宁 吾宁鬼神不能
乘也伯寿其达矣夫大德八年十有二月伯寿尝与余
坐笋舆乘北风度孝闻岭过杨尖之山登览终日坐语 (第 14b 页)
子尝称 刘子驹
见元丰家子孙则避之。今某身为凶人。尤异于子孙。而伯氏又非当事而欲济事功者。当日奉告之义。未知如何。( …… (第 416L 页)
于凶墉。而墉之专欲杀我。实由于某年受刑之怨次骨而然也。今振为其腹心而肆毒至此。则今日为尊伯计者。虽效 子驹 可也。)○弦黄为楚所灭。君子谓恃中国不附楚。竟为楚所灭。而中国不能救。是中国有罪也。沃之诸人。如或不 (第 416L 页)
于凶墉。而墉之专欲杀我。实由于某年受刑之怨次骨而然也。今振为其腹心而肆毒至此。则今日为尊伯计者。虽效 子驹 可也。)○弦黄为楚所灭。君子谓恃中国不附楚。竟为楚所灭。而中国不能救。是中国有罪也。沃之诸人。如或不 (第 416L 页)
别纸
介清祠毁去曲折。前幅忘报可叹。其时文元先生上疏回启后。其中要道急务。因循未行者尚多。况此乡曲微细事。只成抛置者无怪也。 孝宗大王朝同春复申先生说请毁之。则即赐允许而施行。其时事实。当录在政院。而今日考出无路矣。同春本家必有载录文字。试令青岩专人问于宋炳文兄弟如何。
与郑混源(丁巳十月)
每想僻处桑乡。俯仰无怍。恨不得一叩荆扉。道语古昔也。今又闻转入深处。不欲见不当见之人。此在人情自有所不能已者矣。尝记朱先生记 刘子驹 见熙丰故家子弟。辄引避。尝南游衡岳。为之委访。盖世降俗末。人心陷溺。虽二帝之死北。犹以为薄物细故而捐 (第 138H 页)
之。朱先生之表出 子驹。 岂非有深意耶。混源生也晚。不得蒙先生鉴赏。此为可恨。然为吾之所当为者而已。其他又何知焉。况匿怨而友其 (第 138H 页)
介清祠毁去曲折。前幅忘报可叹。其时文元先生上疏回启后。其中要道急务。因循未行者尚多。况此乡曲微细事。只成抛置者无怪也。 孝宗大王朝同春复申先生说请毁之。则即赐允许而施行。其时事实。当录在政院。而今日考出无路矣。同春本家必有载录文字。试令青岩专人问于宋炳文兄弟如何。
与郑混源(丁巳十月)
每想僻处桑乡。俯仰无怍。恨不得一叩荆扉。道语古昔也。今又闻转入深处。不欲见不当见之人。此在人情自有所不能已者矣。尝记朱先生记 刘子驹 见熙丰故家子弟。辄引避。尝南游衡岳。为之委访。盖世降俗末。人心陷溺。虽二帝之死北。犹以为薄物细故而捐 (第 138H 页)
之。朱先生之表出 子驹。 岂非有深意耶。混源生也晚。不得蒙先生鉴赏。此为可恨。然为吾之所当为者而已。其他又何知焉。况匿怨而友其 (第 138H 页)
人。光海时谏废母。栫棘会宁。移兴阳反正后。官止刑曹参判。谥文贞。)二十三板北渚。(金瑬号。)二十四板 刘子驹。(元城子。名芮。)
○(注)振。(未详。)○尊伯(止) (第 404H 页)
子驹。(郑墉以驱打妻母之罪。受刑于完南锦伯时。而今其肆毒至此。故谓完南家。当如子驹之避元丰人。) 弦黄(止)有罪。(东莱引左氏说而论之。○弦黄。二国名。见上。)○李参判。(即上二十二板所称李公慎仪。 (第 404H 页)
(未详。)○尊伯(止)子驹。(郑墉以驱打妻母之罪。受刑于完南锦伯时。而今其肆毒至此。故谓完南家。当如 子驹 之避元丰人。)弦黄(止)有罪。(东莱引左氏说而论之。○弦黄。二国名。见上。)○李参判。(即上二十二板 (第 404H 页)
子驹。(郑墉以驱打妻母之罪。受刑于完南锦伯时。而今其肆毒至此。故谓完南家。当如子驹之避元丰人。) 弦黄(止)有罪。(东莱引左氏说而论之。○弦黄。二国名。见上。)○李参判。(即上二十二板所称李公慎仪。 (第 404H 页)
(未详。)○尊伯(止)子驹。(郑墉以驱打妻母之罪。受刑于完南锦伯时。而今其肆毒至此。故谓完南家。当如 子驹 之避元丰人。)弦黄(止)有罪。(东莱引左氏说而论之。○弦黄。二国名。见上。)○李参判。(即上二十二板 (第 40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