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艺诏选茂异而萧望之 梁丘贺
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
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
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 (第 9b 页)
年疑 少府梁丘贺
毁之心恨会琅琊太守以视事久病
满三月免延年自知见废谓丞曰此人尚能去官我反
不能去邪又延年察狱史廉有臧 (第 8b 页)
  寿诰封何太安人序(黄道周/)
吾乡何玄于先生兴其家学兼总诸经生值兴时与道
俱泰欲以其博通敦说者上佐天子下诱来彦方今搜
讨异才绍衣世庙鼓舞通变与天下尽神先生遂从郎

署特擢为给事中宣纶之日人以为书呈图见鳞羽所
宗不是过也太夫人值览揆之辰乡里长者进黄生而
问之曰子观往昔横经之儒有被宠命如此者乎曰有
梁丘贺
治田氏易著于地节匡衡治诗礼著于永光
皆起郎署为给事中与天子密迩延问得失使微言大
义不绝于天下今士大夫 (第 1b 页)
上下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共为十篇谓之十翼
其后商瞿 梁丘贺
分上下二翼于各卦之下郑康成移
文言于乾坤二卦之后王弼又移彖传于各卦之后经
此三变而经与翼辞非复易之旧 (第 19b 页)
  麒麟阁赋(有序/)       (明/)朱 右
大汉甘露二年海宇静谧国家无事戎狄四裔罔不宾
服臣顺于朝上乃思股肱之美赞翊惟勤诏绘一十一
臣于麒麟阁仍署官爵姓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
霍氏大司马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颜雒侯
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博阳侯
丙吉御史大夫赵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 少府
梁丘贺
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用旌忠良昭乃 (第 31b 页)
  周易辩疑序
余尝为吴江孙汝化序其所著易说而窃有慨以为易
之冠六经久矣秦存之以筮家而小汉衍之以训故而
支晋出之以意解而遥明束之以时制而浅盖至于
今愈盛而愈去其真矣当是时独汝化不帖帖时义而
其为说独精详今年秋州司训王子某复以郡丞施君
之易学辩疑见示及卒业而后知君之所得于易者深

也易者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君所为说非有绌乎
筮家然微而入于理非不关于意解然显而周乎象非
不根之训故然指要而删其蔓非不工于时制然得意
而超乎筌君所为易非君之易羲文以至于今彻上下之
易也吾闻之汉有沛人施雠长卿者乡童子时从田王
孙受易事师数十年然谦让常称病废不教授及其友 梁丘贺
荐之始与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而所授张
禹至丞相鲁伯至会稽太守禹所授彭宣至大司空戴 (第 4b 页)
𦕈而又旁及于四时五行两游八极二十四气七
十二候干支循端分至起例因象得数因数得理大约
远推京房焦赣孟喜 梁丘贺
诸儒所传而去其灾祥占
讥之术迩本邵氏所学而更广其天地阖辟世数治乱
之说洋洋乎几于无处非易矣近世学易家 (第 8b 页)
  与卓去病论经学书
谦益顿首前辱示经解数篇置几案閒偶一翻
阅得诗二传考有诗传宗端木之语蹶然而起

曰世安得有此书恨无从取而徵之读至终篇
乃盍然而笑曰古今经传之疑义有必须详考
曲證而后明者有可一言而决者所谓可一言
而决者此类是也前汉儒林传鲁人申公为鲁
请齐人辕固生为齐诗燕人韩婴为韩诗赵人
毛长传诗是为毛诗毛诗传自子夏隋经籍志
谓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东汉卫宏所润益
先儒相承授受如是而巳子贡之诗传传之者
三家耶大小毛公耶古书之沦亡而晚出多矣
齐建武中得尚书舜典于大桁晋太康中得纪

年师春于汲县此书何从而得之孟喜从田王
孙受易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田生且死
时枕䣛独传喜 梁丘贺
谓安得此事喜之诈伪
曲说史犹为證明其非安有端木之诗传与西
河比肩并出而自汉及隋不著经籍者乎近儒
尊之 (第 14a 页)
  十三经注疏论        汤 斌
自伏羲画八卦而象数著唐虞垂典谟而道统开姬公
作礼乐而制度备孔子赞易删诗书作春秋而天人性
命之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昭于万世矣秦火
之后六籍残缺汉儒收拾补缀参互考订历晋唐而十
三经之注疏始定及宋元学道者益众经旨益明其间
得失详略可得而论焉言易始于田何传于 梁丘贺

有京房费直之学陈元郑众传之其以彖象文言杂入 (第 14a 页)
   五经章句疏(防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乃上疏诏从之)
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其后诸
家分析各有异说汉承乱秦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
章句收拾阙遗建立明经博徵儒术开置太学孔圣既
远微旨将绝故立博士十有四家(易有施孟 梁丘贺
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 (第 36a 页)
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 梁丘贺
夏侯胜韦玄成
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
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 (第 15a 页)
孝宣承统,
纂修洪业,
亦讲论六艺,
招选茂异,
而萧望之 梁丘贺
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
刘向王褒以文章显,
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邴吉于定国杜延年,
(第 3a 页)
其馀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孝
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
丘贺
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
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
杜延年治民则黄霸 (第 11b 页)
好谷梁于是独
学之及即位为石渠论而谷梁氏兴(石渠阁以藏秘书/在未央殿北宣帝)
(甘露三年诏诸儒韦玄成 梁/丘贺
等讲论五经于石渠也)至今与公羊并存此先帝 (第 33b 页)
   徐防(本传防字谒卿沛国铚人永元十四年/拜司空以五经难明宜为章句悟后学)
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史记孔/子没子)
(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其后诸家分析各有异说汉承乱
秦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章句收拾阙遗建立明经

博徵儒术开置太学(武帝时开学官置/博士弟子员也)孔圣既远微旨
将绝故立博士十有四家(汉官仪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 梁丘贺
京房书)
(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 (第 6a 页)
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
(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 少府梁丘贺
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
(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第 26b 页)
狄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容貌)
(署其官爵姓氏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 梁丘贺
萧望之苏武凡十一人皆有功德知)
(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陈子昂诗单于不 (第 20a 页)
   丛录
古人之读书凡其有会于心者则笔而记之志有得示

无忘也向予读书青岩山中遇有所见辄钞以为书谓
之丛录既乃删其肤近烦碎者为贪常嗜琐之戒而有
关于经史百氏之大要者则存之聊以示诸子姓云
易自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重卦王弼/以为伏羲)
(郑玄以为神农孙盛以/为禹司马迁以为文王)当时盖有图而无书也后圣因
之作连山作归藏作周易皆本于伏羲之图而取用各
不同三易既亡其二惟周易独存周易经上下二篇文
王周公作彖象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传十

篇孔子作秦焚书易以卜筮故存汉志易十二篇经二
传十也初商瞿受易于孔子五传而为田何汉世易分
三家自田何始田氏易十二篇有章句其后杨何施酬
孟嘉 梁丘贺
之徒所学皆祖田氏杨何先出武帝时已
立博士施孟梁丘至宣帝时皆立博士而易有施孟梁
丘之学矣是时复有焦赣费 (第 20b 页)
于/前列谁曰不可)
世以谨厚闻(张安世忠/厚谨信)延年以安和著(杜延年为人安/和久典朝政)
萧望之 梁丘贺
以儒学显(萧望之明经持重议论有馀 (第 41b 页)
梁丘贺
从京房受易各见本)
(传/)其他如韩如刘(韩增/刘德)要不过一艺一能之士未见其
有卓然可纪之功也(略 …… (第 41b 页)
于外者之所恃以为无恐也(有大臣主于内则/武有所恃而不屈)有如望
梁丘贺
以儒术自致于其君(见前/注)虽未有杰然高世
之勋而开导扶掖之任亦诚不可阙者独可以为文墨
议论而遽少之 …… (第 44b 页)
     (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传阳侯丙)
     (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 少府梁丘贺
太传萧望之典属国苏)
     (武/)
   立说(霍光拥昭立宣有大功于汉室宣帝宜报/之之厚而反有 (第 46a 页)
  孝宣招选茂异       刘 自
   出处(前汉公孙弘等赞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经招选茂异而萧望之 梁丘贺
韦)
     (玄成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
     ( …… (第 13a 页)
章尊饰朝廷(萧望之韦玄成 梁丘贺
皆以儒/学显刘向王褒皆以词章显)下至政事
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宣帝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第 16b 页)